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弟子伸出手探了探他鼻息, 又把手放在他頸間試了試, 然後說:“他走了。”
他這樣睜著眼睛死去的樣子, 很有幾分死不瞑目的架勢。
幾個武當弟子麵麵相覷,一個個的覺得身上有些發寒,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領頭弟子說:“砍兩根樹枝做個擔架, 來個人陪我把他抬上山, 去找諸位師伯師叔和張師兄!其餘人好好巡山,加強警戒, 不要疏忽大意!”
兩人抬著一具屍體一路上山,非常引人注目。
路上遇到的同門師兄弟, 往往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過來詢問幾句。領頭弟子心裏自有計較,覺得此番不是小事, 麵對他人的詢問統統含糊的應付了過去, 隻拜托幾位同門子弟,通知一下張師兄和師伯師叔們, 說是有要事稟告。被委以重任的武當弟子,見說話之人神色鄭重, 又聽到對方說被抬著的人是一位明教義兵的屍首, 知道這不是開玩笑的時候, 自不會對多加推辭,當下便運起輕功而去。
正巧, 宋遠橋、俞蓮舟等人此時正身無要事。因此,當兩人從山腳下抬著那個身份不明的明教屍首回到派內,幾位長輩和張師兄已在一處大殿內等候著他們。
兩人放下擔架恭恭敬敬的向幾人行禮, 俞蓮舟點了下頭來,讓他們起來。
他們不過是武當的普通弟子,除去在演武場上,平日難得一見大師伯等人,本以為隻會過來其中的一兩位,誰曾想幾個長輩居然全到場了,難免身體僵硬,心中惴惴不安。
張鬆溪一向機智聰慧,他看出兩人的不自在,就笑著道:“別看你們二師伯平時總是板著一張臉,但他這人外冷內熱,你們可別被他這副外表給騙了。”
見自家師弟在一旁毫不留情的揭自己老底,俞蓮舟隻好轉移話題,他指了一下擔架上的那人,對著那兩個弟子問道:“這是?”
兩人連忙把之前的事情敘述了一遍。
俞蓮舟用眼神示意張無忌上前看看那人到底是不是明教中人,張無忌也正有此意。他走上前,仔細看了一下這人的麵容,然後苦笑著說:“我好像的確在徐壽輝身邊見過他,此人當是他的親兵吧,但我實在記不清了。”
俞蓮舟也沒有感到奇怪。畢竟明教人數眾多,就算無忌曾經身為明教教主,但讓他百分百的認全底下的教眾還是太過難為人,更何況他已經有數年不曾回明教,對一些隻有過一麵之緣的人,記憶都有些模糊了。
張無忌從巡山弟子手中接過死者給他捎來的信,拆開看了看。
宋遠橋手中端著一個茶杯,他剛喝了一口茶,就看到這兩人欲言又止,像是還有話要說,於是他語氣溫和地說:“是不是還有事未說?”
領頭弟子見發問之人是宋遠橋,更加不敢說了,他支支吾吾道:“那人還說……還說……”
俞岱岩蹙眉道:“男子漢大丈夫,說話怎的吞吞吐吐。”
領頭弟子被他這樣一斥,不得不強打起精神鼓足勇氣,他深吸一口氣,說:“他說,‘宋青書這小人不得好死’!”
整個大殿內安靜得掉針可聞。
宋遠橋端著茶杯的手抖了一抖,茶水溢到他的手指上他都全然不知。他的眼神晦澀不明,他再次問:“那人說什麽?”
既然已經把這話說出了口,再說第二次也就沒第一次那麽難了,領頭弟子流暢清晰地重複了一遍:“宋青書這小人必不得……。”
殷梨亭顫著聲音打斷他的話:“夠了,這話以後休要再提!”
