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認為,萬事都有因果,自己的正道道行進步速度不正常,就一定有不正常的因。
隻要找到因,就能知道果。
不正常的因在哪呢?
元始琢磨了幾萬年,一直沒有發現。
終於,在靈寶和準提的一次論道中,元始想明白了。
靈寶作為神通始祖,克製一切神通,所以準提那要消耗大量神力才能擊破的金身神通,別靈寶輕鬆擊破。
元始終於想通了,要找“不正常的因”,重點不是在找“因”,而是找“不正常”。
在正道修行方麵,元始自身有什麽地方是不正常的,找到了所有不正常的地方,不正常的因必然就在其中。
通過分析比較,元始發現了自己和其他正道最大的一個不同點。
元始通過大量的天材地寶,將正道道行硬生生的推到了中位神巔峰,也就是熟悉理解了所有的正道法則。
但是,元始和其他巔峰中位神相比,元始少了一點,那就是元始沒有掌控某一條正道法則。
正常情況下,中位神晉升上位神,需要在中位神掌控法則的基礎上,將整條大道的其他法則都達到下位神的水平(熟悉法則),然後以掌控的那條法則為基礎引起大道共振,最終達到熟悉大道的程度。
也就是說,正常的巔峰正道中位神,是掌控一條法則,熟悉四十八條法則,中位神中的強者還有可能掌控多條法則。
而元始則是熟悉四十九條法則,卻沒有掌控任何一條法則。
真要比起來的話,元始的正道道行還不如普通的巔峰中位神。
但是,元始的正道道行卻在突飛猛進。
元始又想到了那次自己悟道的經曆。
在東華上相帶著三清去華氏族求助的路上,元始悟道了,而且是同時悟了兩條道。
正是因為元始同時悟通兩條大道,所以發現了一個細微的區別。
當時,元始的正道道行除了開辟法則是毛神的道行,對正道其餘四十八條法則全是一無所知,在悟道的那一刻,四十八條法則全部達到毛神水平。
加上元始那時候已經能夠施展大道之擊,也就是說,當時的元始已經有了大道的宏觀概念,所以元始能夠勉強操控正道的大道長河。
而那條未知大道呢?自強不息法則是下位神道行的水準,而其他法則都是毛神的水平。
當時,元始對自己操控兩條大道長河的感覺各不相同,操控正道的大道長河,感覺是吃力,而操控未知大道,感覺是生澀。
吃力的感覺,應該是因為自己對正道的理解沒有對未知大道的理解高深,所以與其相比,感覺非常吃力。
而生澀的感覺來源於那條自強不息法則。
在未知大道的大道長河之中,自強不息法則像河流中的一塊礁石一般,阻礙了部分河水的前進,從而影響到河流的整體。
悟道的感悟一直留在元始的神識之中,這是元始證道上位神的根本。
元始現在仔細想想,元始發現,從自強不息法則開始,元始每多熟悉一條未知大道的法則,這種操控的生澀感就越強。
再對比無數的修煉感悟,中位神開始,越往後修煉,難度越大,中位神時每多熟悉一條法則,上位神時每多掌控一條法則,難度幾乎都是倍增。
元始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的修煉是一條法則一條法則的去熟悉,去掌控,但是,法則是法則,大道是大道,一個是微觀,是部分,一個是宏觀,是全局。
長期沉溺於微觀的,如何能樹立起宏觀的思想,就像一隻從出生就坐在井底的青蛙又如何能知道天空的廣大。
而悟道,就像把青蛙帶到井口看天一樣,讓對大道有了一個宏觀的概念,有了對大道的宏觀理解,才能夠突破自己的道行。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可怕了,那就意味著,洪荒億萬年來的文明,一直在走一條岔路——的修煉方法,是錯的。
元始被自己的猜測嚇了一跳。
猜測之所以是猜測,就在於沒有驗證。
怎麽驗證呢?最好的方法,應該是找一些剛出生的,讓他們無視單個的法則,一開始就從大道的層次去修煉,去感悟。
如果元始的猜測是真,那麽這些晉升上位神的幾率應該遠高於現在的。
元始要是一個修行魔道的,也許他會這麽幹。
但是作為一個正道天神,元始覺得,讓無辜的做試驗品,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很自私的做法。
因為,猜測再沒有證明之前,永遠是猜測,有可能是真,也有可能是假。
