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趁著他們視察江堤,先回了衙門,逮著那個姓劉的長史好好查了一回官賬。你猜怎麽著,那賬目,比我臉還幹淨,別說紕漏了,連個錯字都沒有,咱們張刺使這功課做的到家了。”李旭不無諷刺地說,打死他都不相信賑災銀真一分一厘都用在百姓身上了,他雖然見識的少,但官場上雁過拔毛的事情還能聽的少了?
喬珩噗笑,用不出所料的語氣說:“你就算不去看那個賬本,也應該料到會有這個結果。坦白說今年賑災的結果算好了,看樣子至少賑災銀的六成用到位了,比起往年已經算是張秉誌做官仁厚了。要我說這趟來我們就隻帶著耳朵和眼睛,其他不該過問的事就一律不插手。我相信聖上也清楚裏麵的貓膩,也沒指望你鬧出多大的動靜還越州一片天下清明,咱們看明白當中怎麽回事,就已經很可以了。”
李旭不服,他隻要一想到朝廷的銀子最後進了貪官的口袋,心裏就燒起了一團滅不掉的火,嗆聲道:“照你的意思就是不管不問唄,我們明知道那個姓張的刺使屁股底下不幹淨卻什麽都不做?你過得去心裏那一關我可過不去。”
喬珩嗤笑,反問他:“然後呢,你想怎麽樣呢?”
李旭瞪大眼睛,老實說,喬珩很少這麽陰陽怪氣地嗆他,可想通關鍵之後他的臉迅速的灰敗下來。
要懲治一個貪官不難,相信憑借自己的權勢還有喬珩的才智,就算整個越州的官員官官相護,他們也有機會撕出一道口子,想辦法扳倒這個張秉誌,可問題是然後呢?
喬珩不開玩笑地說:“然後越州刺使的官位會空缺,朝廷需要考慮是從下麵提拔人上來,還是從上麵下放個官員到這位子上來。如果是從底層擢升官員,那麽最有可能選中的,應該就是你今天碰到的劉長史。”
喬珩從手邊抽出一份卷宗放在李旭麵前,說道:“此人名喚作劉陽,乃關內道人士,昌平五年三甲同進士出身,做官頭一年下方到越州做個餘衙縣主簿,十二年間頻頻擢升,從從八品做到了正五品長史。在位的功績最拿得出手的是發現了個叫不上名的祥瑞,真正的幹貨一點沒有。我還忘記說了一點,此人家窮,據說當年進京趕考的錢還是其嶽父幫忙給湊的,可你今日看見他會覺得人家日子不好過嗎?”
李旭翻看著卷宗,喬珩繼續說:“我不是非說這個劉長史用了出格的手段擢升,隻是這個劉陽根基不在越州,比起他來,張秉誌好歹是本地出身,張氏一族皆盤踞在此,因此他做起事來至少比劉陽多幾分顧忌。至於下放官員嘛,我可料不準聖上屬意誰,說不定真能給越州送來個好官,但也說不準新來的這位還比不上張秉誌。”
李旭不說話,這一刻他心裏的無力感被無限放大,他真的像為百姓做點什麽,可是到頭來才發現,自己什麽都做不了,這怎麽不叫他沮喪。
喬珩知道身為天家貴胄,李旭行事總帶著幾分想當然,是,天下是他家的,在明麵上,皇帝發話,誰都不敢不尊,但是私底下,總有些貓膩不是一道聖旨可以解決的。
當然,李旭行事的果決也是他的優點,至少他有心想做些什麽,也真願意親自去做,如果他能成長起來,喬珩覺得會是個幹實事的好皇帝。
氣氛太沉重,喬珩怕李旭鑽了牛角尖,開解他道:“有些事不是不管,隻是我們兩個既不知道越州這兒的規矩,手上又沒有合適的人可以推舉上來接手,倒不如先耐心看著,摸清了張秉誌和劉陽等人的底細,以期將來我們如果有了能力改變越州的官場,可以一擊即中。”
李旭勉強扯扯嘴角,舉起茶盞向喬珩示意,兩人都抿了一口茶,其餘的話都在茶裏了。
***
“世子爺,您看這雙鞋行不行?”平歡提著鞋進來,剛在門口略站了站,就被緊隨著他進門的安慶撞得往前一跌,險險地立穩腳跟,平歡回頭就對安慶發射了一計眼殺。
安慶連忙去扶平歡:“平歡哥,你沒事吧,都怪我太毛躁了。”
平歡鼻子出氣:“哼,在殿下和世子爺麵前還如此莽撞,回頭就叫你重新學一回規矩。”
李旭已經緩過來臉色,為安慶開解道:“好了平歡,安慶做錯了你回去該罰就罰,隻別傷了你們兄弟的情義,還有安慶,你急急躁躁地做什麽?”
