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韋小寶也曾想過,暗中發的誓,就算不兌現也沒人知道。
隻是韋小寶還是不舒服,因為別人不知道,但自己知道啊。
在韋小寶的概念裏,誓言,是一定要兌現的。所以每逢發誓,韋小寶必定偷奸耍滑,預先設定諸多障礙,爭取不讓誓言成立。
無奈,如今誓言已經成立。
既然誓言成立,就必須兌現;除非是條件不允許,無法兌現。
咦,“條件不允許,無法兌現”啊!不再跟楊丹、九難來往,躲開她們,不就行了麽?
楊丹、九難是江湖人,沒有固定居所。不來往之後,根本就不知道她們在哪裏,還怎麽兌現“當作兄弟”的誓言?
還不對,兄弟,其實也有隔得很遠的。那不是有首詩,說:“遙知兄弟登高台插秧,最後發現少了一人”嗎?
對,就這麽辦。分開之後,偶爾懷念一下,就算是真正兌現誓言了。
所以,殺龜大會一結束,韋小寶就趕來辭行。
為防楊丹不讓,還特意先向九難辭行;有九難發話,楊丹不得不允許自己辭行。
——
韋小寶辭行了。並且,這次辭行,代表的是今後不再來往。
韋小寶心滿意足。同時,楊丹也心滿意足。
原主心願:不再像小醜一樣活著。
而原主陳珂的主要戲份,就在這次南下之行。因為陳珂愛慕鄭克爽,鄭克爽被韋小寶整得像小醜,陳珂就淪落成小醜中的小醜。
——
在這些充當小醜的過程中,原主陳珂有什麽錯呢?
從原劇情中,能夠搜羅出來的事由隻有兩個:一是拒絕韋小寶,二是愛上鄭克爽。
韋小寶,就是個流氓,上來就調戲,並且調戲了這個還要調戲那個,還要逛妓、院,拒絕這樣的人,沒錯。不能因為知道他是太監,就把調戲當作幫助。
愛上鄭克爽呢?花樣年華的陳珂,遇見雄姿英發的鄭克爽;基於外貌,雙方互有好感;隨後交往,基本和拍;之後再遇,愛情萌動——這不是很正常嗎?
誠然,鄭克爽有許多毛病:才能低、怕死、不願為他人擋刀、好麵子、愛炫耀等等。那又怎麽了?
同時出現若幹青年,自然可以擇其優者再交往。陳珂有那個同時接觸若幹青年的條件麽?
陳珂同時接觸的,也就韋小寶和鄭克爽了,選誰,不是一目了然嗎。
不錯,韋小寶很討喜,很能讓人愉快,但那是站在旁觀者立場說的。
就像人們崇敬英雄一樣——英雄極好,但最好不要做英雄的老婆。韋小寶同樣極好,但同樣最好不要做他的老婆。
所以,原主陳珂之所以成為小醜,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愛上鄭克爽,而是因為她遇上了韋小寶。
或者說,是韋小寶做的孽,讓她變成了小醜。
——
現在,讓陳珂變成小醜的罪魁禍首韋小寶離開了,那麽,任務是不是就完成了呢?
騎著馬靜靜地走了一段,楊丹腦海中並沒有想起完成任務的提示音。
沒有提示音,就證明自己還需要努力。
——
繼續往南走,幾天後,楊丹發現江湖上九難名聲大振。
由於九公主的身份平時並不能宣之於口,所以就有了許多牽強附會的說法,去彰顯九難的強大。有些說法,就像修仙似的。
楊丹自己,也派生性的傳出了一丁點兒名聲。
楊丹自然關注這部分,仔細打探了一下,發現名聲裏最重要的,就是“九難徒弟”的身份。自己的武功、輕功什麽的,提都沒人提。
這樣的名聲,必然達不到任務中“名望”的要求。
——
之前,楊丹因為武功大進,一直想在殺龜大會比武,揚名立萬。
結果竄出去早了一點,一開始就麵對馮難敵。
馮難敵是華山派掌門,綽號八麵威風,原劇情裏沒出過手。
楊丹感覺到馮難敵的內功,認為沒有必勝的把握,多半會跟馮難敵戰成平手,就打消了比武的念頭。
楊丹有點後悔。早知道這樣,當初殺龜大會的時候,就不那麽早出去了。
晚點出去的話,說不定可以由其他人打起。
戰勝一個又一個,最後與馮難敵戰成平手,那名聲,說不定就符合“名望”要求了。
而如果一開始就與馮難敵戰成平手,其他人肯定就不敢出手了。這樣,名聲就會有好有壞。好的,是武功高;壞的,是不知輕重沒有禮貌不給名宿留麵子等等,絕對不符合名望要求。
算了,殺龜大會已成過去式,還是向前看好了。
——
這日,楊丹和九難來到一家食店,正在吃喝之間,忽然馬蹄聲響,又有一夥人來到店中。有人叫道:“殺雞,切牛肉,做麵,快,快!”
