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賁營入駐鐵山的半個月裏,不知道突厥人是知難而退了,還是戰術意圖暴露的原因,再也沒有對鐵山發動過襲擊,讓李敬業白白吹了半個月的西北風。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la">ranwen.la</a>
等李賢率六率的抵達的時候,這小子一蹦老高,吵著嚷著要推脫鐵山的防務, 一定要好好修理一下那些敢於在他祖父喪期蹦出來的突厥兔崽子。
怕別人出來跟他爭,李敬業帶著兩個弟弟,李敬猷和李敬真,鎧甲外都套了一身孝服。其他的將校們見此,心裏是罵著無恥,但麵上也都不好相爭。
畢竟在這個時代,孝子是不受指責的。而且, 連趕來定襄道行軍副大總管-裴行儉, 都替他們說話了, 其他還有爭的希望麽?
李賢也是微微一笑,隨即以下令,以李敬業為前軍主將,李敬猷、李敬真、段懷皎、段懷本為副,與裴行儉的前軍合兵一處,擴大作戰範圍,必須讓突厥人知道,他李賢來了。
簡單安排了一下軍務,李賢便打發了諸將,單獨與裴行儉來到了後帳。二人是老交情了,又是在戰場,也不必受規矩拘著,坐在篝火旁,一邊吃,一邊說吧!
“殿下,您不該來, 真的!”
這麽說,不僅僅是朝中局勢的變化, 更是因為裴行儉對於這場意料之中,又判斷之外的戰事,心裏實在是沒底。
不要說李敬業覺得這仗打的被動,有貓膩,裴行儉也是處處咯手,每一次落子,都覺得心裏空嘮嘮的,不實誠。
前麵的戰事越是焦灼,戰鬥越是白熱化,越是讓裴行儉肯定,這就是個香餌。當初他得到突厥異動的情報,就是人家故意放出來的。
從對麵表現就看出來了,開戰以來,突厥軍不僅沒有進行過一次補給,更沒有補充過兵員。完全不計傷亡、不計損失,潮海一樣的反攻,一絲停頓都沒有,好像怕唐軍跑了一般。
這讓他想起了貞觀末期的諾真水戰役,李勣也是用這樣的計策,釣到夷男的薛延陀的部。所以, 在李賢到達之前,裴行儉特意去了第二封信,請李賢轉豐州駐守,待形勢明了後,再作處置。
裴行儉明白,太子爺是怕他被吃掉,所以寧可拚著建製不全,也一個猛子紮了進來。隻是,下令讓秦晙等人放慢速度,算是留了個後手。
將出同門,這是情義沒錯,可卻不是個明智之舉。
“舉叁軍之重,投之於險地,此將這之任也。殿下,您別怪臣嘮叨。”
見裴行儉要開始長篇大論,李賢趕緊抬手製止了他。
他這個師兄啊,什麽都比蘇慶節好,就是永遠擺脫不了書生的脾性。來都來了,還能縮回去怎麽著?
突厥人屬什麽的?屬狗的,你越是退讓,他們越是得寸進尺。跟他們打仗,就得兵行險招,打絕戶仗,打到他們承受不了為止。
“而且,朝中的局勢有變,天後複出掌政,很多事跟原來都不一樣了。”
“如果北線退讓太多,你和將士們,都避免不了喪師辱國的罪名。”
聽了太子這話,裴行儉算是明白了,太子是拿自身安危,在為他們人頭做擔保啊!
