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那個揚州,也是漕運鹽幫聚集的揚州。
巡鹽禦史府內,一個大約十歲的小女孩身穿重孝,急匆匆地在院子裏走著,後麵一個十二三歲的丫頭急急忙忙地追上來。細看這丫頭是容貌,完全是縮小版的雪雁。再看前麵的小女孩,身形怯弱,臉龐雪白,沒走多遠就覺得氣喘籲籲了,不是黛玉又是誰?
再一次醒來,黛玉發現自己回到了巡鹽禦史府裏,第一眼看到的是幼年的雪雁和滿身的重孝,心裏驟然一陣驚慌。她也顧不得儀表,慌忙趿上鞋子就往外跑去,隻見府裏處處樹著白幡,到處的匾額上都纏著白綢,令人一顆心直往外沉。
到了後院的正堂門前,果然看到一個漆黑的棺木擺在了正堂裏,幾個頭帶銀釵,身披重孝的女人正在那裏嚶嚶哭泣,兩排各有數十個丫頭和小廝垂手立著,身上穿的也都是一身白孝。黛玉看到那上頭的“奠”字,再看牌位上“林如海”三字清清楚楚地寫著,雙眼滾滾地落下淚來。
重生回到了幼時,再一次與至親天人永隔,心裏的痛苦可想而知。
裏麵的幾個女人聽到哭聲,抬頭見是黛玉來了,都一齊迎上前來。黛玉認得她們都是父親的姬妾,於是強忍悲痛,以“姨娘”稱呼。這時,門外匆匆走來了一個三十多歲模樣的中年人,也是一身重孝。他是府裏的管家的兒子,也是林如海的長隨,名叫林拙。
林拙看見黛玉,連忙上來行禮。長輩的親隨,按例也要當半個長輩來尊重的,黛玉避開半個身子,以“叔”稱呼。
林拙看了看黛玉還有林如海的幾位姬妾,說明來意:
“管家讓我來告訴大小姐和眾位姨娘一聲,賈家跟來的那位賈二爺正在前廳,說要替大小姐查收咱們家的鋪子、田契和家產。”
幾位姨娘沒有吭聲,都把目光投向了旁邊的黛玉。畢竟姬妾通買賣,林如海在時,她們勉強可以說是半個主子,眼下林如海死了,他們的命運也全掌握在眼前這十歲的林家繼承人手裏。
黛玉抿緊了嘴唇,沒有說話。
她想起前生也曾有過這樣的一幕問話,那時候她隻顧著傷心悲痛,聞言就回了一句:“向管家說,一切就拜托璉二哥了。”因此,她就成了身無分文的孤女,隻有幾摞書本筆墨帶去賈府,跟林家的親戚都失去了聯係不說,連幾位姨娘的下落也一概不知。
眼下重活回來,第一道難題擺在了她的眼前:保住林如海留下的家產。
“我不曾拜托賈家人替我查收家產。”
黛玉冷靜地說道,她點出了年紀較大,性情也比較沉穩的一位姨娘:
“請葉姨娘隨我一同去看看吧!”
林拙帶路前廳而去。
離著前廳還有一段距離,就聽見賈璉的仆人旺兒正在嫌棄府內的丫頭端上來的茶水不好。屋裏,五十多歲的管家說道:“這是府裏待客的茶,主家有事,倉促之下準備得不周到,還請賈家二爺多多擔待。”
隻聽賈璉笑著說道:“管家這話就見外了,林丫頭年幼沒了父母,作為外祖家要為她拿主意,當然也不算是外人。”他又問,“隻是賬簿和田契房契怎麽還沒有送來?”
