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沒看錯妹妹果然是精通音律,我先前還道妹妹的琴為何較別人為長,怎料這曲子卻是更長。”任嘉嫻笑道,梁榭在屋外聽得分明卻一頭霧水,他知妻子有說話叫人聽不懂的本事,卻不知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柳十一一怔,隔了片刻才笑了笑道:“琴長琴短本不在琴,曲長曲短也要看聽曲人的意思,琴終究隻是琴,曲終究也隻是曲,琴曲再長也有終了之時,姐姐說是麽?”
任嘉嫻笑道:“妹妹高見,不過若是聽曲的人留戀,縱使琴曲已終恐怕在聽曲者心中猶是未絕。”
柳十一道:“人總是善忘,一曲終了,遺忘不過片刻,何況小妹彈琴隻是無人時自演自奏,並非是要彈給別人聽,姐姐又何必在意?”
任嘉嫻笑道:“‘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聖人尚且如此,妹妹可不要小瞧了琴曲呀。”
柳十一無言,過了片刻問道:“那依姐姐的意思是?”
任嘉嫻道:“妹妹讀過孟子麽?”
柳十一道:“以前不少金主是讀書人,難免聽到過一些。”
任嘉嫻又問道:“那妹妹可還記得孟子是如何勸戴盈之免除關市之稅的麽?”
“懂了。”柳十一說了兩個字,起身將琴放入布袋之中,收口,然後用繩子紮了個死扣。
任嘉嫻歎了一口氣道:“難為妹妹了,隻是琴始終還在恐怕一根繩子綁不住琴弦,一條布袋也隔不開琴音。”
“那姐姐想要如何?”柳十一的聲音略帶幾分不快。
任嘉嫻道:“如此好琴,封存棄置都是可惜,不如送於有緣人,豈不兩全其美?”
柳十一道:“姐姐學問好,小妹有一事想請教姐姐,當年孟子在勸戴盈之免除關市之稅時是否連關市也勸停了?”
任嘉嫻一愕,笑道:“妹妹不愧是見過世麵的,好一張巧嘴。”
柳十一道:“姐姐知書達理小妹的難處還望姐姐能夠體諒。”
任嘉嫻笑道:“這是妹妹自己的事姐姐本來管不著,隻是家中的貓兒最近不大聽話,姐姐想著在妹妹麵前立上一功也好叫妹妹幫忙出出主意,沒曾想卻讓妹妹不快了,是姐姐的不是妹妹勿怪。”
任嘉嫻話音剛落,門‘吱呀’一聲打開一條縫,一顆小腦袋頂開了門鑽了進來,無巧不巧這顆小腦袋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看守糧倉的一隻橘黃色的貓,那貓搖搖尾巴,‘喵’了一聲走到柳十一近前腦袋在柳十一裙子上蹭了蹭,柳十一裙子的下擺立刻沾了不少灰塵和毛,柳十一摸摸貓的腦袋在桌上取了一塊點心,掰開了放在手心,貓嗅了嗅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柳十一低頭喂著貓,神情略顯憂鬱,歎了一口氣似是回答任嘉嫻又似自言自語道:“小妹覺得有時候與其讓貓學著狗一樣搖尾乞憐倒不如給他一些自由,畢竟貓不是狗,綁是綁不住的,姐姐是聰明人自比小妹更懂相處之道又何必要求貓兒事事聽話呢?”
任嘉嫻笑著從柳十一手裏接過點心,身子向後退了數尺,貓‘喵’地叫了一聲跟著點心追了過去,任嘉嫻笑道:“妹妹說的有道理,姐姐也認為貓兒嘴饞,偶爾外出偷食也是有的,吃飽了還是要回家的,畢竟點心隻是點心嚐嚐新鮮罷了,當不了正餐,妹妹你說是嗎?”
柳十一臉色一變,鄭重其事道:“言語傷人更勝利刃,姐姐還是勿要胡亂猜忌的好。”
任嘉嫻不去理她,將點心隨手放在桌上,貓眼巴巴望著點心被任嘉嫻拿走,‘喵’了一聲,作勢要跳上桌去,任嘉嫻袖子以手擋住,貓無從落腳,望著她又叫了一聲,見她無動於衷貓將腦袋在她腿上蹭了蹭仰頭又叫了一聲,任嘉嫻還是不理,貓來回在她腿上蹭著腦袋,喉嚨裏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
任嘉嫻道:“妹妹你看,僅僅是一塊吃不著的點心貓兒便可以像狗一樣搖尾乞憐,若是有了肉吃他何曾在意過區區一塊點心?”那貓來來回回在任嘉嫻小腿上蹭了十幾次,在她裙子上沾了不少塵土和毛,任嘉嫻縮回了腿撣了撣裙子,貓依舊蹭了過來,任嘉嫻將點心遠遠拋出,貓看著她手中空空如也,聽著身後點心落地的聲音忙追著跑過去了。
柳十一道:“難道在姐姐看來點心和肉不過是控製貓兒的手段?”
