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舷戰的狀態下,機動戰士成為戰鬥的絕對主力,而第10艦隊準備用來分擔火力的運輸艦則成了擺設,敵軍絕不會白費力氣去對付那些基本夠不成威脅的非戰鬥艦船。
uac艦隊擁有兩名王牌機師,而太空軍第10艦隊僅有19艘戰艦。這樣一來,對方的王牌機師要想抓住旗艦這個首要目標就容易得多了。
此時uac艦隊的兩名王牌機師齊聚第10艦隊所在區域,而新亞洲這邊卻隻有一名王牌機師在苦苦支撐。盡管這是一名技術流王牌機師,也無法在對手刻意避開的情況下同時拖住兩名對手。
此時已經有一名uac王牌機師手持斬艦刀飛向了第10艦隊旗艦,局勢危在旦夕。
風宇的出現可謂非常及時,他毫不猶豫地抽出斬艦刀迎了上去。他當然知道兩把斬艦刀碰撞會產生什麽樣的後果,但這時候必須展現出破釜沉舟的決心,才能遏製uac的攻勢。
在局麵明顯占優,勝利隻是時間問題的情況下,那名uac王牌機師並不願意和風宇同歸於盡,他還要留著性命享受勝利成果。於是他發了個明碼通訊過來,和風宇約定同時收起斬艦刀,采用常規兵器打一場。
正常情況下風宇自然也不會反對這個建議,但現在情況特殊,不采取一些非常規手段,很難在如此艱難的局麵中尋求一線勝利的機會。於是他選擇了拒絕。
對於風宇的執拗,對方也是非常無語,一時間進退兩難。
而風宇則趁機使用肩部的120mm高斯炮攻擊正在與第10艦隊王牌機師交手的另一位uac王牌,打亂對方的節奏。
手持斬艦刀的這名uac王牌駕駛的機動戰士是黑色塗裝,機體上綴滿了銀色星光斑點,看起來非常炫目,顯然是一名個性張揚的家夥。而且其專屬定製機型的胸前同樣飾有金色的雙斬標誌,屬於王牌機師中的佼佼者,對自己的能力相當自信。
在新亞洲軍方的數據庫裏頭,也收錄了他的資料——代號“黑色星光”。
“黑色星光”在這支uac艦隊中是首席王牌機師,在艦隊中地位非常之高,除了艦隊司令,其他艦隊高層都不敢在他麵前拿大。就連另外那位駕駛黃色機動戰士的uac王牌也得聽從他的安排,才不得不接受拖住第10艦隊王牌機師的任務。
以他的傲氣,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今天卻沒想到在這裏被風宇如此拒絕,而且拒絕之後還當麵無視於自己的存在,分心去攻擊那架黃色機動戰士。在“黑色星光”看來,這是赤裸裸的藐視,是挑釁!
怒火中燒的他立刻駕駛和自己代號同名的機動戰士“黑色星光”向風宇的機動戰士ws衝了過去。而此時此刻,兩架專屬定製機型的手中都還拿著斬艦刀。
這一幕可把周邊的uac機動戰士給嚇壞了,紛紛四散走避,生怕被兩把斬艦刀碰撞產生的強大逸散能量給波及。反而是太空軍第10艦隊的機師們無所畏懼,早已破釜沉舟的他們已將生死置之度外,見狀順勢打了一波有聲有色的反攻,倒像是新亞洲這邊才是優勢的一方。
不過這場太空接舷戰的主角注定不是普通機師,而是集中在第10艦隊旗艦旁邊的四位王牌。就算是代表艦隊實力的戰艦,在這種場合下也隻是個數字,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接舷戰的狀態下,戰艦的距離過近,很難依靠微調主炮射擊角度來實現對某一艘戰艦的集火,這個道理就跟大航海時代的海戰是一樣的。
這個時代的人類喜歡把太空飛行器稱為船或者艦,喜歡把太空稱為星辰的海洋,正是因為宇宙和大海在某種程度上有著很大的相似,尤其是戰爭方麵。太空艦隊戰和海洋艦隊戰在作戰方式上是相通的,區別隻在於太空是三維戰場,海洋是二維戰場。
中世紀大航海時代的海戰遠距離依靠炮擊戰,近距離依靠接舷戰。而sc紀元的第一個世紀末,太空艦隊戰也同樣如此。機動戰士就是接舷戰時候的衝鋒隊,而王牌機師就是衝鋒隊長。不管是中世紀還是sc紀元,決定接舷戰勝負的關鍵因素就在於艦隊是否有優秀的衝鋒隊長。
作為決定這場戰鬥勝負走向的王牌機師之一,“黑色星光”此時已經處於暴走的狀態。他是一位平衡型的王牌機師,也就是說無論意識還是技術都達到了非常優秀的程度,但同樣的都距離頂尖還差那麽一點點。和意識流王牌機師交手,他仗著技術硬吃對方;和技術流王牌機師對陣,他則用意識牽著對方鼻子走。可謂無往不利。
