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引證道亞聖!
原來,當年氣運大道老祖混鯤老祖隕落時,將氣運金蓮送入接引的道場靈脈之中。
也就是說,混鯤老祖選定接引繼承自己的氣運大道。
為什麽混鯤老祖沒有選擇三清之一繼承自己的聖道,卻選擇了接引,氣運金蓮內有混鯤老祖留給接引的一段遺言解釋了原因。
混鯤老祖認為,羅睺老祖既然敢向自己和乾坤二人下手,說明了魔道將和正道決裂,這時會有兩種結局。
第一種,鴻鈞和揚眉二人不敵魔道三位老祖,正道大敗,那麽維護正道的重擔就壓在三清、接引這一代人身上。
而三清身為正道九大神王之中最優潛力的晚輩,一定是魔道和羅睺重點關注的對象,因此,三清也會凶多吉少,同時三清也有義務站在對抗魔道的最前線。
而接引,身為資質僅次於三清的神王,就必須在三清擋在前麵的時候趕緊提升自己,充當正道反擊的奇兵。
第二種情況,如果鴻鈞和揚眉兩位老祖擊敗了魔道,文明也會因為內訌而衰落,被新的勢力取代。不過這個時間會很漫長,在這段悠久時間裏,三清有足夠的時間修煉。
混鯤老祖清楚的知道,以三清的驕傲,他們不會去繼承別人的大道,所以氣運金蓮,就是交到三清手上,三清也不會繼承氣運大道。
混鯤老祖所說的繼承大道,不是成為大道之主那麽簡單,而是要將氣運大道發揚光大,三清即使手握聖道至寶,也最多是充當一種衛道的手段而已。
故而,接引依然是混鯤老祖最合適的接班人。
當然,混鯤老祖也說了,如果接引想要學習三清,走自己的路,那也無妨,隻是希望接引能為氣運大道選擇一個合適的接班人。
接引聽完混鯤老祖的遺言,感慨不已,混鯤老祖不愧是第一代的老祖,他猜到了結局。
文明因為內訌而衰落,妖族崛起,三清也確實要走他們自己的路。
而接引現在很猶豫,他的未來,到底是學習三清,走自己的聖道之路,還是繼承氣運金蓮的聖道。
接引想來想去,灑然一笑:自己才剛剛晉升亞聖,未來的時間還長著呢,聖道之路的選擇至少要等自己修煉到亞聖巔峰再說,現在急什麽。
收取了氣運金蓮以後,靈山的靈脈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萎縮,靈山的靈氣也變得稀薄了很多。
成為亞聖之後,接引的眼界高了很多,他的眼光已經不再局限於神族一族,而是落到了整個洪荒上麵。
須彌山已有靈脈,再多一條靈山靈脈,不過是錦上添花,可是靈山的生靈卻失去了大好機緣,這是何其的不公。
接引歎息了一聲,停下手來。
望著靈山中生活的那些妖獸,接引知道,一旦自己離開,妖族會很快占領這裏,然後靈山的妖獸會融入到妖族之中,那些少數實力強大的妖獸還好,可能會在妖族的幫助下開啟靈智,成為妖族的一員,而更多的低階妖獸可能就會成為妖族內戰的炮灰。
接引想罷,揚聲道:“本座接引,今日將遷居須彌神國,虛無神國全境讓與妖族,唯有本座原先道場靈山,將成為本座別院,非經本座允許,外人不得入內。”
接引的聲音響徹洪荒,當然,隻有最少真仙境道行的強者才能聽見。
聽到接引的話,妖族大能明白過來,接引的意思是將虛無神國讓與妖族,隻保留靈山山脈群一地而已。相對於虛無神國數量高達百萬的山脈群,區區一處山脈群,即使山脈群靈氣更好,也不算什麽,為此而得罪一位亞聖實在沒有必要。
神族最近這十幾個量劫的行動,妖族並不是不知道,不過他們沒有阻止,因為在他們看來,神族是在收縮勢力,等神族收縮實力變成兩個神國以後,空出來的地盤自然就是妖族的了。
