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南郊,陽光明媚,微風徐徐,一派田園景象。
“唐愛卿,這裏叫做什麽地方?”一身青衣小帽的唐皇李世民問身旁的侍臣。
“陛下,這裏已是長安郊外六十裏處,這個地方是叫做長壽坊,大多居住著徐姓人家。”陪同皇帝來民間體察民情的侍禦史唐臨回道。
“好,今天咱們也走了有半天的時間了,就到這長壽坊去歇歇腳吧。”一身便服的唐皇嗬嗬笑道。
來到長壽坊村口的一棵老槐樹下,隱隱約約聽見有“嗚嗚”的哭泣聲,唐皇等人循著聲音望去,見不遠處的農田裏有一個老婦人領著一個孩子正在地裏耕種,而那個小孩此刻坐在田地裏放聲大哭,正耕種農田的老婦人顧及不暇,黝黑蒼老的臉上一副非常無奈的模樣。
見此情景,唐皇眉頭一皺,心想:這家老的老、小的小,她家的青壯勞力哪裏去了呢?怎麽能讓一個老人和小孩出來耕種土地?
“唐愛卿,你去那個老人喊來,朕要問問她。”
“微臣這就去。”侍禦史唐臨馬上應道。
片刻的工夫,唐臨把老婦人帶到唐皇的麵前。
“什麽?他是當今皇上?!”老婦人頓時嚇得一下子跪倒在皇帝麵前。
“民婦徐王氏叩見皇上。”
“老人家,免禮吧。”唐皇溫和地說著,示意身旁的侍從把年邁的老人從地上扶起。
“老人家,朕來問你,你家的兒子和兒媳婦呢,他們為什麽不來耕種這農田?”
聽到皇上問起自己的兒子,老婦人徐王氏頓時觸動了心裏的痛,立馬抽泣起來,“嗚嗚...皇上,都是我前世的罪孽呀,我的兒子因為搶劫,已被判了死罪,正在等候秋後問斬,兒媳婦一氣之下跑了,如今隻剩下我們祖孫二人在家。”
“哦?那你的兒子叫什麽名字?又為什麽要做那搶劫的事呢?”望著麵前鼻涕一把、眼淚一把的老婦人,唐皇問道。
“我兒名叫徐福,隻因家裏太窮,跟人外出做買賣的時候一時衝動,犯下了大錯,不該呀不該呀!”
老婦人一時老淚縱橫。
唐皇捋須點了點頭,“原來如此,老人家你且回家去吧。”
老婦人衝唐皇磕了一個頭,就又回到田間幹活去了。
望著老婦人帶著小孩繼續在地裏耕作,唐皇的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唐愛卿,你去給這家送十兩紋銀。”
“微臣遵命。”
禦書房內,線香縈繞,清香四溢。
唐皇正在翻閱朝中大臣們的奏折,從長壽坊體察民情回來後,麵前的這本大理寺卿奏折引起了他的注意,奏折中說眼下大理寺獄中有390名死刑犯,敦請皇帝馬上下詔,讓這些死刑犯即刻伏法。
拿著這本奏折,唐皇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三年前,有個叫李好的人,因在公開場合大肆宣講不當的言語,朝廷將其下獄治罪。於是,唐皇就此事專門召集了中書、門下兩個部門的尚書與官員,一起商討刑罰的問題。大理丞張蘊古上奏說:“皇上,李好有瘋癲病,按照我大唐律法,不應該治他死罪。”而一旁的幾個臣子見大理丞的奏報與皇帝的意見相悖,為了討好皇帝,馬上就彈劾張蘊古,認為他是有意袒護犯人。唐皇當時一氣之下,下令將張蘊古推出午門斬首。
殺了觸犯自己的張蘊古,解了一時之氣,事後的唐皇卻冷靜下來,非常後悔當時斬殺張蘊古的行為。
按大唐律規定,凡是口出妄言並言語涉及到國家、皇帝的,應當處以死刑,但大唐律同時規定,體內有頑疾且年齡較大的,應當由大臣上奏請皇帝予以減免處罰。瘋癲病顯然屬於減免刑罰的範圍,所以,張蘊古奏請皇帝減輕處罰是對的。
因為這次錯殺事件,他在朝堂上曾對群臣們多次強調:在判處死刑案件的時候,要在兩天內進行五複奏(即在判決前兩天和前一天上奏兩次,行刑當天再上奏三次),地方案件也要三複奏。
“當年,朕失手錯殺了大理丞張蘊古,事後已無法挽救。由此可知,人命關天,切不可錯殺、冤殺、誤殺。今天,朕對死刑犯的審核也要慎之又慎才是!”
