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胖子煞有介事的背負雙手,仔細看著這幅畫,問道:“此畫中講述的乃是當年田忌賽馬的故事,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對吧?”


    穆將軍點頭說道:“正是。當年田忌與齊威王以千金為注,相約賽馬,當時在田忌手下效力的孫臏,見田忌的賽馬均稍弱於齊威王的賽馬,於是獻策,將賽馬分為三等,以上等馬對陣齊威王的中等馬,以中等馬對陣齊威王的下等馬,如此三戰兩勝,贏得了千金之注。”


    張胖子點頭讚道:“排兵布陣,以及之長攻敵之短,真絕妙也!”


    穆將軍說道:“孫臏為兵聖孫武後人,師從於鬼穀子,學究天人,乃是本將最為推崇之人。田忌賽馬的故事更是流傳千古,為人所津津樂道。本將把此畫置於帥帳之中,不知有何不妥之處?”


    張胖子微微一笑,說道:“孫臏自然是曠世之奇才,輔佐齊國一臉打贏了桂陵和馬陵之戰,大敗當時強盛的魏國,奠定了齊國東方霸主的地位。他所著的《孫臏兵法》,又稱《齊武子》,也是後世領軍之人的必讀物。可惜,此人縱然是一代軍事奇才,卻沒什麽政治頭腦,以致於誤人誤己,終未能完全施展其才華。”


    穆將軍眉頭一皺,詫異的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張胖子笑問道:“將軍可知田忌賽馬此事的前因後果?”


    穆將軍一怔,他雖然熟讀兵書,萬分推崇孫臏,可是終究是行伍出身,讀書不多,對於史書什麽的更是沒有興趣,對於張胖子所問的確是不甚了了。


    張胖子說道:“將軍之前所言一點不錯,孫臏早年的確師從於鬼穀子,與魏國名將龐涓乃是同窗好友。後來龐涓回到魏國,成為了統軍大將,卻始終感覺心中有一個隱患,那便是他深知自己的才能遠不及師弟孫臏。”


    “為了避免將來孫臏出仕別國,戰場上相遇自己不是對手,他想方設法以同窗好友之情將孫臏騙到魏國,又羅織罪名,陷害孫臏,對孫臏實施了殘忍的刖刑,砍去雙腿,麵上刺字,囚禁在魏國。”


    “當時齊國使臣出使魏國,探知此事,齊威王對於孫臏之才很感興趣,於是下令使者營救,秘密用馬車將孫臏帶回了齊國。可惜見了孫臏之後看他雙足殘疾,不能為將,於是把他交給了手下大將田忌。”


    “這之後,便是田忌賽馬的故事。此事之後,田忌深深的認識到了孫臏之才,正式將他獻給了齊威王,齊威王拜他為軍師,而後才有了桂陵之戰,孫臏使用圍魏救趙,大破魏軍。再之後的馬陵之戰中,使用添兵減灶之法,誘敵深入,破魏軍十萬,龐涓也在此役中自殺身亡。”


    “自此之後,曾經強盛的魏國元氣大傷,失去了其諸侯之中的霸主地位,而齊國從此威名日盛,開始稱霸東方。這些,想必將軍都已經知曉了吧?”


    穆將軍頷首,關於孫臏的這些事跡,他自然是了然於胸的。


    張胖子接著追


    問道:“可是,孫臏到了齊國,首度嶄露鋒芒的田忌賽馬一事,難道是偶然的機會嗎?”


    穆將軍茫然的搖搖頭,這他確實不知。


    張胖子有些得意的笑了笑,開始賣弄起肚子裏的墨水來:“根據史書記載,齊威王算得上是個明君,任賢用能,勵精圖強,可是生平隻有一個愛好,便是與臣下賽馬。當時齊國尚武,養馬之風盛行,他最喜歡和諸位王公大臣們賽馬,而且王宮之中的馬不但品種最好,而且精心喂養,所以每次賽馬,他都是贏家。”


    “當時在齊國,田忌是執掌兵權的大將軍,還有另一個重臣,便是國相鄒忌。鄒忌也是當時的一代名臣,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同樣是流芳千古,他主張推行的改革製度,令齊國國力富強,這也為日後齊國戰勝魏國,成為霸主奠定了基礎。”


    “相比田忌,這位相國鄒忌大人就明顯要有政治智慧得多了,雖然每一次賽馬他都輸給齊威王,他卻不但不以為憂,反以為喜,因為比起輸給齊威王的這一點錢財而言,君王的寵信和重用,無疑要重要得多。可是田忌卻不明白這個道理,每次輸給齊威王之後,他總是心疼那些輸掉的錢財,整天唉聲歎氣,愁眉不展。”


    “當時在田忌門下的孫臏見到了他的煩惱,也敏銳的感覺到了這是一個機會,於是便向他提出了上駟對中駟,中駟對下駟之法,而且以千金為注,贏得了一場。這一次幾乎把田忌之前所有輸給齊威王的錢財全都贏了回來,田忌自然是喜出望外,眉開眼笑,孫臏也因此事被田忌推薦給齊威王,成為了齊國的軍師。”