什麽人如此吆五喝六?楊丹抬頭望了一眼,卻見那幾個吆喝的人並不認識。
“九師太、陳姑娘,原來你們在這裏!我到處尋你們,一直沒找見。”過來的人,正是鄭克爽。
原劇情中,殺龜大會之後,“次日清晨便雇車東行”,直到鄭克爽被馮錫範帶走,才“上北京”。
現在,“往南走”,怎麽就被鄭克爽追上來了?
這是因為,河間在滄州的西麵。南行大道,是通過滄州這條路。因而殺龜大會之後,需要先東行,然後再南行和北行。
這也是說,原劇情中,天地會青木堂群豪暴打鄭克爽,眾禦前侍衛暴打鄭克爽,沐王府群豪捉鄭克爽去成親、逼救援的阿珂跟韋小寶拜堂,楊溢之抓了鄭克爽、再給陳珂和韋小寶弄個木已成舟,馮錫範救回鄭克爽等事情,全都發生在河間至滄州的路上。
現在,由於韋小寶辭行,九難和楊丹輕騎奔行,速度較快,很早就過了滄州。
為了防止與韋小寶不期而遇,到滄州時楊丹什麽都沒說,二人也就繼續以前的目標,南下尋找王琪。
鄭克爽要回台灣,也是要南下的。所以這就遇上了。
——
鄭克爽幾句話說完,就坐到了九難這邊桌旁。
楊丹雖然不想跟他產生什麽瓜葛,但也不想侮辱這個原主傾心的人,就按照一般的客套,讓店主加筷子,又增點了兩個菜。
說實話,多點菜多花錢這種行為,楊丹還是不舒服的。
楊丹做這個任務,最難受就是:錢。
這會兒,楊丹就剩下九百多兩了。並且糟糕的是,有九難在身旁,不再方便劫富濟貧。
真不知道原劇情中渾身上下隻有十幾兩銀子的九難是怎麽瀟灑地生活的!
——
鄭克爽對楊丹口頭稱謝,然後說:“九師太,這次眾家英雄推舉我做福建省的盟主,但晚生年輕識淺才學有限,實在不知道該怎樣行事。若方便的話,還望九師太能夠耳提麵命,指教晚生。”
九難道:“這等機密大事,別在大庭廣眾之間提起。”
鄭克爽道:“九師太指教的是,好在這裏也沒旁人,那些鄉下粗人,聽了也不懂的。”
食店裏的確有幾個鄉下人,卻不再是天地會青木堂群豪了。
繼續吃,任憑鄭克爽再怎麽討好,九難和楊丹也隻是應付,基本沒說話。
很快,九難和楊丹吃好了,楊丹起身結帳。
鄭克爽沒有搶著付帳。他想的是,人情來往,有來有往。這回讓楊丹這邊花錢,下次他就更有理由花錢了。若這次由他花錢,下次也繼續由他花錢,就顯得動機不良。萬一九難楊丹怒而走之,就麻煩了。
結帳之後,九難起身。鄭克爽來得晚,本來還沒吃飽,這時也跟著起身,跟隨九難、楊丹來到店外。
“鄭公子,”楊丹指了指自己和九難的馬,“這兩匹馬是我們的,就送與鄭公子了。”
“什麽?”鄭克爽看了一眼馬,很正常啊,楊丹說的是什麽意思?