卻說這徐壽輝率領的紅巾軍如今正呈現出一副勢不可擋之態,麾下義軍有百萬眾,紀律嚴明,深得民心。就是一向眼高於頂的元軍也不敢輕觸其鋒芒,隻能咬牙切齒的任憑其迅速壯大,至今為止,兩湖、江南、浙江、福建等地已都在他控製之下。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卻莫名其妙的死了。
紅巾軍如今雖說是勢大無比,但實質上不過是一群江湖莽漢與普通老百姓組成草台班子而已,如何算得上一個合格的、能夠長遠發展的政權體係。徐壽輝此人有如紅巾軍中的定海神針,他這一倒,紅巾軍立刻人心惶惶,趁機爭權謀利者有之,見勢不妙決定抽身而去者更是大有人在。幸而陳友諒挺身而出,嚴懲惑亂軍心、借機謀利之人,這才穩定了義軍,沒讓紅巾軍在徐壽輝死後立刻分崩離析。
在一切都安定下來以後,終於有人站了出來,說自己在徐頭領死的那日,看到了宋青書的身影,更是直言道,當年宋青書不過是假死脫身,徐頭領之死必與他有牽連。陳友諒當機立斷勒令此人不得再說此事,而武當清譽怎容得小人隨意詆毀,於是他以軍令處死了此人,並封鎖了相關消息。然而關於“徐頭領身死真相”的傳聞,還是在義軍內部甚囂塵上了。
張無忌的手中的信是楊逍寫來的,信中所言正是徐壽輝身死,陳友諒獨攬大權一事。
宋遠橋放下端著的茶杯,他一手撐著額頭,說:“若……青書果真與此事有關,我必不袒護這逆子,也不勞諸位師弟髒了手,這逆子我定親手清理門戶,以敬諸位同道在天之靈!”
張無忌把信紙遞給了四師伯,讓張鬆溪也看看裏麵的內容。他說:“大師伯卻是想岔了,宋師兄一直與我等在一起,他哪來的功夫去殺害徐頭領?”
宋遠橋聽到他這話,眼神微動,似哭非哭,似笑意又非笑意。他像是接受了張無忌的這副說辭,狠狠閉了閉眼,然後道:“找個人讓青書過來一趟,不管如何,這事的確牽扯到他身上了,聽聽他有什麽想說的。”
張鬆溪看完信裏的內容,聲音冷然地說:“這陳友諒所圖甚大,那人隻說疑似見到宋青書,恐與徐兄弟之死有牽扯,陳友諒就打著武當的名號將其處死,又讓人不許傳言此事,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拐著彎讓人往我武當派攀扯。想那朱元璋當初謀害無忌,意圖架空明教,依我看,徐兄弟就是被陳友諒所殺也未可知。陳友諒瞧我武當在江湖上勢大,在民間亦是影響非凡,幹脆決定借機潑我武當一盆髒水,想要徹底與江湖勢力劃清界限也不是不可能。”
但問題是,不是所有人都會如張鬆溪這樣分析,更多的人想的是另一種可能性。
平心而論,宋青書有殺害徐壽輝的理由嗎?
他有的。
簡直太有理由了,如果他的理由都不充分,還有誰的理由充分?
此事還要從陳友諒身上說起。宋青書殺死莫聲穀一事的確不假,但要說莫七俠當時是被他一人所殺就大錯特錯了,明明當時陳友諒也插手其中,是二打一。自誤殺師叔後,他就已認定自己是天下罪人,心存死誌,他如何會不恨與他一起殺死七叔的陳友諒呢?
他欺師滅祖,要向張三豐投毒也是真,然而幕後的主使者、逼著他這樣做的真正操刀人卻是陳友諒和丐幫的那幾個領頭人。那日在屠獅大會上他用九陰白骨爪連殺丐幫掌缽龍頭和執法長老,又怎麽確定他那麽做隻是被揭了老底的惱羞成怒,而沒有摻雜任何報複心理?不管事實如何,逼他下毒的掌缽龍頭是真的死了,然而陳友諒仍舊活著。
後來陳友諒見勢不妙,投靠徐壽輝,借著徐壽輝的庇佑與義軍的名聲逃得了一命。陳友諒不僅活著,還活的好好的。
這裏麵的種種內情,旁人當然不會知道得這麽詳細,但他們隻需要知道宋青書恨陳友諒就可以了。他恨陳友諒,又怎麽會不恨“包庇”陳友諒的徐壽輝?既然心中有恨,那他殺徐壽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對於江湖人來說,隻需一個“恨”字又或是一個“利”字,就足以成為奪人性命的利刃了。
……
喬衡正在房間裏習字,大概正是眾人所說的“字如其人”,許是因為他近日心境不穩,不論他換成何種字體,由他寫出來的字,起承轉合、橫提撇捺間總有著抹除不掉的鋒銳戾氣,這讓他每寫完一張字都不敢留將其留下來,而是盡數扔到銅盆裏燒了。
當他被一個武當弟子通知宋遠橋以及其他幾位師叔要見他時,心裏來回思量著是有什麽事情。聽這名弟子話裏所言,似是武當上的幾個長輩都在,這是要來個“三堂會審”?
