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頌看陛下若有所思,知道自己的話觸動了皇帝心底的擔憂,又沒有打斷自己,便接著說下去。
至於許衡名為蒙元重臣,其實為北方的一大名儒,但其先前所受的儒學教育基本上是金之落第老儒的"句讀之學"。後來,他從姚樞處得讀程朱遺書,大有所得,遂與姚樞、竇默相講習。他長期位居國子祭酒,以儒家六藝教授蒙古子弟。
許衡的學術宗旨大體上是以朱熹之學為依歸。他格外重視朱子的《小學》和《四書章句集注》,強調進學的次序和踐履力行。在為學方法上,強調"慎思",以為視之所見,聽之所聞,一切都可歸為一個思字,"要思無邪"。在理欲問題上,他以為天理就在人的心中,以為直求本心即可得天理,表現出依違於朱陸二人的思想傾向。
因此許衡對於保存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漢族文化,促進民族間的文化交流,都有現實的意義。另外,他極力勸說元朝的統治者力行漢法,促進了蒙古族的漢化進程。故而可以說他對宋儒的理學傳播影響甚大,當然也意味著朱陸的合流或者說是理學的轉折。
剛剛提過的劉因,他終生未仕,隱居鄉野,授徒以終。初從國子司業硯彌堅習經學章句,但不滿章句的訓詁疏釋之學,以為聖人精義絕不在於此。及得趙複所傳宋儒周敦頤、邵雍、二程、張載、朱熹、呂祖謙等人的著作,深為折服。
其以為邵雍至大也;周敦頤至精也;二程至正也;朱熹極其大,盡其精,而貫之以正也。遂轉向理學,推崇邵雍和朱熹,極力發揮邵雍的"象數學"和"觀物"思想。至於其理學思想,雖自謂上承朱熹,屬於朱學的範疇,但他在服膺程朱理學的同時,並不嚴守門戶,實也雜入陸九淵"反求諸己""自求本心"的思想。
如言"天道",則把自然與社會的發展變化歸於"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即"理",認為由"理"而有世界萬物和人的生命,由"理"產生倫理綱常。主張將"人欲"化為"天理",其方法是當求於己,無待於外。
其又提出"返求六經"及與此相關的"古無經史之分"的見解,以為《詩經》《尚書》《春秋》原本是史,隻是後來由聖人刪定才變成經典。表明他一方麵看到理學的思想價值,另一方麵也清楚地看到理學家易患穿鑿附會的毛病,即往往脫離經典原義而發空論。
另有在蒙元頗有影響的大儒吳澄,其實是大宋江西人,世代業儒,自幼用力於聖賢之學,直承宋代理學的端緒,自以朱熹學術的傳承者自居。其學也更加精微,尤其是他的"道統說",主張道之大原出於天,突出聖賢之傳道本於天的思想。
至於其理學思想,主要以折中朱陸為特色。他說:"朱子於道問學之功居多,而陸子靜以尊德性為主。學問不本於德性,則其敝必偏於言語訓釋之末,故學必以德性為本,庶幾得之。"據此可見其對朱陸分歧的基本看法。當學者執經問難時,吳澄往往先令其主一持敬,以"尊德性",然後令其讀書窮理,以"道問學",其意圖在於使學者先反之於心,而後求之五經。
其於"天道""理氣",認為"理"在"氣"中,原本不離,"理"是"氣"的主宰。而又以為為學之要在於"心",主張反之吾心,體仁之本,敬為要;用仁之用,孝為首。孩提之童無不愛親,此"良心發見"之最先者,苟能充之四海皆準。
吳澄在景炎十一年受友人之邀到達燕京,與一班蒙元名士頻繁交往,彼此談經論學,相互切磋。彼時程钜夫覺得人才難得,實在不忍心遺棄賢能之士。於是竟違背自己的諾言,特別把吳澄向忽必烈作了推薦。
吳澄很快知道了此事,仍以母親年邁體衰為由,極力推辭。隨後收拾行李,決定獨自南歸。朝中公卿大夫素聞吳澄之賢,紛紛出麵挽留,但吳澄執意離京。但因為當時忽必烈駕崩,朝局動蕩,我朝發起收複江南之役,因而被迫滯留於燕京,卻為接受偽職...
