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楊丹和九難起身往外走。


    店內眾人,分為鄭克爽一夥和青木堂一夥。鄭克爽那邊,楊丹打過招呼;青木堂這邊,又曾遭遇過喇嘛,所以眾人看見楊丹和九難往外走,都隻繼續吃喝,沒有聲張。


    正如楊丹所料,七名喇嘛,對楊丹九難二人的確沒有提防。


    七名喇嘛站在門外,不可能整整齊齊的站成一排。又因楊丹和九難經過,喇嘛要讓路,所以他們的站位就稀疏了,這邊三個,那邊兩個,還有兩個距離更遠。


    楊丹經過喇嘛之後,這才提氣,轉身一伸手,就拍上了一名喇嘛的天靈蓋。


    為什麽不擊胸膛或背部?自然是因為橫向打擊,被擊的喇嘛飛出去,更容易驚動別的喇嘛。


    ——


    剛才這一掌,楊丹有把握將對方擊斃。因而楊丹更不遲疑,上步,左手再一掌,又拍中另一個喇嘛的天靈蓋。


    第二掌,內息稍次,又是左手,倒沒把握擊斃對方。


    但楊丹緊接著右掌一揮,結結實實地打在對方胸膛,這下,第二名喇嘛就死定了。


    胸膛那一掌,把第二個喇嘛擊得飛了出去。其餘喇嘛,肯定驚動了。楊丹施展神行百變,一下跳開,並抽出長劍。


    這個時候,楊丹才看清,九難那邊,已經擊殺了三個喇嘛。


    於是乎,剩下的喇嘛,就隻有兩個了。


    兩個一般喇嘛聯手,相當於兩個澄字輩老僧;其中有桑結,就再進一步,相當於兩個馮錫範吧。


    為了維護九難的高手風範,楊丹就隻是持劍在手,沒有上前。


    ——


    戰鬥打響之前,飯堂中眾人,說到放鬆,當數鄭克爽一行人了。


    這一行人,平素裏在台灣仗勢欺人,從未遭遇反抗。時間一長,就都養成了自視甚高的壞毛病。莫說七個喇嘛,就算來七十個喇嘛,他們都沒放在眼裏。


    所以,盡管楊丹過來慎重要求,要他們拖住一名喇嘛,但在他們心裏,卻都隻感覺楊丹說了個笑話罷了。


    青木堂眾人,心情就不同了。


    徐天川、風際中、玄貞道人等人,武功相當於澄字輩少林老僧,遇到六名喇嘛後,全都受了傷,因而他們深知喇嘛武功的厲害。


    當日楊丹在樹林外對切口,說自己已經殺了那六個喇嘛,就已經讓青木堂眾人驚為天人了。


    他們都認為,能殺那六個喇嘛,楊丹武功絕不在總舵主陳近南之下。


    誰知,稍後他們又見到楊丹的師父九難。


    九難看上去隻有三十來歲,正當壯年,因而九難的武功肯定高於楊丹。


    武功高於誰都好說,但武功高於陳近南,他們就理解不了了。


    現在,飯堂被七名喇嘛堵門。青木堂眾人感受到喇嘛的目光,知道是來尋仇的,但因有楊丹和九難在場,他們心中雖然緊張但並不恐懼。


    隻是楊丹和九難並不是天地會成員,外人相助,讓他們又有些羞愧。


    ——


    九難和楊丹往外走,是什麽意思,除了她們自己,誰都不知道。


    不知道的同時,還不能一個勁地看。看了,有可能引起喇嘛的警覺,有可能打亂九難和楊丹的計劃。


    所以,從飯堂內眾人的角度去看,戰鬥是突然開始的。


    隻聽得砰砰砰幾下,猶如雷鳴一般,炸響在門口。眾人抬頭急望時,楊丹正把第二個喇嘛擊飛。


    及至楊丹退開,眾人也才驚覺,七名喇嘛,隻剩下兩個了,似乎戰鬥已經接近了尾聲。


    雖然看見喇嘛死得快,但鄭克爽那些伴當還是沒有任何人認為喇嘛好殺。別的不說,光說那聲音,就不可思議。他們從來沒聽說過手掌擊中身體會發出那麽大的聲音。


    ——


    門口的戰鬥仍在繼續。


    飯堂內眾人都知道,戰鬥的圈子裏,有三人:一人是九難,兩人是喇嘛。


    但看上去,卻隻能見到兩條模糊的人影。人影是黃色的,應該是那兩個喇嘛。另有一陣白光,彌漫在兩條人影的周圍,想必那就是九難了。耳聽得密如聯珠般的拍拍之聲,根本不知道他們是在如何見招拆招。


    “能嗎?”風際中問。


    “能一半吧。”玄貞道人回答。


    風際中問的是總舵主陳近南的武功能夠達到這種境界嗎?玄貞道人回答的是,恐怕隻能達到那兩個喇嘛的程度。


    不久,就像氣球吹爆了那樣,嘭的一聲,一團血光突然炸開,斷腸碎肉噴得到處都是。


    其中一小片碎肉劃過一名鄭家伴當的臉龐,臉被劃破,流血了。


    鄭克爽往地麵看了一眼,看清剛才那塊小碎片就是一小塊蠶蟲大小的、軟軟的肥肉。這麽飛過來,居然能像刀鋒一樣,把臉割傷。


    鄭克爽對身法並沒有深刻的認識,但卻對飛花摘葉的傳說有過向往。肥肉割臉,雖然不是直接的飛花摘葉,但那是被打爆而噴淺出來的,並不是當作兵器直接攻出來的。所以九難這一下,與飛花摘葉應該基本相當。