至於說神族祭煉星辰的事,妖族也不放在心上,以神族的人口,不可能將所有山脈群全部祭煉成星辰,一來神族沒有那個精力,二來神族也受不住那些星辰。
帝俊第一時間想通,揚聲道:“各位神族道友無論定局何處,原有的道場一概可以保留,充當別院,準聖可以保留一處山脈群為別院所在,大羅可以保留一條山脈,大羅之下,每一位神族可以保留一座山峰充當別院。”
帝俊沒有和妖族任何始祖商議,直接代表妖族開口,妖族諸大能心中一時雖然不高興,但是仔細一想,卻發現此舉確實大妙。
神族如今已經失去和挑戰妖族霸主地位的威脅,但是神族大能依然很多,所以應該要和神族緩和一下關係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代的神族和妖族壽終正寢,這次戰爭引發的仇恨自然會被淡忘,唯有那些證道長生的神族才會永久的記住這場戰爭,記住仇恨。
而為神族大能保留道場別院,雖然不能改變他們的看法,但是這個因果,神族必須得認。
神族人口總共隻剩下三十多萬,一人一座山峰,也不過三四條山脈的地盤,與讓給神族十餘位準聖的地盤相比,九牛一毛。
正是因為妖族的認可,所以神族諸位大能都在洪荒留下了別院,比如說鎮元子的萬壽山,慈航的普陀山等,都是後世赫赫有名的洞天福地。
神族兩大神國建成之後,原先屬於六大神國的,有福地存在的山脈群將被隔離洪荒,送到星空,祭煉成新的星辰。
這些星辰將會環繞在屬於神族的初始星辰周圍,和初始星辰形成一座座星空法陣。
本來,在初始星辰中就已經刻製了周天星鬥大陣,每個初始星辰發動,都能對抗一位大羅級的強者,現在這些初始星辰有了更多星辰的輔助,構成了一個個獨立的星群,其法陣威力能加強大,幾乎可以對抗準聖。
其實,當初設計周天星鬥大陣的時候,元始和通天就有這個計劃,三百八十四顆初始星辰隻是周天星鬥大陣的雛形;以後每個初始星辰都要配以若幹輔助星辰,形成星群;再往後,每個星辰再輔助以新的星辰,以此類推,不斷壯大周天星鬥大陣。
組成的周天星鬥大陣就能對抗初階聖人,以每一顆初始星辰為核心構建星群,三百八十四個星群全部完成,周天星鬥大陣將能對抗中階聖人,再以後,周天星鬥大陣就能對抗上階聖人,甚至鎮壓聖人。
現在神族的行動,不過是將完善周天星鬥大陣的計劃提前了而已。
如果按照神族的計劃,這些新的星辰數量將達到千萬顆。
可惜的是,神族的計劃並沒有完成。
原因主要是一個,那就是神族沒有那麽多的人口。
洪荒的地域劃分為仙域、山脈群、山脈(流域)、山峰(平原)四級。
注:流域指一條主幹大河加上多條支流,以及各條河周邊的土地,例如黃河流域指的即使黃河及沿線各省。
每一塊仙域由上萬個山脈群組成,每一個山脈群由上萬條山脈或流域組成,而每一條山脈又是由上萬座山峰組成,山峰與山峰之間的平地,稍大點稱之為平原,小些的則叫做山穀。
以當前洪荒生靈的體積,能稱之為山峰的,往往都是高達數萬丈的巨山。
現在的一座山峰,相當於後世人族時代的一個山脈群。後世人族所以為的高山,最多是能算是現在山峰上的一塊凸起的石頭或土包。
如果靈氣足夠的話,一座山峰就足夠幾十上百萬妖族生存了。
當年煉製初始星辰的時候,每一顆星辰都是由一塊仙域組成,這一次煉製的小星辰,也是由一處山脈群組成。
如果一個神族占據一座山峰,即使是小星辰,也足夠上億神族生存。
神族有那麽多人嗎?當然沒有,文明的巔峰時代也不過一兩億而已,現在神族總共才三十多萬人口,能控製多少星辰?