安慶愛熱鬧,性子也單純,平常喬珩不拘著他,他很快就跟越州會館裏的下人打得火熱,幸好安慶還知道分寸,在外麵知道什麽話該說什麽不該說,喬珩也就隨他去了。這一回,安慶就是打聽到了一個有趣的軼事,才急忙趕回來稟告給主子的。
安慶笑嘻嘻地對著座上的兩位主子請了安,一雙圓圓的虎眼眨巴眨巴地說:“回殿下、世子爺,這事奴才肯定您二位都還沒聽說,原來左仆射大人和劉長史的夫人,是表了又表的表兄妹。”
李旭:“哈?”
安慶點頭:“是真的,剛才您是沒看見,梁大人和張大人剛從外麵回來,還沒進府衙,後街的劉家娘子就逮著空撲到梁大人身邊了,看樣子都成一淚人了,嘴裏還喊著‘表哥’、‘表哥’的,把梁大人都給嚇住了。”
喬珩和李旭對視一眼,還真沒見過這麽熱鬧的戲,喬珩清了清喉嚨,斥責安慶道:“那是人家劉長史的家事,你不許亂加議論,這事和我們沒關係,聽見了沒有。”
安慶縮縮脖子,乖乖地說:“聽見了。”
說完安慶還不甘心,最後補充了一句:“可是事情好像鬧大了,梁大人說他沒有什麽表妹,把長史娘子給扔到獄裏去了。”
***
安慶嘴裏的這個大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城上下,劉陽的娘子一直被關在獄中,梁雲庭好像是氣狠了,命人去查劉家娘子的來曆,揚言要是查清楚了,是他妹子,他就跪地作揖請求劉家娘子原諒,要不是他妹子,就要判劉家娘子一個藐視朝廷命官之罪,罰她流放三千裏。
李旭自從和喬珩談過之後,果然乖乖地做他的吉祥物,再沒有上串下跳地查越州賑災銀的貓膩,反而把目光轉移到了劉家娘子一案上去。
坊間對這起案子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覺得說不定劉家娘子真的是欽差大人的妹子,不然一個婦人家做什麽冒天大的風險去賴一個朝廷命官;也有人覺得劉家娘子是想出人頭地想瘋了,鋌而走險想要賴上欽差,誰知道這位梁欽差認了死理,非要查清楚;當然也有人覺得劉家娘子一個婦道人家做不出這樣的壯舉,鐵定是長史劉陽在背後指使。
反正不管怎麽說,沒幾天,劉家娘子的身份就被查清楚了,原來這女子娘家姓連,連娘子是劉陽娶的繼室,和梁雲庭梁大人一樣都是忠州人士,幼年時母親改嫁,她和母親隨著繼父一家來了越州,後來就嫁給了長史劉陽做填房。
還真別說,都是忠州人士,說不定連娘子和梁雲庭真有親戚關係,反正在梁雲庭從本家那兒拿到族譜抄錄本之前,這個連娘子已經被請出了牢房,目前被單獨安置在衙門後院的偏廂裏。
這日又是個陰雨天,好像來了越州之後,喬珩已經記不清自己有多久沒看見過太陽了,雨滴順著房簷滴在窗外飄零欲落的梧桐葉上,滴答聲沒來由的叫人心裏煩躁。李旭穿著蓑衣穿梭在雨裏,他走的很快,從喬珩在窗戶裏看見他,到他走進門口,也不過就是幾個呼吸的時間。跟在李旭後麵的,是一個似曾相識的身影。
那人脫下蓑衣,露出瘦弱的身體來,喬珩不禁扶額,怎麽李旭和這位又搭上線了。