任嘉嫻笑道:“‘秋池’裏的‘金鱸’堪稱天下一等食材,正因如此鹽放多少,味調幾分便更加講究,若是沒有幾分手段也難以烹一道好菜出來,妹妹認同麽?”
柳十一道:“小妹不懂烹飪也不及姐姐有學問更不懂什麽手段,或許在姐姐心裏貓兒隻不過是姐姐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玩物罷了,可在小妹心中貓兒是一生的陪伴,他若要自由過自己的生活小妹願放他自由,貓兒若要陪伴,小妹自當不離不棄,”
“好個不離不棄,姐姐受教了,既然妹妹已有定見姐姐也不多言,告辭。”任嘉嫻笑道。
“小妹不送了。”柳十一道。
任嘉嫻起身向外走去,門‘吱呀’一聲拉開,任嘉嫻移步出門,柳十一送至門口,任嘉嫻忽然回頭嫣然一笑道:“先前聽了妹妹曾經的遭遇姐姐方才忽想起一句上聯,不知妹妹能否對出下聯?”
柳十一秀眉微蹙,任嘉嫻已笑道:“妹妹聽好,姐姐的上聯是‘良女方為娘,牝犬生子。聲喚娘,形似狼。’。”
聽到上聯柳十一臉色一下子變得極為難看。
任嘉嫻笑道:“妹妹若是對不出也無妨,隻當姐姐鬧著玩就是。”
柳十一勉力一笑道:“姐姐既然出了上聯,小妹才疏學淺,雖不工整尚可勉強一對,無論如何不能掃了姐姐的興,姐姐請聽,小妹的下聯是‘有衣裁作襖,狐皮為衫,身著襖,心是妖。’。”
任嘉嫻臉色一僵,隨即笑道:“妹妹不愧是見慣風流公子的人物,下聯對得好。”
柳十一道:“姐姐也不愧是達官貴人家的小姐,上聯出得好。”
任嘉嫻笑了笑,轉身離去,她一轉身臉上的表情立刻黑了下來。
任嘉嫻回到住處梁榭正在桌子前端坐,他表情很平靜,見到她進來,一點也不感到驚訝,既沒有十分高興更沒有一絲不悅。
“回來了?”梁榭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關心。
“嗯。”任嘉嫻隨口答應了一句。
“時候不早了,洗把臉趕快睡吧。”梁榭說著給她打了盆洗臉水。
任嘉嫻臉上略帶笑容,沒多說什麽,當即洗了臉上床睡覺,梁榭就在她洗過的水裏洗了把臉將外衣脫掉,挨著她也躺下了。
“相公做什麽壞事了?怎麽突然對我這麽好?”任嘉嫻笑著問道。
“明天要早起出門,睡的晚了怕你身子受不了。”梁榭道。
“出門?”任嘉嫻詫異問道,她心中已猜出幾分,表麵卻不動聲色。
“嗯,明天我送你們回去。”梁榭道。
任嘉嫻一笑,轉過身來將梁榭抱住,在他嘴上親吻了一下,梁榭也輕輕摟著她道:“早點睡吧,明天要趕一天的路。”
“好的。”任嘉嫻心中大喜。
十二月初三,深冬,微風和訊,陽光明媚,是今年冬天難得的好天氣。
‘秋池山’較昨日冷清了一些,昨夜‘揚刀盟’盟主邵鳴謙與統領衡無算領著向鐵衣及一組‘玄衣衛’、七組‘玄衣衛’連夜出發,連宗老也出關隨行,雷鈞和其他‘玄衣衛’則在山上留守。
梁榭要了輛馬車,裝好藥和應用之物帶著任嘉嫻、任驍姐弟下了山,他沒有和柳十一告別,也沒有和雷鈞告別,甚至沒有和任何人打招呼,三個人一輛車就這麽孤零零地下了山。
任嘉嫻的父親任康年以前是禦史言官,幾番調任後來調往‘唐州’‘西堯城’出任監察禦使,專門監督‘西堯城一府’轄地的官員,不過自從‘泰豐’二十年之後各地衙門口官職缺口逐漸增大,‘泰豐’二十五年後益發明顯,任康年監察‘西堯城’已是‘泰豐’四十三年的事了,當時各地衙門人手幾乎是三缺其二,知府、知縣死了也沒人上任,更何況監督這些官職的禦使。
