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懿便不再追問,“太師父,既然這個人讓你如此傷感,那懿兒就不問了。”


    過了一會兒,天墉回過神,看著周懿想問但又壓抑的表情,長長歎了一口氣,說道:“我與東郭烈隻有一麵之緣,倒也談不上有什麽交情,不過說起他,就不免會讓人想起另一個人來。”


    “是誰?”


    “一位推心置腹的故人,也是虞廣陵的生死之交,原軒轅劍姬恩的長子,姬恒。”說到姬恒的名字,天墉落寞的眼神中,竟又露出幾分敬仰的笑意。


    “這位姬恒老先生,就是你說的,和東郭烈征戰沙場的那位將軍?”


    天墉心頭一震,看來周懿不弄明白這些事的淵源是不會罷休,“孩子,既然你想知道,今天太師父就把所有的事都告訴你,但你要清楚一點,你有知道實情的權利,但沒必要為了解開所有的謎團而讓自己悶悶不樂。你懂嗎?”


    天墉望著周懿充滿稚氣卻又不服輸的眼神,心中頗為不舍,和其他人一樣,他也希望周懿未來的生活無憂無慮,而不是為仇恨所累,奔波終生。


    周懿也似乎感覺到了天墉的擔憂,可越是如此,他心中對真相的渴求就越強烈。


    “好,太師父,懿兒全聽你的!”


    祖孫二人對視片刻,天墉便忍不住笑了起來,“你是白鶴山的人,你眼神裏不服輸的秉性,和太師父少年時十分相似!也罷,這些事,你早晚是要知道的,那就讓我來告訴你。”


    周懿嘴角微揚,不驕不躁。


    “我朝近百年間,時常跟突厥發生戰爭,突厥人敗而複返,又擅長馬戰,幾十年來,我南軍將士為國捐軀者,不計其數!後來江湖人士為解國難,很多人都從軍上了戰場,這其中,就有一位傳奇的人物。禎寶二年,突厥趁我朝新君登基,時局未穩,舉兵三十萬來犯。當時中原大地百廢待興,文廢武弱,一時間,竟連五萬兵馬都難以聚齊。軍情緊急,眼看敵軍直搗皇城,而三軍之中又無一人可以掛帥。”說到此,天墉壓抑不住悲憤之情,語氣十分激動。


    周懿不解地問:“之前的盛世基業,到那時竟是如此不堪嗎?”


    天墉冷笑道:“盛世,盛世!得天下易,守天下難,得盛世不易,守盛世更難!”


    “那後來,突厥之危,是如何破解的?”


    “這倒要感激我要給你說的這位傳奇人物。當時李氏有一支旺族,發於河南一帶,其中有個英雄,就是當年掛帥退敵的大將軍,李繼。李繼出身武學世家,又熟讀兵書,他臨危請命,於江湖之中遴選五位勇士隨他出征。”


    “是哪五位?”周懿迫不及待地問。


    “說起這五位勇士,上了年紀的人,無人不知他們的名號。他們便是無相山開山之祖屠劍,晉葛洪第十八代玄孫,號稱玄天神醫的葛元,軒轅劍創始人姬恩,和後來威懾突厥十年之久的燕山王東郭謖。”


    天墉說到此,卻停了下來,周懿正聽得來神兒,不知他為何停下,忙問:“那第五個呢?想必後來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輩吧。”


    天墉語氣極為平緩,“此人淡泊名利,終年遊曆江湖,一生傳道四海,可謂桃李天下。直到有一年,他隻身一人遠赴西域抗擊胡人,最終被人陷害,身中毒箭!”


    周懿聽他娓娓道來,雖然波瀾不驚,可眼中卻含著淚水。


    “太師父!懿兒知道了!這位大英雄,是太師公吧!”


    天墉微微一笑,拂起衣袖沾了眼淚,“師父他老人家誌向高遠,隻因世道炎涼,所以隻能隱身於江湖,後來他帶領其他四位前輩投靠李繼,隻帶區區五千人馬,便敢直麵迎擊突厥三十萬大軍。”


    “那一定十分慘烈!”周懿皺著眉頭,“後來呢,他們打贏了嗎?”


    “說來這一仗,南軍隻許勝,不許敗,否則兵臨城下,皇城不保。李繼隻身一人坐鎮大營,讓師父他們每人各帶一千人馬,或佯攻後退,或於道中設伏,一路人馬把突厥五萬先鋒精銳軍引進山穀腹地,其餘四路於外圍突襲,突厥軍不敢相信李繼隻有五千人,因害怕另有大軍設伏在後,便下令五萬雄獅撤退。如此一來,敵軍軍心渙散,南軍乘機截殺,五千人,將整整十倍於己的兵力屠殺在潰逃的路上。”


    “好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周懿眼中充滿了亮光!


    “從那之後,突厥數十年未南下一步。”


    “後來呢?太師公又如何去了西域?”


    問到此,天墉心中隱隱作痛,“李繼帶著師父他們立了大功,按理來說,朝廷應該重賞有功之人。”


    周懿渾身一震,“怎麽?難道當時的皇帝……”


    “當時人心不穩,新皇登基急需揚名立威,等突厥戰敗時,皇帝竟然禦駕親征,然後五千禁軍破敵三十萬大軍的美名,就落到了皇帝頭上!”