沒錯,來人正是墨汗的二王子呼延賀,看見他出現在自己這兒,喬珩忍不住埋怨林輝,那也是個不靠譜的,明知道呼延賀關係著兩國邦交,還敢隨隨便便帶著他來越州,心也是太寬了些。
李旭打哈哈道:“我來的路上正好碰見賀兄弟,他說有事要告訴你,我幹脆就帶他一起來了。”
呼延賀,或者說賀青靦腆一笑,附和道:“確實有點事,我不知道對你們重不重要,又怕不說會誤了你們的事,所以就跟著來了。”
喬珩保持著完美的微笑,把李旭和賀青請進來坐下,平歡和安慶已經默默退下,三人圍著火爐把身上的濕氣去掉,喬珩順手幫賀青把要垂到火爐裏的頭發撩起,惹得賀青雙手不知道放哪好,緊張了好一陣。
過了一會兒,他才皺著眉頭說:“我不是很懂你們漢人的風俗,所以也不知道中原的夫妻應該是怎麽相處的,隻是偶然看到,你們那個姓劉的長史,偷偷去找了偏廂裏的連娘子,我覺得他們好像有點問題,因為那個長史走了之後,我晚上聽見連娘子哭了很久。”
賀青說完又搖搖頭,補充了一句:“其實我覺得你們這兒的人都挺奇怪的,既然都把連娘子放出來了,梁大人為什麽不直接把她送回家,反而安置在府衙後院,還有林將軍,偷偷調了幾個人守著後院,我真不明白這是為什麽。”
喬珩奇怪地看了賀青一眼:“你,晚上~聽見連娘子哭?”
喬珩噗笑,用不出所料的語氣說:“你就算不去看那個賬本,也應該料到會有這個結果。坦白說今年賑災的結果算好了,看樣子至少賑災銀的六成用到位了,比起往年已經算是張秉誌做官仁厚了。要我說這趟來我們就隻帶著耳朵和眼睛,其他不該過問的事就一律不插手。我相信聖上也清楚裏麵的貓膩,也沒指望你鬧出多大的動靜還越州一片天下清明,咱們看明白當中怎麽回事,就已經很可以了。”
李旭不服,他隻要一想到朝廷的銀子最後進了貪官的口袋,心裏就燒起了一團滅不掉的火,嗆聲道:“照你的意思就是不管不問唄,我們明知道那個姓張的刺使屁股底下不幹淨卻什麽都不做?你過得去心裏那一關我可過不去。”
喬珩嗤笑,反問他:“然後呢,你想怎麽樣呢?”
李旭瞪大眼睛,老實說,喬珩很少這麽陰陽怪氣地嗆他,可想通關鍵之後他的臉迅速的灰敗下來。
要懲治一個貪官不難,相信憑借自己的權勢還有喬珩的才智,就算整個越州的官員官官相護,他們也有機會撕出一道口子,想辦法扳倒這個張秉誌,可問題是然後呢?
喬珩不開玩笑地說:“然後越州刺使的官位會空缺,朝廷需要考慮是從下麵提拔人上來,還是從上麵下放個官員到這位子上來。如果是從底層擢升官員,那麽最有可能選中的,應該就是你今天碰到的劉長史。”
喬珩從手邊抽出一份卷宗放在李旭麵前,說道:“此人名喚作劉陽,乃關內道人士,昌平五年三甲同進士出身,做官頭一年下方到越州做個餘衙縣主簿,十二年間頻頻擢升,從從八品做到了正五品長史。在位的功績最拿得出手的是發現了個叫不上名的祥瑞,真正的幹貨一點沒有。我還忘記說了一點,此人家窮,據說當年進京趕考的錢還是其嶽父幫忙給湊的,可你今日看見他會覺得人家日子不好過嗎?”