就算真如此他也不懼。
他彈了下衣擺,然後泰然自若的跟著對方來到了宋遠橋等人麵前。
張無忌想上前與他說些話,但喬衡根本沒有注意到張無忌,一進入殿內,他的視線就不由自主在地麵上的那具屍體上停留了一下。
“青書拜見父親,拜見諸位師叔。”喬衡收回視線,依次跪行大禮。
俞蓮舟歎息了一聲,說:“起來吧。”
青年步履有致,行完禮在殿內站定後不慌不亂,頭發衣物一絲不苟,神態落落大方,身如素竹,隻觀這副姿儀,就讓人對當初張三豐親口所說的那句“第三四代弟子之中,除青書外並無傑出人材”無端的信服了七八分。
宋遠橋恍惚透過他這副姿態,看到了昔日各大派圍剿明教時,那個鎮定自若、從容對敵、倍享讚譽的青年,可是他越是這樣回憶,心中越發悲苦。
他定了定心神,問道:“青書,你可認識地上那人?”
喬衡從實回答:“回父親,兒子並不認識此人。”不論是他本身的記憶,還是那屬於宋青書的記憶中,他都不記得此人的麵孔。
張鬆溪見喬衡一身深藍道袍站在那裏,他什麽都不知的剛被人領到此地就被生父追問,心裏一時間有些不是滋味。他無可奈何地插話幫襯了幾句:“好了,大哥。既然我們都認定青書與此事無關,你又何苦還要逼問,非要讓青書侄兒認下這樁莫名其妙的罪事不成?”
無論是張無忌,還是俞蓮舟、俞岱岩和殷梨亭都忍不住露出些許讚同的神色。
宋遠橋聽他這樣說,隻好閉嘴不言。隻是張鬆溪如何懂得為人父母者,那種生怕自家孩子與任何汙糟事扯上關係,忍不住問個清楚的心情?
喬衡將這兩人所言都聽進耳裏,神色一變也不變。
俞蓮舟沉沉地說:“青書,這裏有兩件事要告訴你。”
“其一,徐壽輝死了。”
喬衡目光平靜無波,他看著前方的地麵,一言不發隻管安心地聽著。
“其二,義軍中有傳言,徐壽輝是被你所殺。”
喬衡驀地看向宋遠橋,見他似是在等著自己說些什麽,心中無由來的誕生一片冷意。他說:“一,我未曾見過徐壽輝;二,徐壽輝非我所殺。”這話說的如此堅定,使人不由得心生信任。
俞蓮舟一拍手說:“好,有你這句話一切足以!青書你隻管在武當安心養傷,外界的風言風語無須理會,一切雜事都由我等長輩為你處理!我倒要查查,究竟是何人放出的這等謠言,汙我武當名聲!”
喬衡立刻擺出一副拜謝的架勢,隻不過他的心裏著實沒產生什麽美好的感傷,此時的他甚至可以說是麻木的。這種無由來的栽到自己頭上的人命官司遇到的多了,不管事態如何發展,都總有一種似曾相識感,也讓他再難有特殊的觸動。
“無論如何,我都相信師兄。”雖然張無忌知道宋師兄大概根本聽不進自己的話,但他還是沒忍住這樣說道。
張鬆溪一直注意著喬衡的神色,他發覺二師兄對他說徐壽輝已死時,青書的麵上沒有顯露出任何表情,不論是驚訝、疑惑還是不敢置信,又或是最簡單的皺眉頭他都沒有露出。那姿態與其說是他心性冷漠,覺得事不關己,還不如說就像是在他眼裏徐壽輝早就是個死人一樣,不對,更準確一些,應該是對他來說,從很早之前他就已認定徐壽輝此人必死無疑!
