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莎行省的最西邊就是軍事重鎮威遜。


    當裴表達出要前往威遜鎮的意願時,總督蘇特急急忙忙的趕來求見元帥,熱忱的表達了杜莎行省的全體軍民還沒有“瞻仰提督的風采”、“期冀您多留數日”的願望。當然,他也委婉的表示了,所謂“全體軍民”,更確切的是說行省的美女們――比之前的侍女更“美”的女人們,還沒見過大人您的英姿呢!


    裴貌似專注的聽著,時不時的點頭,表示自己的謝意。到了深夜,他便打了個哈欠,人精如蘇特總督,自然就心領神會的告辭了,順便鞠躬行禮:“閣下,請享用您的宵夜。”裴懶洋洋的坐著,回應總督說:“接連幾天的盛宴,我可有些累了。”


    瓦涅上尉毫不猶豫的出來送客,直到看著總督大人上了馬車離開,回到屋子裏,發現裴已經站了起來,穿戴整齊,一改之前靡靡的神色,簡單的挎了馬刀在腰間,對侍衛隊長說:“帶上你的人,我們連夜走!”


    “屬下這就去通知紐斯上校……”


    “不,隻要你的衛隊。”裴沉聲吩咐,“即刻去威遜鎮與第一軍團匯合。”


    低沉如轟雷般的馬靴踏地聲,絲毫不雜亂,帝國最為精銳的元帥護衛隊一共十八人,沉默的拉著馬匹,等著他們敬愛的元帥一聲令下,便翻身上馬。


    城門緩緩拉開,未等吊橋完全放下,馬匹已經接二連三的越過護城河,一色的黑色鬥篷翻飛,仿佛是一團團烏雲疾飛而過。


    瓦涅上尉心中計算著,以這樣的速度,天不亮的時候他們就能到達威遜鎮的第一軍團駐地。


    “上尉,似乎有些不對……”一名護衛趕上了隊長,大聲說,“您聽到動靜了嗎?”


    瓦涅認得這個年輕的侍衛,出身第四軍團的斥候分隊,以聽辨動靜著稱,隨後被調入元帥護衛隊。他微微揚手,示意隊伍放緩速度。裴在隊伍中間,隨之也勒住馬頭。


    這個本該是春日的晚上卻異常的寒冷,天色黑得可怕,這一小支人馬靜靜佇立在路邊,而先前那名護衛趴在地上,一動不動的聽了一會兒,轉身示意:“前邊有大約三百人向我們這邊趕來,半個小時左右接近。”


    “會不會是安東尼提督派來接我們的?”瓦涅上尉靠近元帥,低聲問道。


    “需要三百人?”


    “從威遜鎮方向來,那會是什麽人?提督。”


    “敵人。”裴平靜的說,“準備戰鬥吧,我的士兵們。”


    元帥的判斷從未出錯,勇敢無畏的瓦涅上尉臉色開始發白,這並非因為他害怕敵人,而是因為元帥身邊的侍衛數量太少,他十分擔心大人的安全。


    “這是戰場,瓦涅上尉。”裴的神色看上去十分鎮定,“忘了我曾經告訴過你的麽?一個不懂戰場的人,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什麽?”


    瓦涅上尉喃喃的說:“戰爭的勝負並不是依靠雙方人數對比來確定的。”


    裴讚許的笑了笑,跳下馬來,隨手折了一支樹枝,環顧周圍年輕的麵孔們,溫和的說:“我有十分鍾的時間告訴你們應該怎麽做,然後,我希望在一個小時內完成戰鬥。”


    士兵們麵麵相覷,然而出於對元帥的尊敬與信任,他們齊齊下馬,行了軍禮之後,整齊劃一的回答:“是!元帥!”


    “聽著,再往前走十分鍾,就是一個窄坡,我需要八個人守在製高點上,確認他們一時半刻無法攻打上來――這不算難事,各位,那條窄坡最多隻能容納兩匹馬並行。所以哪怕來的是三千個人,他們還是得兩個兩個衝上來。”


    “元帥,請容許我率領第一小隊前去。”一道沉默的人影站出來,鞠了一躬。


    “去吧。”裴揮了揮手,然後環顧四周,“讓我看看,我們還剩下多少人?”


    “十人。”瓦涅上尉挺了挺胸脯,“提督,請指示。”


    “不,是十一人。”裴淡淡的說,“維格納拉旗幟永遠與士兵們同在。”


    所有的侍衛臉上都露出激動的神色,過去的八年時間,這個黑發黑眸的年輕人一直身體力行的實踐著這句話,從未後退半步――對他們而言,這句話幾近傳奇,如今他們獲得了這份榮譽,和不敗的元帥一起迎擊敵人,哪怕是慨然赴死,他們也義無反顧。


    “我們要做的,是在這裏,攔腰斬斷這條隊伍。”裴看著年輕人們臉上流露出的肅然神色,忍不住微笑起來,“各位,請放鬆。盡量愉快的去進行這場戰鬥。我以斯仃大神的名義向你們保證,它沒那麽艱難。”


    他在泥地上畫出一幅草圖,雖然簡陋,卻清晰的指出了形勢,敵人即將踏進一個細長瓶頸般的地勢,瓶口是在那個窄坡。他們會在瓶頸三分之一處埋伏,等到敵人的先鋒抵達了窄坡,他們從埋伏處殺出,將對方截為兩段。


    “相信我,最終擊潰他們的,將是他們自己。”裴簡短的說完,翻身上馬,最後一次環顧自己的護衛們,“現在,證明給我看你們的勇氣。我不希望自己的不敗紀錄終結在這一次戰鬥中。”


    “是!”年輕人低聲的怒吼,鬥誌昂揚。


    約莫半個小時後,一條細長的隊伍悄然出現了,他們行進的速度極快,眨眼間,先頭部隊已經抵達了窄坡下,八名士兵倚靠著石壁,緊握長刀,喝問道:“是什麽人?”