因為山脈群裏的妖獸會跟著上天,想要鎮壓住那些化境妖獸,每一顆小星辰最少也要有三十名神族坐鎮才可以,而一顆初始星辰,沒有百名神族,三四位大神坐鎮是無法掌控的。
所以,神族在祭煉了一千多顆小星辰後就停手了,不是沒有能力,實在是人手不足。
在每一顆小星辰上,神族安排了一到三位上位神,五十到一百名化境神族鎮守,每一顆初始星辰上,留下了三百到五百位化境神族,十位左右的上位神,一名後天大神,三名先天大神坐鎮。
星辰上的神族總共有十萬左右,占到神族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是實力最強,潛力最大的三分之一,後世稱之為星神或天神。
在洪荒,新的昆侖神國有老祖四人,二代準聖八人,妖族準聖二人(青牛、奎牛),大羅三十一人,先天大神三百六十位,後天大神八十七位,上位神兩千餘人,化境的神民十萬左右。
而須彌神國,有老祖三人,二代準聖六人,大羅十四人,先天大神二百三十一人,後天大神五十五人,上位神一千五百餘人,化境的神民八萬人左右。
原來,當年氣運大道老祖混鯤老祖隕落時,將氣運金蓮送入接引的道場靈脈之中。
也就是說,混鯤老祖選定接引繼承自己的氣運大道。
為什麽混鯤老祖沒有選擇三清之一繼承自己的聖道,卻選擇了接引,氣運金蓮內有混鯤老祖留給接引的一段遺言解釋了原因。
混鯤老祖認為,羅睺老祖既然敢向自己和乾坤二人下手,說明了魔道將和正道決裂,這時會有兩種結局。
第一種,鴻鈞和揚眉二人不敵魔道三位老祖,正道大敗,那麽維護正道的重擔就壓在三清、接引這一代人身上。
而三清身為正道九大神王之中最優潛力的晚輩,一定是魔道和羅睺重點關注的對象,因此,三清也會凶多吉少,同時三清也有義務站在對抗魔道的最前線。
而接引,身為資質僅次於三清的神王,就必須在三清擋在前麵的時候趕緊提升自己,充當正道反擊的奇兵。
第二種情況,如果鴻鈞和揚眉兩位老祖擊敗了魔道,文明也會因為內訌而衰落,被新的勢力取代。不過這個時間會很漫長,在這段悠久時間裏,三清有足夠的時間修煉。
混鯤老祖清楚的知道,以三清的驕傲,他們不會去繼承別人的大道,所以氣運金蓮,就是交到三清手上,三清也不會繼承氣運大道。
混鯤老祖所說的繼承大道,不是成為大道之主那麽簡單,而是要將氣運大道發揚光大,三清即使手握聖道至寶,也最多是充當一種衛道的手段而已。
故而,接引依然是混鯤老祖最合適的接班人。
當然,混鯤老祖也說了,如果接引想要學習三清,走自己的路,那也無妨,隻是希望接引能為氣運大道選擇一個合適的接班人。
接引聽完混鯤老祖的遺言,感慨不已,混鯤老祖不愧是第一代的老祖,他猜到了結局。
文明因為內訌而衰落,妖族崛起,三清也確實要走他們自己的路。
而接引現在很猶豫,他的未來,到底是學習三清,走自己的聖道之路,還是繼承氣運金蓮的聖道。
接引想來想去,灑然一笑:自己才剛剛晉升亞聖,未來的時間還長著呢,聖道之路的選擇至少要等自己修煉到亞聖巔峰再說,現在急什麽。
收取了氣運金蓮以後,靈山的靈脈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萎縮,靈山的靈氣也變得稀薄了很多。
成為亞聖之後,接引的眼界高了很多,他的眼光已經不再局限於神族一族,而是落到了整個洪荒上麵。
須彌山已有靈脈,再多一條靈山靈脈,不過是錦上添花,可是靈山的生靈卻失去了大好機緣,這是何其的不公。
接引歎息了一聲,停下手來。
望著靈山中生活的那些妖獸,接引知道,一旦自己離開,妖族會很快占領這裏,然後靈山的妖獸會融入到妖族之中,那些少數實力強大的妖獸還好,可能會在妖族的幫助下開啟靈智,成為妖族的一員,而更多的低階妖獸可能就會成為妖族內戰的炮灰。
接引想罷,揚聲道:“本座接引,今日將遷居須彌神國,虛無神國全境讓與妖族,唯有本座原先道場靈山,將成為本座別院,非經本座允許,外人不得入內。”
接引的聲音響徹洪荒,當然,隻有最少真仙境道行的強者才能聽見。
聽到接引的話,妖族大能明白過來,接引的意思是將虛無神國讓與妖族,隻保留靈山山脈群一地而已。相對於虛無神國數量高達百萬的山脈群,區區一處山脈群,即使山脈群靈氣更好,也不算什麽,為此而得罪一位亞聖實在沒有必要。
神族最近這十幾個量劫的行動,妖族並不是不知道,不過他們沒有阻止,因為在他們看來,神族是在收縮勢力,等神族收縮實力變成兩個神國以後,空出來的地盤自然就是妖族的了。
至於說神族祭煉星辰的事,妖族也不放在心上,以神族的人口,不可能將所有山脈群全部祭煉成星辰,一來神族沒有那個精力,二來神族也受不住那些星辰。
