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朝堂比作賭坊,看到太原王氏的子弟在賭錢,就相當於點了一盞明燈指路,就是弄個傻子上去賭,也一準能贏個盆滿缽滿。
說實在的,太原王氏的牌子是挺響的,可運氣或眼光真不怎麽樣, 他們押的寶,從來就沒有押對的時候。
武德朝的時候,他們把寶壓在建成身上;貞觀朝時,又覺得李泰不錯,讓王珪成為了魏王師,結果顯而易見,差點沒把兜襠布賠進去。
<a id="wzsy" href="https://www.yyxs.la">yyxs.la</a>
痛並思痛後, 王氏覺得還是得有個自己人才行,所以便與關隴世家合作,將王皇後推給了還是晉王的李治,燒香拜佛終於拜出來一個皇後。
可沒有想到,皇帝為了清除執政路上的絆腳石,給助他上位的關隴世家下馬威,首先殺的就是太原王氏這支“雞”。
皇帝、武後強強聯手,差一點就讓千年世家-太原王氏,一夜回到“解放前”。
現在,裴行儉提出,與太原王氏合作,更是讓李賢覺得,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下一個皇權路上的失敗者,會不會是他自己呢!
與多年前不同,李賢已經娶妻生子了,他們都在長安,在大明宮, 所以此刻的他, 與那些出征的大將,在本質上都沒什麽區別,都有“人質”在朝廷手中。
沉思良久之後,李賢意味深長的問道:“師兄,你是不是,還有什麽,沒有對孤說。”
恩?與太子對視一眼,裴行儉也隨之笑了起來。英公慧眼啊,挑中了這麽一位聰慧的皇子傳承衣缽,一點就透,與這樣的聰明人說話,毫不費力。
沒錯,李賢說對了,他確實沒有把話全部說完。原本是想著,李賢表態後再說,成了固然好,不成說了也是白說。
不過,既然太子爺看出來了,他也沒必要再隱瞞下去。
“臣呢, 是有個熟人, 臣提出的這個計劃,有很大一部分,是受益於他的啟發。”
“他呢,需要一個機會,需要一個重新讓人正視的機會,窩囊了大半輩子,誰都想直一直脊梁骨。”
哦,裴行儉可是正經的世家子弟,能跟他成為老友的人,絕不會一般的王氏子弟,更別說替太原王氏作主,投入這麽大的成本了。
這倒是勾起了李賢的好奇心,也覺得越來越有趣了:“說說,到底是誰,被你如此推崇!”
“殿下可知道,南城縣男-王敬直。”
“王敬直?哦。”,想了一會,揉著下巴李賢想起了:“他不是南平公主的駙馬都尉嗎?”
“殿下,糾正您一下,是第一任駙馬都尉。”
王敬直,侍中-禮部尚書、魏王師-永寧郡公-王珪的少子。貞觀十一年,王敬直奉恩旨,尚太宗第叁女-南平公主。
公主出嫁的時候有一個小插曲:按照古禮規定,剛進門的媳婦有專門拜見公婆的禮節。可是南北朝以來禮教廢弛,公主出降時都不再遵守這個禮節了。
但王珪卻說:“當今主上聖明,凡事都遵守禮法。我受公主拜見,豈是為了自己榮耀,是為了成就國家的美名啊。”
於是與其妻在上席就坐,命令公主執行拜見公婆之禮,禮成而退。當時輿論都認為他做的對,太宗聽說後也認為很好。從王珪他們家開始,以後公主出嫁,有公婆的都要行拜見之禮。
貞觀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謀反失敗,王敬直因為與李承乾有交往,被流放嶺南。因為成婚時,被刁難義憤難平的南平也趁著這個機會與王敬直合離。
改嫁開國功臣劉政會之子劉玄意,劉玄意襲封渝國公,與南平長公主伉儷情深,隨同丈夫出山東任職。公主過世後,劉玄意在山東的不少寺廟,都為公主建造了法相,以顯示夫妻情深。
而南平長公主的第一任丈夫-王敬直,卻是孤身在嶺南那煙瘴之地,與野獸為伍,過著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直至李賢晉位東宮,皇帝大赦天下,他才從嶺南回到了太原王氏。
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讓劉玄意的仕途、人生,和諧的婚姻,原本都應該是屬於他的。王敬直在嶺南釣了幾十年的魚,當然要讓世人看看,他王敬直,到底比不比劉玄意差。
當然,這也是給他在嶺南出身,身體孱弱的兒子,謀一個好的前程。用他自己的話說,怎麽著也得比劉玄意的兒子強。
而王敬直想翻身,就必須劍走偏鋒,選一個能博取大功名的主子。思前想後,猶豫再叁後,王敬直看上了李賢,並說服了太原王氏一眾長者,選擇再投一次。
擦了擦手上的油脂,喝了一口溫水,李賢笑著言道:“這太原王氏夠精明的了,叁個抱窩的老母雞,他們是一個都沒放過。”
“可沒想到萬無一失,變成了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孤憑什麽信他們這次,沒有把雞蛋同樣送給別人呢?”
