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購地到建成前後經曆7年,於1972年才大功告成。酒店樓高二十層,是九龍市區著名建築之一。


    其後,夏利裏拉家族在銀行的支持下,全資擁有星洲園景假日酒店、美國康涅狄洛格州和加拿大蒙特利爾lepevillon酒店,擁有檳城假日酒店的30%股權、香港海景假日酒店10%股權。


    哈利成為蜚聲世界的酒店王子。


    酒店業是夏利裏拉家族的支柱產業。此外,家族還擁有地產證券投資、進出口貿易、旅遊業、餐飲業、雜誌業、服裝業等。


    哈利秉掌酒店業務,其他業務由兄弟各擋一麵。


    夏利裏拉集團的龐大財產,是家族成員共同努力的結果。若要論功勞,哈利當然是第一大元勳。


    哈利常說這樣的話:“我們全家人,誰都吃過苦,誰都盡了力。我不希望外界老是評功論勳,我們六兄弟隻是角色不同,就像塔亭的六根柱子,缺一不可。”


    家族掌門人哈利曾向母親發誓,隻要在他的有生之年,六兄弟怎麽也不分開,和初來香港時一樣,全家人合住在一起,有福共享,有難同當。


    苦難早已成為曆史,原先一家10口擠在一起的蝸居,早已拆除蓋了新建築。


    夏利裏拉家族私邸建在九龍塘,占地三萬多平方英尺,建築風格揉合印度泰姬陵與摩利謝式,由拱形及半圓形圖案構成。


    私邸建於六十年代,耗資七百萬萬港元,時價值數億港元。


    印度另一個富豪梅真尼在渣甸山的私邸花費四百萬港元,規模及豪華程度要稍遜一籌。


    當時有人問哈利是否有意與梅真尼鬥富,哈利說:“我們從沒這樣想過,我們的住宅大,是由於家族成員多。”


    哈利說此話時,家族成員已有30多位。


    香港人往往隻能瞻仰這幢花園住宅的外貌,很難窺其真顏。香港名記者黃文湘曾有幸探訪這幢豪華建築,現摘錄如下:


    “1970年3月,記者曾經特別訪問佐治·夏利裏拉,他引導參觀這所摩利謝式的華麗私邸時,使記者產生如劉姥姥遊大觀園之感。走進這座龐大豪華的私邸裏,仿佛置身於另一個世界中。四十個睡房、三十九個浴室,還有健身房、蒸汽浴池、花園、遊泳池、天台花園,以及麵積達六百平方英尺的廚房,都使參觀的人,感到驚奇。這所住宅共有傭人三十五名,每年支付的傭人工資,比當時香港總督的年薪還要多一些。”


    “這座龐大住宅四方形走廊的各端,是各單位,夏利裏拉氏每一個兄弟,與其妻兒,居住於一個單位。每居住單位中間,隔著客房。除了在樓下的大客廳和飯廳外,每一個單位都有自己的小客廳、小飯廳和小廚房,在此預備早餐及點心。”


    “三十九個浴室內的瓷磚,花紋和圖案亦各不同。那些奇形怪狀的瓷磚,大部分購自意大利,小部分從印度及其他國家運來。”


    “巨宅內,花園裏有泳池,天台上有遊戲場,並設有玩具形的石椅子,是夏日炎炎中兒童及成年人遊泳、遊戲及憩息的好地方。”


    “很少家庭的家具,鋪上鹿皮。但這所私邸堂內女化妝室的家私,全鋪上不同花紋的鹿皮。若佐治·夏利裏拉不作說明,記者就不會知道室內的裝置是如此這般名貴。”