青書怎麽會知道?他又是怎麽知道的?除非他的確參與了此事,否則他根本不可能事先知道徐壽輝會死。難道他與陳友諒商量好了?這絕不可能!回武當之前無忌一直跟在他身邊,回到武當後他更沒有時間去做此事。這件事不論從哪方麵來說,都不該、也不可能與他扯上關係。
然而,張鬆溪的心中突然咯噔一下。這些假設都是青書遇到無忌之後的事情了,那麽,沒有遇到無忌之前的青書呢?在此之前的事,無忌一無所知,青書也從不提起。他在那時遇到了什麽人,經曆了什麽事,他們什麽都不知道。
知子莫若父,大師兄之前是不是也想到了這種可能?所以青書剛一過來,就開始逼問。
張鬆溪看了宋遠橋一眼。
宋遠橋靜坐在椅子上,情緒內斂毫不外露,仿佛遊離於眾人之外。
張鬆溪覺得自己應該點出這個問題,然而當他回想到適才在青書剛走進大殿時,自己不經意間在他身上捕捉的那種苦苦壓抑,怔了一下,心中不知作何想法,竟鬼使神差的昧下了這個疑點。
作者有話要說: (32章有個大bug,剛剛發現,實在忍不住把它改過來了)
陳友諒必死無疑。
ps:失蹤前擠出了一更qaq
嚶嚶嚶,小天使們,你們好歹等到主角黑化後再黑化啊,一個個黑化得我好害怕
pps:抱著大家的地雷,默默躲牆角哭一會兒
黑夜裏的烏鴉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5-12-13 01:29:36
米而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5-12-13 00:09:57
酒傾半壺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5-12-12 23:22:24
曲水與流觴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5-12-12 22:59:03
風靨之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5-12-12 21:54:44
藍波大人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5-12-12 21:29:50
木葉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5-12-12 21:29:24
木葉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5-12-12 21:25:41
他這樣睜著眼睛死去的樣子, 很有幾分死不瞑目的架勢。
幾個武當弟子麵麵相覷,一個個的覺得身上有些發寒,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領頭弟子說:“砍兩根樹枝做個擔架, 來個人陪我把他抬上山, 去找諸位師伯師叔和張師兄!其餘人好好巡山,加強警戒, 不要疏忽大意!”
兩人抬著一具屍體一路上山,非常引人注目。
路上遇到的同門師兄弟, 往往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過來詢問幾句。領頭弟子心裏自有計較,覺得此番不是小事, 麵對他人的詢問統統含糊的應付了過去, 隻拜托幾位同門子弟,通知一下張師兄和師伯師叔們, 說是有要事稟告。被委以重任的武當弟子,見說話之人神色鄭重, 又聽到對方說被抬著的人是一位明教義兵的屍首, 知道這不是開玩笑的時候, 自不會對多加推辭,當下便運起輕功而去。
正巧, 宋遠橋、俞蓮舟等人此時正身無要事。因此,當兩人從山腳下抬著那個身份不明的明教屍首回到派內,幾位長輩和張師兄已在一處大殿內等候著他們。
兩人放下擔架恭恭敬敬的向幾人行禮, 俞蓮舟點了下頭來,讓他們起來。
他們不過是武當的普通弟子,除去在演武場上,平日難得一見大師伯等人,本以為隻會過來其中的一兩位,誰曾想幾個長輩居然全到場了,難免身體僵硬,心中惴惴不安。
張鬆溪一向機智聰慧,他看出兩人的不自在,就笑著道:“別看你們二師伯平時總是板著一張臉,但他這人外冷內熱,你們可別被他這副外表給騙了。”
見自家師弟在一旁毫不留情的揭自己老底,俞蓮舟隻好轉移話題,他指了一下擔架上的那人,對著那兩個弟子問道:“這是?”
