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王府護衛曉得青鬆每日去陳彬那裏學藝,出府直奔陳宅方向。


    信王府距皇城極近,周圍多是勳貴聚居地,倒也平靜。再往城南走,便慢慢亂起來,路上見著趁機搗亂之人,王府護衛或綁或打,一路過去,平定不少事情。


    五城兵馬司的人趕到時,信王府護衛已平靖一大片區域,將這些違法亂紀之人交給五城兵馬司,繼續趕往陳宅。


    直撲陳宅不見人,隻陳娘子帶著兩個小兒在家,道青鬆文娃兩個早已離開,護衛們登時嚇出一身冷汗,四散到各個方向尋找李青鬆與徐彩文。


    半日後才有人尋到青鬆,彼時他正忙得滿頭汗,臉上卻興奮得不行:他自加入錦衣衛以來,頭回遇上這樣大的事情,自以為建功立業,正十分得意。


    信王府護衛趕上來道:“小公子,請速速隨我回府!”青鬆一愣,從腰牌認出這人是信王府護衛,忙道:“我這裏正忙著哩,這位大哥,你回去告訴我姐和王妃他們,就說我一切都好,連油皮也沒擦著一點兒,如今正走不開,叫她們休要害怕。等我這裏忙


    完,再回去看她們。”


    護衛哭笑不得,心道:你個毛還沒長齊的小子,說起大話倒一套一套的。


    “就是,我們是錦衣衛,又不是毛孩子。”文娃也湊過來說。


    信王府護衛自有聯係方式,這邊護衛打出訊號,周邊護衛迅速集結,不一會兒就過來十幾個人,瞧著比錦衣衛還威風。


    青鬆跟文娃兩個眼珠子都要瞪出來,青鬆心道:信王爺看著文文弱弱一個人,家裏竟養著這等如狼似虎的護衛,真是了不得!


    他哪裏曉得,信王經曆過當日福王逆亂,又是當今天子最寵信的親弟,還有個指揮禁軍的親閨女,他的護衛五千人自是天下一流,隨便拉出一個來放到錦衣衛裏頭,也不會遜色。


    見青鬆堅持履職,護衛們對視兩眼,立即做出決定:“分出兩人來回府報信,其餘人等就地幫兩位小公子履職。”


    信王是個富貴閑人,但心中仍有大明天下蒼生,早在派護衛出府時便命他們盡可能彈壓亂逆,這時候他們留下幫忙自不算違逆信王命令。


    青鬆十分興奮,他到底還是個半大孩子,先前仗著錦衣衛身份呼來喝去,實際心裏也沒底,更有些刁鑽人,看他年紀不大,便不大肯聽話。


    這會子信王府護衛一到,他自然膽氣豪壯,連說話都沉穩三分。


    卻說信王府中,百合得到消息,曉得兩個小兄弟一切都好,才放下心來。


    信王妃冷眼瞧百合,先見她慌張,曉得這兒媳到底是鄉下出身,沒啥大智慧好眼光,好歹沒立時哭鬧起來,也算她懂事。


    待到百合聽到消息,反而不慌亂,也不吵吵叫青鬆立時回府,信王妃才有三分對百合刮目相看:“你才急成那樣,這會子反不急?”百合笑道:“我年輕,沒啥子見識,叫母妃笑話。那兩個小兄弟跟著我一路到京城,他們的安危自然係在我身上,他們若出一點子事,我沒臉跟娘家人交代。可他們既沒出啥事,拿著朝廷俸祿,就該給


    朝廷分憂,兒媳要是還叫他們回來,豈不是不曉事?”


    百合頓了頓,說起民間一個笑話:“用我們鄉下粗話說,這朝廷就是咱們家開的,他們為朝廷效力,我高興還來不及。”


    信王妃一愣,反應過來不禁捧腹:這話說得粗俗卻有趣,他們皇家人,最樂見的豈不就是文官不惜身、武官不怕死?


    這個兒媳雖見識有限,膽子也有些小,人倒是不糊塗。宋好年兄弟幾個早被信王叫去,一一吩咐他們做正事,王妃帶著百合與信王世子妃照看幾個小孩兒,又與他們說:“如今還不曉得災情如何,若是災情嚴重,朝廷自有章程,我們府上也得拿出個章程來


    。”


    信王世子妃道:“兒媳聽母妃安排。”


    百合曉得自個兒沒啥能為,隻道:“母妃看我有啥能做的事情,隻管叫我去做就是。我別個不成,倒是算賬還算不錯。”


    信王妃從不計較宋好年夫妻兩個說話時稱呼問題,聞言道:“若王府賑災,米糧自有外賬房核算,你們妯娌兩個隻幫我緊緊守好府裏,再一個,算些小賬目便是。”


    妯娌兩個齊齊點頭,信王世子妃回味一下,納罕自個兒竟不如百合這個鄉下來的伶俐,有些後悔太過敦厚老實,往下再說起事情便著意表現。


    她要在婆婆跟前賣好,百合倒沒怎麽發現,老老實實帶著幾個孩子玩,信王妃看世子妃一眼:平日裏挺聰明,怎麽這時候倒急躁起來?