陳識時和馬端臨見陛下一直靜聽張頌所言,並未打斷,哪裏還不明白皇帝對於朱理之學在蒙元方麵產生的''變異'';有了想法,心裏已然對於蒙元儒士的看法有所改變。而他們作為皇帝身邊近臣當然也清楚其因理學的盛行,與當前推行的新政理念有駁,進而對秉承主理之學的儒士進行打壓,轉而提倡永嘉學派的事功之學。
而對於蒙元儒士皇帝一是出於政治上考慮,因為他們曾為異族統治者女真和蒙古服務,所以極為不信任;二是蒙元儒士轉而崇尚朱理之學,也會導致收複中原後的政策推行形成阻礙,更擔心南北儒士合流抵製新政,不利於以後的統治。
正是出於這些方麵的擔心,陳識時等近臣是明白皇帝欲在利用戰亂之際對蒙元儒林進行清洗,但也許擔心''滅儒之舉'';會遭到江南儒士的抵製,並沒有明旨實施。可在收複河南和山東的戰事中,許多蒙元漢侯被滅門,依附於他們的儒士也同時被殺或失蹤,其中蹊蹺外人可能不得而知,而他們卻是能夠感覺到一二的。
陳識時等人雖說是皇帝近臣,可也畢竟是萬千儒士中的一員,而千年來儒林雖皆奉孔孟為聖,但各種學派之間的爭奪並沒有停止過。不過他們以為不能因為國家間的戰爭,而''縱容'';皇帝對北地儒士進行屠戮,有責任對皇帝進行勸諫。
所以在發現皇帝心有所動的時候,也趕緊順著張頌所言展開勸說,大談元朝儒學雖是以程朱理學為基本內容而又有所發展,但在發展的同時,實際上是以陸九淵的心學去補充朱熹學術思想的不足。這樣一來,元代理學便呈現出調和朱陸的傾向。
而今中原儒士的主流以為朱、陸兩派學說各有利弊,在仁義道德等方麵,兩人似乎並無太大的差異。而陸九淵之質高明,故好簡易;朱熹之質篤實,故好邃密。各因其質之所近,故所入之途不同。
因此中原名儒大家也認為朱熹之學是教人為學之常,陸九淵之說是才高獨得之妙。前者之流弊是缺少力行的功夫而流於空談;後者之流弊是有點像佛教談空說妙,而不能盡致知之功。主張調和朱陸,欲吸收陸九淵的簡易之說,以補朱熹後學忽視力行的毛病...
"汝等的意見朕會考慮,先告退吧!"趙昺見幾個人已經輪流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而今看著他,希望能得到自己的答案,他未置可否地道。
"陛下..."陳識時有點兒急了,眼看他們勸了半天,陛下卻不為所動,再次施禮道。
"退下吧!"趙昺皺皺眉沉聲道。
"屬下告退!"幾個人見陛下有些不悅,隻能無奈的相互對視一眼,躬身告退。
"嗬嗬..."見他們退出,趙昺輕笑著搖搖頭,起身洗漱後,便到寢帳中休息了。不過文相等的聯名奏表和幾個人的規勸,讓他也是一時難以入眠,權衡著其中的利弊。
趙昺首先想到的是當年秦始皇的''焚書坑儒'';,這件事雖然坑殺的是那些對秦國政策不滿,造謠生事的儒生,燒掉的也多是方術之書,可卻被儒士們罵了上千年,並將此事列為暴政之一,讓後人也誤會了兩千年。
如今自己處置中原儒士的策略,若是得以實施,肯定也會被視為''滅儒'';之舉。說他戕害儒士,斷絕中原文化之根基,破壞了數千年的儒家傳統,並在史書上大書特書,讓他遺臭萬年,遭後人唾棄。
挨罵趙昺倒是不怕,不過還是擔心自己所為導致儒家文化的衰落,畢竟前世儒家的傳統已經被現代文明衝擊的千瘡百孔,但其基本理念還是深入人心,甚至根植於國人骨子中,維護著千年文化傳統,並成為人們的道德標準,而這也是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的根本。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種文明被摧毀,那麽另外的文明就會乘虛而入,占領這塊白地。而中原地區隨著蒙古人的入侵,也帶來了歐亞各地的文明,並廣為傳播。儒家文化雖然受到蒙元統治者的重視,但依然在其它文明擠壓下處於弱勢,若是自己再給其一擊,很可能會自此一蹶不振。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info">小書亭</a>
再有,正如張頌所言朱理之學在江南傳播二百年,已然被視為儒家正統,雖被自己打壓,但仍然在短時間難以改變。而理學的北傳為理學注入新的理念,對其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和可能,也稱得上對儒學發展中的融合具有轉折意義。
若從這幾方麵來看,自己當下所為真可以說的上是文明的破壞者,如此自己的罪過可就真大了。而是作為一個傳統文化的開拓者,還是毀滅者,真是值得好好斟酌一下了...
