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奧術,並不意味著信息技術就脫離了電磁領域,它依舊是建立在基本的物理規律之上的。


    由艾梵瑞爾的奧術文明,或者稱之為魔力文明帶來的類似信息技術的煉金傀儡技術,從技術底層分析的話,其同樣存在信息介質,換成地球詞匯,就是硬件設施;然後是計算機語言,換成奧術詞匯就是法陣模型……


    這裏麵最大的不同,是介質和語言的搭建底層的不同。


    地球的信息技術主要利用四大基本力中的電磁相互作用力,是以磁力的種種特性,為介質的利用形式比如讀取、寫入、更改,提供了著力點。


    比如傳統的磁片硬盤,就是將磁性材料按照規劃,貼塗於基片材料上,以磁頭利用電磁相互作用力的性質,改變、檢驗磁性材料的狀態,而兩個磁極的特性,就使所有磁性材料處於0和1的非此即彼的狀態,當意外狀況使磁性材料既不處於0也不處於1,那麽俗稱的“硬盤壞道”就產生了。


    計算機語言在此基礎上,解讀磁頭探測到的磁性材料的狀態,將其轉化為人類可以直接理解的0和1,進而產生程序、編譯等概念。


    煉金傀儡技術事實上與此極其相類,所不同的,就是艾梵瑞爾的奧術施法者們,利用的是魔力的超高可塑性,他們從自然神術、奧術模型的構建上尋到了靈感,魔力既然可以在模型的驅使下移動物品、點燃火焰,自然也可以使泥土、木材、金屬做出各種動作。


    於是原始的煉金傀儡技術便產生了,魔力就是信息介質,奧術模型就是計算機語言。


    但是到此一步時,煉金傀儡與地球上的各種程控機械一樣,可以完成預設的簡單動作,卻難以承擔複雜的、多變的完整工作。


    地球的學者們希望沿著信息技術的道路,繼續深入研究,從程序層麵上完成智能化的進步,進而獲得“人工智能”。


    艾梵瑞爾的奧術施法者們則習慣性的從自身以及本就擁有智慧的生物入手,最終尋找到了“靈魂”作為控製中樞,各種奧術模型成了被“靈魂”使用的工具,就像奧術施法者自己一樣。


    這種思路下,最為成熟、最為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就是塔靈。


    看起來,魔力文明比科技文明在“人工智能”領域更進一步,已經有了相當成熟的智能化產品,雖說施法者們從不認為“塔靈”、“傀儡”、“亡靈兵器”是生命,是獲得了與自己同等地位的存在,但它們確確實實很“智能”。


    可以從極其複雜的條件下分辨敵我,可以完成相當複雜的實驗協助工作,可以在沒有施法者主導的情況下自行維護法師塔。


    這些都是地球的科技文明暫時做不到的。


    但問題在於,“靈魂”本身,是一個漆黑的“箱子”,施法者們拿來用了,找到了幾個“進”、“出”的接口,但裏麵到底是什麽,怎麽回事,他們也從未了解到過。


    “靈魂”的問題,對於艾梵瑞爾的施法者們來說是個極嚴肅且神秘的問題,自有史料記載以來,上萬年間,意圖探索這一領域的施法者數量極多,但收獲了了。


    剛剛離開救贖之路的戚遠,在地精**師麵前使用落魂術,使歐斯彭驚訝得無以複加,此後關於“魂能”的猜想,更是令歐斯彭著迷,可惜一切進展也就到此為止了。


    直到戚遠孤獨地尋找著回家的路,也沒有關於“魂能”的,更新的成果出現。


    從這個意義上講,艾梵瑞爾的魔力文明,也沒能比地球的科技文明,在信息技術的領域裏領先多少。


    戚遠在漫長的獨自旅行中,決定采用以“智慧圖書館”為代表的,有了更新進展的,由轉變為施法者的科研工作者們提出的新思路。


    將技術底層由電磁相互作用力,變更為魔力,原因就在於魔力的超強可塑性,在此基礎上搭建的計算機語言,就不必再拘泥於0和1之間,可以極大豐富底層語言的可選擇性並且更為直接、簡單,邏輯判斷從“是”與“否”之間解脫出來,極大降低了整個係統的邏輯嚴密性要求,在根本上擴張係統冗餘,進而有了模仿人類身體組成構造的可能性。


    當然,這一思路同樣存在固有的缺陷,那就是一旦進入無魔力區域,信息存儲介質本身的流失,極可能造成以其為基礎的“人工智能”,從根本上消失。


    這與戚遠目前的身體必須處於魔力環境還不相同,戚遠失去魔力隻是會造成身體各個器官因為失去供能而衰竭死亡,以魔力為基礎的“人工智能”麵臨的將是組成它的信息,破碎、消失。


    它比戚遠,更加不能脫離魔力環境。


    然而宇宙中是否存在“無魔區域”呢?單單從曾經的死魔眼,能夠將身處環境中的一切能量、物質吸收轉化來看,“無魔區域”的存在幾乎是必然的。


    特別是極其特殊的天體“黑洞”的存在,它們在世界融合前以巨大的引力,吞噬一切,又極可能輻射出了什麽,比如熱能。


    魔力雖然比起任何物質,都更不容易受到四大基本力的影響,但它終歸是受影響的,巨大到連光都無法逃脫的引力,會不會將魔力也一並捕獲?


    在戚遠沒有發瘋到近距離接觸一下“黑洞”之前,這都可能是個迷。


    而磁力作為物理學界定義的四大基本力之一,隻要物質、能量的概念還存在,它就是存在的,所以在以它為底層上,建築起來的任何技術,都不會出現類似魔力的“有無”問題。


    除非脫離了這個宇宙……


    所謂有利有弊,事情莫不如此。


    戚遠在奔向最近的恒星係或者說河係的前半程,很順利地建造了自己的、全新的底層計算機語言,得益於他超乎常人的智力和突破號所攜帶的完善的技術、理論資料,他有絕對信心宣稱這一“智慧語言”已經超越了現存的一切計算機語言。


    但是,他的進展依舊被製約在了“靈魂”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印記之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一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一點並收藏印記之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