本來啟宗皇帝最煩言官,像任康年調任這等小事更是理都懶得理的,不過朝廷有‘內閣’一幫老臣打理耽誤了幾年調令終究還是下來了,說是調任到‘東堯城’,實則整個‘唐州’就這麽一個監察禦史,任康年哪都得管,卻又哪都不管,一者因為官員實在太少,二者洋洋灑灑寫了半天,一封奏章遞上去十次有十一次要石沉大海,他也不知道皇帝是覺得他奏章裏寫的東西沒意義還是壓根就沒看,反正從來沒有理過他。
後來任康年在‘東堯城’買了房,將妻子,兒女都接了過來,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本來監察禦史是個臨時性的官兒早該調任,然而後來不是各地衙門人手不足便是朝廷樞要忙於爭鬥,他一個兩頭都不是的人又不能在鬥爭中起到什麽作用,於是便沒人理會他,他一個臨時官職當了個永久,後來‘古榆一黨’的人取勝,重新任命官職,將其轉任提拔為‘東堯城’知府,之後‘無根黨’取勝,又將其降職為知縣,一直到前段時間任康年又升了職,卻也不離‘唐州’地界。
梁榭和任嘉嫻此次便是要回‘東堯城’,回到任嘉嫻闊別十來年的家。‘東堯城’在‘唐州’,‘揚刀盟’在‘中州’與‘唐州’相接之處,兩地相距並不算遠,騎一匹快馬向西北疾馳半天多就到,就算是乘坐馬車大概有一天多的時間也差不多到了。
梁榭三人吃過早飯便即出發,至午時已走出‘九梁城’轄地,微風拂麵,天暖氣溫,天氣好任嘉嫻心情更比天氣更好,和梁榭糾纏許久,別扭許久,兩人最終還是踏上了這條路。一路上任嘉嫻笑顏如花,看著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似乎格外親切,她鑽出車篷和梁榭一起在車板上坐著不斷和他說著話,當中亦少不了一些打趣,而梁榭亦極有耐心和她一一對答,兩人先前數月間的不快似乎在半日之內一掃而空,任驍甚感無聊在馬車的搖晃中呼呼大睡了起來。
柳十一一怔,隔了片刻才笑了笑道:“琴長琴短本不在琴,曲長曲短也要看聽曲人的意思,琴終究隻是琴,曲終究也隻是曲,琴曲再長也有終了之時,姐姐說是麽?”
任嘉嫻笑道:“妹妹高見,不過若是聽曲的人留戀,縱使琴曲已終恐怕在聽曲者心中猶是未絕。”
柳十一道:“人總是善忘,一曲終了,遺忘不過片刻,何況小妹彈琴隻是無人時自演自奏,並非是要彈給別人聽,姐姐又何必在意?”
任嘉嫻笑道:“‘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聖人尚且如此,妹妹可不要小瞧了琴曲呀。”
柳十一無言,過了片刻問道:“那依姐姐的意思是?”
任嘉嫻道:“妹妹讀過孟子麽?”
柳十一道:“以前不少金主是讀書人,難免聽到過一些。”
任嘉嫻又問道:“那妹妹可還記得孟子是如何勸戴盈之免除關市之稅的麽?”
“懂了。”柳十一說了兩個字,起身將琴放入布袋之中,收口,然後用繩子紮了個死扣。
任嘉嫻歎了一口氣道:“難為妹妹了,隻是琴始終還在恐怕一根繩子綁不住琴弦,一條布袋也隔不開琴音。”
“那姐姐想要如何?”柳十一的聲音略帶幾分不快。
任嘉嫻道:“如此好琴,封存棄置都是可惜,不如送於有緣人,豈不兩全其美?”
柳十一道:“姐姐學問好,小妹有一事想請教姐姐,當年孟子在勸戴盈之免除關市之稅時是否連關市也勸停了?”
