第十七回五行寶鏡傷二將司監奉旨平暗沙
患難相投富貴疏,割袍斷義為前途,
孤人自道從前事,劉關張趙似手足。
上回說到天庭斥責趙公明,再擇神將前去剿滅,怎奈朝堂之上無人應承。邱天師見了,舉薦一人,正是忠惠公關羽。那關羽威武異常、意氣風發,又有凡間祭祀之重,必然能夠懾服劉雋。玉帝聞之有理,令甲子神王文卿傳旨忠惠公關羽率兩千禦林軍前往立地暗沙,接替趙公明征討劉雋,務要擒來,複命趙公明率人返回太乙山。那關羽本是玉帝近侍,被封為壯繆侯,因力戰李成道有功,擢升為忠惠公。關羽攜著關平、周倉,領著兩千禦林軍,浩浩蕩蕩奔向立地暗沙而來。
那趙公明圍住立地暗沙,隻打算劉雋從水路遁去,但那劉雋遲遲未去。眼見天庭又派人來,趙公明挺著雙鞭前來罵陣,再與那劉雋大戰。劉雋也不示弱,帶兵而出,二人相見,並不搭話,直接戰在一處。待膠著近前,趙公明低聲道:“你為何不去,如今天庭又派下人來,恐你再無逃脫之機。”劉雋道:“道兄美意,在下心領,但如今我若走脫,玉帝必然拿你問罪,弟如何忍心?況且以兄之力,反上天庭,甚是容易,弟拚死也要保兄正義之心。有朝一日,兄匡扶三界功成,也可告慰弟虔誠之魂!”
二人正在打鬥,隻聽陣中鳴起金聲,趙公明虛晃一鞭,退回本隊,那劉雋也不追趕。趙公明道:“為何鳴金!”那利市仙官姚少司道:“元帥,忠惠公到了,有聖意。”趙公明扭臉觀瞧,隻見關羽盎然馬上,趙公明一拱手道:“不知天使到,有失遠迎。”關羽方施禮言道:“元帥勞苦!下官奉玉帝旨意,前來接替元帥討伐逆黨,聖意命元帥率人暫回太乙山。”趙公明聽罷,言道:“我與那劉雋數次交鋒,其力已衰,眼見片刻便能獲勝,還望天使容我幾個時辰,拿了他便是。”關羽道:“下官豈敢違抗聖意?!”趙公明見此,也是無趣,率人回太乙山不提。從此潛心修道、納氣煉丹,不問朝政。
關羽令關平前來喊話,言道:“劉雋聽真:上界護法天神、忠惠公關元帥到此前來降你,念你與趙元帥打鬥多日,甚是疲憊,忠惠公特與你免戰三日,待你恢複精神,再來交戰。倘若三日內你誠心悔改,願自縛於天庭,忠惠公定要為你美言幾句。倘若不識時務,忠惠公已率來三千鐵騎,勢必將你這立地暗沙夷為平地。望爾好自為之。”
那劉雋仗著為神日久,並不將這些天兵天將放在眼裏,待過了三日之期,整頓戎裝,挺身來戰關羽。那關羽久經沙場,殺人無數,也甚是清高,二人更不打話,刀斧並舉,鬥在一處。二人打鬥了百十個回合,劉雋漸漸力怯,心中暗暗讚歎關羽武藝。後人仿詩為證:
天賦才華,笑過俗夫文筆陋,妙筆生花,怎奈捉襟筆貴時。
千裏龍駒,韁繩禁鎖縛盤碾,縱生雙翅,天不救應風遲遲。
那劉雋力怯,關羽卻越戰越勇,刀刀狠手,勢必將劉雋置於死地。劉雋自知不是敵手,虛晃一招便要遁去,那關羽看破此計,急忙忙念動咒語,揮動冷豔鋸照空劈下,口中喝道:“疾!”隻見一道寒光順著刀刃便向劉雋掃來。哪想到劉雋早有防備,猛一轉身,手中托起一物,霎時金光閃動,還未等關羽反應過來,那道寒光便轉頭向關羽劈來。關羽急忙躲閃,肩頭仍被掃中,也驚得那赤兔馬嘶鳴不止,負著關羽奔回本陣。關平見關羽受傷,忙令身後禦林軍射出火箭,那火箭厲害,頓時遮天蔽日,卻不想經劉雋手中之物照射,紛紛調轉過來,射在天兵身上,一時間死傷數百人。關羽大驚,忙令撤兵。那劉雋也不追趕,收了寶物,返身回去。