兩人連忙把之前的事情敘述了一遍。
俞蓮舟用眼神示意張無忌上前看看那人到底是不是明教中人,張無忌也正有此意。他走上前,仔細看了一下這人的麵容,然後苦笑著說:“我好像的確在徐壽輝身邊見過他,此人當是他的親兵吧,但我實在記不清了。”
俞蓮舟也沒有感到奇怪。畢竟明教人數眾多,就算無忌曾經身為明教教主,但讓他百分百的認全底下的教眾還是太過難為人,更何況他已經有數年不曾回明教,對一些隻有過一麵之緣的人,記憶都有些模糊了。
張無忌從巡山弟子手中接過死者給他捎來的信,拆開看了看。
宋遠橋手中端著一個茶杯,他剛喝了一口茶,就看到這兩人欲言又止,像是還有話要說,於是他語氣溫和地說:“是不是還有事未說?”
領頭弟子見發問之人是宋遠橋,更加不敢說了,他支支吾吾道:“那人還說……還說……”
俞岱岩蹙眉道:“男子漢大丈夫,說話怎的吞吞吐吐。”
領頭弟子被他這樣一斥,不得不強打起精神鼓足勇氣,他深吸一口氣,說:“他說,‘宋青書這小人不得好死’!”
整個大殿內安靜得掉針可聞。
宋遠橋端著茶杯的手抖了一抖,茶水溢到他的手指上他都全然不知。他的眼神晦澀不明,他再次問:“那人說什麽?”
既然已經把這話說出了口,再說第二次也就沒第一次那麽難了,領頭弟子流暢清晰地重複了一遍:“宋青書這小人必不得……。”
殷梨亭顫著聲音打斷他的話:“夠了,這話以後休要再提!”
卻說這徐壽輝率領的紅巾軍如今正呈現出一副勢不可擋之態,麾下義軍有百萬眾,紀律嚴明,深得民心。就是一向眼高於頂的元軍也不敢輕觸其鋒芒,隻能咬牙切齒的任憑其迅速壯大,至今為止,兩湖、江南、浙江、福建等地已都在他控製之下。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卻莫名其妙的死了。
紅巾軍如今雖說是勢大無比,但實質上不過是一群江湖莽漢與普通老百姓組成草台班子而已,如何算得上一個合格的、能夠長遠發展的政權體係。徐壽輝此人有如紅巾軍中的定海神針,他這一倒,紅巾軍立刻人心惶惶,趁機爭權謀利者有之,見勢不妙決定抽身而去者更是大有人在。幸而陳友諒挺身而出,嚴懲惑亂軍心、借機謀利之人,這才穩定了義軍,沒讓紅巾軍在徐壽輝死後立刻分崩離析。
在一切都安定下來以後,終於有人站了出來,說自己在徐頭領死的那日,看到了宋青書的身影,更是直言道,當年宋青書不過是假死脫身,徐頭領之死必與他有牽連。陳友諒當機立斷勒令此人不得再說此事,而武當清譽怎容得小人隨意詆毀,於是他以軍令處死了此人,並封鎖了相關消息。然而關於“徐頭領身死真相”的傳聞,還是在義軍內部甚囂塵上了。
張無忌的手中的信是楊逍寫來的,信中所言正是徐壽輝身死,陳友諒獨攬大權一事。
宋遠橋放下端著的茶杯,他一手撐著額頭,說:“若……青書果真與此事有關,我必不袒護這逆子,也不勞諸位師弟髒了手,這逆子我定親手清理門戶,以敬諸位同道在天之靈!”
張無忌把信紙遞給了四師伯,讓張鬆溪也看看裏麵的內容。他說:“大師伯卻是想岔了,宋師兄一直與我等在一起,他哪來的功夫去殺害徐頭領?”