帝俊第一時間想通,揚聲道:“各位神族道友無論定局何處,原有的道場一概可以保留,充當別院,準聖可以保留一處山脈群為別院所在,大羅可以保留一條山脈,大羅之下,每一位神族可以保留一座山峰充當別院。”
帝俊沒有和妖族任何始祖商議,直接代表妖族開口,妖族諸大能心中一時雖然不高興,但是仔細一想,卻發現此舉確實大妙。
神族如今已經失去和挑戰妖族霸主地位的威脅,但是神族大能依然很多,所以應該要和神族緩和一下關係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代的神族和妖族壽終正寢,這次戰爭引發的仇恨自然會被淡忘,唯有那些證道長生的神族才會永久的記住這場戰爭,記住仇恨。
而為神族大能保留道場別院,雖然不能改變他們的看法,但是這個因果,神族必須得認。
神族人口總共隻剩下三十多萬,一人一座山峰,也不過三四條山脈的地盤,與讓給神族十餘位準聖的地盤相比,九牛一毛。
正是因為妖族的認可,所以神族諸位大能都在洪荒留下了別院,比如說鎮元子的萬壽山,慈航的普陀山等,都是後世赫赫有名的洞天福地。
神族兩大神國建成之後,原先屬於六大神國的,有福地存在的山脈群將被隔離洪荒,送到星空,祭煉成新的星辰。
這些星辰將會環繞在屬於神族的初始星辰周圍,和初始星辰形成一座座星空法陣。
本來,在初始星辰中就已經刻製了周天星鬥大陣,每個初始星辰發動,都能對抗一位大羅級的強者,現在這些初始星辰有了更多星辰的輔助,構成了一個個獨立的星群,其法陣威力能加強大,幾乎可以對抗準聖。
其實,當初設計周天星鬥大陣的時候,元始和通天就有這個計劃,三百八十四顆初始星辰隻是周天星鬥大陣的雛形;以後每個初始星辰都要配以若幹輔助星辰,形成星群;再往後,每個星辰再輔助以新的星辰,以此類推,不斷壯大周天星鬥大陣。
組成的周天星鬥大陣就能對抗初階聖人,以每一顆初始星辰為核心構建星群,三百八十四個星群全部完成,周天星鬥大陣將能對抗中階聖人,再以後,周天星鬥大陣就能對抗上階聖人,甚至鎮壓聖人。
現在神族的行動,不過是將完善周天星鬥大陣的計劃提前了而已。
如果按照神族的計劃,這些新的星辰數量將達到千萬顆。
可惜的是,神族的計劃並沒有完成。
原因主要是一個,那就是神族沒有那麽多的人口。
洪荒的地域劃分為仙域、山脈群、山脈(流域)、山峰(平原)四級。
注:流域指一條主幹大河加上多條支流,以及各條河周邊的土地,例如黃河流域指的即使黃河及沿線各省。
每一塊仙域由上萬個山脈群組成,每一個山脈群由上萬條山脈或流域組成,而每一條山脈又是由上萬座山峰組成,山峰與山峰之間的平地,稍大點稱之為平原,小些的則叫做山穀。
以當前洪荒生靈的體積,能稱之為山峰的,往往都是高達數萬丈的巨山。
現在的一座山峰,相當於後世人族時代的一個山脈群。後世人族所以為的高山,最多是能算是現在山峰上的一塊凸起的石頭或土包。
如果靈氣足夠的話,一座山峰就足夠幾十上百萬妖族生存了。
當年煉製初始星辰的時候,每一顆星辰都是由一塊仙域組成,這一次煉製的小星辰,也是由一處山脈群組成。
如果一個神族占據一座山峰,即使是小星辰,也足夠上億神族生存。
神族有那麽多人嗎?當然沒有,文明的巔峰時代也不過一兩億而已,現在神族總共才三十多萬人口,能控製多少星辰?
因為山脈群裏的妖獸會跟著上天,想要鎮壓住那些化境妖獸,每一顆小星辰最少也要有三十名神族坐鎮才可以,而一顆初始星辰,沒有百名神族,三四位大神坐鎮是無法掌控的。
所以,神族在祭煉了一千多顆小星辰後就停手了,不是沒有能力,實在是人手不足。
在每一顆小星辰上,神族安排了一到三位上位神,五十到一百名化境神族鎮守,每一顆初始星辰上,留下了三百到五百位化境神族,十位左右的上位神,一名後天大神,三名先天大神坐鎮。
星辰上的神族總共有十萬左右,占到神族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是實力最強,潛力最大的三分之一,後世稱之為星神或天神。
在洪荒,新的昆侖神國有老祖四人,二代準聖八人,妖族準聖二人(青牛、奎牛),大羅三十一人,先天大神三百六十位,後天大神八十七位,上位神兩千餘人,化境的神民十萬左右。
而須彌神國,有老祖三人,二代準聖六人,大羅十四人,先天大神二百三十一人,後天大神五十五人,上位神一千五百餘人,化境的神民八萬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