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內部,並不是一個均勻分布著各種物質的區域。
人們以光學視覺所觀察到的星雲,都不過是它自發光或者反射周邊發光天體後的樣子。
能夠隨著一名氣態生命,參觀一處星雲的內部模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了。
但是他們當前所在位置離星雲邊緣還有十二光年,戚遠擔心辵琓就準備帶著他,通過位移飛回去!
“你平日裏怎麽趕路呢?”戚遠小心翼翼地詢問,如果辵琓沒有什麽“人”所未知的高科技手段,就憑他自身的宇宙旅行能力,頂天了也不可能達到光速!
即便以光速計算,這也至少十二年!
辵琓或許不介意,但戚遠介意啊!
“趕路?就是這樣飛啊!”辵琓即便縮小、凝實了的身軀,比起戚遠來也大得過分,左右一晃,就代表飛的動作了。
戚遠慶幸自己事先問了這麽一句。
“那你還能小嗎?如果可以小到坐進我的飛船,我們可以很快就到家。”戚遠有點擔心,雖說氣態的物質密度低,壓縮起來很容易,但辵琓是生命,壓縮狠了會不會就死了啊?
果然,辵琓連連晃動身體:“小不了,小不了!”
戚遠有點發愁,這麽大塊頭的辵琓,比突破號都大得多,他就算不惜體力,親自施展星際探索丙型,都很難說能不能把他們倆一起保護好,而且沒有突破號,傳送異空間中那麽久的時間可怎麽熬過去啊?
但是就這麽飛著去,更不可能了!十二年時光,天曉得自己還能有幾個十二年?
說不定還在路上呢,自己就死了也說不定!
戚遠咬咬牙,幹脆,落到行星表麵去,借助行星引力,在地表布置超大型的傳送法陣,把突破號、自己和辵琓,一起傳送走!
反正有傳奇造物術,布置法陣所需要的材料,根本不需要東奔西跑著找,隻要有魔力,就能解決!
“辵琓,咱們落到地表去吧,我布置一個傳送法陣,那樣回去得快!”戚遠一句話,惹來了更多疑問。
“傳送法陣是什麽?”辵琓十分好奇。
“就是奧術的一種使用方法,通常用來延長奧術生效時間或者加大奧術的某方麵威能,還有的兩者皆有。”戚遠或許是在阿瑞納達時還沒過足說話的癮頭,又開始有話癆的傾向了。
“奧術又是什麽啊?”辵琓非常稱職地為戚遠提供話頭兒。
“這就說來話長了,咱們先下去吧。”
於是,戚遠開始了教師生涯,而且還是奧術啟蒙教師。
年輕的時候,戚遠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曆,但被黃馨評價為“不太會講課”。
其實知識就是那些,有什麽會講不會講的呢?
隻不過是耐心與否的問題罷了,會講課的老師把知識一點一點掰開了、揉碎了,變成令人易於理解的話語,反複說給學生,學生自然好理解。
而那個時候麵對尋常人根本沒什麽耐心的戚遠,自然就是不會講課的典型,他把自己認為很簡單的東西直接省略,隻講那些關鍵點,這固然節省了時間,而且對於有基礎的人來說,簡明扼要,非常有效。
但是對於初學者,自然就是一頭霧水、聽不懂了。
如今的戚遠卻不再那麽急躁了,即便心中依舊有著無數的追求和未知,都在追趕著他,鞭策著他盡快向前走。
但是生命的脆弱與命運的無常已經在無數次險死還生中,告訴了他,天才並不是一張“保命符”,能做到的事情自然能做到,做不到的事情,也確實該要留與“後來人”了。
將自己繼承於師長、民族、乃至全人類的思想和知識,教授給後輩,已經不知不覺間成為了戚遠心上的一件大事。
哪怕是如辵琓這樣的“白紙”,戚遠也能穩下心神,從頭開始。
特別是辵琓好奇心旺盛,奧術勾起了他的興趣,纏著戚遠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這令戚遠心裏著實受用。
星際探索丙型的法陣是現成的,但現在要繼續增大它的傳送能力,整個法陣就需要繼續改進。
戚遠借著這個實際的例子,著重向辵琓灌輸了以“聯係與發展的觀點看待事物”的思想,具體的學科知識其實很簡單,理解起來也不難,畢竟現象都是現成的、總結好的。
而思想的變化與歸納,才是最為難以傳授的,那種種抽象的概念,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若找不到與實際相結合的例子,聽者是極難理解的。
戚遠這種隨時隨地,因事製宜的教學方法,已經不知不覺間有了蒯教授的幾分風度。
要知道,有關哲學的知識,戚遠幾乎都是跟著蒯教授學到的,可是蒯教授的專業屬於理論數學。
這就是高明的老師與尋常老師的分野了,能夠令學生觸類旁通的,始終是少數。
當傳送陣布置好了的時候,辵琓已經能夠施展四級奧術了,他目前最大的目標就是學會傳奇造物術,這樣今後就不必為了尋找吃的,而到處旅行了!