從這件久久不能釋懷的往事回到了眼前的這本奏折上。
唐皇一一審看著這本奏折上390名死刑犯的名字,一個叫“徐福”的名字忽然躍入了他的眼簾。
徐福?這難道是體察民情路上遇到的老婦人的兒子嗎?唐皇暗自思忖。
“來人,速喚大理寺卿前來見朕,並帶上案卷。”
“是。”身邊的侍從應道。
不一會兒,大理寺卿匆匆趕到,把手中的案卷呈交給了唐皇。
經仔細查看案卷,驗證了這個徐福就是那老婦人徐王氏的兒子,因家中貧寒,與一幫人搶劫一個商隊,在搶劫中殺了人,他自己也負了重傷。
“愛卿,他搶了多少銀兩?搶奪的錢財又到了哪裏?”
“陛下,經過我大理寺官員的審問,那徐福把搶來的錢財全分給了他村子裏的農戶,官兵已將他私分的錢財全數追了回來。”
“不過,這徐福殺人越貨,證據確鑿,其罪當誅!”大理寺卿一邊稟報,一邊用手比劃了一個斬首的手勢。
“不忙,不忙。你這390名案犯乃是死刑犯,依律該由愛卿與刑部尚書、侍郎會同禦史中丞會審哪。”
“況且,人命關天,不可兒戲。”唐皇嗬嗬笑道。
“是,陛下。微臣明白。”
“你這就帶朕去看一看這390名犯人,朕要親自問問這些死刑犯。”
來到大理寺關押死刑犯的監獄,唐皇拿著犯人的名冊,親自詢問每個死刑犯的姓名、住址,犯的是什麽罪。
這些犯人們對所犯罪行都供認不諱,一一認賬,並對即將到來的嚴厲處罰也沒有任何異議。
唐皇一行來到最後一個死刑犯的麵前,一個身上遍布傷痕、形容憔悴的年輕犯人掙紮著從床上爬起,“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上。
“謝皇上來看我們這些將死的人,我叫徐福,家住長安郊外的長壽坊……”
“徐福?長壽坊?你就是那個徐福?”李世民驚訝地問道。
“對了,你的家裏還有什麽人?”
“我家裏上有七十多歲的老母,下有不滿十歲的娃娃,還有一個妻兒。哎!悔不該我一時衝動鑄下了大錯。”
一時間,徐福雙手抱頭,痛悔不已。
“你可知道你的妻子已棄家出走,如今你的家裏隻剩下祖孫二人了?”
“什麽?皇上是怎麽知道的?”徐福瞪大了雙眼,一臉驚詫的神情。
站在一旁的侍禦史唐臨立即將唐皇體察民情的情況說了一遍,徐福聽了連連磕頭,感謝唐皇恩賜他家銀兩,直到他的額頭都磕出了血。
“徐福啊,你們犯案在前,問斬在後,在離世之前,你還有什麽願望嗎?”
“謝謝皇上屈尊來看我們,如果皇上能開恩,讓我臨死前再回家看望一次老母和孩子,我徐福將死而無憾!”此刻的徐福悲泣不已。
“請皇上開恩,讓我們回家再探望一次家人吧。”這時,在鐵柵欄裏的其他死囚犯也齊刷刷地跪下磕頭。
“求皇上開恩哪!!!”
