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播頻道的畫麵中,雙方戰車剛剛一交手,就進入到了白熱化地對抗中。
伴著裝甲對撞的轟鳴聲、四濺的火星,雙方戰車的第一次對抗,就來了次火星撞地球般的景象;
吳迪那邊戰車在巨大的作用力下,直接來了個裝甲戰車版的後空翻,整個車體直接瞬間離地、來了個三百六十度的大回環;
反觀西南大那邊的戰車同樣也好不到哪去,伴著高速的撞擊,直接彈飛了出去,就像一架飛碟一樣!
沒錯!就是像飛碟一樣,對方的車身本來就有點像鍋蓋,離地騰飛的時候,確實跟飛碟挺像。
“看樣子西南大這邊,在上一屆大學生聯賽之後,對原本的自轉強攻型戰車,確實做出了一些比較高的改動。比如上屆大學生聯賽時,西南大當時參賽的自轉強攻型戰車裝配了超強磁裝備,這一屆似乎刪減了這項係統。”
不得不說,咱們的小飛同誌相比上一屆時,確實做出了很大改變;
起碼,不單單隻會不要臉地抱大腿了0.0
就像對方所說,西南大這次參賽的自轉強攻型戰車,雖然跟上屆時在車型上沒太大改變,但內部係統無疑出現了調整;
諸如上屆大學生聯賽時,西南大當時參賽的自轉強攻型戰車,可是裝配了超強磁裝備的;
而眼下的對抗場麵,對方既然能被彈飛,無疑意味著超強磁裝備已經被拆除;
畢竟如果裝備了超強磁裝備的話,對方也不可能在對抗中被撞飛了。
“確實。照下的情況來看,西南大那邊確實調整了戰車內部結構、刪減了上一屆時的超強磁裝備。坦白講,這種做法,暫時來看,還不知道好壞。好的方麵,超強磁裝備的穩定性偏低,在裝甲對抗中確實容易出問題,拆除後有利於減少不利於戰車穩定性的隱患。而壞的方麵嘛,眾所周知,自轉強攻型戰車有著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一旦翻車,很難進行車體複位。不,應該說根本無法複位。就不知道西南大那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了。”
之前轉播室內的話語權雖然一度被兩位特別嘉賓越俎代庖了,但兩位主播很快調整了過來,一唱一合地將節奏帶了回來。
當然,兩位特別嘉賓這時候也沒有再次搶話;
畢竟之前算是偶然情況,這時候如果再強行搶話,那真就是找茬了。
何況,不管是小飛同誌,還是另外那位主播,雖然在專業性上差一些,但一些簡單的解說,還是沒有問題的;
就像此時的情況,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說得真跟那麽回事似的。
當然,倒不是說兩人在瞎扯淡;
事實上,兩人推測也確實是真實情況;
隻不過……都是廢話,完全就是說了白說0.0
就比如西南大那邊的戰車被彈飛,肯定是拆掉了超強磁裝備啊;
而對方既然敢拆掉超強磁裝備,必然有著其他替代解決車翻後車體複位問題的辦法。
關鍵是!辦法到底是什麽,兩位主播完全就在聊大海,一點有用的都沒有;
甚至,空憋了大多數關注著這場對抗的一肚子疑惑。
更重要的是,偏偏一時半會間,又無法弄清楚西南大那邊到底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憋得大多數人心裏更貓撓一樣。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西南大那邊的戰車,雖然被彈飛了出去,但並沒有出現翻車的情況。
對方的轉速實在太高了,雖然彈飛的過程中,確實遭遇到了諸如林木的障礙物,但就跟脫落的鋸片一般,直接一路切了過去!
甚至,西南大那邊戰車彈飛的路線上,沿途的林木楞是倒下了一大片。
當然,西南大那邊戰車的情況看起來挺狼狽的,吳迪那邊其實也好不到哪去;
之前兩方對撞的作用力,直接將吳迪那邊戰車來個底掉。
而且不同於西南大那邊的戰車,吳迪那邊則出現了翻車情況!
可對方戰車的半分離式結構優勢,這時候就體現出來了;
吳迪那邊戰車的車體,幾乎是呈現半分離狀態,隻依靠貫穿武器係統類似中軸的結構進行連接;
而對方在翻車的第一時間,兩側的行走係統,竟然……類人般做出了個劈叉的動作!