風宇和他比起來,意識方麵稍微強一點,技術方麵卻要弱很多。如果正常交手,“黑色星光”的勝麵要占到七成以上。但是這會兒被風宇激怒之後,理智的削弱使得他的意識也隨之變差了些。
意識流王牌機師最重要的是一顆時刻清醒的頭腦,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充分利用戰場上的每一分契機來為自己的戰鬥服務。而技術流才是心無旁騖地緊盯眼前的對手。
“黑色星光”被風宇激怒之後,可以說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機動戰士ws的身上,根本無暇去理會他認為已經全盤占優的戰場。這就等於他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平衡性,專注於技術流這邊。
如果說隻是放棄了戰場大局觀而專注於格鬥技術,“黑色星光”依然可以壓製風宇,因為技術流王牌機師本來就克製意識流。問題是這會兒兩架專屬定製機型的手中都握著斬艦刀,這玩意兒稍微彼此碰撞一下就不得了,而且能量刃還那麽長,做不到小範圍的靈活變向。可以說,斬艦刀對於技術流王牌機師是極大的限製,嚴重製約了他們發揮出近身格鬥技巧。
可惜“黑色星光”有些氣迷糊了,或者他覺得在公平的條件下自己始終要勝過對手一籌,於是根本沒有把這當回事。等到雙方近身交手的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的格鬥技巧完全無從發揮。
反觀風宇,他本來格鬥技巧就乏善可陳,這會兒再怎麽受影響,也不過是把雙方能夠發揮的上限給拉平了,反而是占了大便宜。他隻管揮舞斬艦刀攻擊,而將如何避免碰撞這種煩心事留給“黑色星光”去糾結。
如此打下來,風宇居然仗著自己比對方不怕死而占了上風。
uac艦隊擁有兩名王牌機師,而太空軍第10艦隊僅有19艘戰艦。這樣一來,對方的王牌機師要想抓住旗艦這個首要目標就容易得多了。
此時uac艦隊的兩名王牌機師齊聚第10艦隊所在區域,而新亞洲這邊卻隻有一名王牌機師在苦苦支撐。盡管這是一名技術流王牌機師,也無法在對手刻意避開的情況下同時拖住兩名對手。
此時已經有一名uac王牌機師手持斬艦刀飛向了第10艦隊旗艦,局勢危在旦夕。
風宇的出現可謂非常及時,他毫不猶豫地抽出斬艦刀迎了上去。他當然知道兩把斬艦刀碰撞會產生什麽樣的後果,但這時候必須展現出破釜沉舟的決心,才能遏製uac的攻勢。
在局麵明顯占優,勝利隻是時間問題的情況下,那名uac王牌機師並不願意和風宇同歸於盡,他還要留著性命享受勝利成果。於是他發了個明碼通訊過來,和風宇約定同時收起斬艦刀,采用常規兵器打一場。
正常情況下風宇自然也不會反對這個建議,但現在情況特殊,不采取一些非常規手段,很難在如此艱難的局麵中尋求一線勝利的機會。於是他選擇了拒絕。
對於風宇的執拗,對方也是非常無語,一時間進退兩難。
而風宇則趁機使用肩部的120mm高斯炮攻擊正在與第10艦隊王牌機師交手的另一位uac王牌,打亂對方的節奏。
手持斬艦刀的這名uac王牌駕駛的機動戰士是黑色塗裝,機體上綴滿了銀色星光斑點,看起來非常炫目,顯然是一名個性張揚的家夥。而且其專屬定製機型的胸前同樣飾有金色的雙斬標誌,屬於王牌機師中的佼佼者,對自己的能力相當自信。
在新亞洲軍方的數據庫裏頭,也收錄了他的資料——代號“黑色星光”。
“黑色星光”在這支uac艦隊中是首席王牌機師,在艦隊中地位非常之高,除了艦隊司令,其他艦隊高層都不敢在他麵前拿大。就連另外那位駕駛黃色機動戰士的uac王牌也得聽從他的安排,才不得不接受拖住第10艦隊王牌機師的任務。
以他的傲氣,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今天卻沒想到在這裏被風宇如此拒絕,而且拒絕之後還當麵無視於自己的存在,分心去攻擊那架黃色機動戰士。在“黑色星光”看來,這是赤裸裸的藐視,是挑釁!