至於許衡名為蒙元重臣,其實為北方的一大名儒,但其先前所受的儒學教育基本上是金之落第老儒的"句讀之學"。後來,他從姚樞處得讀程朱遺書,大有所得,遂與姚樞、竇默相講習。他長期位居國子祭酒,以儒家六藝教授蒙古子弟。
許衡的學術宗旨大體上是以朱熹之學為依歸。他格外重視朱子的《小學》和《四書章句集注》,強調進學的次序和踐履力行。在為學方法上,強調"慎思",以為視之所見,聽之所聞,一切都可歸為一個思字,"要思無邪"。在理欲問題上,他以為天理就在人的心中,以為直求本心即可得天理,表現出依違於朱陸二人的思想傾向。
因此許衡對於保存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漢族文化,促進民族間的文化交流,都有現實的意義。另外,他極力勸說元朝的統治者力行漢法,促進了蒙古族的漢化進程。故而可以說他對宋儒的理學傳播影響甚大,當然也意味著朱陸的合流或者說是理學的轉折。
剛剛提過的劉因,他終生未仕,隱居鄉野,授徒以終。初從國子司業硯彌堅習經學章句,但不滿章句的訓詁疏釋之學,以為聖人精義絕不在於此。及得趙複所傳宋儒周敦頤、邵雍、二程、張載、朱熹、呂祖謙等人的著作,深為折服。
其以為邵雍至大也;周敦頤至精也;二程至正也;朱熹極其大,盡其精,而貫之以正也。遂轉向理學,推崇邵雍和朱熹,極力發揮邵雍的"象數學"和"觀物"思想。至於其理學思想,雖自謂上承朱熹,屬於朱學的範疇,但他在服膺程朱理學的同時,並不嚴守門戶,實也雜入陸九淵"反求諸己""自求本心"的思想。
如言"天道",則把自然與社會的發展變化歸於"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即"理",認為由"理"而有世界萬物和人的生命,由"理"產生倫理綱常。主張將"人欲"化為"天理",其方法是當求於己,無待於外。
其又提出"返求六經"及與此相關的"古無經史之分"的見解,以為《詩經》《尚書》《春秋》原本是史,隻是後來由聖人刪定才變成經典。表明他一方麵看到理學的思想價值,另一方麵也清楚地看到理學家易患穿鑿附會的毛病,即往往脫離經典原義而發空論。
另有在蒙元頗有影響的大儒吳澄,其實是大宋江西人,世代業儒,自幼用力於聖賢之學,直承宋代理學的端緒,自以朱熹學術的傳承者自居。其學也更加精微,尤其是他的"道統說",主張道之大原出於天,突出聖賢之傳道本於天的思想。
至於其理學思想,主要以折中朱陸為特色。他說:"朱子於道問學之功居多,而陸子靜以尊德性為主。學問不本於德性,則其敝必偏於言語訓釋之末,故學必以德性為本,庶幾得之。"據此可見其對朱陸分歧的基本看法。當學者執經問難時,吳澄往往先令其主一持敬,以"尊德性",然後令其讀書窮理,以"道問學",其意圖在於使學者先反之於心,而後求之五經。
其於"天道""理氣",認為"理"在"氣"中,原本不離,"理"是"氣"的主宰。而又以為為學之要在於"心",主張反之吾心,體仁之本,敬為要;用仁之用,孝為首。孩提之童無不愛親,此"良心發見"之最先者,苟能充之四海皆準。
吳澄在景炎十一年受友人之邀到達燕京,與一班蒙元名士頻繁交往,彼此談經論學,相互切磋。彼時程钜夫覺得人才難得,實在不忍心遺棄賢能之士。於是竟違背自己的諾言,特別把吳澄向忽必烈作了推薦。
吳澄很快知道了此事,仍以母親年邁體衰為由,極力推辭。隨後收拾行李,決定獨自南歸。朝中公卿大夫素聞吳澄之賢,紛紛出麵挽留,但吳澄執意離京。但因為當時忽必烈駕崩,朝局動蕩,我朝發起收複江南之役,因而被迫滯留於燕京,卻為接受偽職...