那天上安天將軍見了,也是驚駭,連忙稟告遊奕靈官,遊奕靈官聽罷不敢耽擱,直奔淩霄殿而來。到了南天門,卻被托塔天王阻住,那遊奕靈官道:“天王不知,那關元帥前去收剿劉雋,不想卻被劉雋用法器打傷,此事十萬火急,萬望天王開恩,容卑職進去稟報。”李天王道:“本王受玉帝旨意在此駐守,一切仙官不奉召不得覲見。不過仙官勿急,請在此稍待,本王即刻進去代為通稟,待玉帝旨意後仙官方可入內。”那遊奕靈官深知天挺規矩,因此便在南天門等候,卻遲遲不見李天王回來。原來那李天王命哪吒鎮守南天門後,帶著三四個從人便往通明殿而來,卻見北極中天紫微大帝駕下天蓬、天猷二真君鎮守通明殿正門,李靖見了二人,拱手搭話:“二位真君,本王有緊急軍情待向玉帝奏報,請二真君放行。”那天蓬真君道:“李天王,我等奉了玉帝旨意在此鎮守,若無玉帝旨意,任何仙官不能入內。即便是軍務在身,也不可攜帶從人、兵刃入殿!”李天王道:“此數人乃是敝府奴仆,安能進得金殿。”一麵說一麵解下佩劍,交與從人。正要邁步進去,隻見天猷真君道:“天王,你這玲瓏寶塔也要放在殿外。”李靖曆來受人崇敬,不想竟然在此吃下閉門羹,哪裏肯依,喝道:“你我共為朝臣,分屬內外,理應同心共力,為何為難於我。”那天蓬真君道:“我等奉了聖旨,不準寸鐵入內,為防奸人入內危害聖躬,從不講得人情!”李天王在天庭威風慣了,哪裏受得了這等閑氣,喝道:“依真君之語,誰是那危害聖躬的奸人?”那天猷真君早看不過李家在天庭的做派,也是有意為難,道:“不遵聖旨者,便是奸人。”李天王怒目而視,道:“我這裏的十萬火急,倘若延誤了,唯你等是問!”言罷拂袖而去。
那玉帝正與紫微大帝殿中對弈,隱隱聽到殿外吵鬧之聲,問道:“殿外何事喧嘩。”甲子神連忙令人前往查看,片刻便見一黃門官跑進奏道:“啟奏陛下,方才殿外有李靖天王稱有軍情回稟,因不肯卸下寶塔入殿,二真君已將其拒在門外。”
玉帝聽罷,衝著千裏眼、順風耳一使眼色,那二人會意而出,須臾進內回稟:“方才遊奕靈官向李天王奏報,稱忠惠公收繳劉雋時奮力拚殺,眼望功成之際,卻被劉雋施了法器暗算,因此受阻。”玉帝複命甲戌神展子江傳旨赤城王二郎顯聖真君,帶著本部人馬前往立地暗沙,收伏劉雋。
紫微大帝言道:“陛下,那劉雋誓死不降,所恃者不過有三:其一便是其手中握有重寶,其二便是五老的威望,其三便是那歃血的盟書。那些盟誓之人,深知此中利害,倘若劉雋被擒,必然是滿門抄斬,因此必然冒死相助於他。那劉雋也知如此,因此隻待其中有人冒死弑君。如今我等在明、賊在暗處,不如引蛇出洞,方可一網打盡。”玉帝言道:“不知禦弟有何高論?”紫微大帝言道:“陛下可令一臣子化作陛下模樣,引陛下儀仗,前往各仙山巡視。中間倘若有亂臣賊子按耐不住,必然有所動作,到時便可一舉拿下,將叛逆一網打盡。”玉帝稱善,道:“此計甚是,但這朝臣之中,多為老君故舊,抑或與五老交厚,難保機密之事。不如就在禦弟駕下人中擇其善者為之。”紫微大帝道:“臣駕下有五聖真君,號稱北極五聖,分別是天蓬真君、天猷真君、翊聖保德真君、靈應佑聖真君、黑煞將軍,現五人俱在天宮駐守,隨陛下擇之。”玉帝大喜,傳旨命黑煞將軍進殿。
待那黑煞將軍前來施禮,玉帝言道:“方才聽聞禦弟言說,卿忠勇不二、屢建奇功,朕甚為欣喜,特準奏封卿為黑煞真君。”那黑煞將軍聽罷,連忙磕頭謝恩,言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本是臣子的本分,末將但有微績,也是天恩所至、紫微大帝栽培之功,末將不敢居功。”玉帝欣喜,摒退從人,言道:“真君,此時天庭不靖,朕欲先發製人,隻需一忠勇之人方可辦成,不知卿家願助朕一臂之力否?”那黑煞將軍跪倒道:“但憑陛下驅使,末將萬死不辭。”玉帝攙扶起來,言道:“卿家要化成朕的模樣,領天子儀仗三界巡遊。”那黑煞真君又慌忙跪倒言道:“末將不敢!”玉帝笑道:“此事乃是朕的旨意,卿不必憂慮。不過此事萬要保密,隻可我等三人知曉。”那黑煞真君側眼觀瞧紫微大帝,見點頭應允,方領旨謝恩。
玉帝又命六甲神,嚴加防範天宮各處及各仙山動靜,若有異常,即刻擒拿,不必請旨。那六甲神得了此令,猶如平地青雲一般,但見平日裏飛揚跋扈之人或是對己不敬者,動輒派兵稽查,更有甚者直接投到大理寺嚴審。倘若有人能投下重禮走動,此事倒也可以周旋。一時間天庭上下雞飛狗跳。
