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劉協既至渤海王故宮,袁譚具備財貨、增加宮女,善加招待。
皇帝此時頗記恨劉備,怒火中燒之下,即下詔封袁紹為車騎大將軍、冀州牧,錄尚書事,都督冀、並、幽、司隸、兗、青等諸州,特賜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封袁譚為青州牧,高幹並州牧,袁熙兗州牧,曹操雍州牧……
又封袁術驃騎大將軍、揚州牧,伏完為司隸校尉,劉表鎮南將軍、荊州牧……
並剝奪劉備吳王稱號,降為靜海侯,下詔書令袁紹、袁術、劉表、曹操等並力討伐劉備。
侍中劉艾棄家眷,隻帶數人前往冀州,拜見劉協。
君臣久別,互述離別之故事,其中艱險之處,不由相擁抱頭垂泣。
劉艾住了些天,他心細如發,仔細觀察,見渤海王宮內外侍衛、仆從,多為生麵孔,操著冀州口音,邊多方打聽,回來稟告:“陛下,臣聽說,袁紹父子初時頗為恭敬,但之後袁譚揀選親近袁氏者,充實、統領羽林、虎賁等禁衛軍,控製陛下。
袁紹拜見陛下竟然不下跪。
除琅琊王為司隸校尉,統領渤海數縣之地外。不其侯,臣等近臣,都無實權。
袁氏父子,難道不會成為下一個董卓、劉備?”
劉協:“朕亦有些擔心,可惜,已經封了袁紹兄弟做大將軍,如之奈何?”
劉艾:“陛下,昔日劉焉上書,請以清名重臣以為牧伯,以平叛亂、靖地方、安百姓,陛下如何視之?”
劉協:“提劉焉作甚,聽說他在益州,斷絕蜀道,造乘輿車具,有不臣之心。不過以安民為由,行不臣之實!”
劉艾:“陛下以為先帝糊塗,不清楚劉焉所圖?”
“哼!若非父皇,朕也不會淪落至此!”劉協猛拍書案,隻覺得手上頗疼痛,翻過看一看,竟然紮破流血了。
劉協幡然悔悟:“這,莫非是父皇警示朕?”
劉艾:“陛下,有多位重臣為之參謀,先帝豈能不明白?
要知道先帝與董卓所封州牧,遠者劉虞、劉焉,皆高祖子孫。近州之黃瓊、陶謙等人,皆年長方正。
陛下細思其中差別,不難明白,先帝必早有謀劃,以存劉氏王業。
董公亦能明白其中道理,故封劉表為荊州牧、劉備青州牧。可知袁氏,方為劉氏之大敵,大漢之大敵。”
“卿欲做劉備之說客乎?”劉協:“君與十餘家仆壯丁來投冀州,卻將家眷留在徐州,是何道理?哼、哼!”
劉艾急忙跪拜,賭咒發誓。
劉協隻是不信。
……
青州
見皇帝詔書,自冀州來,不僅發布討伐令,還從吳王降為靜海侯,劉備不由怒火中燒:“袁紹欺我太甚!開春之後,當討滅此獠!諸君議一議,有何辦法外平袁紹、內安諸州郡?”
典韋道:“皇帝小兒,不講信用。此詔何須遵從。安東境內,隻知有吳王,誰知有皇帝。
要誰敢不尊君為王,我典韋手中大戟第一個饒不了他!”
荀攸:“隻是如此,名不正言不順。”
魯肅:“我有一計,可如此……”
荀攸:“此計仿佛掩耳盜鈴。
不如廣積糧、緩稱王,高牆、深溝勿與戰,以拒袁紹、袁譚、袁術。待時機成熟,集中兵力,個個擊破!”
魯肅之計急,荀攸之計緩,卻都有可取之處,劉備正猶豫間,忽報,司空盧植父子求見。
之前被盧植軟禁,擔心受怕近月,差點以為首級不保,典韋沒好氣道:“他來作甚?嫌添亂還不夠多?”
荀攸亦怒一場內亂死傷青州數千人,更兼走了皇帝,隻是他涵養甚好,道:“兄長,我去請盧公在偏廳暫坐。”
荀攸與盧植父子,以主客坐定
互相談論天氣、風土人情,就是不問所來何事。
盧植道:“怎不見玄德出來。”
荀攸隻是推脫劉備有要務處理,請盧植父子喝茶吃點心:“天氣寒冷,喝杯熱茶,吃些肉幹,暖暖身子。”
此時二袁聯手,討伐劉備,最危急的卻不是兵力雄厚的青州、兗州,而是軟柿子幽州,盧植著急,道:“幽州十萬火急,快請玄德來見我,莫非他還不認我這個師傅?就算他不認我,還能放任幽州數百萬生靈塗炭?”