    一時之間,紫禁城內內外外都忙個不住,一日之後才傳來消息,燕山一帶地動,京城受災最重,災情範圍不出北直隸。


    帝京乃這幾十年初見,地動也不算厲害,故而受災最重的京城也還有餘裕享樂,並未陷入愁雲慘淡當中。


    信王妃安排人開粥棚賑濟災民,隻需度過一時艱難,京城便不會生亂,信王世子妃拿出嫁妝為災民購米買糧,百合隻管在府裏算賬。


    這日信王妃忽然說起:“你與烜哥兒身上銀錢可還夠用?”


    這夫妻兩個自打回京,吃穿用度都由王府開銷,自個兒沒花過一文錢,王妃又是想起,隻疑心兒子在民間過於貧窮。


    烜哥兒媳婦出身不如許氏高,隻怕她瞧見妯娌有錢,心裏過不去。


    百合道:“我們兩個身上都有錢哩,隻不容易花出去,這兩日我已在賬上添上三百兩銀子,雖不多,到底算我們一番心意。”


    信王妃目瞪口呆,兒子兒媳都是心大得厲害,她老人家不用憂心他們心思扭曲,反要擔心他們太過實誠,叫人哄騙著吃虧。


    這老人家的心啊,就是操不完,放在兒女身上,沒得半刻停歇。


    地動那日青鬆直到半夜才回王府,倒頭便睡。他和文娃都年輕,第二日一早醒來又精神抖擻,雄赳赳氣昂昂地去北鎮撫司找陳彬,與他要差事。


    陳彬曉得這兩個算是信王府塞給他的累贅,哪裏肯給差事,道:“你們好好待在王府莫給我添亂,就是最大的差事。”


    青鬆不服氣:“昨兒我們兩個還管了半條街來著!”


    陳彬登時嚇出一身冷汗:虧得那街上沒刺頭兒,要不然這兩個焉能全須全尾地站在這裏?待聽說有王府護衛在旁,才後怕道:“下回再有這等事,沒有王府護衛在旁護著,你們休要胡鬧!”


    青鬆跟文娃兩個仗著年紀小,就差跟陳彬撒潑打滾,還真討來一樣差事:穿著飛魚服、跨上繡春刀,滿京裏巡視,但有偷盜、搶劫等事,一概報知附近五城兵馬司曉得,叫他們去抓人。


    青鬆跟文娃得令,如同兩個常勝將軍一般,邁著方步走出北鎮撫司大門。恰好錦衣衛指揮僉事駱令延一眼瞧見,問陳彬:“那兩個做什麽呢?”


    陳彬連忙把來龍去脈一說,駱令延笑道:“心思倒也可嘉。”回去便將此事告知錦衣衛指揮使。


    不過兩日,天子召見,問及京中情形,錦衣衛指揮使報告完正事,順嘴道:“信王府二殿下那位妻弟,年紀雖小,倒也有一片拳拳報國之心。”


    災情不算嚴重,天子也有心情玩笑,聞言笑道:“怎麽會是?”


    錦衣衛指揮使將原委一一道來,天子早有心為宋好年做臉,偏一直不得機會,這時候立刻道:“既這麽著,回頭封賞起來,叫他們兩個一道陛見。”


    錦衣衛指揮使答應一聲,倒著退下。


    半月後災情平定,天子將封賞一道道頒下,又召見地動那日頗有功績的臣子,青鬆與文娃混在真正立功的大人裏,踮著腳才能瞧見天子模樣。


    臣下覲見天子,都有禮官在旁盯著,他倆一亂動,立時挨一頓訓斥:“亂動什麽?”


    偏偏天子在上頭看見,笑問:“那兩個毛頭小子,哪個是烜哥兒的妻弟?”


    宦官傳話下去,青鬆站出來給皇帝磕頭,兩眼亮晶晶:從今往後,他也是見過皇爺、沾過龍氣的人哩!


    青鬆朗聲道:“臣李青鬆,乃信王府二殿下的小舅子,這位徐彩文,是我過命的兄弟,比親兄弟還親些!”他年少魯莽,說話半文不白,登時惹得皇帝掌不住笑出來。旁邊的大人們個個羨慕得眼紅:聖上統共才與兩三個人單獨問話,這兩個小子就得著這樣機會,他們才多大就簡在帝心,他日再立一兩個功


    勞,立時前途無量。


    可誰叫人家有個好姐夫?算起來,李青鬆還是皇家親戚,能得皇家另眼相待,倒也不算奇怪。


    這裏青鬆與文娃見著皇上,高興得如兩隻猴子般,待回到北鎮撫司,便與人大聲吹牛,滿嘴裏皇爺多麽威武,如廟裏菩薩一般,他們又多麽機靈,皇爺十分喜歡他們……陳彬暗道:往日看李青鬆機敏沉穩,原來是在鄉下沒見過世麵的緣故,瞧瞧如今這毛猴子一般的模樣,哪裏還有半點規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采個娘子來養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都山水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都山水娘並收藏采個娘子來養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