    “這看似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可是真是這樣嗎?齊威王的心裏該是怎麽想呢?堂堂一國之君,平時一直是嚴於律己,一心為國,就這麽一點點的小愛好,竟然還要輸給臣下,這是如何的挫敗感啊!而且,田忌突然要求提高賭注,一擲千金,並且勝利之後那得意洋洋,笑逐顏開的模樣,無疑令齊威王感覺到這是一場陰謀,自己被算計了的感覺,對於田忌和孫臏,他即便再大度,心中也難免會有了芥蒂。”


    “可是他又不能表現出來,隻能隱忍不發,為了國家,他還要做出一副寬宏大度的樣子,接受田忌的推薦,重用孫臏,這樣的憋屈,在他心中必然會形成一種怨氣,即便是現在不發作,對於今後,那也是一種隱患。”


    穆將軍聽得連連點頭,深感有理。


    張胖子繼續說道:“這之後便是著名的桂陵和馬陵之戰,魏軍精銳盡失,元氣大傷,田忌和孫臏為齊國立下了大功,大受封賞,聲望和地位在齊國之中如日中天,一時無二。可是這時,卻引起了另一個人的小心思,那便是那位著名的國相鄒忌。”


    “鄒忌此人雖然是賢臣,然而也有一些小毛病。田忌愛財,把一點錢財看得比什麽都重,而鄒忌呢,就是愛權。他看重手中掌握的權力,也是因為此時他大力推行的改革措施,正進行到了最為關鍵的


    時刻,若是一旦大權旁落,很可能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會付諸東流。”


    “而田忌與他,素來政見不合,在朝堂上是一對死對頭。從前田忌掌軍,各司其職,倒也並不能影響到國家法令的頒布,然而隨著如今田忌成了齊國的大英雄,大功臣,聲望日隆,已經開始無形的影響到了鄒忌的權威,成為了新政的阻礙。所以,鄒忌就不得不開始對田忌發難了。”


    “鄒忌先是派了心腹之人,假冒田忌手下去占卜,看田忌是否有君王之相,其後擒拿占卜之人,送到齊威王麵前大進讒言,誣告田忌有不臣的野心。其實這種伎倆十分拙劣,以齊威王的精明豈能看不破?隻不過齊威王心中原本就對於田忌有了芥蒂之心,現在田忌功高卓著,難免有些行為不檢點,更是引起齊威王的不滿,隻不過是想要借著這件事打壓他而已。”


    “聽聞齊威王因為此事震怒,田忌萬分恐懼,於是出逃楚國,孫臏也辭去軍師,流亡別國。這兩人在外漂泊多年,一直到後來齊宣王即位之後,才為他二人平反,重新召回齊國,官複原職,可惜這兩人都已經垂垂老矣,此後再也沒有過什麽事跡了。這件禍事對於他們而言,雖然是無妄之災,不過從根上看來,一切都還是緣於田忌賽馬所埋下的種子。”


    穆將軍哪裏知道這田忌賽馬前後還有著這麽多的曲折故事,一時聽得是目瞪口呆,隻剩下拚命的點頭。


    張胖子歎息道:“據《戰國策》中記載,其實當初馬陵之戰結束後,田忌率領重兵班師之時,孫臏曾經向他建議,利用手中的兵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都城,奪取大權。田忌本身就是王族血脈,此舉勝算極大,不過田忌瞻前顧後,左思右想之後,還是沒有聽從孫臏的建議。”


    “孫臏此人雖然是天縱奇才,可惜政治智慧不夠,之前田忌待他如摯友,萬分信賴,他卻為了展示自己的才華,為自己的前途,獻賽馬之策,表麵上看是幫了田忌,實際上卻原本十分倚重信任田忌的齊威王心生不滿,為田忌將來的遭遇,埋下了禍根。為了一己的前途而害了朋友,此為不義。”


    “後來齊威王對他們萬分信賴,以舉國之兵托付給二人,大破魏軍,成就千古英名,孫臏卻建議田忌領軍謀反,身受王恩不思報答,卻懷謀逆之心,此為不忠。”


    “如此不忠不義,他後來的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他和田忌多年逃亡他國,很大程度上其實並非是鄒忌那拙劣的陷害,更重要的可能是害怕當年意欲謀反之事敗露,死無葬身之地的緣故。假如當初他們能夠繼續留在齊國,以齊國之強,他們二人之才,定然可以大展拳腳,開創一番偉大的事業,天下隻怕也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穆將軍也聽得是連連歎息不惜,直呼可惜。


    張胖子微笑道:“所以,將軍把這畫著田忌賽馬的屏風放在這帥帳之中,歌頌那不忠不義之人,是否有些欠妥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龍迷蹤卷一華山驚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家太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家太公並收藏尋龍迷蹤卷一華山驚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