林拙走在前頭,先一步進了屋,附耳在管家身旁說了幾句。管家連忙站起身迎出去,黛玉和葉姨娘帶著雪雁已經來到了門外。賈璉見是黛玉來了,連忙搶在管家之前開口說話:
“林妹妹來了,怎麽不在屋裏休息?林姑爺去了,妹妹更應該保重自己的身體,有什麽為難的,就和我這個哥哥說。”
儼然是一副當家做主的樣子。
黛玉鄭重地行了一禮:“璉二哥的好意心領了。巡鹽禦史府是我自己的家,府裏的管事也都算是半個長輩,還有姨娘幫我照看著。”她看了看管家,又說道:“隻是有一樣事情為難:最近會有父親故交來吊唁,請璉二哥幫忙多多出麵應酬。”
府裏沒有林如海那邊的親人,由黛玉母舅這邊的人出麵應酬也算不違規矩。況且林如海生前結交的,也都是掌握經濟命脈的實權官員,比起他榮國府裏一個沒品沒級的紈絝來說,不知高出多少去。
隻是賈璉眼高於頂慣了,反而看不起這些三品五品,靠科舉和功績實打實升上來的的官員。他惦記著鳳姐轉述王夫人的囑托,務必要把林家的財產掌握在手上,當下打了個哈哈說道:
“那些官員,派個長隨打發去陪著也就夠了。你是我們榮國府的外甥女,老太太嫡親的外孫女,不必理會那些人。來的時候二太太就交代了,仔細林家的惡仆欺你年幼,欺上瞞下的,混蒙了家產。林妹妹隻管將養身子,把後院的這些庶務交給我就好了。”
管家在旁邊不滿地冷哼一聲,顯然他知道賈璉口中的“惡仆”就是在說他。黛玉聽清了賈璉是奉了王夫人的交代,來插手林家的家產,不禁心中冷笑:這平日菩薩一般的王夫人,真是打得一肚子好算盤。
黛玉麵上不顯露嘲諷的神色,再次鄭重地向賈璉說道:“後院的事情,我有姨娘和管家幫著,勉強也能應付。要緊的是明天有幾位鹽務上的官員要來吊唁,他們知道榮國府有人來,隻怕不見一麵恐留人話柄,需得璉二哥親自出麵應酬才是。”
隨後吩咐林拙去取預先送來的拜貼,直接送到賈璉暫居的房間裏去。
一旁的葉姨娘也開口說道:“賈家的二爺為我們大人的事情忙裏忙外,也是辛苦了,就請先回去休息,明日怕還是有不少事情需得賈家二爺相助。”
賈璉斜眼看著葉姨娘,窩了滿肚子的火。他自認為出身高門大戶的榮國府,本來把整個巡鹽禦史府都沒有放在眼裏,誰料這林家的上下個個都拂他的意,連一個姨娘也出來下了逐客令。可是想到林家的家產,多大的“委屈”,賈璉也隻好忍了。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那個揚州,也是漕運鹽幫聚集的揚州。
巡鹽禦史府內,一個大約十歲的小女孩身穿重孝,急匆匆地在院子裏走著,後麵一個十二三歲的丫頭急急忙忙地追上來。細看這丫頭是容貌,完全是縮小版的雪雁。再看前麵的小女孩,身形怯弱,臉龐雪白,沒走多遠就覺得氣喘籲籲了,不是黛玉又是誰?
再一次醒來,黛玉發現自己回到了巡鹽禦史府裏,第一眼看到的是幼年的雪雁和滿身的重孝,心裏驟然一陣驚慌。她也顧不得儀表,慌忙趿上鞋子就往外跑去,隻見府裏處處樹著白幡,到處的匾額上都纏著白綢,令人一顆心直往外沉。
到了後院的正堂門前,果然看到一個漆黑的棺木擺在了正堂裏,幾個頭帶銀釵,身披重孝的女人正在那裏嚶嚶哭泣,兩排各有數十個丫頭和小廝垂手立著,身上穿的也都是一身白孝。黛玉看到那上頭的“奠”字,再看牌位上“林如海”三字清清楚楚地寫著,雙眼滾滾地落下淚來。
重生回到了幼時,再一次與至親天人永隔,心裏的痛苦可想而知。
裏麵的幾個女人聽到哭聲,抬頭見是黛玉來了,都一齊迎上前來。黛玉認得她們都是父親的姬妾,於是強忍悲痛,以“姨娘”稱呼。這時,門外匆匆走來了一個三十多歲模樣的中年人,也是一身重孝。他是府裏的管家的兒子,也是林如海的長隨,名叫林拙。
林拙看見黛玉,連忙上來行禮。長輩的親隨,按例也要當半個長輩來尊重的,黛玉避開半個身子,以“叔”稱呼。
林拙看了看黛玉還有林如海的幾位姬妾,說明來意:
“管家讓我來告訴大小姐和眾位姨娘一聲,賈家跟來的那位賈二爺正在前廳,說要替大小姐查收咱們家的鋪子、田契和家產。”
幾位姨娘沒有吭聲,都把目光投向了旁邊的黛玉。畢竟姬妾通買賣,林如海在時,她們勉強可以說是半個主子,眼下林如海死了,他們的命運也全掌握在眼前這十歲的林家繼承人手裏。
黛玉抿緊了嘴唇,沒有說話。
她想起前生也曾有過這樣的一幕問話,那時候她隻顧著傷心悲痛,聞言就回了一句:“向管家說,一切就拜托璉二哥了。”因此,她就成了身無分文的孤女,隻有幾摞書本筆墨帶去賈府,跟林家的親戚都失去了聯係不說,連幾位姨娘的下落也一概不知。
眼下重活回來,第一道難題擺在了她的眼前:保住林如海留下的家產。
“我不曾拜托賈家人替我查收家產。”
黛玉冷靜地說道,她點出了年紀較大,性情也比較沉穩的一位姨娘:
“請葉姨娘隨我一同去看看吧!”
