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監國!蕭徽狠狠吃了一驚,大業開國百年不是沒有儲君監國的前例,但僅有的兩次無一不是皇帝性命垂危不久便龍禦歸天。監國意義非同小可,方才寢殿裏短暫一瞥,蕭徽暗忖皇帝應不至於到了燈枯油淨的地步。曲江亭遇難前她常翻閱太醫院診曆,皇帝的身體雖非健碩但也僅止於偶爾風寒低熱而已,短短時間內病入膏肓著實令人心驚。
她想到的,李纓自然於頃刻間捕捉到背後深意,不假思索辭讓道:“父皇春秋正盛,不過偶染絮病而已。監國一職事關朝綱穩固社稷安寧,兒臣資曆尚且不足以承之,請父皇收回成命。”
言罷深深一拜,蕭徽唯唯諾諾地看著隨他也往下伏禮:“兒臣不通政務,但太子所言甚是,父皇乃真龍得天庇佑,不多日即可龍體複健。”
“太子倔強也罷,你這孩子……”韋皇後很了解自己的兒子,也知道太子妃唯他是從,揉著膝蓋沉吟後無奈道,“太子說得也有道理,既然執意不受我再與你父皇商議商議,但你也莫要太固執,一切以我大業江山百姓為重。”
李纓繃緊下顎,許久後沉聲道:“兒臣明白。”
他未全然不可通融皇後很是欣喜,滿麵的愁容舒緩許多,轉頭與蕭徽淺笑道:“古人雲剛柔並濟方為王者之道,你二人相處時日不多但太子能有此變化太子妃是功不可沒。”
蕭徽惶惶然然,既羞且怯地看了眼太子,觸及他涼涼眼風霎時收回抿唇小聲道:“兒臣不敢當。”
皇後與他們略道了道家常話,急著回去陪皇帝便將他們遣了下去,還不忘叮囑李纓:“太子妃第一次來驪宮,太子多陪她走走。”皇帝病了百官的心思無疑會聚集到太子身上,身為儲君還是早日有子嗣方能使人安心。
“太子果然不願監國是嗎?”病中的皇帝睡得不踏實,皇後一來便睜了眼聽她細細敘述後歎氣道,“這孩子從小少言寡語但朕知道他心善仁孝。”
皇後歎了口氣:“是啊,太子說得也有道理,”她捋了捋皇帝鬢角上的冷汗,柔聲道,“陛下莫要想太多,您啊會早日好起來的。我看太子夫婦二人比大婚時緩和上許多,要是能早日得個好信,也算是給陛下您衝衝喜。”
皇帝有氣無力地笑了笑,拍拍她的手:“朕看你啊,是想抱孫子了吧。”他閉上眼氣虛而慢,“太子妃太小,不要操之過急。”
皇後笑了起來:“是,是臣妾心急了。”她趴伏在他身側,握著皇帝瘦如柴骨的手,“要說早也不早,臣妾當年嫁給陛下誕下太子也僅有十五歲。你我夫妻勞累半生,現在富貴已極臣妾隻盼望著與陛下含飴弄孫過一過尋常人家的好日子。”
“是啊,這麽些年辛苦你了。”皇帝緩慢地握住她的手指,“幸而朕遇到了你。”
皇後輕輕歎了口氣,枕在皇帝身邊:“陛下睡吧,臣妾陪著您。”
┉┉∞∞┉┉┉┉∞∞┉┉┉
冷香殿外流水迢迢,山林裏浮起虛妄的嵐氣,繞在殿宇宮閣間,李纓步下丹陛:“今日已晚,林多鷹狼出行為免不便,太子妃若想遊覽明日本宮陪你如何?”
蕭徽的思緒仍停留在韋後的話上,乍然聽到李纓的話愣了下後軟聲道:“父皇抱恙想必留給殿下許多朝政要事,臣妾萬不敢耽誤殿下。明日若得空我讓尚宮們陪臣妾隨意走走便是。”
李纓似乎壓根就沒想過要陪她走山訪水,不冷不熱地讚了一句:“太子妃不愧名門之秀,果真通情達理。”
她心中冷冷一笑,你現下想必急著和自己的幕僚去討論這從天而降的監國之“禍”,哪有心思來遊山玩水。一句托辭,我遂了你心意,彼此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
她賢良淑德地搭手福了福身:“那臣妾先行告退了,殿下跋涉數日今日早些休息,切莫為陛下病情憂心太過。”
李纓頷首:“明日晚膳我同太子妃一起用,”深深看她一眼,淡淡道,“怪談多不可信,太子妃別為偶遇什麽莫須有的精魅亂走誤了明日之約。”
他氣定神閑地轉身而去,蕭徽喉嚨裏和堵了塊石頭一樣沒被噎死,滿腹怨氣地瞪了他一眼背影。一個胡說八道的梗,在他那總過不去了是吧!斤斤計較的男人!