再說赤城王二郎神,接了聖旨,領著康安裕、張伯時、姚公麟、李煥章、郭申、直健並一千八百草頭神即刻起兵,直奔立地暗沙而來。一應軍資糧餉,俱由各地土地、山神貢獻。待二郎神到了立地暗沙,見了忠惠公關羽,前來問詢:“聽聞忠惠公行將取勝,卻受了小人暗算,不知如今傷勢如何?”關羽施禮道:“有勞上神掛懷,業已痊愈。”二郎神道:“忠惠公在此將歇,某去會會這不知天高地厚之人。”言罷出得帳去,點起三聲炮響,指名要與劉雋交戰。
劉雋聽聞二郎神前來,自是擔憂,那二郎神力大無窮,又有八九玄功,道行與那趙公明不相上下,如今前來,這彈丸之地恐有覆滅之危。於是遣散兵卒,令眾人於交戰之際,悄悄由水路遁去。那些兵眾,久隨天佑元帥,哪裏肯去,誓死護衛天佑元帥。那劉雋甚是感動,誓要與二郎神一決高下。待披掛上馬,挺著雙斧衝出陣來,喝道:“二郎神,那玉帝對你無情無義,你緣何還要執迷不悟、保駕於他?”二郎神道:“逆賊,休得花言巧語離間君臣,今日某來,便要將你押赴天庭論罪,有何言語,到大理寺言說吧!”說罷挺著三尖兩刃刀便狠刺過來。劉雋無奈,隻得舉斧相迎,不想三五十個回合便打得劉雋兩臂酸麻,隻得虛晃一招,策馬便跑。
二郎神哪裏肯依,搭弓上箭,一箭便如閃電一般射向劉雋後心,不想劉雋也非等閑之輩,一個鷂子翻身,滾落馬去,反手亮出手中寶物,隻見金光過處,一隻寒光霹靂陡然射出,那二郎神眼疾,望見箭來,忙一扭身,躲過羽箭,不想肩頭上的逆天鷹一聲呻吟,跌落下去。原來二郎神躲閃之際,那羽箭正射在逆天鷹喙上,那鷹喙堅硬無比,如今卻被羽箭貫穿,可見那寶物威力。那逆天鷹雖然被射中,卻是皮肉無傷,隻是受了驚嚇,一時間尖聲鳴叫,撲騰幾下翅膀,轉眼飛走了。那二郎神氣得大叫,策馬來追,劉雋知是不敵,隻得逃去。片刻之間,二郎神已然追上,三尖槍用力刺出,劉雋卻早有防備,順勢一縮,躲到馬下,大斧對著馬腹便是一刺,痛的那馬一聲嘶鳴,將二郎神摔落馬去。那哮天犬見主人受辱,狂吠著衝向劉雋,劉雋不想斜刺裏衝出哮天犬,疾走幾步,仍然被其咬住,痛的劉雋掣出腰刀便砍。二郎神見此,一聲口哨,哮天犬棄了劉雋便回。二郎神掏出彈弓,取了一顆琉璃彈丸便射,卻不想又被那寶物擋回。哮天犬救主心切,猛地向前撲去,卻被那彈子打中心胸,撕心裂肺一聲慘叫,跌落雲頭。姚公麟急忙派人前去尋找,卻哪裏得見?
二郎神又怒又驚,不知此寶為何如此厲害,欲睜開神目觀瞧時,隻覺得頭痛欲裂,站立不穩,險些跌落雲頭,原來,早在二郎神大戰李成道時,那開天斧寒光掃過神目,自此二郎神神目之根早已斷絕。因此三界正神能開神目者,隻有天庭護法神靈官馬元帥,因此後世隻稱“馬王爺三隻眼”,此乃後話。
梅山六友見了,急忙救下二郎神,撤回本陣。那劉雋早已疲憊,又見對方人多勢眾,不敢追趕,喝道:“爾等眾人聽真,我與爾等遠日無怨、近日無仇,爾等實不該苦苦相逼。那玉帝不念親情,囚禁胞妹;言而無信,鬥敗孫悟空不賞,如此無情無義之人,爾等保他何用?孰不知兔死狗烹之理?待爾等滅了我去,那天庭必然忌憚赤城王武藝威望,更兼赤城王恃才傲物,必然不得天庭垂顧。某的今日,便是赤城王的明日。如今赤城王已受傷害,本帥體諒其職責所在,不予追殺,望爾等好自為之。”言罷返身而走。
眾人知此地凶險,不敢久留,抬著二郎神回到大營,取來瓊漿玉液灌下,那二郎神悠悠轉醒,道:“李成道,我與你勢不兩立!”那眾人聽的糊塗,勸道:“二爺息怒,如今重傷未愈,不可強動心火,他事待傷愈後再做計議。”二郎神氣憤不已,道:“給天庭上奏折,隻道是那劉雋手中寶物甚是厲害,打傷了哮天犬、逆天鷹,為臣因鬥戰李成道舊傷未愈,敵他不過,望天庭再派人來收繳。”那康安裕寫了奏折,二郎神壓了官符,直到天宮報信。二郎神又命張伯時知會關羽,令其在此圍剿。不待天庭回文,便帶人撤回了灌江口。