李旭翻看著卷宗,喬珩繼續說:“我不是非說這個劉長史用了出格的手段擢升,隻是這個劉陽根基不在越州,比起他來,張秉誌好歹是本地出身,張氏一族皆盤踞在此,因此他做起事來至少比劉陽多幾分顧忌。至於下放官員嘛,我可料不準聖上屬意誰,說不定真能給越州送來個好官,但也說不準新來的這位還比不上張秉誌。”
李旭不說話,這一刻他心裏的無力感被無限放大,他真的像為百姓做點什麽,可是到頭來才發現,自己什麽都做不了,這怎麽不叫他沮喪。
喬珩知道身為天家貴胄,李旭行事總帶著幾分想當然,是,天下是他家的,在明麵上,皇帝發話,誰都不敢不尊,但是私底下,總有些貓膩不是一道聖旨可以解決的。
當然,李旭行事的果決也是他的優點,至少他有心想做些什麽,也真願意親自去做,如果他能成長起來,喬珩覺得會是個幹實事的好皇帝。
氣氛太沉重,喬珩怕李旭鑽了牛角尖,開解他道:“有些事不是不管,隻是我們兩個既不知道越州這兒的規矩,手上又沒有合適的人可以推舉上來接手,倒不如先耐心看著,摸清了張秉誌和劉陽等人的底細,以期將來我們如果有了能力改變越州的官場,可以一擊即中。”
李旭勉強扯扯嘴角,舉起茶盞向喬珩示意,兩人都抿了一口茶,其餘的話都在茶裏了。
***
“世子爺,您看這雙鞋行不行?”平歡提著鞋進來,剛在門口略站了站,就被緊隨著他進門的安慶撞得往前一跌,險險地立穩腳跟,平歡回頭就對安慶發射了一計眼殺。
安慶連忙去扶平歡:“平歡哥,你沒事吧,都怪我太毛躁了。”
平歡鼻子出氣:“哼,在殿下和世子爺麵前還如此莽撞,回頭就叫你重新學一回規矩。”
李旭已經緩過來臉色,為安慶開解道:“好了平歡,安慶做錯了你回去該罰就罰,隻別傷了你們兄弟的情義,還有安慶,你急急躁躁地做什麽?”
安慶愛熱鬧,性子也單純,平常喬珩不拘著他,他很快就跟越州會館裏的下人打得火熱,幸好安慶還知道分寸,在外麵知道什麽話該說什麽不該說,喬珩也就隨他去了。這一回,安慶就是打聽到了一個有趣的軼事,才急忙趕回來稟告給主子的。
安慶笑嘻嘻地對著座上的兩位主子請了安,一雙圓圓的虎眼眨巴眨巴地說:“回殿下、世子爺,這事奴才肯定您二位都還沒聽說,原來左仆射大人和劉長史的夫人,是表了又表的表兄妹。”
李旭:“哈?”