“聽聞太子與太子妃一同來了驪宮,看來兩位殿下間芥蒂已消,真是可喜可賀。”
高挑的宮燈光線朦朧,水洗過的青穹上一輪孤月半出雲間,左側拱門下立了個窈窕纖瘦的身影。蕭徽未見其人,光憑聲音已聽出她的來曆,朝前走了兩步佯作細看一番方一笑,梨渦憨和:“原來是慕容姑姑,”她咦了聲,“姑姑不是去永清殿下的陵宮了嗎?”
慕容身著圓領長衫,發束紗帽儼然一副男官打扮,從陰影中走出:“陵宮與驪山不遠,得知陛下龍體抱恙,下官奉上皇之命特意前來代上皇以慰之。殿下的寢宮在上元閣,下官冒昧與殿下引個路?”
蕭徽並未推就,謝道:“那就有勞姑姑了。”
無事不登三寶殿,慕容顯然是有意候她在此,蕭徽走了兩步側首笑道:“天將晚,姑姑可進了晚食?如不介意,陪我一同晚膳可好?”
慕容欠身謝恩:“殿下厚愛,臣不敢不從。”
與聰明人說話總是很輕鬆,同樣,也很危險。
上元閣位於明聖行宮的東南角,依傍數畝花田美樹,千芳百蕊尚是含苞待放,入眼處林蔭蔥蘢,鬱鬱成雲。蕭徽臨台觀望,清風徐來頓時神清氣爽,與金尚宮道來:“嬤嬤~你在露台擺上酒桌,我與慕容姑姑今晚便在此用膳吧。”
金尚宮猶豫,勸道:“山中寒涼,殿□□弱到時候招了風寒,豈不遭罪?”
“哎呀~”她傍著尚宮的臂膀搖晃,“我哪有那麽嬌弱,嬤嬤去吧去吧。”
慕容見她撒嬌笑了起來,與金尚宮道:“小坐一會無妨,殿下難得來行宮你盡管布置去,大不了籠個火龕來。”
金尚宮無法,行了一禮後躬身退去。不多時攜著宮人們布置好酒菜果點,蕭徽怡然坐下,與綠水道:“你們也勞苦奔波一日,此處不用你們伺候,自行去尋吃食吧。”
宮人們走後,慕容牽袖與蕭徽斟酒,酒入盞中卻未立即遞與她而是捏了根玉針沿盞口撇了一圈,見無異色方給蕭徽,她麵色如常道:“此乃藥玉所製,可驗百餘種毒物。殿下不必驚慌,宮中與沙場並無二般,取人性命的手段也更陰毒難防,凡事小心為上。”
蕭徽小心地持著酒盞,輕聲道:“多謝姑姑教誨。”
慕容不在意地笑了笑:“殿下身邊都是值得信任之人,金尚宮更是心細如發之人,我此舉是小題大做,僅不過想告訴殿下您你初來宮闈,但你的敵人卻已潛伏已久。”
碧色的液體晃了一晃,蕭徽雙頰發白,顫聲問:“姑姑說得是誰?”
慕容卻是搖頭:“不知道,不清楚,即便現在不是,將來也可能會是。”她與自己斟了一盞酒,飲了一口,“方才提起太子待殿下您親和許多,恕臣僭越,可是與殿下間發生了什麽?”
若說此前是客套與示好,現在可能就是逐步往她真正的來意上而去,蕭徽不慌不忙,捧著酒盞淺淺呷了一口不好意思道:“若有什麽倒也沒有,姑姑知道大婚後太子殿下即被遣往安西。”她偏著頭想了想,疑惑道,“說來殿下此番回來確實和藹許多,我也不太清楚其中緣由。”
慕容一絲驚奇也未有,她微微一笑:“殿下可知朝權之中最重要的是何物?”
“何物?”蕭徽茫然。
“製衡。”慕容言簡意賅,見她仍是不解,輕聲解釋道,“永清公主薨逝,意味著太子最重要的對手消失了,此事對太子來說是百利,但有一弊。永清殿下仙遊,原本幾方世家相對均衡的局麵被打破。一方陷落,一方定會逐日而升。太子便是那輪紅日,而依傍他的,臣不說殿下想必心中很清楚吧。”
蕭徽咬緊唇,試著問道:“你是說皇後娘娘的娘家嗎?”