    領頭的長官仔細的打量著寥寥幾個士兵,輕蔑的笑了聲:“我奉安東尼提督之命,前來迎接裴提督。”


    “迎接帝國元帥需要全副武裝,連長刀都不入鞘麽?”


    “不錯,我們打算用刀鋒問候敬愛的帝國元帥!”那人獰笑一聲,閃在了一旁,“上!全殲他們!”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似乎低估了這裏地形的限製。衝上高地本就是勉強,何況隻容兩人並肩。對於守衛的八個士兵而言,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守住這個窄坡。


    馬匹擠成了一團,嘶鳴聲,刀劍出鞘聲,為首的男人大聲喝道:“都後退,後退,弓箭手上前!”


    沒有人響應,因為弓箭手卻被擠在了隊伍的最末尾,他的命令隻讓整支隊伍更加的混亂了。


    雪上加霜的是,路徑的一側,忽然反射出雪白的刀光――那是長長的馬刀高舉著,鋒銳無匹,仿佛是鋼鐵之林;馬蹄聲迅疾如雷,轟然而下,像是一把尖刀,狠狠的戳進了一條長蛇的腹腔,然後肆意的攪動。


    “有埋伏啊!”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哐啷一聲扔下了武器,調轉馬頭就往後跑。


    整支隊伍開始以看得見的速度潰敗,像是一波黑色的潮水向後蔓延,即便是長官的喝令也無法阻止他們。


    在這支突襲的小小軍隊中,瓦涅上尉的刀法大開大闔,威風凜凜的像是戰神,所有敵人都對他避之不及。


    “夠了!夠了!”裴不得不出聲喊住想要追出去的上尉,然而殺起了性子的上尉已經追了出去,裴隻能勒住馬頭,將身邊的侍衛聚集在一起,查看一片狼藉的戰場。大多數人是被自己人的鐵蹄踐踏致死的,剩下的失去了武器,衛兵們舉著尖刀,扔給他們繩索,命令他們互相捆綁起來。


    裴安靜的站在一旁,這一場十九人大敗三百人的勝利並未讓他覺得興奮,這不是勝利者的喜悅,相反,他的臉上帶著淡淡的厭倦,看著自己的衛兵清理戰場。帝國元帥摘下了頭上的軍帽,下了馬,走到陡坡下,俯身去看那些交疊的屍體。


    “元帥,請讓我來!”一個衛兵跑上來,指著一具屍體說,“這人是帶頭的。”


    說那遲那時快,一道雪白的刀光閃過,地下的死屍一躍而起,直指裴的喉嚨。


    忠心的侍衛下意識的擋在了提督身前,滾燙的鮮血撲在裴的臉上――這為他爭取了數秒的時間。等到他將長刀抽出來,裴的短劍已經逼在他的喉嚨上,動作快而迅捷,不再像是之前那個溫和的學者。他持劍的手輕輕往前一送,劍鋒劃破了肌膚,流下一模一樣的鮮血。


    反應過來的侍衛們一擁而上,將那人捆綁起來,一臉蒼白的瓦涅上尉狠狠的將他拉開,大聲喝道:“知道刺殺帝國元帥是什麽罪名嗎?”


    那人慘淡一笑,喃喃的說:“三百人,殺不了十九個人。帝國之光,果然從未敗過……”


    裴看著他,目光似乎又掠過那名剛剛殉職的年輕侍衛:“我從未想過,被我擊敗的名單上會有自己人。”


    帝國曆241年春,離威遜鎮不到百裏的陡坡上,刺殺元帥事件震驚全國。


    女皇陛下震怒,而軍部更是群情激昂,要求徹查究竟是誰試圖刺殺帝國元帥。一個調查委員會迅速成立,並被派往始發地。


    而這個事件,也揭開了帝國曆241年的動蕩。


    而在曆史學家的著作中,海涅教授對這一事件的研究最為透徹。他在一開頭就拋出了如下問題:


    “拋開裴不敗的戰績,針對241年的刺殺事件,我們難免會有以下疑問:


    為什麽裴執意甩開對自己忠心耿耿的輕騎部隊?為什麽他在離伏擊的最佳地停下,靜候他的敵人――這是巧合,還是精心選擇的陷阱?為什麽他如此熟悉地形,以至於有把握用僅僅一支衛隊的力量擊潰十倍於己的敵人?”


    摘自《帝國之光的一生――裴子維傳》第三章,第一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以父之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處可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處可逃並收藏以父之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