    到如今的1983年,夏利裏拉家族在九龍塘又建築一幢豪華巨宅,巨宅擁有二十個睡房,建築風格相似。


    兩幢私邸相隔不遠,交相輝映,分外惹人注目。


    新住宅由部分第二代、第三代居住。目前,夏利裏拉家族擁有五十多位成員,不計已出嫁的女成員。


    夏利裏拉家族的特點也是“同居共財”。但他們的同居共財,與張祝珊家族的同居共財有很大的不同。


    張祝珊家族的財產至少比這個家族多出一倍。張家創業時克勤克儉,發達後,仍是慳吝簡樸,與升鬥小民無異。


    張家積聚財富的意義,似乎就在積聚本身。奢侈對這個富可敵國的家族來說,永遠是個陌生的詞匯。


    夏利裏拉家族,既能吃苦,又會享受,如哈利向母親承諾的那樣,有福共享,有難同當。


    家族同居一屋,又相對獨立。家族也沒立下什麽清規戒律,而是按照印度人的習俗,享受充分的自由。


    而此時位於九龍塘的夏利裏拉家族豪宅,夏利裏拉六兄弟齊聚一堂。


    這也是夏利裏拉家族的習俗,每個星期的星期六會進行家族聚餐,然後說各自負責的事業情況。


    當然如今的家庭成員多了,第一代夏利裏拉家族的成員已經老去,新一代的成員負責了家族企業的方方麵麵,但是依然夏利裏拉家族的會議由六人來決定。


    而此時正是負責服裝公司的佐治夏利裏拉說話。


    雖然在夏利裏拉家族全力轉型酒店業遇到困難時,夏利裏拉家族的服裝店減少到了一間。


    但是在家族渡過難關後,夏利裏拉家族的服裝店又重新開了起來。


    如今夏利裏拉家族的服裝店在港有五十多間,手下工人有一千三百多人,服裝店遍及東亞東南亞各地。


    而有之前英軍和美軍的軍服訂單,服裝店更是遍地開花。


    佐治夏利裏拉是夏利裏拉家族服裝行業的負責人。


    “最近香江紡織原料價格一直在上漲,趨勢非常不正常,我派人調查後發現,是香江紡織協會搞的鬼。”


    “他們現在正在狙擊麒麟服裝集團,想要迫使麒麟服裝集團低頭。”佐治夏利裏拉說到。


    “幹得好,這麒麟服裝集團一直在和我們競爭,壓縮我們的市場,要不是有英軍和美軍的軍服生意,我們可要虧不少。”


    “現在有人收拾他們,我覺得很好!”


    夏利裏拉家的第三子傑克夏利裏拉說到。


    “三哥說的對,我們什麽都不用做,直接坐在原地隔岸觀火就好了,讓他們打生打死好了!”弗蘭茲夏利裏拉說道。


    在做的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然後看向了坐在主位上的哈利夏利裏拉,因為他是整個夏利裏拉家族的話事人,也是決策者,夏利裏拉家族有這樣的成就都是他一手創建的。


    哈利夏利裏拉緩慢開口道:“佐治,我們還有多少紡織原料。”


    “大哥,因為我們一直有囤積原料的習慣,所以目前倉庫裏還有價值五千萬港幣的紡織原料。”佐治夏利裏拉說道。


    “留下兩千萬港幣的紡織原料,其他的三千萬港幣的紡織原料給麒麟服裝集團送過去,原價賣給他們。”哈利夏利裏拉說道。


    “為什麽,大哥,這可是我們擊敗麒麟服裝公司的好機會,再說又不是因為我們的原因。”


    “即使擔心李誌文,那我們不動手不就行了。”佐治夏利裏拉說道。


    “愚蠢,商戰就沒有中立一說,要不是朋友,要不就是敵人。”


    “那些紡織協會的家夥真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李誌文要是認真對待,隨便勾一勾手指就碾死他們了,我們既然知道結果,何必坐在一旁隔岸觀火呢。”


    “現在出手,還可以獲得李誌文的友誼。”哈利夏利裏拉說道。


    “萬一李誌文不在意呢,萬一李誌文輸了呢。”佐治夏利裏拉依舊不情願道。


    “輸了又如何,服裝公司在李誌文的商業體係中不值一提,丟了又如何。”哈利夏利裏拉說道。


    “是,大哥,我這就把紡織原料送過去!”佐治夏利裏拉盡管不願意,但是哈利夏利裏拉在家族一言九鼎,其他人不敢反駁。


    “傑克,另外你向新德裏那邊去電話,讓他們幫忙收購紡織原料。”哈利夏利裏拉說道。


    “明白,兄長!”傑克夏利裏拉說道。


    .......