宋遠橋聽到他這話,眼神微動,似哭非哭,似笑意又非笑意。他像是接受了張無忌的這副說辭,狠狠閉了閉眼,然後道:“找個人讓青書過來一趟,不管如何,這事的確牽扯到他身上了,聽聽他有什麽想說的。”
張鬆溪看完信裏的內容,聲音冷然地說:“這陳友諒所圖甚大,那人隻說疑似見到宋青書,恐與徐兄弟之死有牽扯,陳友諒就打著武當的名號將其處死,又讓人不許傳言此事,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拐著彎讓人往我武當派攀扯。想那朱元璋當初謀害無忌,意圖架空明教,依我看,徐兄弟就是被陳友諒所殺也未可知。陳友諒瞧我武當在江湖上勢大,在民間亦是影響非凡,幹脆決定借機潑我武當一盆髒水,想要徹底與江湖勢力劃清界限也不是不可能。”
但問題是,不是所有人都會如張鬆溪這樣分析,更多的人想的是另一種可能性。
平心而論,宋青書有殺害徐壽輝的理由嗎?
他有的。
簡直太有理由了,如果他的理由都不充分,還有誰的理由充分?
此事還要從陳友諒身上說起。宋青書殺死莫聲穀一事的確不假,但要說莫七俠當時是被他一人所殺就大錯特錯了,明明當時陳友諒也插手其中,是二打一。自誤殺師叔後,他就已認定自己是天下罪人,心存死誌,他如何會不恨與他一起殺死七叔的陳友諒呢?
他欺師滅祖,要向張三豐投毒也是真,然而幕後的主使者、逼著他這樣做的真正操刀人卻是陳友諒和丐幫的那幾個領頭人。那日在屠獅大會上他用九陰白骨爪連殺丐幫掌缽龍頭和執法長老,又怎麽確定他那麽做隻是被揭了老底的惱羞成怒,而沒有摻雜任何報複心理?不管事實如何,逼他下毒的掌缽龍頭是真的死了,然而陳友諒仍舊活著。
後來陳友諒見勢不妙,投靠徐壽輝,借著徐壽輝的庇佑與義軍的名聲逃得了一命。陳友諒不僅活著,還活的好好的。
這裏麵的種種內情,旁人當然不會知道得這麽詳細,但他們隻需要知道宋青書恨陳友諒就可以了。他恨陳友諒,又怎麽會不恨“包庇”陳友諒的徐壽輝?既然心中有恨,那他殺徐壽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對於江湖人來說,隻需一個“恨”字又或是一個“利”字,就足以成為奪人性命的利刃了。
……
喬衡正在房間裏習字,大概正是眾人所說的“字如其人”,許是因為他近日心境不穩,不論他換成何種字體,由他寫出來的字,起承轉合、橫提撇捺間總有著抹除不掉的鋒銳戾氣,這讓他每寫完一張字都不敢留將其留下來,而是盡數扔到銅盆裏燒了。
當他被一個武當弟子通知宋遠橋以及其他幾位師叔要見他時,心裏來回思量著是有什麽事情。聽這名弟子話裏所言,似是武當上的幾個長輩都在,這是要來個“三堂會審”?
就算真如此他也不懼。
他彈了下衣擺,然後泰然自若的跟著對方來到了宋遠橋等人麵前。
張無忌想上前與他說些話,但喬衡根本沒有注意到張無忌,一進入殿內,他的視線就不由自主在地麵上的那具屍體上停留了一下。
“青書拜見父親,拜見諸位師叔。”喬衡收回視線,依次跪行大禮。
俞蓮舟歎息了一聲,說:“起來吧。”
青年步履有致,行完禮在殿內站定後不慌不亂,頭發衣物一絲不苟,神態落落大方,身如素竹,隻觀這副姿儀,就讓人對當初張三豐親口所說的那句“第三四代弟子之中,除青書外並無傑出人材”無端的信服了七八分。
宋遠橋恍惚透過他這副姿態,看到了昔日各大派圍剿明教時,那個鎮定自若、從容對敵、倍享讚譽的青年,可是他越是這樣回憶,心中越發悲苦。
他定了定心神,問道:“青書,你可認識地上那人?”
喬衡從實回答:“回父親,兒子並不認識此人。”不論是他本身的記憶,還是那屬於宋青書的記憶中,他都不記得此人的麵孔。
張鬆溪見喬衡一身深藍道袍站在那裏,他什麽都不知的剛被人領到此地就被生父追問,心裏一時間有些不是滋味。他無可奈何地插話幫襯了幾句:“好了,大哥。既然我們都認定青書與此事無關,你又何苦還要逼問,非要讓青書侄兒認下這樁莫名其妙的罪事不成?”