任嘉嫻一愕,笑道:“妹妹不愧是見過世麵的,好一張巧嘴。”
柳十一道:“姐姐知書達理小妹的難處還望姐姐能夠體諒。”
任嘉嫻笑道:“這是妹妹自己的事姐姐本來管不著,隻是家中的貓兒最近不大聽話,姐姐想著在妹妹麵前立上一功也好叫妹妹幫忙出出主意,沒曾想卻讓妹妹不快了,是姐姐的不是妹妹勿怪。”
任嘉嫻話音剛落,門‘吱呀’一聲打開一條縫,一顆小腦袋頂開了門鑽了進來,無巧不巧這顆小腦袋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看守糧倉的一隻橘黃色的貓,那貓搖搖尾巴,‘喵’了一聲走到柳十一近前腦袋在柳十一裙子上蹭了蹭,柳十一裙子的下擺立刻沾了不少灰塵和毛,柳十一摸摸貓的腦袋在桌上取了一塊點心,掰開了放在手心,貓嗅了嗅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柳十一低頭喂著貓,神情略顯憂鬱,歎了一口氣似是回答任嘉嫻又似自言自語道:“小妹覺得有時候與其讓貓學著狗一樣搖尾乞憐倒不如給他一些自由,畢竟貓不是狗,綁是綁不住的,姐姐是聰明人自比小妹更懂相處之道又何必要求貓兒事事聽話呢?”
任嘉嫻笑著從柳十一手裏接過點心,身子向後退了數尺,貓‘喵’地叫了一聲跟著點心追了過去,任嘉嫻笑道:“妹妹說的有道理,姐姐也認為貓兒嘴饞,偶爾外出偷食也是有的,吃飽了還是要回家的,畢竟點心隻是點心嚐嚐新鮮罷了,當不了正餐,妹妹你說是嗎?”
柳十一臉色一變,鄭重其事道:“言語傷人更勝利刃,姐姐還是勿要胡亂猜忌的好。”
任嘉嫻不去理她,將點心隨手放在桌上,貓眼巴巴望著點心被任嘉嫻拿走,‘喵’了一聲,作勢要跳上桌去,任嘉嫻袖子以手擋住,貓無從落腳,望著她又叫了一聲,見她無動於衷貓將腦袋在她腿上蹭了蹭仰頭又叫了一聲,任嘉嫻還是不理,貓來回在她腿上蹭著腦袋,喉嚨裏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
任嘉嫻道:“妹妹你看,僅僅是一塊吃不著的點心貓兒便可以像狗一樣搖尾乞憐,若是有了肉吃他何曾在意過區區一塊點心?”那貓來來回回在任嘉嫻小腿上蹭了十幾次,在她裙子上沾了不少塵土和毛,任嘉嫻縮回了腿撣了撣裙子,貓依舊蹭了過來,任嘉嫻將點心遠遠拋出,貓看著她手中空空如也,聽著身後點心落地的聲音忙追著跑過去了。
柳十一道:“難道在姐姐看來點心和肉不過是控製貓兒的手段?”
任嘉嫻笑道:“‘秋池’裏的‘金鱸’堪稱天下一等食材,正因如此鹽放多少,味調幾分便更加講究,若是沒有幾分手段也難以烹一道好菜出來,妹妹認同麽?”
柳十一道:“小妹不懂烹飪也不及姐姐有學問更不懂什麽手段,或許在姐姐心裏貓兒隻不過是姐姐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玩物罷了,可在小妹心中貓兒是一生的陪伴,他若要自由過自己的生活小妹願放他自由,貓兒若要陪伴,小妹自當不離不棄,”
“好個不離不棄,姐姐受教了,既然妹妹已有定見姐姐也不多言,告辭。”任嘉嫻笑道。
“小妹不送了。”柳十一道。
任嘉嫻起身向外走去,門‘吱呀’一聲拉開,任嘉嫻移步出門,柳十一送至門口,任嘉嫻忽然回頭嫣然一笑道:“先前聽了妹妹曾經的遭遇姐姐方才忽想起一句上聯,不知妹妹能否對出下聯?”