林拙帶路前廳而去。
離著前廳還有一段距離,就聽見賈璉的仆人旺兒正在嫌棄府內的丫頭端上來的茶水不好。屋裏,五十多歲的管家說道:“這是府裏待客的茶,主家有事,倉促之下準備得不周到,還請賈家二爺多多擔待。”
隻聽賈璉笑著說道:“管家這話就見外了,林丫頭年幼沒了父母,作為外祖家要為她拿主意,當然也不算是外人。”他又問,“隻是賬簿和田契房契怎麽還沒有送來?”
林拙走在前頭,先一步進了屋,附耳在管家身旁說了幾句。管家連忙站起身迎出去,黛玉和葉姨娘帶著雪雁已經來到了門外。賈璉見是黛玉來了,連忙搶在管家之前開口說話:
“林妹妹來了,怎麽不在屋裏休息?林姑爺去了,妹妹更應該保重自己的身體,有什麽為難的,就和我這個哥哥說。”
儼然是一副當家做主的樣子。
黛玉鄭重地行了一禮:“璉二哥的好意心領了。巡鹽禦史府是我自己的家,府裏的管事也都算是半個長輩,還有姨娘幫我照看著。”她看了看管家,又說道:“隻是有一樣事情為難:最近會有父親故交來吊唁,請璉二哥幫忙多多出麵應酬。”
府裏沒有林如海那邊的親人,由黛玉母舅這邊的人出麵應酬也算不違規矩。況且林如海生前結交的,也都是掌握經濟命脈的實權官員,比起他榮國府裏一個沒品沒級的紈絝來說,不知高出多少去。
隻是賈璉眼高於頂慣了,反而看不起這些三品五品,靠科舉和功績實打實升上來的的官員。他惦記著鳳姐轉述王夫人的囑托,務必要把林家的財產掌握在手上,當下打了個哈哈說道:
“那些官員,派個長隨打發去陪著也就夠了。你是我們榮國府的外甥女,老太太嫡親的外孫女,不必理會那些人。來的時候二太太就交代了,仔細林家的惡仆欺你年幼,欺上瞞下的,混蒙了家產。林妹妹隻管將養身子,把後院的這些庶務交給我就好了。”
管家在旁邊不滿地冷哼一聲,顯然他知道賈璉口中的“惡仆”就是在說他。黛玉聽清了賈璉是奉了王夫人的交代,來插手林家的家產,不禁心中冷笑:這平日菩薩一般的王夫人,真是打得一肚子好算盤。
黛玉麵上不顯露嘲諷的神色,再次鄭重地向賈璉說道:“後院的事情,我有姨娘和管家幫著,勉強也能應付。要緊的是明天有幾位鹽務上的官員要來吊唁,他們知道榮國府有人來,隻怕不見一麵恐留人話柄,需得璉二哥親自出麵應酬才是。”
隨後吩咐林拙去取預先送來的拜貼,直接送到賈璉暫居的房間裏去。
一旁的葉姨娘也開口說道:“賈家的二爺為我們大人的事情忙裏忙外,也是辛苦了,就請先回去休息,明日怕還是有不少事情需得賈家二爺相助。”
賈璉斜眼看著葉姨娘,窩了滿肚子的火。他自認為出身高門大戶的榮國府,本來把整個巡鹽禦史府都沒有放在眼裏,誰料這林家的上下個個都拂他的意,連一個姨娘也出來下了逐客令。可是想到林家的家產,多大的“委屈”,賈璉也隻好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