唐軍為什麽能打,除了全軍尚武外,就是因為軍法嚴苛,丟城失地者-殺無赦,這也就是為什麽定襄守軍寧可全軍戰死,也絕不突圍的原因。
“臣,代定襄道全軍,謝過殿下了。”
哎,“師兄,孤說過了,都是同袍兄弟,同生共死,共榮共辱是應該的。”
與裴行儉一樣,李賢不怕打仗,真刀真槍的幹,被人幹掉了,隻能怨自己“手藝”不精。可要是因為出了內鬼,把這麽多弟兄都扔在這裏,那可就太冤了。
前線的軍隊,李賢不擔心,裴行儉要是連身邊用的人都弄不明白,那他就趕緊抹脖子得了,邢國公可沒有這麽無能的徒弟,衛公一脈也丟不起這人。
所以,有問題的,很有可能是並州、豐州等負責軍需輪輸轉運的地方官府。這些邊境州府的官員,常年與突厥人打交道,難免有人因為各種原因被收買。
“恩,臣的想法與殿下一致。可現在我們沒有精力、也沒有時間去查。”
“且大張旗鼓的查,還很有可能打草驚蛇。咱們敵人很狡猾,從不再襲擊鐵山就看出來了。”
裴行儉說的是老成謀國之言,李賢的想法也一樣,所以他已經吩咐了魏元忠,由他負責暗中排查,
話歸正題,李賢還是想讓裴行儉說說,他心裏是怎麽想的,利用北境現有的巨量,擊敗當麵之敵。
當然了,力求全殲是不現實的,那得看仗打成什麽樣,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就像當年衛公和老師一樣。
“師兄,我們先輩滅亡了東突厥,現在輪到我們了,我們不能輸,也輸不起。”
李賢的話,裴行儉怎麽能聽不明白,當即從袖子裏掏出一張圖紙,走到桉子前展開,向李賢介紹自己的“宏偉計劃。”
而相比於這個宏偉計劃,李賢更驚訝的是,他的這位師兄,竟然還是個“技術宅”,竟然能想到這麽好點子。
可這個近乎瘋狂的作戰計劃,卻真是合了李賢的胃口。如果不是軍中在作戰期間嚴禁喝酒,就憑著裴行儉這份計劃,就當服一大白。
“殿下,咱們後麵就是並州,而在並州實施這樣的計劃,就一定要用地頭蛇。”
“太原王氏,他們是一定繞不開的,沒他們幫忙,成就是長了叁頭六臂,也休想做到。”
太原王氏,在並州這一畝叁分地,絕對是土皇帝般的存在,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李賢當過並州大都督、晉陽留守,這點不用裴行儉說,也一清二楚。
可自從王皇後倒台後,太原王氏就成了禁錮,是個誰也不敢多沾的家族,哪怕是同樣的五姓七望,也是能離多遠就多遠。
畢竟因為王氏,而得罪皇後,是個怎麽看,都覺得不劃算的買賣。尤其對李賢這個皇後的嫡子,當朝太子,未免就更不合時宜了。
但事實就是如此,現在的局勢就僵在這裏了,不借助太原王氏的實力,這事根本就沒法辦。
與裴行儉想象中的危難不同,李賢反而笑了笑:“師兄,你這可是給孤指了一條不歸路啊!”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la">ranwen.la</a>
等李賢率六率的抵達的時候,這小子一蹦老高,吵著嚷著要推脫鐵山的防務, 一定要好好修理一下那些敢於在他祖父喪期蹦出來的突厥兔崽子。
怕別人出來跟他爭,李敬業帶著兩個弟弟,李敬猷和李敬真,鎧甲外都套了一身孝服。其他的將校們見此,心裏是罵著無恥,但麵上也都不好相爭。
畢竟在這個時代,孝子是不受指責的。而且, 連趕來定襄道行軍副大總管-裴行儉, 都替他們說話了, 其他還有爭的希望麽?
李賢也是微微一笑,隨即以下令,以李敬業為前軍主將,李敬猷、李敬真、段懷皎、段懷本為副,與裴行儉的前軍合兵一處,擴大作戰範圍,必須讓突厥人知道,他李賢來了。
簡單安排了一下軍務,李賢便打發了諸將,單獨與裴行儉來到了後帳。二人是老交情了,又是在戰場,也不必受規矩拘著,坐在篝火旁,一邊吃,一邊說吧!
“殿下,您不該來, 真的!”
這麽說,不僅僅是朝中局勢的變化, 更是因為裴行儉對於這場意料之中,又判斷之外的戰事,心裏實在是沒底。
不要說李敬業覺得這仗打的被動,有貓膩,裴行儉也是處處咯手,每一次落子,都覺得心裏空嘮嘮的,不實誠。
前麵的戰事越是焦灼,戰鬥越是白熱化,越是讓裴行儉肯定,這就是個香餌。當初他得到突厥異動的情報,就是人家故意放出來的。
從對麵表現就看出來了,開戰以來,突厥軍不僅沒有進行過一次補給,更沒有補充過兵員。完全不計傷亡、不計損失,潮海一樣的反攻,一絲停頓都沒有,好像怕唐軍跑了一般。
這讓他想起了貞觀末期的諾真水戰役,李勣也是用這樣的計策,釣到夷男的薛延陀的部。所以, 在李賢到達之前,裴行儉特意去了第二封信,請李賢轉豐州駐守,待形勢明了後,再作處置。
裴行儉明白,太子爺是怕他被吃掉,所以寧可拚著建製不全,也一個猛子紮了進來。隻是,下令讓秦晙等人放慢速度,算是留了個後手。
將出同門,這是情義沒錯,可卻不是個明智之舉。
“舉叁軍之重,投之於險地,此將這之任也。殿下,您別怪臣嘮叨。”
見裴行儉要開始長篇大論,李賢趕緊抬手製止了他。
他這個師兄啊,什麽都比蘇慶節好,就是永遠擺脫不了書生的脾性。來都來了,還能縮回去怎麽著?