沒錯!就是類人般的劈叉動作。
當然,具體的情況,肯定沒有那麽形象,隻是個大概的意思;
之所以說是類人般的劈叉動作,是張子豪那邊戰車的兩側車體,竟然以先後的順序,進行了反轉調整!
正常情況下,像裝配了豎轉絞盤武器的戰車,一旦出現翻車,其實都是利用武器係統對地進行轟擊,利用反作用力,使得車身調整;
就像陳晨上次大學生聯賽時、乃至這次安娜操作的戰車,其實都是以這種方式進行複位的;
相比較而言,這種方式看似簡潔,但對自身戰車,其實是有著損害的;
畢竟利用對地攻擊的反作用力,對武器係統、乃是車體內部結構,必然會有著很大的負擔。
反觀吳迪那邊戰車的這種調整方式,雖然看起來麻煩了一些,但無疑減少了對戰車的自損性。
更重要的是,這種依靠分離車身進行的調整,地形適用性無疑要強一些。
畢竟諸如一些地質比較鬆軟的地形環境,就算想利用豎轉型絞盤對地攻擊、借助反作用力調整車身,也很難辦大;
甚至,很可能最後不單無法調整車身、令車身複位,搞不好還會陷進地裏,那真就尷尬了。
基於這點,先不談吳迪那邊這款新車型在其他方麵的能力,單是這種作戰環境的適應能力加強,其實就已經很出彩了;
甚至,相比張子豪那邊的新車型,其實吳迪這邊的普及性還要更高一些;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張子豪一樣,擁有辣麽強的微操能力、能夠一打十的!
對於大多數人、乃至操作手而言,就算同樣操作張子豪那輛戰車,恐怕也無法辦到這種事情。
起碼,陳晨自問做不到這點。
畢竟每個人的長短,都是不同的,張子豪的作戰風格,無疑要更適合那種類型。
甚至,陳晨這邊還好點,操作張子豪那款車型的話,估計還能有點建樹,如果換成吳迪,那真就搞笑了;
估計吳迪如果操作張子豪那車型的話,很可能真開成個掃馬路的,那畫麵不要太美0.0
……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裝甲咆哮》,微信關注“優讀文學”,聊人生,尋知己~
伴著裝甲對撞的轟鳴聲、四濺的火星,雙方戰車的第一次對抗,就來了次火星撞地球般的景象;
吳迪那邊戰車在巨大的作用力下,直接來了個裝甲戰車版的後空翻,整個車體直接瞬間離地、來了個三百六十度的大回環;
反觀西南大那邊的戰車同樣也好不到哪去,伴著高速的撞擊,直接彈飛了出去,就像一架飛碟一樣!
沒錯!就是像飛碟一樣,對方的車身本來就有點像鍋蓋,離地騰飛的時候,確實跟飛碟挺像。
“看樣子西南大這邊,在上一屆大學生聯賽之後,對原本的自轉強攻型戰車,確實做出了一些比較高的改動。比如上屆大學生聯賽時,西南大當時參賽的自轉強攻型戰車裝配了超強磁裝備,這一屆似乎刪減了這項係統。”
不得不說,咱們的小飛同誌相比上一屆時,確實做出了很大改變;
起碼,不單單隻會不要臉地抱大腿了0.0
就像對方所說,西南大這次參賽的自轉強攻型戰車,雖然跟上屆時在車型上沒太大改變,但內部係統無疑出現了調整;
諸如上屆大學生聯賽時,西南大當時參賽的自轉強攻型戰車,可是裝配了超強磁裝備的;
而眼下的對抗場麵,對方既然能被彈飛,無疑意味著超強磁裝備已經被拆除;
畢竟如果裝備了超強磁裝備的話,對方也不可能在對抗中被撞飛了。
“確實。照下的情況來看,西南大那邊確實調整了戰車內部結構、刪減了上一屆時的超強磁裝備。坦白講,這種做法,暫時來看,還不知道好壞。好的方麵,超強磁裝備的穩定性偏低,在裝甲對抗中確實容易出問題,拆除後有利於減少不利於戰車穩定性的隱患。而壞的方麵嘛,眾所周知,自轉強攻型戰車有著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一旦翻車,很難進行車體複位。不,應該說根本無法複位。就不知道西南大那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了。”
之前轉播室內的話語權雖然一度被兩位特別嘉賓越俎代庖了,但兩位主播很快調整了過來,一唱一合地將節奏帶了回來。
當然,兩位特別嘉賓這時候也沒有再次搶話;