    周大福珠寶行,港人有誰不曉?漫步中環、銅鑼灣、油麻地、旺角、彌敦道等旺市鬧區,處處可見周大福珠寶行珠光寶氣的裝飾。


    天落黑,鋪麵金光燦燦,耀人眼目。


    香港是世界最大的鑽石消耗地,周大福占進口加工量的1/3。


    周大福珠主行還衍生出兩家上市公司,1995年集團上市公司市值達六百八十四億港元。


    周大福珠寶行開山鼻祖是周至元,功臣是其女婿鄭語桐。近些年來,鄭語桐家族一直榮登香港十大富豪榜。


    昔日一名身無分文的小學徒,如今富可敵國。人們莫不關心鄭氏的發跡史。人們自然會說,鄭氏得周大福之福,做上周家的乘龍快婿。


    中國古代有指腹為婚的習俗,此習俗沿襲到近代還頗為流行。


    1924年冬,羊城西關綢緞莊,有兩個夥計的妻子差不多同時有喜。


    一位夥計叫周至元,另一位叫鄭敬冶,兩人是患難之交,情如手足。


    一日打烊後兩人上茶鋪,喜悅之情難以言表。


    周至元說:“我們兩家內人同時有喜,是老天賜我們的好運。若來日生得一個仔,一個女,我們結親家怎樣?”鄭敬詒馬上欣然讚許。


    1925年8月26日,鄭敬治在順德老家的妻子生得一仔,鄭敬治聞訊趕回順德,為兒取名裕彤。不久,周至元妻子生下一女,即周翠英。


    大約1928年,年紀稍長的周至元對鄭敬治說:“做夥計永遠沒發頭,我們還是各自另謀生路吧。”


    周至元與他堂兄周方普同去葡京開金鋪。周至元的金鋪號叫周大福,周方普的金鋪號叫周生生。商場險惡,親戚共在一地落腳謀生,互相好有個照應。


    鄭敬治回順德老家發展,開一間小雜貨鈉。順德離葡京不遠,兩家常有來往。


    相比之下,鄭敬治生意不及周至元,聊以維持一家溫飽。鄭敬詒把發達的希望寄予兒子身上。鄭語桐在家讀到小學畢業。


    1940年,日本占據了華夏半壁山河。羊城的不少地方淪為日偽統治。順德暫且未淪陷,可人心惶惶。


    當時公認的安全地方,是英人葡人統治的港澳。


    鄭敬詒去了一趟葡京,周至元滿口答應讓未來的女婿來他店裏。


    鄭敬詒把兒子送往葡京,他擔心兒子以女婿自居,不思上進,故意說:“周至元如今是大老板,未必就認我這個過氣(過時)的老友,你到周家,須勤勤懇懇,若好吃懶做,周家就會把你這個夥計掃地出門,”


    鄭敬詒未舉家遷葡京,葡京人口激增,房租飛漲,並非窮人的避難所。


    十五歲的鄭語桐進了周大福金鋪做小學徒。周至元為了把未來的女婿琢磨成器,從不提指腹為婚一事,也不給摯友的兒子什麽優待。不逼不上道——這是傳統帶徒行之有效的方式。


    鄭語桐從做雜役於起:掃地、抹灰、沏茶、洗廁所、燒開水。鄭語桐很老實,一絲不苟,不敢懶怠半分。


    他幹完活,就主動幫別的夥計打理生意,並細心觀察做生意的門道。


    不久,周至元就免去鄭語桐做雜役,讓他坐櫃台招攬生意。


    得到提升,鄭語桐喜不自禁,工作更勤奮,每天都早早來到金鋪,打掃店鋪的衛生。


    周至元暗暗高興,但沒有表露出來,怕鄭語桐得意忘形。誰知,鄭語桐突然鬆懈下來,三天兩頭跟鋪麵師傅差不多同時趕來上班。


    雖然沒有耽誤開市時間,可店裏有不成文的規矩,小夥計都得自覺先到。


    原來,南灣頂頭,有一家羊城人開的金鋪,每日開市略早。周大福金鋪的夥計,住在台山矮屋裏。


    每日上班,鄭語桐就繞到南灣那問金鋪,看店鋪的首飾款式和生意問道。一看就入迷,因此常常遲到。


    周至元在心裏叫道:“好眼力!”周至元頗為欣賞這家金鋪的貨色及做派,因都是同業,彼此間都很忌諱警覺,作為周大福的老板,自然不好“看鋪”,隻是從門口過時,匆匆睇幾眼。


    羊城金鋪的人,恐怕還認不得這個周大福的小夥計。那年頭,睇客多過顧客,金鋪老板也都隨意讓看客過過“睇癮”。


    周至元道:“你喜歡睇,以後每天去睇一個時辰,要睬個清楚。”


    鄭語桐吃驚地望著老板,周至元道:“叫你睇,你就去睇。”


    鄭語桐心領神會,以後每天都去睇金鋪,不光是羊城人開的這家,有些業績平平的金鋪也會“爆冷”,擺出別出心裁的新款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香江大亨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老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老怪並收藏香江大亨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