戚遠已經教會了辵琓怎樣通過實驗,分析出自己所喜歡的食物到底是由哪些物質組成的。
一般的神莓術、造餐術之類的神術、奧術,都不能滿足辵琓的需求,因為真正吸引他的是鐵。
不過純粹的鐵單質與鐵的各種化合物,在他的味覺中,美味程度還是不一樣的。
其中有些元素需要用到傳奇造物術,才能更好的製造出來。
此時戚遠在辵琓心目中,已經是堪比伯嶽的“先生”了!
據辵琓描述,伯嶽就在距離他的家大約三十光年外的地方,在這個距離的半徑內,有著大大小小的近百個恒星係,其中蘊育了十多個不同的智慧種族。
這樣高密度的能夠蘊育生命的天體分布,令戚遠十分驚訝。
事實上,如果再算上阿瑞納達人出現的那個行星,在這方圓一百光年之內,至少就有近二十個蘊育生命的天體。
可是據人類長久以來的觀察,在太陽係附近,可遠遠沒有這麽多可能蘊育生命的天體存在!
如此密度,令戚遠下意識地想到了人為幹預的可能性。
或許那位隻聞其名的伯嶽,能夠知道一些隱秘。
人們以光學視覺所觀察到的星雲,都不過是它自發光或者反射周邊發光天體後的樣子。
能夠隨著一名氣態生命,參觀一處星雲的內部模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了。
但是他們當前所在位置離星雲邊緣還有十二光年,戚遠擔心辵琓就準備帶著他,通過位移飛回去!
“你平日裏怎麽趕路呢?”戚遠小心翼翼地詢問,如果辵琓沒有什麽“人”所未知的高科技手段,就憑他自身的宇宙旅行能力,頂天了也不可能達到光速!
即便以光速計算,這也至少十二年!
辵琓或許不介意,但戚遠介意啊!
“趕路?就是這樣飛啊!”辵琓即便縮小、凝實了的身軀,比起戚遠來也大得過分,左右一晃,就代表飛的動作了。
戚遠慶幸自己事先問了這麽一句。
“那你還能小嗎?如果可以小到坐進我的飛船,我們可以很快就到家。”戚遠有點擔心,雖說氣態的物質密度低,壓縮起來很容易,但辵琓是生命,壓縮狠了會不會就死了啊?
果然,辵琓連連晃動身體:“小不了,小不了!”
戚遠有點發愁,這麽大塊頭的辵琓,比突破號都大得多,他就算不惜體力,親自施展星際探索丙型,都很難說能不能把他們倆一起保護好,而且沒有突破號,傳送異空間中那麽久的時間可怎麽熬過去啊?
但是就這麽飛著去,更不可能了!十二年時光,天曉得自己還能有幾個十二年?
說不定還在路上呢,自己就死了也說不定!
戚遠咬咬牙,幹脆,落到行星表麵去,借助行星引力,在地表布置超大型的傳送法陣,把突破號、自己和辵琓,一起傳送走!
反正有傳奇造物術,布置法陣所需要的材料,根本不需要東奔西跑著找,隻要有魔力,就能解決!