這似乎陷入一個無法協調的矛盾,不找人驗證,就無法證明猜測的真假,但是找人驗證的話,又不合正道。
最終,元始下定了決心:這是我自己的猜測,即使要找人驗證,這第一個驗證的人,應該是我自己。
所以元始決定,要自廢道行,從頭開始。
現在元始對自己伴生的未知大道,已經熟悉了十七條法則,元始打算把這十七條法則的道行全部廢去。
可是,道行的本質是對大道和法則的一種感悟,同時,因為這種感悟,神軀內的神力品質也更高。
感悟是意識的,神力是物質的,要想廢去道行,真不是容易的事,廢掉神力,大道感悟還在,廢掉意識,憑借自身的神力也能很快重新感悟出來,所以洪荒受傷容易,道行退步困難。
這也是洪荒後世羨慕的重要原因,洪荒後世,無論巫、妖還是人族,修行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修行剛好相反,就像順流而下,即使天天睡覺,神力也會增長,道行也不會倒退。
這是作為天眷種族的優勢,但是現在卻成為元始修煉的難題。
元始用了多種方法,都無法廢去道行,無奈之下,元始隻好向老祖求助。
當年鴻鈞在幽氏族出手,然後帶走三清,給予了三清一個權利,那就是可以直接向主機祈禱。
洪荒六大老祖是所有的先祖,對於自己的後裔,老祖是非常照顧的,不過洪荒數百萬,每位老祖的後裔都有數十萬,如果每個後裔都可以隨時隨地聯係老祖,那老祖自己就不用修煉了。
所以,隻有上位神和大神才能通過祈禱,隨時聯係到本族老祖,上位神之下,隻有一些天驕級別的天才才能得老祖的垂青,贈與其聯係老祖的權利。
不過,除非是邀功,不是萬不得已,輕易不會聯係老祖。
現在元始實在沒有辦法,這才不得不向鴻鈞老祖求助。
元始在祭壇向鴻鈞老祖祈禱,很快就得到鴻鈞老祖的回應。
聽了元始的祈禱,鴻鈞老祖直接將元始招到了自己的閉關修行之所——“紫霄宮”。
元始十分驚訝,一般情況下,向老祖祈禱,老祖會直接回答問題,向這樣直接把自己招到老祖麵前的情況非常稀少。
鴻鈞見元始發愣,笑道:“我以為你會在上位神以後才會向我詢問你的事情,沒想到,這麽快你就來問我了。”
元始連忙拜倒:“不肖子孫麻煩老祖了。”
鴻鈞擺擺手:“不用說這些多餘的了,你是不是想知道你伴生大道的事情?”
元始道:“請老祖解惑。”
鴻鈞道:“元始,你聽說過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嗎?”
元始一愣:“聽說過,據說這是盤古祖神的道行境界,是修行的至高境界。”
鴻鈞點點頭,又問道:“那你知道三花是哪三花,五氣是哪五氣嗎?”
元始搖搖頭。
鴻鈞道:“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到底是什麽樣的境界,我等離這一境界還差了很遠,所以隻能是猜測,魔道三位老祖的猜測是,盤古祖神誕生於混沌之中,是混沌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生靈,在無窮的歲月中,盤古祖神將自己的大道修煉到了極致,也就是三花聚頂的至高境界,後來寂寞的盤古,在無聊之餘,又創立了五條大道,這五條大道,盤古都修煉到了極高境界,這就是五氣朝元。”
元始道:“那您這正道三位老祖的猜測呢?”
鴻鈞道:“我等三人的猜測認為,盤古祖神最先修煉的是五氣朝元,然後,在五條大道的輔助下,修煉出了自己的根本大道三花聚頂,但是無論哪一種猜測,結果有一處是一樣的,那就是盤古祖神總共修煉了六條大道。”
元始眼睛一亮,道:“難道這六條大道就是老祖您六人的大道嗎?”
鴻鈞道:“對,也不對。”
元始疑惑道:“什麽意思?”
鴻鈞道:“那五氣朝元的五條大道,有四條分別是功德,因果,氣運,時間。”
元始扳著指頭道:“揚眉老祖是功德大道,報應老祖是因果大道,無量老祖是氣運大道,無極老祖是時間大道,那最後一條大道是什麽?”
鴻鈞道:“最後這一條大道還沒有出世。”
元始馬上明白了:“秘境之戰?”
鴻鈞點點頭:“對,這一次秘境之戰,大神之中的獲勝者就能繼承五氣朝元之中最後的一條大道。”
元始問道:“那老祖您和羅睺老祖的大道莫非就是……”
鴻鈞道:“看來你已經想到了,就是三花聚頂。”
異史公提問:元始的猜測,最後得到了什麽?