    周懿一聽,不由得咬牙切齒,“天下竟有如此無恥之事!”


    天墉苦笑道:“所以,李繼當時便請辭還鄉,並在太清宮修道。其他立了大功的五位將軍,也歸途各異。”


    天墉一臉愴然,望著昏暗的夕陽,一陣冷笑。


    “太師公他們,又做了怎樣的抉擇?”周懿問道。


    “他們都有一顆報效國家的雄心壯誌,誰也不想在仕途剛一開始就放棄大好的前程。可是接下來朝廷的作為,卻讓他們都涼透了心。”天墉一邊說,一邊搖頭,這些事雖然已過去了生數十年,可一旦想起來,就如同發生在昨天一樣,叫人記憶猶新。


    “五位將軍回朝以後,朝廷為顯示愛才之心,就都給他們論功行賞。可是,事後他們領旨上任的時候,尚書台則以‘並無空缺’為由,讓他們回家暫時等候,說一旦有閑職,再另行封賞。”


    “荒唐!天下豈有這樣的道理!”周懿憤憤不平地怒斥道。


    “他們都是遊曆天下的豪傑,一身正氣,如何能受得了這種奚落?所以,就由你太師公帶頭,都辭了那些空職,決心回到江湖做一個閑散自得的隱士。”


    周懿冷冷笑道:“一個尚書台,尚不至於膽大到如此地步,連皇帝欽命的官職都敢壓製,隻怕這件事另有玄機。”


    “那是自然,”天墉麵無表情地說,“當時就有人給皇帝謹言,說立功者盡散,若突厥再來,將何以抵擋?再者,流言一旦傳到江湖,說皇帝無信,那些出身江湖的貧賤之人,必然認為出身無門,如此一來,則冷了天下有才之士的報國之心。所以,朝廷隻準了你太師公,屠劍,還有葛元的辭呈,把姬恩和東郭謖安排在了軍中任命。”


    周懿聽了,沉思片刻,冷冷地說道:“恐怕,這也不盡是朝廷的意願。”


    天墉疑惑地問:“何以見得?”


    周懿答道:“所謂亂天下者,乃誌同道合者謀之。我猜朝廷也是明白這個道理,怕太師公他們都回去之後,心中對朝廷的怨恨相互傾訴,日積月累,便會產生起義的念頭。除了那些表麵的目的之外,朝廷這一步,又何嚐不是化整為零,恩威並施呢!”


    他一句話出唇,竟讓天墉目瞪口呆。


    在天墉看來,周懿隻是一個身體羸弱,又有些孩子氣的少年,對這些爾虞我詐的勾當不會看到實處,起碼,依他的秉性,也不屑於去猜測那些勾心鬥角的權謀。可周懿的這幾句話,讓他徹底醒悟,等他長大以後,他不會放過十三年前白鶴山的那場災難,以及策劃奪走他哥哥的幕後主使人。話又說回來,如果加以調教,周懿有這個能力去顛覆那些惡人的陰謀。


    這讓周天墉憂喜摻半。


    “你倒是說說,何為化整為零,又何為恩威並施?”


    “所謂化整為零,是拆散太師公他們五人的立場,五人或在野為民,或在朝做官,總之歸途各異,使其對朝廷的看法不會都恨徹骨髓,那麽他們就不會在一起討論皇帝無德的事來。同樣,不讓他們都在朝為官,也是避免有朝一日權臣造反的局麵,這就是化整為零。所謂恩威並施,是朝廷在打壓迅速成長起來的勢力的同時,又給自己樹立了一個愛才明德的形象,這對一個登基不久的皇帝來說尤為重要!還有一點,讓他們五人處於不同位置,也算是一種製衡,江湖若亂,則讓姬恩和東郭謖出兵鎮壓,反之,則招太師公他們入朝勤王。總之一句話,讓他所忌憚的勢力,都能為自己所用。”


    周懿歎了一聲,稍作思忖,又說:“朝廷一方麵是在打壓江湖中有實力的望族,讓他們不要有非分之想,一方麵也在收攏立場搖擺的人。其實,如果這件事想做得滴水不漏,那他應該明旨詔書請太師公他們回朝,以彰顯朝廷大度有容。他明知道太師公等人持節自高,不會去而複返,所以事後他隻需處置尚書台的一員小吏,把責任都推到下官身上,那朝廷光輝無暇的形象,就會讓整個朝野內外臣服。”


    周懿說著,突然發覺天墉正以一種異樣的眼光看著他,便忙止住話語,在馬上拱手鞠了一躬,“太師父見笑,懿兒又胡言亂語了!”


    周天墉呆在馬上,心中五味雜陳,他不清楚是不是周懿的這番話勾起他對師父遭遇的惋惜,也不清楚是不是周懿出人意料的成長讓自己欣喜。原本自己要隱退江湖,周玳又因擔心周懿的安危而步步退讓,白鶴山乃至整個江湖的前景,也因此讓他難以放心。可看到眼前這個稚氣未退的少年,竟有如此縝密的思維和診脈時局的大局觀,他也可放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龍玉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翟國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翟國鈞並收藏九龍玉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