突厥人屬什麽的?屬狗的,你越是退讓,他們越是得寸進尺。跟他們打仗,就得兵行險招,打絕戶仗,打到他們承受不了為止。
“而且,朝中的局勢有變,天後複出掌政,很多事跟原來都不一樣了。”
“如果北線退讓太多,你和將士們,都避免不了喪師辱國的罪名。”
聽了太子這話,裴行儉算是明白了,太子是拿自身安危,在為他們人頭做擔保啊!
唐軍為什麽能打,除了全軍尚武外,就是因為軍法嚴苛,丟城失地者-殺無赦,這也就是為什麽定襄守軍寧可全軍戰死,也絕不突圍的原因。
“臣,代定襄道全軍,謝過殿下了。”
哎,“師兄,孤說過了,都是同袍兄弟,同生共死,共榮共辱是應該的。”
與裴行儉一樣,李賢不怕打仗,真刀真槍的幹,被人幹掉了,隻能怨自己“手藝”不精。可要是因為出了內鬼,把這麽多弟兄都扔在這裏,那可就太冤了。
前線的軍隊,李賢不擔心,裴行儉要是連身邊用的人都弄不明白,那他就趕緊抹脖子得了,邢國公可沒有這麽無能的徒弟,衛公一脈也丟不起這人。
所以,有問題的,很有可能是並州、豐州等負責軍需輪輸轉運的地方官府。這些邊境州府的官員,常年與突厥人打交道,難免有人因為各種原因被收買。
“恩,臣的想法與殿下一致。可現在我們沒有精力、也沒有時間去查。”
“且大張旗鼓的查,還很有可能打草驚蛇。咱們敵人很狡猾,從不再襲擊鐵山就看出來了。”
裴行儉說的是老成謀國之言,李賢的想法也一樣,所以他已經吩咐了魏元忠,由他負責暗中排查,
話歸正題,李賢還是想讓裴行儉說說,他心裏是怎麽想的,利用北境現有的巨量,擊敗當麵之敵。
當然了,力求全殲是不現實的,那得看仗打成什麽樣,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就像當年衛公和老師一樣。
“師兄,我們先輩滅亡了東突厥,現在輪到我們了,我們不能輸,也輸不起。”
李賢的話,裴行儉怎麽能聽不明白,當即從袖子裏掏出一張圖紙,走到桉子前展開,向李賢介紹自己的“宏偉計劃。”
而相比於這個宏偉計劃,李賢更驚訝的是,他的這位師兄,竟然還是個“技術宅”,竟然能想到這麽好點子。
可這個近乎瘋狂的作戰計劃,卻真是合了李賢的胃口。如果不是軍中在作戰期間嚴禁喝酒,就憑著裴行儉這份計劃,就當服一大白。
“殿下,咱們後麵就是並州,而在並州實施這樣的計劃,就一定要用地頭蛇。”
“太原王氏,他們是一定繞不開的,沒他們幫忙,成就是長了叁頭六臂,也休想做到。”
太原王氏,在並州這一畝叁分地,絕對是土皇帝般的存在,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李賢當過並州大都督、晉陽留守,這點不用裴行儉說,也一清二楚。
可自從王皇後倒台後,太原王氏就成了禁錮,是個誰也不敢多沾的家族,哪怕是同樣的五姓七望,也是能離多遠就多遠。
畢竟因為王氏,而得罪皇後,是個怎麽看,都覺得不劃算的買賣。尤其對李賢這個皇後的嫡子,當朝太子,未免就更不合時宜了。
但事實就是如此,現在的局勢就僵在這裏了,不借助太原王氏的實力,這事根本就沒法辦。
與裴行儉想象中的危難不同,李賢反而笑了笑:“師兄,你這可是給孤指了一條不歸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