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經過三天的準備,王慶終於咬咬牙,辭別了媳婦,踏上了征程。


    不是他不想再穩穩,準備的更充足點。實在是時間不等人,江湖上暗流湧動,留給他平穩發展的時間不多了。


    這個月的boss,他沒時間參與,就全權交給薛磊處理了。


    這次的boss有點不同,繼上次王慶solo了一把,就引來了係統的限製,禁止npc隨行保護了。


    不過王慶也沒當回事,大地蒼雲軍算上薛磊五個一流,就算王三一和小妹無法參加,餘下的實力也不是其他玩家能夠挑釁的。


    但事實大出所料,其他地方還好,畢竟地頭蛇大門派實力強悍,玩家們還有顧慮。大元卻成了各種玩家組織試水的理想之地。


    蒼雲軍和全真教無論人數還是威懾力,都不比那些大派。再加上大元境內地廣人稀,消息網不夠完善。無數想要撿漏的玩家團體蜂擁而至。雖然最終沒有成功,但依舊給蒼雲和全真敲響了警鍾。


    玩家們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頂級高手,就算運氣好先搜尋到了boss,但是漫長的打boss時間,給了兩派及時趕到,清場奪怪的機會。


    但是化身boss的實力基本是固定的,玩家的實力卻在急速成長。一旦玩家組織有了快速清理boss的能力,鹿死誰手可就不一定了。


    這一下也給其他各派敲響了警鍾。玩家組織已經有實力走上前台了。


    一時間,如何確保自身boss不被搶,和是否能組織人去搶別人的boss,成了各大派的首要問題。


    王慶他們這才意識到,那個鐵血寶箱死亡必然掉落的設定,是多麽坑人。完全就是在把玩家向著混戰的陷阱勾引。


    但是不搶又不行,江山社稷圖牽涉到門派的底蘊。所有人都有個共識,那個門派最先獻祭出五玄礦脈,穩定產出五玄,那個門派將會成為威壓時代的頂尖大派。


    另外,峨眉,臨安都隱隱傳來消息,劇情即將被推進。


    種種外界壓力,使的王慶不得不迫切需要提升實力。


    天寶五年十月初九。


    王慶出現在大唐年間的洛陽城後,無心去管戰寶迦蘭還是天策大營,輕易在洛陽官道旁的茶棚打聽出具體的日期,就來到無人之地,坐上小舞一飛衝天,北飛而去。


    王慶現在萬分慶幸,沈醬俠由於處理教中事務,並未待在明教總壇光明頂。而是在興慶府附近關卡,一麵接納逃難而來的明教弟子,一邊防禦著中原武林的滲透。


    興慶府也就是現在的銀川附近。自古都是邊防重鎮,就算大唐時期,這裏也是鎮壓西域的駐兵之地。


    王慶運氣確實不錯,要是沈醬俠待在明教總壇,那無異於龍潭虎穴,難度並不低於天忍祖師堂。別看明教這時候剛受過打擊,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依舊是個人無法挑釁的龐然大物。


    更重要的,由於《破立令》,明教現在還是邪教。在這個大唐重要的軍鎮,沈醬俠不得不小心行事,隱匿身份。身邊人並不多,而且大多時候都是分散做事。這就給了王慶極好的襲擊機會。


    而且沈醬俠雖然行蹤詭秘,但是王慶手握他的工作筆記,可謂對他的行蹤了若指掌。


    更重要的,興慶府可比光明頂近多了,對於分秒必爭的王慶來說,再沒比這更好的消息了。


    一天多後,小舞龐大的身軀輕盈的落在一塊空無人煙的荒地。


    王慶風塵仆仆的跳落地麵,伺候小舞吃飽喝足後,才把它收回鶴笛。


    打坐調息了一會兒,再把心中的計劃過了一遍,王慶自信滿滿的站了起來。


    首先,嗯,先換身形頭。點開係統商城,很快一個佩劍遊江湖的風韻書生就誕生了。


    沒辦法,這裏已經是西域的東大門了,可以說一隻腳已經踏進了昆侖的傳統領地。在這裏,王慶的昆侖身份反而成了阻礙。他很難三言兩語解釋清楚,自己這個不在冊的昆侖弟子哪冒出來的。


    王慶並未直接殺上門去。


    詳細了解了明教的武功,可把他惡心的不輕。


    一流高手間,要麽就是生死立判,要麽就是難分生死。


    生死立判大多發生在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王慶可沒信心秒殺沈醬俠。


    而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一流高手一心逃命,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是極難追殺的。活著的才是高手,能混到一流,誰手頭沒點保命的手段。


    更何況明教的武功,對於保命,逃逸,隱藏別具特色,大異中原常見手段。這也是大光明寺事件,明教雖然損失慘重,但是高層戰力幾乎無損的原因。


    王慶必須創造一個必死的局,才能保證自己得到碎星。


    設局從來不是王慶擅長的,要不是薛磊現在也忙得飛起,王慶真想把他也拉進來。


    但是不提薛磊沒時間,開門用的玄晶也實在負擔不起了。


    這次副本時間是長了,相應的消耗的玄晶也是天文數字。王慶幾乎把能搜刮到的低級玄晶搜刮了一圈,連小妹和薛磊他們都沒放過,才勉強湊夠了自己的門票。


    不過好在這是場近乎開卷的考試,而且王慶並不缺幫手。


    撫遠軍駐地,一個書生騎著匹精壯的白馬,走進了軍營大門。


    書生自稱來自河南府,遊學至此。一口流利的鞏縣豫語,倒未引起士卒的懷疑。隻是當他義憤填膺的要舉報邪教行蹤時,才引來士卒的震驚。


    什麽是邪教,在這裏就是明教。


    撫遠軍很長一段時間內的主要任務,就是配合一些特殊機構,剿滅逃往西域的明教。可惜,明教行蹤詭秘,這麽長時間不但收獲寥寥,反而損兵折將。


    一個書生,能有什麽情報。但是士卒依舊不敢怠慢,匆匆上報,很快把書生帶到了一處偏營。


    這裏可就沒了軍營的那種令行禁止的拘束,入目的是各色武林人士,穿著千奇百怪,行為舉止也散漫的多。


    為首一人,倒是一副軍人做派,那裝扮也眼熟,天策府的製式盔甲。


    天下苦明教久已,剿滅明教明著是天策出的手,其實最積極的卻是江湖各派。


    對於朝廷而言,打壓下去明教囂張的勢頭就差不多了。但對江湖各派而言,痛打落水狗,務必斬草除根才是正理。更何況其中還有巨大的利益,明教多年搜刮的財物,獨具特色的武功,各種神兵利器,都讓江湖人趨之若鶩。如此光明正大的滅派,百年難遇,怎能不分杯羹。


    於是一大批武林人士集聚在此。


    “書生,你說你知道明教賊人的行蹤?”


    “咦...!那不是瞎話,俺給嫩說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昆侖有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久未飲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久未飲酒並收藏昆侖有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