隻要找到因,就能知道果。
不正常的因在哪呢?
元始琢磨了幾萬年,一直沒有發現。
終於,在靈寶和準提的一次論道中,元始想明白了。
靈寶作為神通始祖,克製一切神通,所以準提那要消耗大量神力才能擊破的金身神通,別靈寶輕鬆擊破。
元始終於想通了,要找“不正常的因”,重點不是在找“因”,而是找“不正常”。
在正道修行方麵,元始自身有什麽地方是不正常的,找到了所有不正常的地方,不正常的因必然就在其中。
通過分析比較,元始發現了自己和其他正道最大的一個不同點。
元始通過大量的天材地寶,將正道道行硬生生的推到了中位神巔峰,也就是熟悉理解了所有的正道法則。
但是,元始和其他巔峰中位神相比,元始少了一點,那就是元始沒有掌控某一條正道法則。
正常情況下,中位神晉升上位神,需要在中位神掌控法則的基礎上,將整條大道的其他法則都達到下位神的水平(熟悉法則),然後以掌控的那條法則為基礎引起大道共振,最終達到熟悉大道的程度。
也就是說,正常的巔峰正道中位神,是掌控一條法則,熟悉四十八條法則,中位神中的強者還有可能掌控多條法則。
而元始則是熟悉四十九條法則,卻沒有掌控任何一條法則。
真要比起來的話,元始的正道道行還不如普通的巔峰中位神。
但是,元始的正道道行卻在突飛猛進。
元始又想到了那次自己悟道的經曆。
在東華上相帶著三清去華氏族求助的路上,元始悟道了,而且是同時悟了兩條道。
正是因為元始同時悟通兩條大道,所以發現了一個細微的區別。
當時,元始的正道道行除了開辟法則是毛神的道行,對正道其餘四十八條法則全是一無所知,在悟道的那一刻,四十八條法則全部達到毛神水平。
加上元始那時候已經能夠施展大道之擊,也就是說,當時的元始已經有了大道的宏觀概念,所以元始能夠勉強操控正道的大道長河。
而那條未知大道呢?自強不息法則是下位神道行的水準,而其他法則都是毛神的水平。
當時,元始對自己操控兩條大道長河的感覺各不相同,操控正道的大道長河,感覺是吃力,而操控未知大道,感覺是生澀。
吃力的感覺,應該是因為自己對正道的理解沒有對未知大道的理解高深,所以與其相比,感覺非常吃力。
而生澀的感覺來源於那條自強不息法則。
在未知大道的大道長河之中,自強不息法則像河流中的一塊礁石一般,阻礙了部分河水的前進,從而影響到河流的整體。
悟道的感悟一直留在元始的神識之中,這是元始證道上位神的根本。
元始現在仔細想想,元始發現,從自強不息法則開始,元始每多熟悉一條未知大道的法則,這種操控的生澀感就越強。
再對比無數的修煉感悟,中位神開始,越往後修煉,難度越大,中位神時每多熟悉一條法則,上位神時每多掌控一條法則,難度幾乎都是倍增。
元始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的修煉是一條法則一條法則的去熟悉,去掌控,但是,法則是法則,大道是大道,一個是微觀,是部分,一個是宏觀,是全局。
長期沉溺於微觀的,如何能樹立起宏觀的思想,就像一隻從出生就坐在井底的青蛙又如何能知道天空的廣大。
而悟道,就像把青蛙帶到井口看天一樣,讓對大道有了一個宏觀的概念,有了對大道的宏觀理解,才能夠突破自己的道行。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可怕了,那就意味著,洪荒億萬年來的文明,一直在走一條岔路——的修煉方法,是錯的。
元始被自己的猜測嚇了一跳。
猜測之所以是猜測,就在於沒有驗證。
怎麽驗證呢?最好的方法,應該是找一些剛出生的,讓他們無視單個的法則,一開始就從大道的層次去修煉,去感悟。
如果元始的猜測是真,那麽這些晉升上位神的幾率應該遠高於現在的。
元始要是一個修行魔道的,也許他會這麽幹。
但是作為一個正道天神,元始覺得,讓無辜的做試驗品,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很自私的做法。
因為,猜測再沒有證明之前,永遠是猜測,有可能是真,也有可能是假。
這似乎陷入一個無法協調的矛盾,不找人驗證,就無法證明猜測的真假,但是找人驗證的話,又不合正道。
最終,元始下定了決心:這是我自己的猜測,即使要找人驗證,這第一個驗證的人,應該是我自己。