這話說出來是大不敬的,即便蕭徽是太子妃可能都會被治罪,但慕容分明等的就是她這句話,她將盞中酒飲盡又斟一盞,幾分悵然:“太子殿下此刻想必也很苦惱吧,殿下您要多勸解扶助他才是。”
蕭徽升起種奇異的感覺,這種感覺在她做永清時便隱隱約約有所浮現,當慕容今日與她提起李纓時再次清晰了起來。慕容是上皇的人,可為何對李纓似乎格外不同?
她想到的,李纓自然於頃刻間捕捉到背後深意,不假思索辭讓道:“父皇春秋正盛,不過偶染絮病而已。監國一職事關朝綱穩固社稷安寧,兒臣資曆尚且不足以承之,請父皇收回成命。”
言罷深深一拜,蕭徽唯唯諾諾地看著隨他也往下伏禮:“兒臣不通政務,但太子所言甚是,父皇乃真龍得天庇佑,不多日即可龍體複健。”
“太子倔強也罷,你這孩子……”韋皇後很了解自己的兒子,也知道太子妃唯他是從,揉著膝蓋沉吟後無奈道,“太子說得也有道理,既然執意不受我再與你父皇商議商議,但你也莫要太固執,一切以我大業江山百姓為重。”
李纓繃緊下顎,許久後沉聲道:“兒臣明白。”
他未全然不可通融皇後很是欣喜,滿麵的愁容舒緩許多,轉頭與蕭徽淺笑道:“古人雲剛柔並濟方為王者之道,你二人相處時日不多但太子能有此變化太子妃是功不可沒。”
蕭徽惶惶然然,既羞且怯地看了眼太子,觸及他涼涼眼風霎時收回抿唇小聲道:“兒臣不敢當。”
皇後與他們略道了道家常話,急著回去陪皇帝便將他們遣了下去,還不忘叮囑李纓:“太子妃第一次來驪宮,太子多陪她走走。”皇帝病了百官的心思無疑會聚集到太子身上,身為儲君還是早日有子嗣方能使人安心。
“太子果然不願監國是嗎?”病中的皇帝睡得不踏實,皇後一來便睜了眼聽她細細敘述後歎氣道,“這孩子從小少言寡語但朕知道他心善仁孝。”
皇後歎了口氣:“是啊,太子說得也有道理,”她捋了捋皇帝鬢角上的冷汗,柔聲道,“陛下莫要想太多,您啊會早日好起來的。我看太子夫婦二人比大婚時緩和上許多,要是能早日得個好信,也算是給陛下您衝衝喜。”
皇帝有氣無力地笑了笑,拍拍她的手:“朕看你啊,是想抱孫子了吧。”他閉上眼氣虛而慢,“太子妃太小,不要操之過急。”
皇後笑了起來:“是,是臣妾心急了。”她趴伏在他身側,握著皇帝瘦如柴骨的手,“要說早也不早,臣妾當年嫁給陛下誕下太子也僅有十五歲。你我夫妻勞累半生,現在富貴已極臣妾隻盼望著與陛下含飴弄孫過一過尋常人家的好日子。”
“是啊,這麽些年辛苦你了。”皇帝緩慢地握住她的手指,“幸而朕遇到了你。”
皇後輕輕歎了口氣,枕在皇帝身邊:“陛下睡吧,臣妾陪著您。”
┉┉∞∞┉┉┉┉∞∞┉┉┉
冷香殿外流水迢迢,山林裏浮起虛妄的嵐氣,繞在殿宇宮閣間,李纓步下丹陛:“今日已晚,林多鷹狼出行為免不便,太子妃若想遊覽明日本宮陪你如何?”
蕭徽的思緒仍停留在韋後的話上,乍然聽到李纓的話愣了下後軟聲道:“父皇抱恙想必留給殿下許多朝政要事,臣妾萬不敢耽誤殿下。明日若得空我讓尚宮們陪臣妾隨意走走便是。”
李纓似乎壓根就沒想過要陪她走山訪水,不冷不熱地讚了一句:“太子妃不愧名門之秀,果真通情達理。”
她心中冷冷一笑,你現下想必急著和自己的幕僚去討論這從天而降的監國之“禍”,哪有心思來遊山玩水。一句托辭,我遂了你心意,彼此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
她賢良淑德地搭手福了福身:“那臣妾先行告退了,殿下跋涉數日今日早些休息,切莫為陛下病情憂心太過。”
李纓頷首:“明日晚膳我同太子妃一起用,”深深看她一眼,淡淡道,“怪談多不可信,太子妃別為偶遇什麽莫須有的精魅亂走誤了明日之約。”
他氣定神閑地轉身而去,蕭徽喉嚨裏和堵了塊石頭一樣沒被噎死,滿腹怨氣地瞪了他一眼背影。一個胡說八道的梗,在他那總過不去了是吧!斤斤計較的男人!