無論是張無忌,還是俞蓮舟、俞岱岩和殷梨亭都忍不住露出些許讚同的神色。
宋遠橋聽他這樣說,隻好閉嘴不言。隻是張鬆溪如何懂得為人父母者,那種生怕自家孩子與任何汙糟事扯上關係,忍不住問個清楚的心情?
喬衡將這兩人所言都聽進耳裏,神色一變也不變。
俞蓮舟沉沉地說:“青書,這裏有兩件事要告訴你。”
“其一,徐壽輝死了。”
喬衡目光平靜無波,他看著前方的地麵,一言不發隻管安心地聽著。
“其二,義軍中有傳言,徐壽輝是被你所殺。”
喬衡驀地看向宋遠橋,見他似是在等著自己說些什麽,心中無由來的誕生一片冷意。他說:“一,我未曾見過徐壽輝;二,徐壽輝非我所殺。”這話說的如此堅定,使人不由得心生信任。
俞蓮舟一拍手說:“好,有你這句話一切足以!青書你隻管在武當安心養傷,外界的風言風語無須理會,一切雜事都由我等長輩為你處理!我倒要查查,究竟是何人放出的這等謠言,汙我武當名聲!”
喬衡立刻擺出一副拜謝的架勢,隻不過他的心裏著實沒產生什麽美好的感傷,此時的他甚至可以說是麻木的。這種無由來的栽到自己頭上的人命官司遇到的多了,不管事態如何發展,都總有一種似曾相識感,也讓他再難有特殊的觸動。
“無論如何,我都相信師兄。”雖然張無忌知道宋師兄大概根本聽不進自己的話,但他還是沒忍住這樣說道。
張鬆溪一直注意著喬衡的神色,他發覺二師兄對他說徐壽輝已死時,青書的麵上沒有顯露出任何表情,不論是驚訝、疑惑還是不敢置信,又或是最簡單的皺眉頭他都沒有露出。那姿態與其說是他心性冷漠,覺得事不關己,還不如說就像是在他眼裏徐壽輝早就是個死人一樣,不對,更準確一些,應該是對他來說,從很早之前他就已認定徐壽輝此人必死無疑!
青書怎麽會知道?他又是怎麽知道的?除非他的確參與了此事,否則他根本不可能事先知道徐壽輝會死。難道他與陳友諒商量好了?這絕不可能!回武當之前無忌一直跟在他身邊,回到武當後他更沒有時間去做此事。這件事不論從哪方麵來說,都不該、也不可能與他扯上關係。
然而,張鬆溪的心中突然咯噔一下。這些假設都是青書遇到無忌之後的事情了,那麽,沒有遇到無忌之前的青書呢?在此之前的事,無忌一無所知,青書也從不提起。他在那時遇到了什麽人,經曆了什麽事,他們什麽都不知道。
知子莫若父,大師兄之前是不是也想到了這種可能?所以青書剛一過來,就開始逼問。
張鬆溪看了宋遠橋一眼。
宋遠橋靜坐在椅子上,情緒內斂毫不外露,仿佛遊離於眾人之外。
張鬆溪覺得自己應該點出這個問題,然而當他回想到適才在青書剛走進大殿時,自己不經意間在他身上捕捉的那種苦苦壓抑,怔了一下,心中不知作何想法,竟鬼使神差的昧下了這個疑點。
作者有話要說: (32章有個大bug,剛剛發現,實在忍不住把它改過來了)
陳友諒必死無疑。
ps:失蹤前擠出了一更qaq
嚶嚶嚶,小天使們,你們好歹等到主角黑化後再黑化啊,一個個黑化得我好害怕
pps:抱著大家的地雷,默默躲牆角哭一會兒
黑夜裏的烏鴉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5-12-13 01:29:36
米而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5-12-13 00:09:57
酒傾半壺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5-12-12 23:22:24
曲水與流觴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5-12-12 22:59:03
風靨之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5-12-12 21:54:44
藍波大人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5-12-12 21:29:50
木葉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5-12-12 21:29:24
木葉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5-12-12 21: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