話說那康安裕帶人來到南天門,見三壇海會大神哪吒正在鎮守,施禮過去,言道:“三太子,我家赤城王在下界擒拿亂臣,如今有奏折需急奏玉帝。”哪吒見是康安裕,連忙放行,來到禁城,遇到天猷真君,報上名號,也是順暢無阻。待到了通明殿外,細說了前由,將奏折交於黃門官,恭敬矗立等待玉帝旨意。
那玉帝看罷奏折,傳示紫微大帝,紫微大帝言道:“陛下,想這劉雋意欲謀反,必然有所準備。其手中擁有重寶,不令收歸天庭,已是重罪,看來其必然是謀劃久矣。遲遲未發,隻是時機未到而已。如今三位上神都敵他不過,恐怕隻有請老君出手,方能製伏於他。”玉帝道:“若論道行法術,三界之內,無人能敵老君。也正因是此,方不能助漲其的威望。”說話間邱天師進殿言道:“陛下,那五老已然請至天宮,隻是不知陛下之意,如今軟禁在太陽宮,一應供應不斷,隻是不令其自由。那五老能來至天宮,恐怕與劉雋謀反並無關聯,不如就令五老下界收伏劉雋,必然手到擒來。”玉帝煩悶,令邱天師看過二郎神的奏折,言道:“先有張果救下李妖釀成大禍,後有菩提教授孫悟空令天宮蒙羞,如今又來了五老舊部謀反,是可忍孰不可忍!甲子神,傳旨九卿、人主,今後三界不得赦封仙眾‘老’字諡號!”那甲子神王文卿領旨而去。
甲寅神明文章言道:“陛下,這劉雋乃是如鯁在喉,我等願為陛下解憂,前往凡間擒拿於他。”玉帝言道:“眾卿忠誠,朕已知之。不過看赤城王之意,心中必是有所怨望。不如就依了他的心意吧。”轉頭問道:“李妖如今何處?”那甲寅神明文章道:“李成道被陛下封為司監官,職責迎送日月潮汐。此時應在西海。”玉帝道:“也罷!邱天師,煩你即刻去趟西海,調遣李妖。”紫微大帝言道:“陛下,莫非是令李成道前往收伏劉雋?”玉帝言道:“如今三界之內,忠義之人寥寥可數,那李妖雖然桀驁不馴,但畢竟有些本事,倘若能收伏逆賊,也算是可塑之才。將來再增加些俸祿,不予實權也好控製。”紫微大帝似乎仍然略有隱憂,可玉帝聖旨已下,說了也是徒勞。邱天師領命而去,良久,黃門官出,宣告康安裕,令赤城王暫回道場。
那李天王巡視歸來,聽聞哪吒說起二郎神有奏折至,心中暗笑:天蓬、天猷真君不過是紫微大帝的家仆,仗著威勢欺壓與我,到如今天庭三次派人仍然不能擒拿,到時延誤軍情之罪,看你二人如何擔待。卻不想那康安裕竟然能進得禁宮,這下更氣炸了李天王心肺。
再說邱天師,奉了旨意,再去尋那李成道,令李成道即刻前往天南收伏叛黨。李成道心下好笑:自己原便是叛賊,如今卻奉旨擒拿叛賊,實是諷刺。不過天命至此,也隻得奉旨前行。待細問了那劉雋前後之事,命令手下兩個奴仆看好門戶,乘上獬豸便來。
到了天南,見了忠惠公,施禮之後,言道:“下官奉了玉帝旨意,前來相助忠惠公收伏叛逆。聽聞這叛逆手中有一寶物,倒不知有何來厲?”那關羽向來桀驁,但對李成道倒是尊崇幾分,詳說了劉雋的寶物和數位上神落敗之事。李成道言道:“但請上官在此觀敵瞭陣,在下去會會這位元帥。”那獬豸挺身前往,成道止住,言道:“賢弟勿躁,留在此處!”隻身前往。
那劉雋見有人前來叫陣,知道又是天兵道了,駕起雲出來,仔細望望卻是不識,喝道:“來將通名!”李成道一拱手道:“在下李成道。”那劉雋聽了,險些跌下雲去,罵道:“你本是匡扶正義之人,為何如今也做了天庭的鷹犬?那天庭當初對你橫加戕害,莫非你都忘了不成?你卑顏屈膝,如今也隻落得末流的神位,有何臉麵前來征討於我。”成道不想劉雋竟然如此痛罵,喝道:“你做事不周,泄露機要,落得如此下場,又怨得了誰?如今光景,你隻有乖乖受縛,認罪伏法。”那劉雋趁著李成道不備,悄悄取出五行鏡,念動咒語,隻聽得一聲“疾”,隻見金光晃動,刺人雙目,五彩光出,一下將成道映在光中。正是:
自負隻識眼前樓,不知樓外有青山。
倘若登高再眺望,方見山上離恨天。
不知後情如何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患難相投富貴疏,割袍斷義為前途,