所以元始決定,要自廢道行,從頭開始。
現在元始對自己伴生的未知大道,已經熟悉了十七條法則,元始打算把這十七條法則的道行全部廢去。
可是,道行的本質是對大道和法則的一種感悟,同時,因為這種感悟,神軀內的神力品質也更高。
感悟是意識的,神力是物質的,要想廢去道行,真不是容易的事,廢掉神力,大道感悟還在,廢掉意識,憑借自身的神力也能很快重新感悟出來,所以洪荒受傷容易,道行退步困難。
這也是洪荒後世羨慕的重要原因,洪荒後世,無論巫、妖還是人族,修行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修行剛好相反,就像順流而下,即使天天睡覺,神力也會增長,道行也不會倒退。
這是作為天眷種族的優勢,但是現在卻成為元始修煉的難題。
元始用了多種方法,都無法廢去道行,無奈之下,元始隻好向老祖求助。
當年鴻鈞在幽氏族出手,然後帶走三清,給予了三清一個權利,那就是可以直接向主機祈禱。
洪荒六大老祖是所有的先祖,對於自己的後裔,老祖是非常照顧的,不過洪荒數百萬,每位老祖的後裔都有數十萬,如果每個後裔都可以隨時隨地聯係老祖,那老祖自己就不用修煉了。
所以,隻有上位神和大神才能通過祈禱,隨時聯係到本族老祖,上位神之下,隻有一些天驕級別的天才才能得老祖的垂青,贈與其聯係老祖的權利。
不過,除非是邀功,不是萬不得已,輕易不會聯係老祖。
現在元始實在沒有辦法,這才不得不向鴻鈞老祖求助。
元始在祭壇向鴻鈞老祖祈禱,很快就得到鴻鈞老祖的回應。
聽了元始的祈禱,鴻鈞老祖直接將元始招到了自己的閉關修行之所——“紫霄宮”。
元始十分驚訝,一般情況下,向老祖祈禱,老祖會直接回答問題,向這樣直接把自己招到老祖麵前的情況非常稀少。
鴻鈞見元始發愣,笑道:“我以為你會在上位神以後才會向我詢問你的事情,沒想到,這麽快你就來問我了。”
元始連忙拜倒:“不肖子孫麻煩老祖了。”
鴻鈞擺擺手:“不用說這些多餘的了,你是不是想知道你伴生大道的事情?”
元始道:“請老祖解惑。”
鴻鈞道:“元始,你聽說過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嗎?”
元始一愣:“聽說過,據說這是盤古祖神的道行境界,是修行的至高境界。”
鴻鈞點點頭,又問道:“那你知道三花是哪三花,五氣是哪五氣嗎?”
元始搖搖頭。
鴻鈞道:“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到底是什麽樣的境界,我等離這一境界還差了很遠,所以隻能是猜測,魔道三位老祖的猜測是,盤古祖神誕生於混沌之中,是混沌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生靈,在無窮的歲月中,盤古祖神將自己的大道修煉到了極致,也就是三花聚頂的至高境界,後來寂寞的盤古,在無聊之餘,又創立了五條大道,這五條大道,盤古都修煉到了極高境界,這就是五氣朝元。”
元始道:“那您這正道三位老祖的猜測呢?”
鴻鈞道:“我等三人的猜測認為,盤古祖神最先修煉的是五氣朝元,然後,在五條大道的輔助下,修煉出了自己的根本大道三花聚頂,但是無論哪一種猜測,結果有一處是一樣的,那就是盤古祖神總共修煉了六條大道。”
元始眼睛一亮,道:“難道這六條大道就是老祖您六人的大道嗎?”
鴻鈞道:“對,也不對。”
元始疑惑道:“什麽意思?”
鴻鈞道:“那五氣朝元的五條大道,有四條分別是功德,因果,氣運,時間。”
元始扳著指頭道:“揚眉老祖是功德大道,報應老祖是因果大道,無量老祖是氣運大道,無極老祖是時間大道,那最後一條大道是什麽?”
鴻鈞道:“最後這一條大道還沒有出世。”
元始馬上明白了:“秘境之戰?”
鴻鈞點點頭:“對,這一次秘境之戰,大神之中的獲勝者就能繼承五氣朝元之中最後的一條大道。”
元始問道:“那老祖您和羅睺老祖的大道莫非就是……”
鴻鈞道:“看來你已經想到了,就是三花聚頂。”
異史公提問:元始的猜測,最後得到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