沒錯,太宗攏共就叁個嫡子,他們太原王氏是一個都沒放過!攀龍附鳳,反複無常之心,由此可見一般。
他們當初能叁個都選,誰能保證不會為了家族利益,再一次把李賢耍了呢!
李賢用人可是有標準的,忠臣不仕二主,好女不嫁二夫。王敬直和太原王氏的抱負,他都能滿足。可王氏如何證明,他們忠誠的唯一性呢?
李賢這話一出,饒是嗆到了正在喝水的裴行儉。驚到的原因很簡單,李賢現如今隻是東宮的太子,也就是說也是臣。王氏要忠誠,也是對天子盡忠。對他這位太子,那就是巴結,為未來押寶,跟當年在他父輩身上投資一樣。
也就是說,這就是一場合作,如果雙方都滿意話,便可以繼續續下去。怎麽到了李賢這,反而成了“招安”呢?
從他這一點上,就不難看出他的野心,就像當年在大明宮前的台階上一樣,李賢還是給了他不一般的“驚喜。”
幸虧裴行儉見過一些“風浪”,否則非得讓太子給嚇出病不可。
饒有興致的看了太子一眼,裴行儉笑著言道:“殿下,忠誠、信任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嗎?”
老裴的意思很簡單,為君者,不以清、濁而論,唯見於才,方是知人善任。
況且,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事,如果李賢是明君,還怕太原王氏反複嗎?
說實在的,太原王氏的牌子是挺響的,可運氣或眼光真不怎麽樣, 他們押的寶,從來就沒有押對的時候。
武德朝的時候,他們把寶壓在建成身上;貞觀朝時,又覺得李泰不錯,讓王珪成為了魏王師,結果顯而易見,差點沒把兜襠布賠進去。
<a id="wzsy" href="https://www.yyxs.la">yyxs.la</a>
痛並思痛後, 王氏覺得還是得有個自己人才行,所以便與關隴世家合作,將王皇後推給了還是晉王的李治,燒香拜佛終於拜出來一個皇後。
可沒有想到,皇帝為了清除執政路上的絆腳石,給助他上位的關隴世家下馬威,首先殺的就是太原王氏這支“雞”。
皇帝、武後強強聯手,差一點就讓千年世家-太原王氏,一夜回到“解放前”。
現在,裴行儉提出,與太原王氏合作,更是讓李賢覺得,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下一個皇權路上的失敗者,會不會是他自己呢!
與多年前不同,李賢已經娶妻生子了,他們都在長安,在大明宮, 所以此刻的他, 與那些出征的大將,在本質上都沒什麽區別,都有“人質”在朝廷手中。
沉思良久之後,李賢意味深長的問道:“師兄,你是不是,還有什麽,沒有對孤說。”
恩?與太子對視一眼,裴行儉也隨之笑了起來。英公慧眼啊,挑中了這麽一位聰慧的皇子傳承衣缽,一點就透,與這樣的聰明人說話,毫不費力。
沒錯,李賢說對了,他確實沒有把話全部說完。原本是想著,李賢表態後再說,成了固然好,不成說了也是白說。
不過,既然太子爺看出來了,他也沒必要再隱瞞下去。
“臣呢, 是有個熟人, 臣提出的這個計劃,有很大一部分,是受益於他的啟發。”
“他呢,需要一個機會,需要一個重新讓人正視的機會,窩囊了大半輩子,誰都想直一直脊梁骨。”
哦,裴行儉可是正經的世家子弟,能跟他成為老友的人,絕不會一般的王氏子弟,更別說替太原王氏作主,投入這麽大的成本了。
這倒是勾起了李賢的好奇心,也覺得越來越有趣了:“說說,到底是誰,被你如此推崇!”