孤人自道從前事,劉關張趙似手足。
上回說到天庭斥責趙公明,再擇神將前去剿滅,怎奈朝堂之上無人應承。邱天師見了,舉薦一人,正是忠惠公關羽。那關羽威武異常、意氣風發,又有凡間祭祀之重,必然能夠懾服劉雋。玉帝聞之有理,令甲子神王文卿傳旨忠惠公關羽率兩千禦林軍前往立地暗沙,接替趙公明征討劉雋,務要擒來,複命趙公明率人返回太乙山。那關羽本是玉帝近侍,被封為壯繆侯,因力戰李成道有功,擢升為忠惠公。關羽攜著關平、周倉,領著兩千禦林軍,浩浩蕩蕩奔向立地暗沙而來。
那趙公明圍住立地暗沙,隻打算劉雋從水路遁去,但那劉雋遲遲未去。眼見天庭又派人來,趙公明挺著雙鞭前來罵陣,再與那劉雋大戰。劉雋也不示弱,帶兵而出,二人相見,並不搭話,直接戰在一處。待膠著近前,趙公明低聲道:“你為何不去,如今天庭又派下人來,恐你再無逃脫之機。”劉雋道:“道兄美意,在下心領,但如今我若走脫,玉帝必然拿你問罪,弟如何忍心?況且以兄之力,反上天庭,甚是容易,弟拚死也要保兄正義之心。有朝一日,兄匡扶三界功成,也可告慰弟虔誠之魂!”
二人正在打鬥,隻聽陣中鳴起金聲,趙公明虛晃一鞭,退回本隊,那劉雋也不追趕。趙公明道:“為何鳴金!”那利市仙官姚少司道:“元帥,忠惠公到了,有聖意。”趙公明扭臉觀瞧,隻見關羽盎然馬上,趙公明一拱手道:“不知天使到,有失遠迎。”關羽方施禮言道:“元帥勞苦!下官奉玉帝旨意,前來接替元帥討伐逆黨,聖意命元帥率人暫回太乙山。”趙公明聽罷,言道:“我與那劉雋數次交鋒,其力已衰,眼見片刻便能獲勝,還望天使容我幾個時辰,拿了他便是。”關羽道:“下官豈敢違抗聖意?!”趙公明見此,也是無趣,率人回太乙山不提。從此潛心修道、納氣煉丹,不問朝政。
關羽令關平前來喊話,言道:“劉雋聽真:上界護法天神、忠惠公關元帥到此前來降你,念你與趙元帥打鬥多日,甚是疲憊,忠惠公特與你免戰三日,待你恢複精神,再來交戰。倘若三日內你誠心悔改,願自縛於天庭,忠惠公定要為你美言幾句。倘若不識時務,忠惠公已率來三千鐵騎,勢必將你這立地暗沙夷為平地。望爾好自為之。”
那劉雋仗著為神日久,並不將這些天兵天將放在眼裏,待過了三日之期,整頓戎裝,挺身來戰關羽。那關羽久經沙場,殺人無數,也甚是清高,二人更不打話,刀斧並舉,鬥在一處。二人打鬥了百十個回合,劉雋漸漸力怯,心中暗暗讚歎關羽武藝。後人仿詩為證:
天賦才華,笑過俗夫文筆陋,妙筆生花,怎奈捉襟筆貴時。
千裏龍駒,韁繩禁鎖縛盤碾,縱生雙翅,天不救應風遲遲。
那劉雋力怯,關羽卻越戰越勇,刀刀狠手,勢必將劉雋置於死地。劉雋自知不是敵手,虛晃一招便要遁去,那關羽看破此計,急忙忙念動咒語,揮動冷豔鋸照空劈下,口中喝道:“疾!”隻見一道寒光順著刀刃便向劉雋掃來。哪想到劉雋早有防備,猛一轉身,手中托起一物,霎時金光閃動,還未等關羽反應過來,那道寒光便轉頭向關羽劈來。關羽急忙躲閃,肩頭仍被掃中,也驚得那赤兔馬嘶鳴不止,負著關羽奔回本陣。關平見關羽受傷,忙令身後禦林軍射出火箭,那火箭厲害,頓時遮天蔽日,卻不想經劉雋手中之物照射,紛紛調轉過來,射在天兵身上,一時間死傷數百人。關羽大驚,忙令撤兵。那劉雋也不追趕,收了寶物,返身回去。
