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林家的二房也是未語先笑,開口就把林黛玉誇了一頓:“我看大侄女的模樣又可人,又親切,比大嫂子家裏的兩個侄女兒也不差,更難得的是十分孝順。果然是我們家裏的人,不光老太君喜歡,我們看著也十分喜歡。”


    一番話也不忘了捧長房的兩個女兒,說得長房媳婦鄭氏和滿屋子大大小小的媳婦婆子哈哈大笑,你一言我一語地誇起長房家的兩個女兒,把鄭氏說得眉開眼笑。不過好歹她還記得頗費酒席請這些人來的目的,可不是為了聽恭維話,於是又趕緊誇起林黛玉來,提醒眾人要往不要忘了早幾天說好的事情。


    黛玉自幼跟在父親身邊,每天都是聽著各種各樣的恭維話長大的,哪裏還會在意這些人說的什麽話;後來又到賈府生活,見識過王夫人無聲無息的冷落和高超的誹謗手段,還有薛姨媽的假慈愛。相比較下來,這林家二房媳婦自以為處處妥當的一番話,幼稚得和剛學會動心眼的小孩一樣。明眼人一聽,就知道她是受了誰的指使。至於那些連樣子也認不清的媳婦婆子,隻會跟在幾個帶頭的媳婦後麵說巴結話的,更是不需要去在意了。


    林黛玉正在思度要怎麽應付這位二房嬸子的“熱情”,隻聽見旁邊傳來了幾句自語般的吐槽:“那位老太君除了喜歡自己,她還喜歡過誰去?睜眼說瞎話都說不好。”黛玉微微偏頭,見是三嬸嬸帶著一臉笑容不動聲色地吐槽,看她神情,仿佛是正在滿心讚同地附和長房和二房媳婦的話。


    不光是黛玉覺得,看她們二人投過來的目光,好像也這麽覺得。偏生三嬸嬸的聲音壓得極低,剛好被眾人嘈雜的說話聲蓋住,隻有黛玉能聽見。


    她回想了一下子那位朱老太君的模樣神情,不光對自己是冷冷淡淡,連對長房媳婦鄭氏,和鄭氏所生的兩個女兒也是十分冷淡,連看都沒有多看一眼,剛好應上了三嬸嬸的吐槽。黛玉不禁失笑。


    這時五嬸嬸偏過頭來和黛玉說:“鄭氏找了我和三嫂說和,想把他們家的庶子過繼到你父親名下繼承香火,我和三嫂沒有同意,但是也不好出麵反對。”


    黛玉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她知道三嬸嬸、五嬸嬸的顧忌,想來他們也找了三叔林河還有五叔林源,讓他們從中說和,林河跟林源同樣也沒有反對的理由。


    原因在於,各家對於香火繼承都看得格外重要,大到就連皇帝也不能幹涉人家的子嗣繼承。所以那些被抄家的人,卻往往不會被查抄家族祠堂。那些用來供奉香火的祭田,也不會被收歸公有。


    如果林河、林源從中反對,長房的人托人往上遞一張狀紙,或者傳出些風言風語,就夠他們倆頭疼的了。


    長房林江有兩個兒子,一個是嫡妻鄭氏所出,今年已經二十四五歲,早已娶親生子,兩年前考入了國子監,正預備著在明年的秋闈,一舉博得聖上的青眼。


    另一個兒子是妾室所生,今年才剛剛六歲,長得粉團兒一樣,深得林江的喜愛。就連他的嫡子所生的五歲嫡孫也比不上。


    他打定主意要過繼到林如海名下的,就是這個庶子了。要問他怎麽舍得把自己最疼愛的兒子送人呢?須知他的大兒子早已結婚生子,把嫡子嫡孫都過繼出去,隻怕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所以林江寵愛庶子到了極點,也不能剝奪了嫡子的家產,把一切都留給小兒子。


    眼下林如海新喪無子,剛好是一瞌睡就給他送來了個枕頭。林江猜測,林如海留下的家產之豐厚,隻怕十個長房加起來也沒有那麽多錢。


    把小兒子過繼給林如海當繼子,又能擺脫低人一等的庶子身份,成為林家另一支名正言順的家主。眼下,等他的大兒子考中進士,還可以利用林如海在官場上留下的人脈留京做官。林江覺得,這正是上天為了眷顧他的一家子才送上來的好機會。


    黛玉幼小,身邊沒有可以依傍的親人,哄騙拿捏一番,不怕這十來歲的丫頭不就範。蘇州林家這邊的人,誰也都要給他長房族長的麵子。因此,他覺得一切幾乎已經成了到嘴的肥肉、烤熟的鴨子,都是定局了。


    過繼之後,隻要說黛玉才剛剛十歲,繼子也剛剛五歲,都還需要大人的監管照料。那麽林江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插手林如海留下的財產。等到黛玉十三四歲的時候,給她定一戶人家嫁出去,也就輕鬆打發了出去。


    而眼下,林河和林源都在從林黛玉那裏拿錢修建書院,在林江看來,就是在燒他小兒子的錢。燒他小兒子的錢就是燒他的錢,由不得他不心急上火。


    林黛玉正注意聽著五嬸嬸的話,思索著怎樣應對,自然就沒有顧及到二房媳婦的反應。這位林家的“鳳辣子”畢竟比不上賈府的“鳳辣子”那樣厚的臉皮,插科打諢的本事,當下捧完了長房回頭看向黛玉,卻發現黛玉的眼神若有所思地望著某處,壓根沒有注意到她一樣。二房媳婦羞惱得臉上發燒,努力扮出一副大方體諒的樣子。她本想去攜了黛玉的手,讓她坐在自己身邊,再細細地陳述利害,好言寬慰,甚至臨出來之前,連抹了洋蔥和胡椒的帕子都準備好了,隻等黛玉伏在她膝頭痛哭的時候,用帕子擦一擦自己的眼睛,也辣出兩條眼淚來,就可以讓長房痛痛快快地承下這個人情。將來長房發跡,由不得他們不提攜一二。


    可是二房媳婦不敢過去。林河與林源的夫人,黛玉的三嬸嬸和五嬸嬸兩位都是不好惹的,那兩張嘴說起話來溫和平順,卻處處讓人覺得臉皮刺痛。


    如果她過去了,卻不能把黛玉帶過這邊來坐,那可就是在眾人麵前丟了大臉了。她猶豫了好一會兒,隻敢向黛玉招手:“大侄女,過來這邊坐吧,讓嬸嬸仔細看看你。”那模樣,活像哄騙小紅帽的大灰狼。


    林黛玉抿嘴微笑,大大方方地回答:“二房的大嬸嬸,我坐在三嬸嬸、五嬸嬸旁邊很好,就不過去給您添麻煩了。”她打定了主意,拖著三嬸嬸和五嬸嬸下水,就是拖著林河、林源這兩個唯二在朝中有官職,可以和長房族長的名頭抗衡的人下水。


    既然修建書院,他們和黛玉就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怎麽能由著他們腳不沾泥,安安穩穩的作壁上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妹妹的重生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思若成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思若成蝶並收藏林妹妹的重生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