“聽聞太子與太子妃一同來了驪宮,看來兩位殿下間芥蒂已消,真是可喜可賀。”
高挑的宮燈光線朦朧,水洗過的青穹上一輪孤月半出雲間,左側拱門下立了個窈窕纖瘦的身影。蕭徽未見其人,光憑聲音已聽出她的來曆,朝前走了兩步佯作細看一番方一笑,梨渦憨和:“原來是慕容姑姑,”她咦了聲,“姑姑不是去永清殿下的陵宮了嗎?”
慕容身著圓領長衫,發束紗帽儼然一副男官打扮,從陰影中走出:“陵宮與驪山不遠,得知陛下龍體抱恙,下官奉上皇之命特意前來代上皇以慰之。殿下的寢宮在上元閣,下官冒昧與殿下引個路?”
蕭徽並未推就,謝道:“那就有勞姑姑了。”
無事不登三寶殿,慕容顯然是有意候她在此,蕭徽走了兩步側首笑道:“天將晚,姑姑可進了晚食?如不介意,陪我一同晚膳可好?”
慕容欠身謝恩:“殿下厚愛,臣不敢不從。”
與聰明人說話總是很輕鬆,同樣,也很危險。
上元閣位於明聖行宮的東南角,依傍數畝花田美樹,千芳百蕊尚是含苞待放,入眼處林蔭蔥蘢,鬱鬱成雲。蕭徽臨台觀望,清風徐來頓時神清氣爽,與金尚宮道來:“嬤嬤~你在露台擺上酒桌,我與慕容姑姑今晚便在此用膳吧。”
金尚宮猶豫,勸道:“山中寒涼,殿□□弱到時候招了風寒,豈不遭罪?”
“哎呀~”她傍著尚宮的臂膀搖晃,“我哪有那麽嬌弱,嬤嬤去吧去吧。”
慕容見她撒嬌笑了起來,與金尚宮道:“小坐一會無妨,殿下難得來行宮你盡管布置去,大不了籠個火龕來。”
金尚宮無法,行了一禮後躬身退去。不多時攜著宮人們布置好酒菜果點,蕭徽怡然坐下,與綠水道:“你們也勞苦奔波一日,此處不用你們伺候,自行去尋吃食吧。”
宮人們走後,慕容牽袖與蕭徽斟酒,酒入盞中卻未立即遞與她而是捏了根玉針沿盞口撇了一圈,見無異色方給蕭徽,她麵色如常道:“此乃藥玉所製,可驗百餘種毒物。殿下不必驚慌,宮中與沙場並無二般,取人性命的手段也更陰毒難防,凡事小心為上。”
蕭徽小心地持著酒盞,輕聲道:“多謝姑姑教誨。”
慕容不在意地笑了笑:“殿下身邊都是值得信任之人,金尚宮更是心細如發之人,我此舉是小題大做,僅不過想告訴殿下您你初來宮闈,但你的敵人卻已潛伏已久。”
碧色的液體晃了一晃,蕭徽雙頰發白,顫聲問:“姑姑說得是誰?”
慕容卻是搖頭:“不知道,不清楚,即便現在不是,將來也可能會是。”她與自己斟了一盞酒,飲了一口,“方才提起太子待殿下您親和許多,恕臣僭越,可是與殿下間發生了什麽?”
若說此前是客套與示好,現在可能就是逐步往她真正的來意上而去,蕭徽不慌不忙,捧著酒盞淺淺呷了一口不好意思道:“若有什麽倒也沒有,姑姑知道大婚後太子殿下即被遣往安西。”她偏著頭想了想,疑惑道,“說來殿下此番回來確實和藹許多,我也不太清楚其中緣由。”
慕容一絲驚奇也未有,她微微一笑:“殿下可知朝權之中最重要的是何物?”
“何物?”蕭徽茫然。
“製衡。”慕容言簡意賅,見她仍是不解,輕聲解釋道,“永清公主薨逝,意味著太子最重要的對手消失了,此事對太子來說是百利,但有一弊。永清殿下仙遊,原本幾方世家相對均衡的局麵被打破。一方陷落,一方定會逐日而升。太子便是那輪紅日,而依傍他的,臣不說殿下想必心中很清楚吧。”
蕭徽咬緊唇,試著問道:“你是說皇後娘娘的娘家嗎?”
這話說出來是大不敬的,即便蕭徽是太子妃可能都會被治罪,但慕容分明等的就是她這句話,她將盞中酒飲盡又斟一盞,幾分悵然:“太子殿下此刻想必也很苦惱吧,殿下您要多勸解扶助他才是。”
蕭徽升起種奇異的感覺,這種感覺在她做永清時便隱隱約約有所浮現,當慕容今日與她提起李纓時再次清晰了起來。慕容是上皇的人,可為何對李纓似乎格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