那天上安天將軍見了,也是驚駭,連忙稟告遊奕靈官,遊奕靈官聽罷不敢耽擱,直奔淩霄殿而來。到了南天門,卻被托塔天王阻住,那遊奕靈官道:“天王不知,那關元帥前去收剿劉雋,不想卻被劉雋用法器打傷,此事十萬火急,萬望天王開恩,容卑職進去稟報。”李天王道:“本王受玉帝旨意在此駐守,一切仙官不奉召不得覲見。不過仙官勿急,請在此稍待,本王即刻進去代為通稟,待玉帝旨意後仙官方可入內。”那遊奕靈官深知天挺規矩,因此便在南天門等候,卻遲遲不見李天王回來。原來那李天王命哪吒鎮守南天門後,帶著三四個從人便往通明殿而來,卻見北極中天紫微大帝駕下天蓬、天猷二真君鎮守通明殿正門,李靖見了二人,拱手搭話:“二位真君,本王有緊急軍情待向玉帝奏報,請二真君放行。”那天蓬真君道:“李天王,我等奉了玉帝旨意在此鎮守,若無玉帝旨意,任何仙官不能入內。即便是軍務在身,也不可攜帶從人、兵刃入殿!”李天王道:“此數人乃是敝府奴仆,安能進得金殿。”一麵說一麵解下佩劍,交與從人。正要邁步進去,隻見天猷真君道:“天王,你這玲瓏寶塔也要放在殿外。”李靖曆來受人崇敬,不想竟然在此吃下閉門羹,哪裏肯依,喝道:“你我共為朝臣,分屬內外,理應同心共力,為何為難於我。”那天蓬真君道:“我等奉了聖旨,不準寸鐵入內,為防奸人入內危害聖躬,從不講得人情!”李天王在天庭威風慣了,哪裏受得了這等閑氣,喝道:“依真君之語,誰是那危害聖躬的奸人?”那天猷真君早看不過李家在天庭的做派,也是有意為難,道:“不遵聖旨者,便是奸人。”李天王怒目而視,道:“我這裏的十萬火急,倘若延誤了,唯你等是問!”言罷拂袖而去。
那玉帝正與紫微大帝殿中對弈,隱隱聽到殿外吵鬧之聲,問道:“殿外何事喧嘩。”甲子神連忙令人前往查看,片刻便見一黃門官跑進奏道:“啟奏陛下,方才殿外有李靖天王稱有軍情回稟,因不肯卸下寶塔入殿,二真君已將其拒在門外。”
玉帝聽罷,衝著千裏眼、順風耳一使眼色,那二人會意而出,須臾進內回稟:“方才遊奕靈官向李天王奏報,稱忠惠公收繳劉雋時奮力拚殺,眼望功成之際,卻被劉雋施了法器暗算,因此受阻。”玉帝複命甲戌神展子江傳旨赤城王二郎顯聖真君,帶著本部人馬前往立地暗沙,收伏劉雋。
紫微大帝言道:“陛下,那劉雋誓死不降,所恃者不過有三:其一便是其手中握有重寶,其二便是五老的威望,其三便是那歃血的盟書。那些盟誓之人,深知此中利害,倘若劉雋被擒,必然是滿門抄斬,因此必然冒死相助於他。那劉雋也知如此,因此隻待其中有人冒死弑君。如今我等在明、賊在暗處,不如引蛇出洞,方可一網打盡。”玉帝言道:“不知禦弟有何高論?”紫微大帝言道:“陛下可令一臣子化作陛下模樣,引陛下儀仗,前往各仙山巡視。中間倘若有亂臣賊子按耐不住,必然有所動作,到時便可一舉拿下,將叛逆一網打盡。”玉帝稱善,道:“此計甚是,但這朝臣之中,多為老君故舊,抑或與五老交厚,難保機密之事。不如就在禦弟駕下人中擇其善者為之。”紫微大帝道:“臣駕下有五聖真君,號稱北極五聖,分別是天蓬真君、天猷真君、翊聖保德真君、靈應佑聖真君、黑煞將軍,現五人俱在天宮駐守,隨陛下擇之。”玉帝大喜,傳旨命黑煞將軍進殿。
待那黑煞將軍前來施禮,玉帝言道:“方才聽聞禦弟言說,卿忠勇不二、屢建奇功,朕甚為欣喜,特準奏封卿為黑煞真君。”那黑煞將軍聽罷,連忙磕頭謝恩,言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本是臣子的本分,末將但有微績,也是天恩所至、紫微大帝栽培之功,末將不敢居功。”玉帝欣喜,摒退從人,言道:“真君,此時天庭不靖,朕欲先發製人,隻需一忠勇之人方可辦成,不知卿家願助朕一臂之力否?”那黑煞將軍跪倒道:“但憑陛下驅使,末將萬死不辭。”玉帝攙扶起來,言道:“卿家要化成朕的模樣,領天子儀仗三界巡遊。”那黑煞真君又慌忙跪倒言道:“末將不敢!”玉帝笑道:“此事乃是朕的旨意,卿不必憂慮。不過此事萬要保密,隻可我等三人知曉。”那黑煞真君側眼觀瞧紫微大帝,見點頭應允,方領旨謝恩。
玉帝又命六甲神,嚴加防範天宮各處及各仙山動靜,若有異常,即刻擒拿,不必請旨。那六甲神得了此令,猶如平地青雲一般,但見平日裏飛揚跋扈之人或是對己不敬者,動輒派兵稽查,更有甚者直接投到大理寺嚴審。倘若有人能投下重禮走動,此事倒也可以周旋。一時間天庭上下雞飛狗跳。
