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命名為新阿瑞納達的星球上,戚遠率領著自己新組建的科研隊伍,終於在曆時兩年後,宣布對“祈願術”的深入分析,告一段落。


    這是兩個新阿瑞納達的公轉周期,所用時長,與地球新曆年類似。


    模型外圍的各個模塊,都被成功解讀,實現願望所必須支付的代價也成功突破至可以由施術者自由選擇的階段。


    此前的祈願術,施術者支付代價,隻能由法術自行選擇,根據願望的不同,代價也不相同。


    諸如製造某個小器械、變化出某個法術,這樣的隻要施術者體內的法力足夠,可以說幾乎沒有危害,法力不足時,則首先崩解法術位,法術位加上都不夠的情況下,就扣除人物卡顯示的經驗值。


    到了這一地步,就已經算是邁入了下一個階段。


    戚遠的團隊,針對這一階段,著重嚐試了以魔力代替法力,但結果是不可行,他們最大的收獲也就是觀察到了模型核心中的一個模塊,是確定、調節所需代價的重要節點。


    那個模型,就屬於沒能被真正解析的那一部分。


    戚遠懷疑這部分模塊,是涉及到了融涉世界的,雖然嚴格的推導沒能被建立,但魔力無法代替法力作為代價,就是一條很具有導向性的線索了。


    法力與魔力到底有什麽區別呢?


    關於這個問題,地球上的研究者們用功不少,在戚遠離開地球之前,基本就已經有了定論。


    魔力經過人的使用,與人本身產生了一定的反應,一部分成為法術的源動力,另一部分成為法力積聚在人的身體內。


    其中,“一定的反應”,始終處於迷霧之中,研究者們沒辦法觀察到反應的真正過程,隻是知道這個過程的存在。


    這樣的情況下,它是化學反應還是物理反應?


    無法確定!


    除此之外,法力與魔力幾乎沒有區別,魔力能夠組成奧術,純粹使用法力一樣可以!


    有人想到了曾經流行一時的“內功”修煉,但法力並沒有能夠擔負起“內力”的重任,實驗和猜想不但夭折了,研究者本人還因為過於不謹慎地親自實驗,而被過量的法力摧殘了健康。


    想要研究“內功”,看起來隻能從艾梵瑞爾的那些肉搏職業著手了,比如戰士、野蠻人、遊蕩者,特別是武僧的“氣”,這些東西據推測,都與魔力有著脫不開的關係,但它們也確確實實並不以法力的形式而存在,同時獲得難度也極高。


    武僧的“氣”算是其中最易於修煉得到的了,其它肉搏職業者的強大異能,無不處於傳奇等階之後。


    傳奇之前的戰士、遊蕩者,也不過是運用著搏擊、刺殺等等尋常技藝,地球人類在戰爭與科學的指導下積累的相關技藝,並不比艾梵瑞爾的同類技術差。


    這也就是世界融合之初,地球的軍隊成員幾乎都具有戰鬥職業的原因。


    想要從這個階段,跳躍到擁有“內功”,難度可想而知。


    戚遠離開地球時,關於法力的研究,已經陷於停滯,無法觀察的現象,令人束手無策。


    無法觀察,這與戚遠有幸閱讀博卡布的“教材”的經曆,何其相似!


    戚遠曾經猜測過,法力是由施法者自身的信息與魔力結合,從而出現的特殊現象。


    施法者自身的信息,毋庸置疑,一定有,隻是它們以什麽形式存在,如何與其它存在發生反應,人們觀察不到,也想象不到。


    所以這也隻能是一個猜想,直到有人能夠證真或者證偽。


    而融涉世界中所發生的一應變化,同樣是以戚遠為代表的人類、凡物,所無法觀察、無法想像的,就連觀看魔法之主給出的“教材”,都隻能是以人類自身的知識為基礎,直觀地看到一部分“教材”內容而已!


    當初埃蓋馬尼、神屍和賈苟斯三方,在融涉世界的戰鬥,之所以能夠被戚遠觀察到,還是因為們全部屬於絕大部分是現象世界的存在,一小部分才屬於融涉世界。


    戚遠看到的,是那些屬於現象世界的部分,若是那些神祗、憎惡,達到了博卡布口中“艾歐”、“秩序之主”的層次,完全脫離了現象世界,那麽即便們就在戚遠眼前戰鬥,也不可能被看到一絲一毫。


    這與魔力經過施法者的運用,化為法力的過程多麽相似,都是無法觀察,但卻實實在在發生了的。


    戚遠做此聯想,實屬順理成章。


    由此,可見祈願術之珍貴,這很可能是凡物觸及融涉世界的捷徑,要知道那本是神祗的特權!


    怪不得!


    魔法之主博卡布在與戚遠溝通時,怪不得沒有一口咬死,要想直觀觀測融涉世界必須封神,或許這世上確實存在了封神以外的方法!


    祈願術中,除去模型外圍,核心部分還有一百一十個較為明確的模塊,是戚遠與阿瑞納達眾多施法者,翻遍典籍,都無法找到同類模型的。


    而且這些模塊單獨拿出來,雖然可以生效,但發生的是什麽效果,根本無法察覺!


    最大的可能,就是它們都可以作為凡物從現象世界接觸融涉世界的鑰匙!


    隻要能夠明白,它們生效時到底產生了什麽,那麽至少就已經曉得了,某些無法觀察的現象,與這些可以觀察的幾何圖形之間,是劃著“等號”的!


    戚遠還記得博卡布所說的“星海之民”,那是地球宇宙的原住民,而且非常強大,就連身為真神的博卡布,提起他們都有著讚歎之情。


    博卡布曾經明確肯定過,一些“星海之民”是凡物中最為接近融涉世界的,他們給自己的宇宙,起名叫做“顓墟”。


    當初,因為黃馨的舉動、也因為觀看魔法之主的“三世界教材”,戚遠沒有深入品味什麽叫做“最接近”。


    但是現如今,他的時間相當充裕,仔細想來,“星海之民”是世界融合之後才接近了融涉世界的嗎?


    就像地球人類一樣,有了奧術的幫助,才跨越性地完成了社會變遷的嗎?


    答案恐怕並不是的,按照博卡布的說明,顓墟在與艾梵瑞爾融合之前,就同樣存在著“三世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印記之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一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一點並收藏印記之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