一回頭,咦,人呢?
楊丹和九難早已不知去向。
唉,自己的武功,什麽時候也能有這麽高?
——
楊丹和九難到哪兒去了呢?
其實也沒到哪裏,就是離開了南下的官道,往西走了。
送馬,然後用輕功離開,楊丹說了就做了,並沒有請示九難。
反正九難曾經說過:“屆時你直接出手,我能做到跟你同時出手。”九難連出手都跟得上與楊丹同步,施展輕功離開必定也能做到同步。
所以這種情況,楊丹不需要請示。
這自然也是因為這個世界沒有“傳音入密”功夫的關係。
——
楊丹看出來了,剛才吃飯的時候,九難對鄭克爽非常反感(以前不是這樣的)。
殺龜大會之前,鄭克爽主要討好的是楊丹。今天,突然變成討好九難。九難有什麽是值得鄭克爽討好的?
很明顯,是大明公主身份。
若光是討好九難,問題並不嚴重;但鄭克爽在討好九難的同時,必然不可能像以前那樣討好楊丹。因此,客觀上,就像鄭克爽為了討好九難而放棄了討好楊丹似的。
把“為了討好九難而放棄了討好楊丹”翻譯一下,就是為了追求名利而放棄了愛情。
這種人,九難不反感才怪了。
楊丹不想跟鄭克爽產生什麽瓜葛,不想九難不愉快,也不想鄭克爽因為惹到九難而受到嚴懲,所以,楊丹選擇了直接離開,不向鄭克爽解釋。
——
不一日到達一處名叫交合鎮的地方;弄錯了,是交河鎮——居然有這種地名!
連日用輕功趕路,有些疲憊,楊丹和九難就投了客棧,休息了兩日。
楊丹敏銳地感覺到,“接下來到哪裏去做什麽事”的問題,該解決了。
——
尋找王琪,這個目標並不牢靠。原劇情中,九難說中止就中止,證明九難並沒把王琪放在心上。
所以楊丹最好能在九難中止當前目標之前,想好新目標。
隻是韋小寶還是不舒服,因為別人不知道,但自己知道啊。
在韋小寶的概念裏,誓言,是一定要兌現的。所以每逢發誓,韋小寶必定偷奸耍滑,預先設定諸多障礙,爭取不讓誓言成立。
無奈,如今誓言已經成立。
既然誓言成立,就必須兌現;除非是條件不允許,無法兌現。
咦,“條件不允許,無法兌現”啊!不再跟楊丹、九難來往,躲開她們,不就行了麽?
楊丹、九難是江湖人,沒有固定居所。不來往之後,根本就不知道她們在哪裏,還怎麽兌現“當作兄弟”的誓言?
還不對,兄弟,其實也有隔得很遠的。那不是有首詩,說:“遙知兄弟登高台插秧,最後發現少了一人”嗎?
對,就這麽辦。分開之後,偶爾懷念一下,就算是真正兌現誓言了。
所以,殺龜大會一結束,韋小寶就趕來辭行。
為防楊丹不讓,還特意先向九難辭行;有九難發話,楊丹不得不允許自己辭行。
——
韋小寶辭行了。並且,這次辭行,代表的是今後不再來往。
韋小寶心滿意足。同時,楊丹也心滿意足。
原主心願:不再像小醜一樣活著。
而原主陳珂的主要戲份,就在這次南下之行。因為陳珂愛慕鄭克爽,鄭克爽被韋小寶整得像小醜,陳珂就淪落成小醜中的小醜。
——
在這些充當小醜的過程中,原主陳珂有什麽錯呢?
從原劇情中,能夠搜羅出來的事由隻有兩個:一是拒絕韋小寶,二是愛上鄭克爽。
韋小寶,就是個流氓,上來就調戲,並且調戲了這個還要調戲那個,還要逛妓、院,拒絕這樣的人,沒錯。不能因為知道他是太監,就把調戲當作幫助。
愛上鄭克爽呢?花樣年華的陳珂,遇見雄姿英發的鄭克爽;基於外貌,雙方互有好感;隨後交往,基本和拍;之後再遇,愛情萌動——這不是很正常嗎?