隔壁屋,魯肅聽得真切,忽然湊過來,低聲道:“不若如此……盧公深懷內疚,必不能拒絕!”
“這,不好吧。”劉備:“畢竟盧公是我恩師,我素來知之,盧公將名聲看得極重。”
魯肅:“盧公父子曾背叛主公,釀成大錯,主公雖然不追究,他們必定無地自容。
<a href="https://m.yyxs.la" id="wzsy">yyxs.la</a>
如今卻厚臉來求,可知公孫瓚和盧公麾下將士,在幽州一定到了萬分危急之日。
主公不用向盧公提出,我自為主公辦妥此事。”
……
卻說魯肅前往偏廳,給盧植、荀攸說,今日安東出了大事,劉備正準備啟程南下,連夜就走,派遣他來給盧植告別。
盧植又問何等大事。
魯肅隻做為難,麻煩很大,卻不肯具體說。
盧植:“何等大事,你且說,若用得著我父子,必不推辭。”
魯肅裝作無奈道:“其他人,我是萬萬不敢說。盧公不是外人,又說能幫忙,我就說一說,還請務必保密,否則青、徐、兗、揚、海東,五州不穩。”
魯肅這才說了,詔書廢劉備吳王之位,新任揚州牧袁術派人秘密過江,將一大批印綬交給山越、地方大族,挑撥他們進攻州郡。
因為失了吳王爵位與揚州牧職務,劉備、劉繇指揮不動州郡,一些州郡持兩端以觀望,一些州郡則舉起袁術旗幟。
攘外則先安內,故劉備準備南下揚州。
“安敢如此!”盧植大怒:“皇帝竟然出爾反爾,老夫一定去信規勸皇帝及身邊諸臣工。”
荀攸與廬魯肅對視一眼,道:“就怕去了信,袁紹、袁譚父子也不聽。琅琊王、不其侯也不服從。”
盧植:“那要如何?”
魯肅道:“陛下廢吳王為靜海侯,此為亂命。
盧公威望,著於四海,不若盧公領個頭,一同上書,規勸皇帝,才顯得有聲勢。”
盧植倒吸一口涼氣,單獨去信與公開上書,一在暗,一在明,性質完全不一樣。
領頭上書,又不同,不論安平之時,還是如此亂世,相當於帶頭抗命,不聽朝廷指揮。
皇帝此時頗記恨劉備,怒火中燒之下,即下詔封袁紹為車騎大將軍、冀州牧,錄尚書事,都督冀、並、幽、司隸、兗、青等諸州,特賜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封袁譚為青州牧,高幹並州牧,袁熙兗州牧,曹操雍州牧……
又封袁術驃騎大將軍、揚州牧,伏完為司隸校尉,劉表鎮南將軍、荊州牧……
並剝奪劉備吳王稱號,降為靜海侯,下詔書令袁紹、袁術、劉表、曹操等並力討伐劉備。
侍中劉艾棄家眷,隻帶數人前往冀州,拜見劉協。
君臣久別,互述離別之故事,其中艱險之處,不由相擁抱頭垂泣。
劉艾住了些天,他心細如發,仔細觀察,見渤海王宮內外侍衛、仆從,多為生麵孔,操著冀州口音,邊多方打聽,回來稟告:“陛下,臣聽說,袁紹父子初時頗為恭敬,但之後袁譚揀選親近袁氏者,充實、統領羽林、虎賁等禁衛軍,控製陛下。
袁紹拜見陛下竟然不下跪。
除琅琊王為司隸校尉,統領渤海數縣之地外。不其侯,臣等近臣,都無實權。
袁氏父子,難道不會成為下一個董卓、劉備?”
劉協:“朕亦有些擔心,可惜,已經封了袁紹兄弟做大將軍,如之奈何?”
劉艾:“陛下,昔日劉焉上書,請以清名重臣以為牧伯,以平叛亂、靖地方、安百姓,陛下如何視之?”
劉協:“提劉焉作甚,聽說他在益州,斷絕蜀道,造乘輿車具,有不臣之心。不過以安民為由,行不臣之實!”
劉艾:“陛下以為先帝糊塗,不清楚劉焉所圖?”
“哼!若非父皇,朕也不會淪落至此!”劉協猛拍書案,隻覺得手上頗疼痛,翻過看一看,竟然紮破流血了。
劉協幡然悔悟:“這,莫非是父皇警示朕?”
劉艾:“陛下,有多位重臣為之參謀,先帝豈能不明白?