再說赤城王二郎神,接了聖旨,領著康安裕、張伯時、姚公麟、李煥章、郭申、直健並一千八百草頭神即刻起兵,直奔立地暗沙而來。一應軍資糧餉,俱由各地土地、山神貢獻。待二郎神到了立地暗沙,見了忠惠公關羽,前來問詢:“聽聞忠惠公行將取勝,卻受了小人暗算,不知如今傷勢如何?”關羽施禮道:“有勞上神掛懷,業已痊愈。”二郎神道:“忠惠公在此將歇,某去會會這不知天高地厚之人。”言罷出得帳去,點起三聲炮響,指名要與劉雋交戰。
劉雋聽聞二郎神前來,自是擔憂,那二郎神力大無窮,又有八九玄功,道行與那趙公明不相上下,如今前來,這彈丸之地恐有覆滅之危。於是遣散兵卒,令眾人於交戰之際,悄悄由水路遁去。那些兵眾,久隨天佑元帥,哪裏肯去,誓死護衛天佑元帥。那劉雋甚是感動,誓要與二郎神一決高下。待披掛上馬,挺著雙斧衝出陣來,喝道:“二郎神,那玉帝對你無情無義,你緣何還要執迷不悟、保駕於他?”二郎神道:“逆賊,休得花言巧語離間君臣,今日某來,便要將你押赴天庭論罪,有何言語,到大理寺言說吧!”說罷挺著三尖兩刃刀便狠刺過來。劉雋無奈,隻得舉斧相迎,不想三五十個回合便打得劉雋兩臂酸麻,隻得虛晃一招,策馬便跑。
二郎神哪裏肯依,搭弓上箭,一箭便如閃電一般射向劉雋後心,不想劉雋也非等閑之輩,一個鷂子翻身,滾落馬去,反手亮出手中寶物,隻見金光過處,一隻寒光霹靂陡然射出,那二郎神眼疾,望見箭來,忙一扭身,躲過羽箭,不想肩頭上的逆天鷹一聲呻吟,跌落下去。原來二郎神躲閃之際,那羽箭正射在逆天鷹喙上,那鷹喙堅硬無比,如今卻被羽箭貫穿,可見那寶物威力。那逆天鷹雖然被射中,卻是皮肉無傷,隻是受了驚嚇,一時間尖聲鳴叫,撲騰幾下翅膀,轉眼飛走了。那二郎神氣得大叫,策馬來追,劉雋知是不敵,隻得逃去。片刻之間,二郎神已然追上,三尖槍用力刺出,劉雋卻早有防備,順勢一縮,躲到馬下,大斧對著馬腹便是一刺,痛的那馬一聲嘶鳴,將二郎神摔落馬去。那哮天犬見主人受辱,狂吠著衝向劉雋,劉雋不想斜刺裏衝出哮天犬,疾走幾步,仍然被其咬住,痛的劉雋掣出腰刀便砍。二郎神見此,一聲口哨,哮天犬棄了劉雋便回。二郎神掏出彈弓,取了一顆琉璃彈丸便射,卻不想又被那寶物擋回。哮天犬救主心切,猛地向前撲去,卻被那彈子打中心胸,撕心裂肺一聲慘叫,跌落雲頭。姚公麟急忙派人前去尋找,卻哪裏得見?
二郎神又怒又驚,不知此寶為何如此厲害,欲睜開神目觀瞧時,隻覺得頭痛欲裂,站立不穩,險些跌落雲頭,原來,早在二郎神大戰李成道時,那開天斧寒光掃過神目,自此二郎神神目之根早已斷絕。因此三界正神能開神目者,隻有天庭護法神靈官馬元帥,因此後世隻稱“馬王爺三隻眼”,此乃後話。
梅山六友見了,急忙救下二郎神,撤回本陣。那劉雋早已疲憊,又見對方人多勢眾,不敢追趕,喝道:“爾等眾人聽真,我與爾等遠日無怨、近日無仇,爾等實不該苦苦相逼。那玉帝不念親情,囚禁胞妹;言而無信,鬥敗孫悟空不賞,如此無情無義之人,爾等保他何用?孰不知兔死狗烹之理?待爾等滅了我去,那天庭必然忌憚赤城王武藝威望,更兼赤城王恃才傲物,必然不得天庭垂顧。某的今日,便是赤城王的明日。如今赤城王已受傷害,本帥體諒其職責所在,不予追殺,望爾等好自為之。”言罷返身而走。
眾人知此地凶險,不敢久留,抬著二郎神回到大營,取來瓊漿玉液灌下,那二郎神悠悠轉醒,道:“李成道,我與你勢不兩立!”那眾人聽的糊塗,勸道:“二爺息怒,如今重傷未愈,不可強動心火,他事待傷愈後再做計議。”二郎神氣憤不已,道:“給天庭上奏折,隻道是那劉雋手中寶物甚是厲害,打傷了哮天犬、逆天鷹,為臣因鬥戰李成道舊傷未愈,敵他不過,望天庭再派人來收繳。”那康安裕寫了奏折,二郎神壓了官符,直到天宮報信。二郎神又命張伯時知會關羽,令其在此圍剿。不待天庭回文,便帶人撤回了灌江口。