“殿下可知道,南城縣男-王敬直。”
“王敬直?哦。”,想了一會,揉著下巴李賢想起了:“他不是南平公主的駙馬都尉嗎?”
“殿下,糾正您一下,是第一任駙馬都尉。”
王敬直,侍中-禮部尚書、魏王師-永寧郡公-王珪的少子。貞觀十一年,王敬直奉恩旨,尚太宗第叁女-南平公主。
公主出嫁的時候有一個小插曲:按照古禮規定,剛進門的媳婦有專門拜見公婆的禮節。可是南北朝以來禮教廢弛,公主出降時都不再遵守這個禮節了。
但王珪卻說:“當今主上聖明,凡事都遵守禮法。我受公主拜見,豈是為了自己榮耀,是為了成就國家的美名啊。”
於是與其妻在上席就坐,命令公主執行拜見公婆之禮,禮成而退。當時輿論都認為他做的對,太宗聽說後也認為很好。從王珪他們家開始,以後公主出嫁,有公婆的都要行拜見之禮。
貞觀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謀反失敗,王敬直因為與李承乾有交往,被流放嶺南。因為成婚時,被刁難義憤難平的南平也趁著這個機會與王敬直合離。
改嫁開國功臣劉政會之子劉玄意,劉玄意襲封渝國公,與南平長公主伉儷情深,隨同丈夫出山東任職。公主過世後,劉玄意在山東的不少寺廟,都為公主建造了法相,以顯示夫妻情深。
而南平長公主的第一任丈夫-王敬直,卻是孤身在嶺南那煙瘴之地,與野獸為伍,過著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直至李賢晉位東宮,皇帝大赦天下,他才從嶺南回到了太原王氏。
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讓劉玄意的仕途、人生,和諧的婚姻,原本都應該是屬於他的。王敬直在嶺南釣了幾十年的魚,當然要讓世人看看,他王敬直,到底比不比劉玄意差。
當然,這也是給他在嶺南出身,身體孱弱的兒子,謀一個好的前程。用他自己的話說,怎麽著也得比劉玄意的兒子強。
而王敬直想翻身,就必須劍走偏鋒,選一個能博取大功名的主子。思前想後,猶豫再叁後,王敬直看上了李賢,並說服了太原王氏一眾長者,選擇再投一次。
擦了擦手上的油脂,喝了一口溫水,李賢笑著言道:“這太原王氏夠精明的了,叁個抱窩的老母雞,他們是一個都沒放過。”
“可沒想到萬無一失,變成了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孤憑什麽信他們這次,沒有把雞蛋同樣送給別人呢?”
沒錯,太宗攏共就叁個嫡子,他們太原王氏是一個都沒放過!攀龍附鳳,反複無常之心,由此可見一般。
他們當初能叁個都選,誰能保證不會為了家族利益,再一次把李賢耍了呢!
李賢用人可是有標準的,忠臣不仕二主,好女不嫁二夫。王敬直和太原王氏的抱負,他都能滿足。可王氏如何證明,他們忠誠的唯一性呢?
李賢這話一出,饒是嗆到了正在喝水的裴行儉。驚到的原因很簡單,李賢現如今隻是東宮的太子,也就是說也是臣。王氏要忠誠,也是對天子盡忠。對他這位太子,那就是巴結,為未來押寶,跟當年在他父輩身上投資一樣。
也就是說,這就是一場合作,如果雙方都滿意話,便可以繼續續下去。怎麽到了李賢這,反而成了“招安”呢?
從他這一點上,就不難看出他的野心,就像當年在大明宮前的台階上一樣,李賢還是給了他不一般的“驚喜。”
幸虧裴行儉見過一些“風浪”,否則非得讓太子給嚇出病不可。
饒有興致的看了太子一眼,裴行儉笑著言道:“殿下,忠誠、信任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嗎?”
老裴的意思很簡單,為君者,不以清、濁而論,唯見於才,方是知人善任。
況且,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事,如果李賢是明君,還怕太原王氏反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