要知道先帝與董卓所封州牧,遠者劉虞、劉焉,皆高祖子孫。近州之黃瓊、陶謙等人,皆年長方正。
陛下細思其中差別,不難明白,先帝必早有謀劃,以存劉氏王業。
董公亦能明白其中道理,故封劉表為荊州牧、劉備青州牧。可知袁氏,方為劉氏之大敵,大漢之大敵。”
“卿欲做劉備之說客乎?”劉協:“君與十餘家仆壯丁來投冀州,卻將家眷留在徐州,是何道理?哼、哼!”
劉艾急忙跪拜,賭咒發誓。
劉協隻是不信。
……
青州
見皇帝詔書,自冀州來,不僅發布討伐令,還從吳王降為靜海侯,劉備不由怒火中燒:“袁紹欺我太甚!開春之後,當討滅此獠!諸君議一議,有何辦法外平袁紹、內安諸州郡?”
典韋道:“皇帝小兒,不講信用。此詔何須遵從。安東境內,隻知有吳王,誰知有皇帝。
要誰敢不尊君為王,我典韋手中大戟第一個饒不了他!”
荀攸:“隻是如此,名不正言不順。”
魯肅:“我有一計,可如此……”
荀攸:“此計仿佛掩耳盜鈴。
不如廣積糧、緩稱王,高牆、深溝勿與戰,以拒袁紹、袁譚、袁術。待時機成熟,集中兵力,個個擊破!”
魯肅之計急,荀攸之計緩,卻都有可取之處,劉備正猶豫間,忽報,司空盧植父子求見。
之前被盧植軟禁,擔心受怕近月,差點以為首級不保,典韋沒好氣道:“他來作甚?嫌添亂還不夠多?”
荀攸亦怒一場內亂死傷青州數千人,更兼走了皇帝,隻是他涵養甚好,道:“兄長,我去請盧公在偏廳暫坐。”
荀攸與盧植父子,以主客坐定
互相談論天氣、風土人情,就是不問所來何事。
盧植道:“怎不見玄德出來。”
荀攸隻是推脫劉備有要務處理,請盧植父子喝茶吃點心:“天氣寒冷,喝杯熱茶,吃些肉幹,暖暖身子。”
此時二袁聯手,討伐劉備,最危急的卻不是兵力雄厚的青州、兗州,而是軟柿子幽州,盧植著急,道:“幽州十萬火急,快請玄德來見我,莫非他還不認我這個師傅?就算他不認我,還能放任幽州數百萬生靈塗炭?”
隔壁屋,魯肅聽得真切,忽然湊過來,低聲道:“不若如此……盧公深懷內疚,必不能拒絕!”
“這,不好吧。”劉備:“畢竟盧公是我恩師,我素來知之,盧公將名聲看得極重。”
魯肅:“盧公父子曾背叛主公,釀成大錯,主公雖然不追究,他們必定無地自容。
<a href="https://m.yyxs.la" id="wzsy">yyxs.la</a>
如今卻厚臉來求,可知公孫瓚和盧公麾下將士,在幽州一定到了萬分危急之日。
主公不用向盧公提出,我自為主公辦妥此事。”
……
卻說魯肅前往偏廳,給盧植、荀攸說,今日安東出了大事,劉備正準備啟程南下,連夜就走,派遣他來給盧植告別。
盧植又問何等大事。
魯肅隻做為難,麻煩很大,卻不肯具體說。
盧植:“何等大事,你且說,若用得著我父子,必不推辭。”
魯肅裝作無奈道:“其他人,我是萬萬不敢說。盧公不是外人,又說能幫忙,我就說一說,還請務必保密,否則青、徐、兗、揚、海東,五州不穩。”
魯肅這才說了,詔書廢劉備吳王之位,新任揚州牧袁術派人秘密過江,將一大批印綬交給山越、地方大族,挑撥他們進攻州郡。
因為失了吳王爵位與揚州牧職務,劉備、劉繇指揮不動州郡,一些州郡持兩端以觀望,一些州郡則舉起袁術旗幟。
攘外則先安內,故劉備準備南下揚州。
“安敢如此!”盧植大怒:“皇帝竟然出爾反爾,老夫一定去信規勸皇帝及身邊諸臣工。”
荀攸與廬魯肅對視一眼,道:“就怕去了信,袁紹、袁譚父子也不聽。琅琊王、不其侯也不服從。”
盧植:“那要如何?”
魯肅道:“陛下廢吳王為靜海侯,此為亂命。
盧公威望,著於四海,不若盧公領個頭,一同上書,規勸皇帝,才顯得有聲勢。”
盧植倒吸一口涼氣,單獨去信與公開上書,一在暗,一在明,性質完全不一樣。
領頭上書,又不同,不論安平之時,還是如此亂世,相當於帶頭抗命,不聽朝廷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