畢竟之前算是偶然情況,這時候如果再強行搶話,那真就是找茬了。
何況,不管是小飛同誌,還是另外那位主播,雖然在專業性上差一些,但一些簡單的解說,還是沒有問題的;
就像此時的情況,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說得真跟那麽回事似的。
當然,倒不是說兩人在瞎扯淡;
事實上,兩人推測也確實是真實情況;
隻不過……都是廢話,完全就是說了白說0.0
就比如西南大那邊的戰車被彈飛,肯定是拆掉了超強磁裝備啊;
而對方既然敢拆掉超強磁裝備,必然有著其他替代解決車翻後車體複位問題的辦法。
關鍵是!辦法到底是什麽,兩位主播完全就在聊大海,一點有用的都沒有;
甚至,空憋了大多數關注著這場對抗的一肚子疑惑。
更重要的是,偏偏一時半會間,又無法弄清楚西南大那邊到底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憋得大多數人心裏更貓撓一樣。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西南大那邊的戰車,雖然被彈飛了出去,但並沒有出現翻車的情況。
對方的轉速實在太高了,雖然彈飛的過程中,確實遭遇到了諸如林木的障礙物,但就跟脫落的鋸片一般,直接一路切了過去!
甚至,西南大那邊戰車彈飛的路線上,沿途的林木楞是倒下了一大片。
當然,西南大那邊戰車的情況看起來挺狼狽的,吳迪那邊其實也好不到哪去;
之前兩方對撞的作用力,直接將吳迪那邊戰車來個底掉。
而且不同於西南大那邊的戰車,吳迪那邊則出現了翻車情況!
可對方戰車的半分離式結構優勢,這時候就體現出來了;
吳迪那邊戰車的車體,幾乎是呈現半分離狀態,隻依靠貫穿武器係統類似中軸的結構進行連接;
而對方在翻車的第一時間,兩側的行走係統,竟然……類人般做出了個劈叉的動作!
沒錯!就是類人般的劈叉動作。
當然,具體的情況,肯定沒有那麽形象,隻是個大概的意思;
之所以說是類人般的劈叉動作,是張子豪那邊戰車的兩側車體,竟然以先後的順序,進行了反轉調整!
正常情況下,像裝配了豎轉絞盤武器的戰車,一旦出現翻車,其實都是利用武器係統對地進行轟擊,利用反作用力,使得車身調整;
就像陳晨上次大學生聯賽時、乃至這次安娜操作的戰車,其實都是以這種方式進行複位的;
相比較而言,這種方式看似簡潔,但對自身戰車,其實是有著損害的;
畢竟利用對地攻擊的反作用力,對武器係統、乃是車體內部結構,必然會有著很大的負擔。
反觀吳迪那邊戰車的這種調整方式,雖然看起來麻煩了一些,但無疑減少了對戰車的自損性。
更重要的是,這種依靠分離車身進行的調整,地形適用性無疑要強一些。
畢竟諸如一些地質比較鬆軟的地形環境,就算想利用豎轉型絞盤對地攻擊、借助反作用力調整車身,也很難辦大;
甚至,很可能最後不單無法調整車身、令車身複位,搞不好還會陷進地裏,那真就尷尬了。
基於這點,先不談吳迪那邊這款新車型在其他方麵的能力,單是這種作戰環境的適應能力加強,其實就已經很出彩了;
甚至,相比張子豪那邊的新車型,其實吳迪這邊的普及性還要更高一些;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張子豪一樣,擁有辣麽強的微操能力、能夠一打十的!
對於大多數人、乃至操作手而言,就算同樣操作張子豪那輛戰車,恐怕也無法辦到這種事情。
起碼,陳晨自問做不到這點。
畢竟每個人的長短,都是不同的,張子豪的作戰風格,無疑要更適合那種類型。
甚至,陳晨這邊還好點,操作張子豪那款車型的話,估計還能有點建樹,如果換成吳迪,那真就搞笑了;
估計吳迪如果操作張子豪那車型的話,很可能真開成個掃馬路的,那畫麵不要太美0.0
……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裝甲咆哮》,微信關注“優讀文學”,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