“大膽!你們這些死囚竟敢得寸進尺,要挾皇上。吾皇今天親自來看你們,已是對你們天大的恩典了,你等不要不識趣。”
大理寺卿大聲地訓斥著死囚,隨即又躬身奏報唐皇,“皇上,這些死囚犯都是臣等經過仔細審理的,他們都是沒有冤屈、罪無可恕之人。”
“唐愛卿,這裏叫做什麽地方?”一身青衣小帽的唐皇李世民問身旁的侍臣。
“陛下,這裏已是長安郊外六十裏處,這個地方是叫做長壽坊,大多居住著徐姓人家。”陪同皇帝來民間體察民情的侍禦史唐臨回道。
“好,今天咱們也走了有半天的時間了,就到這長壽坊去歇歇腳吧。”一身便服的唐皇嗬嗬笑道。
來到長壽坊村口的一棵老槐樹下,隱隱約約聽見有“嗚嗚”的哭泣聲,唐皇等人循著聲音望去,見不遠處的農田裏有一個老婦人領著一個孩子正在地裏耕種,而那個小孩此刻坐在田地裏放聲大哭,正耕種農田的老婦人顧及不暇,黝黑蒼老的臉上一副非常無奈的模樣。
見此情景,唐皇眉頭一皺,心想:這家老的老、小的小,她家的青壯勞力哪裏去了呢?怎麽能讓一個老人和小孩出來耕種土地?
“唐愛卿,你去那個老人喊來,朕要問問她。”
“微臣這就去。”侍禦史唐臨馬上應道。
片刻的工夫,唐臨把老婦人帶到唐皇的麵前。
“什麽?他是當今皇上?!”老婦人頓時嚇得一下子跪倒在皇帝麵前。
“民婦徐王氏叩見皇上。”
“老人家,免禮吧。”唐皇溫和地說著,示意身旁的侍從把年邁的老人從地上扶起。
“老人家,朕來問你,你家的兒子和兒媳婦呢,他們為什麽不來耕種這農田?”
聽到皇上問起自己的兒子,老婦人徐王氏頓時觸動了心裏的痛,立馬抽泣起來,“嗚嗚...皇上,都是我前世的罪孽呀,我的兒子因為搶劫,已被判了死罪,正在等候秋後問斬,兒媳婦一氣之下跑了,如今隻剩下我們祖孫二人在家。”
“哦?那你的兒子叫什麽名字?又為什麽要做那搶劫的事呢?”望著麵前鼻涕一把、眼淚一把的老婦人,唐皇問道。
“我兒名叫徐福,隻因家裏太窮,跟人外出做買賣的時候一時衝動,犯下了大錯,不該呀不該呀!”
老婦人一時老淚縱橫。
唐皇捋須點了點頭,“原來如此,老人家你且回家去吧。”
老婦人衝唐皇磕了一個頭,就又回到田間幹活去了。
望著老婦人帶著小孩繼續在地裏耕作,唐皇的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唐愛卿,你去給這家送十兩紋銀。”
“微臣遵命。”
禦書房內,線香縈繞,清香四溢。
唐皇正在翻閱朝中大臣們的奏折,從長壽坊體察民情回來後,麵前的這本大理寺卿奏折引起了他的注意,奏折中說眼下大理寺獄中有390名死刑犯,敦請皇帝馬上下詔,讓這些死刑犯即刻伏法。
拿著這本奏折,唐皇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三年前,有個叫李好的人,因在公開場合大肆宣講不當的言語,朝廷將其下獄治罪。於是,唐皇就此事專門召集了中書、門下兩個部門的尚書與官員,一起商討刑罰的問題。大理丞張蘊古上奏說:“皇上,李好有瘋癲病,按照我大唐律法,不應該治他死罪。”而一旁的幾個臣子見大理丞的奏報與皇帝的意見相悖,為了討好皇帝,馬上就彈劾張蘊古,認為他是有意袒護犯人。唐皇當時一氣之下,下令將張蘊古推出午門斬首。
殺了觸犯自己的張蘊古,解了一時之氣,事後的唐皇卻冷靜下來,非常後悔當時斬殺張蘊古的行為。
按大唐律規定,凡是口出妄言並言語涉及到國家、皇帝的,應當處以死刑,但大唐律同時規定,體內有頑疾且年齡較大的,應當由大臣上奏請皇帝予以減免處罰。瘋癲病顯然屬於減免刑罰的範圍,所以,張蘊古奏請皇帝減輕處罰是對的。
因為這次錯殺事件,他在朝堂上曾對群臣們多次強調:在判處死刑案件的時候,要在兩天內進行五複奏(即在判決前兩天和前一天上奏兩次,行刑當天再上奏三次),地方案件也要三複奏。
“當年,朕失手錯殺了大理丞張蘊古,事後已無法挽救。由此可知,人命關天,切不可錯殺、冤殺、誤殺。今天,朕對死刑犯的審核也要慎之又慎才是!”