陳識時和馬端臨見陛下一直靜聽張頌所言,並未打斷,哪裏還不明白皇帝對於朱理之學在蒙元方麵產生的''變異'';有了想法,心裏已然對於蒙元儒士的看法有所改變。而他們作為皇帝身邊近臣當然也清楚其因理學的盛行,與當前推行的新政理念有駁,進而對秉承主理之學的儒士進行打壓,轉而提倡永嘉學派的事功之學。
而對於蒙元儒士皇帝一是出於政治上考慮,因為他們曾為異族統治者女真和蒙古服務,所以極為不信任;二是蒙元儒士轉而崇尚朱理之學,也會導致收複中原後的政策推行形成阻礙,更擔心南北儒士合流抵製新政,不利於以後的統治。
正是出於這些方麵的擔心,陳識時等近臣是明白皇帝欲在利用戰亂之際對蒙元儒林進行清洗,但也許擔心''滅儒之舉'';會遭到江南儒士的抵製,並沒有明旨實施。可在收複河南和山東的戰事中,許多蒙元漢侯被滅門,依附於他們的儒士也同時被殺或失蹤,其中蹊蹺外人可能不得而知,而他們卻是能夠感覺到一二的。
陳識時等人雖說是皇帝近臣,可也畢竟是萬千儒士中的一員,而千年來儒林雖皆奉孔孟為聖,但各種學派之間的爭奪並沒有停止過。不過他們以為不能因為國家間的戰爭,而''縱容'';皇帝對北地儒士進行屠戮,有責任對皇帝進行勸諫。
所以在發現皇帝心有所動的時候,也趕緊順著張頌所言展開勸說,大談元朝儒學雖是以程朱理學為基本內容而又有所發展,但在發展的同時,實際上是以陸九淵的心學去補充朱熹學術思想的不足。這樣一來,元代理學便呈現出調和朱陸的傾向。
而今中原儒士的主流以為朱、陸兩派學說各有利弊,在仁義道德等方麵,兩人似乎並無太大的差異。而陸九淵之質高明,故好簡易;朱熹之質篤實,故好邃密。各因其質之所近,故所入之途不同。
因此中原名儒大家也認為朱熹之學是教人為學之常,陸九淵之說是才高獨得之妙。前者之流弊是缺少力行的功夫而流於空談;後者之流弊是有點像佛教談空說妙,而不能盡致知之功。主張調和朱陸,欲吸收陸九淵的簡易之說,以補朱熹後學忽視力行的毛病...
"汝等的意見朕會考慮,先告退吧!"趙昺見幾個人已經輪流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而今看著他,希望能得到自己的答案,他未置可否地道。
"陛下..."陳識時有點兒急了,眼看他們勸了半天,陛下卻不為所動,再次施禮道。
"退下吧!"趙昺皺皺眉沉聲道。
"屬下告退!"幾個人見陛下有些不悅,隻能無奈的相互對視一眼,躬身告退。
"嗬嗬..."見他們退出,趙昺輕笑著搖搖頭,起身洗漱後,便到寢帳中休息了。不過文相等的聯名奏表和幾個人的規勸,讓他也是一時難以入眠,權衡著其中的利弊。
趙昺首先想到的是當年秦始皇的''焚書坑儒'';,這件事雖然坑殺的是那些對秦國政策不滿,造謠生事的儒生,燒掉的也多是方術之書,可卻被儒士們罵了上千年,並將此事列為暴政之一,讓後人也誤會了兩千年。
如今自己處置中原儒士的策略,若是得以實施,肯定也會被視為''滅儒'';之舉。說他戕害儒士,斷絕中原文化之根基,破壞了數千年的儒家傳統,並在史書上大書特書,讓他遺臭萬年,遭後人唾棄。
挨罵趙昺倒是不怕,不過還是擔心自己所為導致儒家文化的衰落,畢竟前世儒家的傳統已經被現代文明衝擊的千瘡百孔,但其基本理念還是深入人心,甚至根植於國人骨子中,維護著千年文化傳統,並成為人們的道德標準,而這也是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的根本。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種文明被摧毀,那麽另外的文明就會乘虛而入,占領這塊白地。而中原地區隨著蒙古人的入侵,也帶來了歐亞各地的文明,並廣為傳播。儒家文化雖然受到蒙元統治者的重視,但依然在其它文明擠壓下處於弱勢,若是自己再給其一擊,很可能會自此一蹶不振。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info">小書亭</a>
再有,正如張頌所言朱理之學在江南傳播二百年,已然被視為儒家正統,雖被自己打壓,但仍然在短時間難以改變。而理學的北傳為理學注入新的理念,對其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和可能,也稱得上對儒學發展中的融合具有轉折意義。
若從這幾方麵來看,自己當下所為真可以說的上是文明的破壞者,如此自己的罪過可就真大了。而是作為一個傳統文化的開拓者,還是毀滅者,真是值得好好斟酌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