    這一刻,鄭克爽突然感覺到,“無血”什麽的,似乎並不是武學的最高境界。


    ——


    隻剩桑結一人,沒有合擊之術,武功就回到了原點。


    武功差距明顯,九難就沒興趣了,於是隻點了桑結的穴道,沒有擊斃。


    隻是那麽一瞬,楊丹就看出,桑結的武功遠高於澄觀,說不定接近了陳近南。


    見九難點穴而不殺,楊丹知道,這是九難的高手風範毛病發作了。一發作,就把桂花村慘案給忘了。


    楊丹是九難的徒弟,不能不給師父麵子,自然不方便上前補刀。


    於是楊丹往裏喊:“韋兄,這個人就交給你們了。”天地會跟喇嘛有仇,交給他們,正好。


    然後楊丹拉了九難,到馬廄取馬,隨即上路。


    這個時候,楊丹是不能返回飯堂的。不返回,就表明剛才是吃飽喝足準備上路再順便擊殺了喇嘛;返回,則意味著剛才是特意出來擊殺喇嘛。


    哦,這個,與高手風範有關,是為九難著想的。


    ——


    是離開客棧,而不是離開鄭克爽和青木堂眾人,所以楊丹和九難也隻是驅馬緩行。


    這個年代,地廣人稀,盡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但耕種仍不密集。並且,人們還不夠重視商業,不明白交通便利所能帶來的好處,官道兩旁基本沒有房屋,偶有農田,多是荒野。


    九難道:“阿珂,適才見你武功,已經中等往上了(相當於澄觀,澄字輩老僧第一人),看來那十二段錦,並非看上去那麽簡單。你可在那上麵多用點功夫。”


    楊丹心裏有數,自己武功大增,是因為九陽神功的緣故。所以一聽九難的話,就知道是對的。


    老實說,楊丹想學點穴。但麵對九難,又不知如何開口。一個不好,被九難誤會為自己貪多嚼不爛,就弄巧成拙了。


    九難的確沒有想起傳授點穴,這主要是因為九難以為,達到高級武功(相當於陳近南),為了避免多造殺戮,才有學習點穴的必要。


    沒過多久,鄭克爽單人獨騎追了上來。說:“晚生擔心師太跟陳姑娘不識前往河間的道路,所以飛馬前來侍候。”


    楊丹回應道:“雲自別使君,不想公孫瓚不聽人言,以致兵敗自焚;袁紹屢次招雲,雲想紹亦非用人之人,因此未往;四海飄零,無容身之地。近聞翼德在古城,欲往投之,未知真實。今幸得遇使君,恐使君不識前往古城之道路,特冒矢石前來侍候。”


    三國時期趙雲遇見從袁紹處逃出來的劉備時說的一段話,被楊丹變化了一下用在這裏。


    鄭克爽嘴皮子功夫不如楊丹利索,也就沒有多說,就是跟著。希望跟著跟著的,楊丹就會喜歡自己。


    ——


    又走了一段路,忽韋小寶飛馬追來,說:“師太、陳姑娘,大事不好。那個喇嘛桑結,突然打傷兩個人,跑了!”


    這是在說九難的點穴功夫不行麽?楊丹知道不是,但客觀上,卻有這個意思。


    點穴功夫所管時間,並非越長越好。按照功力,由低到高大致上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管一天,二是管一個時辰,三是隨意。其中,能夠管一個時辰的點穴高手,也能夠管一天。


    因而九難點的穴,管的時間短,並不是點穴功夫不好,而是九難沒料到這麽長時間都無人殺死桑結。


    楊丹說:“是你們老是拖著不殺才誤了事的吧?”這話,倒是貼近事實了。


    韋小寶很多時候說話都掌握不了重心。是故,經過多次詢問,楊丹這才知曉了事情的經過。


    ——


    殺個人,根本要不了多長時間,所以九難點穴的時候就將時間定得較短。


    誰知,關安基提議,說是要把桑結押到死去兄弟的墓前再殺。


    有一種提議,往往就會有第二種提議;因為所謂提議,從根本上看,都是反對當場立即宰殺。


    高彥超提議,把桑結押到死去兄弟罹難(被殺死)的地方再殺。錢老本則提議,在哪裏殺都無所謂,但必須開香堂,祭告天地,然後再殺。


    商商量量,慎重一點,是可以的,並沒有絕對的不行。但是,能不能拿條繩子把桑結捆起來先?


    結果,桑結的穴道突然就解了。


    幸虧桑結的信心已經被九難打擊得一點不剩。恢複行動能力的桑結,並沒有反殺,而是起身就跑。


    鄭家有兩個伴當發現了,沒有過多思考,下意識就上前阻擋,被桑結打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戰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永並收藏快穿之戰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