從這件久久不能釋懷的往事回到了眼前的這本奏折上。
唐皇一一審看著這本奏折上390名死刑犯的名字,一個叫“徐福”的名字忽然躍入了他的眼簾。
徐福?這難道是體察民情路上遇到的老婦人的兒子嗎?唐皇暗自思忖。
“來人,速喚大理寺卿前來見朕,並帶上案卷。”
“是。”身邊的侍從應道。
不一會兒,大理寺卿匆匆趕到,把手中的案卷呈交給了唐皇。
經仔細查看案卷,驗證了這個徐福就是那老婦人徐王氏的兒子,因家中貧寒,與一幫人搶劫一個商隊,在搶劫中殺了人,他自己也負了重傷。
“愛卿,他搶了多少銀兩?搶奪的錢財又到了哪裏?”
“陛下,經過我大理寺官員的審問,那徐福把搶來的錢財全分給了他村子裏的農戶,官兵已將他私分的錢財全數追了回來。”
“不過,這徐福殺人越貨,證據確鑿,其罪當誅!”大理寺卿一邊稟報,一邊用手比劃了一個斬首的手勢。
“不忙,不忙。你這390名案犯乃是死刑犯,依律該由愛卿與刑部尚書、侍郎會同禦史中丞會審哪。”
“況且,人命關天,不可兒戲。”唐皇嗬嗬笑道。
“是,陛下。微臣明白。”
“你這就帶朕去看一看這390名犯人,朕要親自問問這些死刑犯。”
來到大理寺關押死刑犯的監獄,唐皇拿著犯人的名冊,親自詢問每個死刑犯的姓名、住址,犯的是什麽罪。
這些犯人們對所犯罪行都供認不諱,一一認賬,並對即將到來的嚴厲處罰也沒有任何異議。
唐皇一行來到最後一個死刑犯的麵前,一個身上遍布傷痕、形容憔悴的年輕犯人掙紮著從床上爬起,“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上。
“謝皇上來看我們這些將死的人,我叫徐福,家住長安郊外的長壽坊……”
“徐福?長壽坊?你就是那個徐福?”李世民驚訝地問道。
“對了,你的家裏還有什麽人?”
“我家裏上有七十多歲的老母,下有不滿十歲的娃娃,還有一個妻兒。哎!悔不該我一時衝動鑄下了大錯。”
一時間,徐福雙手抱頭,痛悔不已。
“你可知道你的妻子已棄家出走,如今你的家裏隻剩下祖孫二人了?”
“什麽?皇上是怎麽知道的?”徐福瞪大了雙眼,一臉驚詫的神情。
站在一旁的侍禦史唐臨立即將唐皇體察民情的情況說了一遍,徐福聽了連連磕頭,感謝唐皇恩賜他家銀兩,直到他的額頭都磕出了血。
“徐福啊,你們犯案在前,問斬在後,在離世之前,你還有什麽願望嗎?”
“謝謝皇上屈尊來看我們,如果皇上能開恩,讓我臨死前再回家看望一次老母和孩子,我徐福將死而無憾!”此刻的徐福悲泣不已。
“請皇上開恩,讓我們回家再探望一次家人吧。”這時,在鐵柵欄裏的其他死囚犯也齊刷刷地跪下磕頭。
“求皇上開恩哪!!!”
“大膽!你們這些死囚竟敢得寸進尺,要挾皇上。吾皇今天親自來看你們,已是對你們天大的恩典了,你等不要不識趣。”
大理寺卿大聲地訓斥著死囚,隨即又躬身奏報唐皇,“皇上,這些死囚犯都是臣等經過仔細審理的,他們都是沒有冤屈、罪無可恕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