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久在宦海,於財政之道應是不算陌生罷,您可知朝廷歲入之要為何麽?”


    公孫範這等表情一出,公孫明不由地便是一樂,但並未急著出言解釋根底,而是笑著轉開了話題。


    “應是鹽、鐵二利罷,隻是此二物皆須耗時耗材無算,非輕易可為者,莫非賢侄打算以此二物為要麽?”


    公孫範到底是一郡之太守,於政務之事並不陌生,盡管不甚明白公孫明為何突然問起了財政之道,可依舊很快便給出了個正確答案。


    “叔父說對了,此二物正是小侄打算用以興幽、渤之根基也,個中又以鹽為先,鐵為後,年內便可初見成效,至明夏,一年間足可興邦國!”


    盡管公孫範滿臉的不以為然,可公孫明卻渾然不在意,自信十足地便放出了個豪言,直聽得公孫範眉頭狂皺不已。


    “這……”


    若是旁人這麽說,隻怕公孫範早就罵將過去了,偏偏這話是公孫明所言,公孫範雖是斷然不信,可終歸須得給公孫明留上幾分的麵子,皺眉歸皺眉,卻並未出言嗬斥其非。


    “叔父先前所言之製鹽耗時耗材確是不假,然,那不過是煮鹽之古法太過落後罷了,小侄所設計的製鹽之法除一開始須得頗多勞力建鹽場外,其後之收成根本無須耗甚柴火,隻管撈取之後,由大車滿載著走便是了。”


    公孫明根本沒在意其叔的不滿之臉色,自顧自地便往下解說了一番。


    “竟有此等妙法?某卻是不信!”


    這一聽公孫明越說越是玄乎,公孫範實在是忍不住了,搖頭不已地道著不信,沒旁的,煮鹽之法自古以來就不曾更易過,渤海郡本身也有一座小鹽場,靠的也正是煮海水得鹽之法,公孫範本人就曾數次前去鹽場視察過,對煮鹽之法自是並不陌生,也自不以為此法還能有啥革新之可能。


    “嗬,叔父莫急著下結論,您手中那份圖紙就是新製鹽之法,此名為曬鹽法,較之煮鹽法,成本驟降之餘,效率也自高了百倍不止,不消多,隻需三數個鹽場,年可得鹽便在百萬斤以上,有此產量在,何愁我幽、渤之地不大興哉?”


    繞了一大圈之後,公孫明這才心滿意足地揭開了底牌。


    “此話當真?”


    在這等時代,鹽就是錢,同樣是硬通貨,隻要有鹽,就沒啥是買不到的,真若是可行的話,幽、渤之地大興之勢必將無可阻擋,又怎由得公孫範不動心的。


    “這個自然,小侄此處還有一份施工流程說明,與叔父手中那份圖紙配套而用,即可按圖施工,前番文安一戰中所押往章武的那萬餘戰俘正好可用來建設鹽場,地點麽,便設在漁陽鹽場舊址,待得完工後,再將那些戰俘押往渤海鹽場趕工,如此,夏末或許便可出鹽了,隻是此事關乎我幽、渤之地命脈,交予他人,小侄實難放心,還請叔父多多操勞則個。”


    在如何安置公孫範一事上,公孫明其實頗為頭疼的,無他,公孫範乃是長輩,又有大恩於己,自是不能冷落了去,問題是其人才幹有限,實難大用,給的位置低了,固然不妥,給的位置高了麽,卻又怕他會誤事,公孫明想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讓公孫範去掌握錢袋子,盡量不讓其參與到軍政要務中去,如此也算是妥善安置了去了。


    “若真能成事,為叔便是舍了這條老命不要,也須得將此事辦穩妥了去!”


    公孫範其實並不太戀權,他當上渤海太守本身就是因緣巧合罷了,也一直幹得不是太成功,每每都覺得心力憔悴,錯非如此,當初在文安時,也不會很是爽快地便將渤海郡太守的印綬輕易便交給了公孫明,而今聽得公孫明將此命脈相關之事交托給自己,公孫範自感深受重視之下,應答起來自然也就格外的爽利。


    “製鹽隻是第一步,待得有了鹽,小侄還有旁的大興之妙手,一是新式煉鋼之法,以我幽州多鐵礦、煤炭之優勢,精鋼之產量足可在三年內翻上數十倍,再以鹽通商草原,換牛羊馬匹而歸,我幽、渤之地富足不難,在此基礎上,鼓勵農商,減租減稅,與民生息,後方可固,民心既穩,便可南下與諸雄爭鋒,先吞並黑山軍,再滅袁賊,席卷翼、並諸州,即可與曹操老兒決一雌雄,若勝,則北方可大定矣,挾此大勢,蕩平南方諸雄指日可待!”


    這一聽公孫範如此表態,公孫明心情頓時大好,豪氣一起,竟是將胸中所規劃之藍圖一一描述了出來。


    “賢侄既有誌於天下,為叔豈有不鼎力支持之理,天佑我公孫氏,能有明兒在,合該我公孫氏大興啊,哈哈……”


    被公孫明這麽一鼓動,公孫範渾身的熱血都沸騰了起來,興奮得連連搓手不已,哈哈大笑之際,眼角處竟是見了淚花。


    “有叔父這話,小侄便有信心與天下豪傑見一高下了,然,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目下之要在財政,尤以鹽、鐵為要,還請叔父為小侄多多費心了。”


    豪情歸豪情,公孫明到底是個腳踏實地之人,藍圖描繪過後,轉而又回到了鹽場的落實上。


    “明兒放心,為叔自當盡快趕回章武,著緊經辦此事,隻是與黑山賊的談判……”


    公孫範已然被公孫明忽悠得急不可耐了,恨不得馬上便去整鹽場,隻是心中還是不免記掛著與黑山軍的談判事宜。


    “嗬,兄長不是要分家產麽,那就將易京在內的八城都給他好了,小侄自以薊縣(今之北京)為治所也就是了,待得有了鹽,根基便能穩住,是時,再行新政也就不難了。”


    公孫明眼界向來開闊,自不會在意一時之得失,著眼點隻在天下大局,自是懶得去跟公孫續去斤斤計較。


    “如此也罷,那為叔就這麽跟黑山賊談了去了。”


    公孫範心結既去,自然也就不會特別在意公孫續的忤逆勾當,應了一聲之後,匆匆便離開了中軍大帳,自去張羅談判事宜不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雄霸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閩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閩侯並收藏雄霸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