怒火中燒的他立刻駕駛和自己代號同名的機動戰士“黑色星光”向風宇的機動戰士ws衝了過去。而此時此刻,兩架專屬定製機型的手中都還拿著斬艦刀。
這一幕可把周邊的uac機動戰士給嚇壞了,紛紛四散走避,生怕被兩把斬艦刀碰撞產生的強大逸散能量給波及。反而是太空軍第10艦隊的機師們無所畏懼,早已破釜沉舟的他們已將生死置之度外,見狀順勢打了一波有聲有色的反攻,倒像是新亞洲這邊才是優勢的一方。
不過這場太空接舷戰的主角注定不是普通機師,而是集中在第10艦隊旗艦旁邊的四位王牌。就算是代表艦隊實力的戰艦,在這種場合下也隻是個數字,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接舷戰的狀態下,戰艦的距離過近,很難依靠微調主炮射擊角度來實現對某一艘戰艦的集火,這個道理就跟大航海時代的海戰是一樣的。
這個時代的人類喜歡把太空飛行器稱為船或者艦,喜歡把太空稱為星辰的海洋,正是因為宇宙和大海在某種程度上有著很大的相似,尤其是戰爭方麵。太空艦隊戰和海洋艦隊戰在作戰方式上是相通的,區別隻在於太空是三維戰場,海洋是二維戰場。
中世紀大航海時代的海戰遠距離依靠炮擊戰,近距離依靠接舷戰。而sc紀元的第一個世紀末,太空艦隊戰也同樣如此。機動戰士就是接舷戰時候的衝鋒隊,而王牌機師就是衝鋒隊長。不管是中世紀還是sc紀元,決定接舷戰勝負的關鍵因素就在於艦隊是否有優秀的衝鋒隊長。
作為決定這場戰鬥勝負走向的王牌機師之一,“黑色星光”此時已經處於暴走的狀態。他是一位平衡型的王牌機師,也就是說無論意識還是技術都達到了非常優秀的程度,但同樣的都距離頂尖還差那麽一點點。和意識流王牌機師交手,他仗著技術硬吃對方;和技術流王牌機師對陣,他則用意識牽著對方鼻子走。可謂無往不利。
風宇和他比起來,意識方麵稍微強一點,技術方麵卻要弱很多。如果正常交手,“黑色星光”的勝麵要占到七成以上。但是這會兒被風宇激怒之後,理智的削弱使得他的意識也隨之變差了些。
意識流王牌機師最重要的是一顆時刻清醒的頭腦,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充分利用戰場上的每一分契機來為自己的戰鬥服務。而技術流才是心無旁騖地緊盯眼前的對手。
“黑色星光”被風宇激怒之後,可以說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機動戰士ws的身上,根本無暇去理會他認為已經全盤占優的戰場。這就等於他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平衡性,專注於技術流這邊。
如果說隻是放棄了戰場大局觀而專注於格鬥技術,“黑色星光”依然可以壓製風宇,因為技術流王牌機師本來就克製意識流。問題是這會兒兩架專屬定製機型的手中都握著斬艦刀,這玩意兒稍微彼此碰撞一下就不得了,而且能量刃還那麽長,做不到小範圍的靈活變向。可以說,斬艦刀對於技術流王牌機師是極大的限製,嚴重製約了他們發揮出近身格鬥技巧。
可惜“黑色星光”有些氣迷糊了,或者他覺得在公平的條件下自己始終要勝過對手一籌,於是根本沒有把這當回事。等到雙方近身交手的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的格鬥技巧完全無從發揮。
反觀風宇,他本來格鬥技巧就乏善可陳,這會兒再怎麽受影響,也不過是把雙方能夠發揮的上限給拉平了,反而是占了大便宜。他隻管揮舞斬艦刀攻擊,而將如何避免碰撞這種煩心事留給“黑色星光”去糾結。
如此打下來,風宇居然仗著自己比對方不怕死而占了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