誠然,鄭克爽有許多毛病:才能低、怕死、不願為他人擋刀、好麵子、愛炫耀等等。那又怎麽了?
同時出現若幹青年,自然可以擇其優者再交往。陳珂有那個同時接觸若幹青年的條件麽?
陳珂同時接觸的,也就韋小寶和鄭克爽了,選誰,不是一目了然嗎。
不錯,韋小寶很討喜,很能讓人愉快,但那是站在旁觀者立場說的。
就像人們崇敬英雄一樣——英雄極好,但最好不要做英雄的老婆。韋小寶同樣極好,但同樣最好不要做他的老婆。
所以,原主陳珂之所以成為小醜,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愛上鄭克爽,而是因為她遇上了韋小寶。
或者說,是韋小寶做的孽,讓她變成了小醜。
——
現在,讓陳珂變成小醜的罪魁禍首韋小寶離開了,那麽,任務是不是就完成了呢?
騎著馬靜靜地走了一段,楊丹腦海中並沒有想起完成任務的提示音。
沒有提示音,就證明自己還需要努力。
——
繼續往南走,幾天後,楊丹發現江湖上九難名聲大振。
由於九公主的身份平時並不能宣之於口,所以就有了許多牽強附會的說法,去彰顯九難的強大。有些說法,就像修仙似的。
楊丹自己,也派生性的傳出了一丁點兒名聲。
楊丹自然關注這部分,仔細打探了一下,發現名聲裏最重要的,就是“九難徒弟”的身份。自己的武功、輕功什麽的,提都沒人提。
這樣的名聲,必然達不到任務中“名望”的要求。
——
之前,楊丹因為武功大進,一直想在殺龜大會比武,揚名立萬。
結果竄出去早了一點,一開始就麵對馮難敵。
馮難敵是華山派掌門,綽號八麵威風,原劇情裏沒出過手。
楊丹感覺到馮難敵的內功,認為沒有必勝的把握,多半會跟馮難敵戰成平手,就打消了比武的念頭。
楊丹有點後悔。早知道這樣,當初殺龜大會的時候,就不那麽早出去了。
晚點出去的話,說不定可以由其他人打起。
戰勝一個又一個,最後與馮難敵戰成平手,那名聲,說不定就符合“名望”要求了。
而如果一開始就與馮難敵戰成平手,其他人肯定就不敢出手了。這樣,名聲就會有好有壞。好的,是武功高;壞的,是不知輕重沒有禮貌不給名宿留麵子等等,絕對不符合名望要求。
算了,殺龜大會已成過去式,還是向前看好了。
——
這日,楊丹和九難來到一家食店,正在吃喝之間,忽然馬蹄聲響,又有一夥人來到店中。有人叫道:“殺雞,切牛肉,做麵,快,快!”
什麽人如此吆五喝六?楊丹抬頭望了一眼,卻見那幾個吆喝的人並不認識。
“九師太、陳姑娘,原來你們在這裏!我到處尋你們,一直沒找見。”過來的人,正是鄭克爽。
原劇情中,殺龜大會之後,“次日清晨便雇車東行”,直到鄭克爽被馮錫範帶走,才“上北京”。
現在,“往南走”,怎麽就被鄭克爽追上來了?
這是因為,河間在滄州的西麵。南行大道,是通過滄州這條路。因而殺龜大會之後,需要先東行,然後再南行和北行。
這也是說,原劇情中,天地會青木堂群豪暴打鄭克爽,眾禦前侍衛暴打鄭克爽,沐王府群豪捉鄭克爽去成親、逼救援的阿珂跟韋小寶拜堂,楊溢之抓了鄭克爽、再給陳珂和韋小寶弄個木已成舟,馮錫範救回鄭克爽等事情,全都發生在河間至滄州的路上。
現在,由於韋小寶辭行,九難和楊丹輕騎奔行,速度較快,很早就過了滄州。
為了防止與韋小寶不期而遇,到滄州時楊丹什麽都沒說,二人也就繼續以前的目標,南下尋找王琪。
鄭克爽要回台灣,也是要南下的。所以這就遇上了。
——
鄭克爽幾句話說完,就坐到了九難這邊桌旁。
楊丹雖然不想跟他產生什麽瓜葛,但也不想侮辱這個原主傾心的人,就按照一般的客套,讓店主加筷子,又增點了兩個菜。
說實話,多點菜多花錢這種行為,楊丹還是不舒服的。
楊丹做這個任務,最難受就是:錢。
這會兒,楊丹就剩下九百多兩了。並且糟糕的是,有九難在身旁,不再方便劫富濟貧。
真不知道原劇情中渾身上下隻有十幾兩銀子的九難是怎麽瀟灑地生活的!