“辵琓,咱們落到地表去吧,我布置一個傳送法陣,那樣回去得快!”戚遠一句話,惹來了更多疑問。
“傳送法陣是什麽?”辵琓十分好奇。
“就是奧術的一種使用方法,通常用來延長奧術生效時間或者加大奧術的某方麵威能,還有的兩者皆有。”戚遠或許是在阿瑞納達時還沒過足說話的癮頭,又開始有話癆的傾向了。
“奧術又是什麽啊?”辵琓非常稱職地為戚遠提供話頭兒。
“這就說來話長了,咱們先下去吧。”
於是,戚遠開始了教師生涯,而且還是奧術啟蒙教師。
年輕的時候,戚遠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曆,但被黃馨評價為“不太會講課”。
其實知識就是那些,有什麽會講不會講的呢?
隻不過是耐心與否的問題罷了,會講課的老師把知識一點一點掰開了、揉碎了,變成令人易於理解的話語,反複說給學生,學生自然好理解。
而那個時候麵對尋常人根本沒什麽耐心的戚遠,自然就是不會講課的典型,他把自己認為很簡單的東西直接省略,隻講那些關鍵點,這固然節省了時間,而且對於有基礎的人來說,簡明扼要,非常有效。
但是對於初學者,自然就是一頭霧水、聽不懂了。
如今的戚遠卻不再那麽急躁了,即便心中依舊有著無數的追求和未知,都在追趕著他,鞭策著他盡快向前走。
但是生命的脆弱與命運的無常已經在無數次險死還生中,告訴了他,天才並不是一張“保命符”,能做到的事情自然能做到,做不到的事情,也確實該要留與“後來人”了。
將自己繼承於師長、民族、乃至全人類的思想和知識,教授給後輩,已經不知不覺間成為了戚遠心上的一件大事。
哪怕是如辵琓這樣的“白紙”,戚遠也能穩下心神,從頭開始。
特別是辵琓好奇心旺盛,奧術勾起了他的興趣,纏著戚遠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這令戚遠心裏著實受用。
星際探索丙型的法陣是現成的,但現在要繼續增大它的傳送能力,整個法陣就需要繼續改進。
戚遠借著這個實際的例子,著重向辵琓灌輸了以“聯係與發展的觀點看待事物”的思想,具體的學科知識其實很簡單,理解起來也不難,畢竟現象都是現成的、總結好的。
而思想的變化與歸納,才是最為難以傳授的,那種種抽象的概念,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若找不到與實際相結合的例子,聽者是極難理解的。
戚遠這種隨時隨地,因事製宜的教學方法,已經不知不覺間有了蒯教授的幾分風度。
要知道,有關哲學的知識,戚遠幾乎都是跟著蒯教授學到的,可是蒯教授的專業屬於理論數學。
這就是高明的老師與尋常老師的分野了,能夠令學生觸類旁通的,始終是少數。
當傳送陣布置好了的時候,辵琓已經能夠施展四級奧術了,他目前最大的目標就是學會傳奇造物術,這樣今後就不必為了尋找吃的,而到處旅行了!
戚遠已經教會了辵琓怎樣通過實驗,分析出自己所喜歡的食物到底是由哪些物質組成的。
一般的神莓術、造餐術之類的神術、奧術,都不能滿足辵琓的需求,因為真正吸引他的是鐵。
不過純粹的鐵單質與鐵的各種化合物,在他的味覺中,美味程度還是不一樣的。
其中有些元素需要用到傳奇造物術,才能更好的製造出來。
此時戚遠在辵琓心目中,已經是堪比伯嶽的“先生”了!
據辵琓描述,伯嶽就在距離他的家大約三十光年外的地方,在這個距離的半徑內,有著大大小小的近百個恒星係,其中蘊育了十多個不同的智慧種族。
這樣高密度的能夠蘊育生命的天體分布,令戚遠十分驚訝。
事實上,如果再算上阿瑞納達人出現的那個行星,在這方圓一百光年之內,至少就有近二十個蘊育生命的天體。
可是據人類長久以來的觀察,在太陽係附近,可遠遠沒有這麽多可能蘊育生命的天體存在!
如此密度,令戚遠下意識地想到了人為幹預的可能性。
或許那位隻聞其名的伯嶽,能夠知道一些隱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