柳十一秀眉微蹙,任嘉嫻已笑道:“妹妹聽好,姐姐的上聯是‘良女方為娘,牝犬生子。聲喚娘,形似狼。’。”
聽到上聯柳十一臉色一下子變得極為難看。
任嘉嫻笑道:“妹妹若是對不出也無妨,隻當姐姐鬧著玩就是。”
柳十一勉力一笑道:“姐姐既然出了上聯,小妹才疏學淺,雖不工整尚可勉強一對,無論如何不能掃了姐姐的興,姐姐請聽,小妹的下聯是‘有衣裁作襖,狐皮為衫,身著襖,心是妖。’。”
任嘉嫻臉色一僵,隨即笑道:“妹妹不愧是見慣風流公子的人物,下聯對得好。”
柳十一道:“姐姐也不愧是達官貴人家的小姐,上聯出得好。”
任嘉嫻笑了笑,轉身離去,她一轉身臉上的表情立刻黑了下來。
任嘉嫻回到住處梁榭正在桌子前端坐,他表情很平靜,見到她進來,一點也不感到驚訝,既沒有十分高興更沒有一絲不悅。
“回來了?”梁榭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關心。
“嗯。”任嘉嫻隨口答應了一句。
“時候不早了,洗把臉趕快睡吧。”梁榭說著給她打了盆洗臉水。
任嘉嫻臉上略帶笑容,沒多說什麽,當即洗了臉上床睡覺,梁榭就在她洗過的水裏洗了把臉將外衣脫掉,挨著她也躺下了。
“相公做什麽壞事了?怎麽突然對我這麽好?”任嘉嫻笑著問道。
“明天要早起出門,睡的晚了怕你身子受不了。”梁榭道。
“出門?”任嘉嫻詫異問道,她心中已猜出幾分,表麵卻不動聲色。
“嗯,明天我送你們回去。”梁榭道。
任嘉嫻一笑,轉過身來將梁榭抱住,在他嘴上親吻了一下,梁榭也輕輕摟著她道:“早點睡吧,明天要趕一天的路。”
“好的。”任嘉嫻心中大喜。
十二月初三,深冬,微風和訊,陽光明媚,是今年冬天難得的好天氣。
‘秋池山’較昨日冷清了一些,昨夜‘揚刀盟’盟主邵鳴謙與統領衡無算領著向鐵衣及一組‘玄衣衛’、七組‘玄衣衛’連夜出發,連宗老也出關隨行,雷鈞和其他‘玄衣衛’則在山上留守。
梁榭要了輛馬車,裝好藥和應用之物帶著任嘉嫻、任驍姐弟下了山,他沒有和柳十一告別,也沒有和雷鈞告別,甚至沒有和任何人打招呼,三個人一輛車就這麽孤零零地下了山。
任嘉嫻的父親任康年以前是禦史言官,幾番調任後來調往‘唐州’‘西堯城’出任監察禦使,專門監督‘西堯城一府’轄地的官員,不過自從‘泰豐’二十年之後各地衙門口官職缺口逐漸增大,‘泰豐’二十五年後益發明顯,任康年監察‘西堯城’已是‘泰豐’四十三年的事了,當時各地衙門人手幾乎是三缺其二,知府、知縣死了也沒人上任,更何況監督這些官職的禦使。
本來啟宗皇帝最煩言官,像任康年調任這等小事更是理都懶得理的,不過朝廷有‘內閣’一幫老臣打理耽誤了幾年調令終究還是下來了,說是調任到‘東堯城’,實則整個‘唐州’就這麽一個監察禦史,任康年哪都得管,卻又哪都不管,一者因為官員實在太少,二者洋洋灑灑寫了半天,一封奏章遞上去十次有十一次要石沉大海,他也不知道皇帝是覺得他奏章裏寫的東西沒意義還是壓根就沒看,反正從來沒有理過他。
後來任康年在‘東堯城’買了房,將妻子,兒女都接了過來,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本來監察禦史是個臨時性的官兒早該調任,然而後來不是各地衙門人手不足便是朝廷樞要忙於爭鬥,他一個兩頭都不是的人又不能在鬥爭中起到什麽作用,於是便沒人理會他,他一個臨時官職當了個永久,後來‘古榆一黨’的人取勝,重新任命官職,將其轉任提拔為‘東堯城’知府,之後‘無根黨’取勝,又將其降職為知縣,一直到前段時間任康年又升了職,卻也不離‘唐州’地界。
梁榭和任嘉嫻此次便是要回‘東堯城’,回到任嘉嫻闊別十來年的家。‘東堯城’在‘唐州’,‘揚刀盟’在‘中州’與‘唐州’相接之處,兩地相距並不算遠,騎一匹快馬向西北疾馳半天多就到,就算是乘坐馬車大概有一天多的時間也差不多到了。
梁榭三人吃過早飯便即出發,至午時已走出‘九梁城’轄地,微風拂麵,天暖氣溫,天氣好任嘉嫻心情更比天氣更好,和梁榭糾纏許久,別扭許久,兩人最終還是踏上了這條路。一路上任嘉嫻笑顏如花,看著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似乎格外親切,她鑽出車篷和梁榭一起在車板上坐著不斷和他說著話,當中亦少不了一些打趣,而梁榭亦極有耐心和她一一對答,兩人先前數月間的不快似乎在半日之內一掃而空,任驍甚感無聊在馬車的搖晃中呼呼大睡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