——
鄭克爽對楊丹口頭稱謝,然後說:“九師太,這次眾家英雄推舉我做福建省的盟主,但晚生年輕識淺才學有限,實在不知道該怎樣行事。若方便的話,還望九師太能夠耳提麵命,指教晚生。”
九難道:“這等機密大事,別在大庭廣眾之間提起。”
鄭克爽道:“九師太指教的是,好在這裏也沒旁人,那些鄉下粗人,聽了也不懂的。”
食店裏的確有幾個鄉下人,卻不再是天地會青木堂群豪了。
繼續吃,任憑鄭克爽再怎麽討好,九難和楊丹也隻是應付,基本沒說話。
很快,九難和楊丹吃好了,楊丹起身結帳。
鄭克爽沒有搶著付帳。他想的是,人情來往,有來有往。這回讓楊丹這邊花錢,下次他就更有理由花錢了。若這次由他花錢,下次也繼續由他花錢,就顯得動機不良。萬一九難楊丹怒而走之,就麻煩了。
結帳之後,九難起身。鄭克爽來得晚,本來還沒吃飽,這時也跟著起身,跟隨九難、楊丹來到店外。
“鄭公子,”楊丹指了指自己和九難的馬,“這兩匹馬是我們的,就送與鄭公子了。”
“什麽?”鄭克爽看了一眼馬,很正常啊,楊丹說的是什麽意思?
一回頭,咦,人呢?
楊丹和九難早已不知去向。
唉,自己的武功,什麽時候也能有這麽高?
——
楊丹和九難到哪兒去了呢?
其實也沒到哪裏,就是離開了南下的官道,往西走了。
送馬,然後用輕功離開,楊丹說了就做了,並沒有請示九難。
反正九難曾經說過:“屆時你直接出手,我能做到跟你同時出手。”九難連出手都跟得上與楊丹同步,施展輕功離開必定也能做到同步。
所以這種情況,楊丹不需要請示。
這自然也是因為這個世界沒有“傳音入密”功夫的關係。
——
楊丹看出來了,剛才吃飯的時候,九難對鄭克爽非常反感(以前不是這樣的)。
殺龜大會之前,鄭克爽主要討好的是楊丹。今天,突然變成討好九難。九難有什麽是值得鄭克爽討好的?
很明顯,是大明公主身份。
若光是討好九難,問題並不嚴重;但鄭克爽在討好九難的同時,必然不可能像以前那樣討好楊丹。因此,客觀上,就像鄭克爽為了討好九難而放棄了討好楊丹似的。
把“為了討好九難而放棄了討好楊丹”翻譯一下,就是為了追求名利而放棄了愛情。
這種人,九難不反感才怪了。
楊丹不想跟鄭克爽產生什麽瓜葛,不想九難不愉快,也不想鄭克爽因為惹到九難而受到嚴懲,所以,楊丹選擇了直接離開,不向鄭克爽解釋。
——
不一日到達一處名叫交合鎮的地方;弄錯了,是交河鎮——居然有這種地名!
連日用輕功趕路,有些疲憊,楊丹和九難就投了客棧,休息了兩日。
楊丹敏銳地感覺到,“接下來到哪裏去做什麽事”的問題,該解決了。
——
尋找王琪,這個目標並不牢靠。原劇情中,九難說中止就中止,證明九難並沒把王琪放在心上。
所以楊丹最好能在九難中止當前目標之前,想好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