安慶點頭:“是真的,剛才您是沒看見,梁大人和張大人剛從外麵回來,還沒進府衙,後街的劉家娘子就逮著空撲到梁大人身邊了,看樣子都成一淚人了,嘴裏還喊著‘表哥’、‘表哥’的,把梁大人都給嚇住了。”
喬珩和李旭對視一眼,還真沒見過這麽熱鬧的戲,喬珩清了清喉嚨,斥責安慶道:“那是人家劉長史的家事,你不許亂加議論,這事和我們沒關係,聽見了沒有。”
安慶縮縮脖子,乖乖地說:“聽見了。”
說完安慶還不甘心,最後補充了一句:“可是事情好像鬧大了,梁大人說他沒有什麽表妹,把長史娘子給扔到獄裏去了。”
***
安慶嘴裏的這個大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城上下,劉陽的娘子一直被關在獄中,梁雲庭好像是氣狠了,命人去查劉家娘子的來曆,揚言要是查清楚了,是他妹子,他就跪地作揖請求劉家娘子原諒,要不是他妹子,就要判劉家娘子一個藐視朝廷命官之罪,罰她流放三千裏。
李旭自從和喬珩談過之後,果然乖乖地做他的吉祥物,再沒有上串下跳地查越州賑災銀的貓膩,反而把目光轉移到了劉家娘子一案上去。
坊間對這起案子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覺得說不定劉家娘子真的是欽差大人的妹子,不然一個婦人家做什麽冒天大的風險去賴一個朝廷命官;也有人覺得劉家娘子是想出人頭地想瘋了,鋌而走險想要賴上欽差,誰知道這位梁欽差認了死理,非要查清楚;當然也有人覺得劉家娘子一個婦道人家做不出這樣的壯舉,鐵定是長史劉陽在背後指使。
反正不管怎麽說,沒幾天,劉家娘子的身份就被查清楚了,原來這女子娘家姓連,連娘子是劉陽娶的繼室,和梁雲庭梁大人一樣都是忠州人士,幼年時母親改嫁,她和母親隨著繼父一家來了越州,後來就嫁給了長史劉陽做填房。
還真別說,都是忠州人士,說不定連娘子和梁雲庭真有親戚關係,反正在梁雲庭從本家那兒拿到族譜抄錄本之前,這個連娘子已經被請出了牢房,目前被單獨安置在衙門後院的偏廂裏。
這日又是個陰雨天,好像來了越州之後,喬珩已經記不清自己有多久沒看見過太陽了,雨滴順著房簷滴在窗外飄零欲落的梧桐葉上,滴答聲沒來由的叫人心裏煩躁。李旭穿著蓑衣穿梭在雨裏,他走的很快,從喬珩在窗戶裏看見他,到他走進門口,也不過就是幾個呼吸的時間。跟在李旭後麵的,是一個似曾相識的身影。
那人脫下蓑衣,露出瘦弱的身體來,喬珩不禁扶額,怎麽李旭和這位又搭上線了。
沒錯,來人正是墨汗的二王子呼延賀,看見他出現在自己這兒,喬珩忍不住埋怨林輝,那也是個不靠譜的,明知道呼延賀關係著兩國邦交,還敢隨隨便便帶著他來越州,心也是太寬了些。
李旭打哈哈道:“我來的路上正好碰見賀兄弟,他說有事要告訴你,我幹脆就帶他一起來了。”
呼延賀,或者說賀青靦腆一笑,附和道:“確實有點事,我不知道對你們重不重要,又怕不說會誤了你們的事,所以就跟著來了。”
喬珩保持著完美的微笑,把李旭和賀青請進來坐下,平歡和安慶已經默默退下,三人圍著火爐把身上的濕氣去掉,喬珩順手幫賀青把要垂到火爐裏的頭發撩起,惹得賀青雙手不知道放哪好,緊張了好一陣。
過了一會兒,他才皺著眉頭說:“我不是很懂你們漢人的風俗,所以也不知道中原的夫妻應該是怎麽相處的,隻是偶然看到,你們那個姓劉的長史,偷偷去找了偏廂裏的連娘子,我覺得他們好像有點問題,因為那個長史走了之後,我晚上聽見連娘子哭了很久。”
賀青說完又搖搖頭,補充了一句:“其實我覺得你們這兒的人都挺奇怪的,既然都把連娘子放出來了,梁大人為什麽不直接把她送回家,反而安置在府衙後院,還有林將軍,偷偷調了幾個人守著後院,我真不明白這是為什麽。”
喬珩奇怪地看了賀青一眼:“你,晚上~聽見連娘子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