話說那康安裕帶人來到南天門,見三壇海會大神哪吒正在鎮守,施禮過去,言道:“三太子,我家赤城王在下界擒拿亂臣,如今有奏折需急奏玉帝。”哪吒見是康安裕,連忙放行,來到禁城,遇到天猷真君,報上名號,也是順暢無阻。待到了通明殿外,細說了前由,將奏折交於黃門官,恭敬矗立等待玉帝旨意。
那玉帝看罷奏折,傳示紫微大帝,紫微大帝言道:“陛下,想這劉雋意欲謀反,必然有所準備。其手中擁有重寶,不令收歸天庭,已是重罪,看來其必然是謀劃久矣。遲遲未發,隻是時機未到而已。如今三位上神都敵他不過,恐怕隻有請老君出手,方能製伏於他。”玉帝道:“若論道行法術,三界之內,無人能敵老君。也正因是此,方不能助漲其的威望。”說話間邱天師進殿言道:“陛下,那五老已然請至天宮,隻是不知陛下之意,如今軟禁在太陽宮,一應供應不斷,隻是不令其自由。那五老能來至天宮,恐怕與劉雋謀反並無關聯,不如就令五老下界收伏劉雋,必然手到擒來。”玉帝煩悶,令邱天師看過二郎神的奏折,言道:“先有張果救下李妖釀成大禍,後有菩提教授孫悟空令天宮蒙羞,如今又來了五老舊部謀反,是可忍孰不可忍!甲子神,傳旨九卿、人主,今後三界不得赦封仙眾‘老’字諡號!”那甲子神王文卿領旨而去。
甲寅神明文章言道:“陛下,這劉雋乃是如鯁在喉,我等願為陛下解憂,前往凡間擒拿於他。”玉帝言道:“眾卿忠誠,朕已知之。不過看赤城王之意,心中必是有所怨望。不如就依了他的心意吧。”轉頭問道:“李妖如今何處?”那甲寅神明文章道:“李成道被陛下封為司監官,職責迎送日月潮汐。此時應在西海。”玉帝道:“也罷!邱天師,煩你即刻去趟西海,調遣李妖。”紫微大帝言道:“陛下,莫非是令李成道前往收伏劉雋?”玉帝言道:“如今三界之內,忠義之人寥寥可數,那李妖雖然桀驁不馴,但畢竟有些本事,倘若能收伏逆賊,也算是可塑之才。將來再增加些俸祿,不予實權也好控製。”紫微大帝似乎仍然略有隱憂,可玉帝聖旨已下,說了也是徒勞。邱天師領命而去,良久,黃門官出,宣告康安裕,令赤城王暫回道場。
那李天王巡視歸來,聽聞哪吒說起二郎神有奏折至,心中暗笑:天蓬、天猷真君不過是紫微大帝的家仆,仗著威勢欺壓與我,到如今天庭三次派人仍然不能擒拿,到時延誤軍情之罪,看你二人如何擔待。卻不想那康安裕竟然能進得禁宮,這下更氣炸了李天王心肺。
再說邱天師,奉了旨意,再去尋那李成道,令李成道即刻前往天南收伏叛黨。李成道心下好笑:自己原便是叛賊,如今卻奉旨擒拿叛賊,實是諷刺。不過天命至此,也隻得奉旨前行。待細問了那劉雋前後之事,命令手下兩個奴仆看好門戶,乘上獬豸便來。
到了天南,見了忠惠公,施禮之後,言道:“下官奉了玉帝旨意,前來相助忠惠公收伏叛逆。聽聞這叛逆手中有一寶物,倒不知有何來厲?”那關羽向來桀驁,但對李成道倒是尊崇幾分,詳說了劉雋的寶物和數位上神落敗之事。李成道言道:“但請上官在此觀敵瞭陣,在下去會會這位元帥。”那獬豸挺身前往,成道止住,言道:“賢弟勿躁,留在此處!”隻身前往。
那劉雋見有人前來叫陣,知道又是天兵道了,駕起雲出來,仔細望望卻是不識,喝道:“來將通名!”李成道一拱手道:“在下李成道。”那劉雋聽了,險些跌下雲去,罵道:“你本是匡扶正義之人,為何如今也做了天庭的鷹犬?那天庭當初對你橫加戕害,莫非你都忘了不成?你卑顏屈膝,如今也隻落得末流的神位,有何臉麵前來征討於我。”成道不想劉雋竟然如此痛罵,喝道:“你做事不周,泄露機要,落得如此下場,又怨得了誰?如今光景,你隻有乖乖受縛,認罪伏法。”那劉雋趁著李成道不備,悄悄取出五行鏡,念動咒語,隻聽得一聲“疾”,隻見金光晃動,刺人雙目,五彩光出,一下將成道映在光中。正是:
自負隻識眼前樓,不知樓外有青山。
倘若登高再眺望,方見山上離恨天。
不知後情如何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