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燭哈哈大笑,說道:“今日之事是喜事,哭什麽哭。來來來,老夫做東,去市上喝酒。”李九娘道:“何必破費,再說了市上做的哪有我做的好!”說著讓二人先坐,自己拎著籃子出去采買。李岩將銀子遞還給她,口中道:“現在算是一家人,這銀子可放心大膽使了吧。”嚴燭也在旁慫恿,李九娘才收下去了。
之後李岩問楊霞可曾識字,她說識得一些啟蒙文字,都是九娘教她的,隻是在島上普通人家也不太注重學業,能識文斷字已算不錯了。李岩心中一動,向嚴燭問道:“盧先生何許人也?”嚴燭明了他的想法,說道:“盧先生可是島上一等一的高才之人,十餘歲時便被點了翰林。天都變亂之後,他不願為叛臣宇文信效力,來投流光,隨身攜帶了好幾船的書籍。幼時婉兒他們都是跟盧先生習的文。”
李岩點點頭,道:“女孩子家,還是讀些書好,別跟我隻學會了舞刀弄劍,那也不妙。回頭我想讓楊霞從他習文,不知道盧先生脾性如何。”嚴燭道:“盧先生很是固執,這要看緣分了。”
李岩點了點頭。趁著空閑,將“玉女篇”的內功心法傳了給楊霞。“玉女篇”乃是與“鍛骨勁”一般的入門築基心法,隻是根據女子經脈、體質等因素作了相應調整,更適合女子修煉。淩雲蓮花峰一脈都是先修這一路功法,再行修習後續的“負天絕雲”或者“紫氣東來”。當年李岩入門時江九風可是拿了兩篇入門心法作對比,讓大家截長補短,因此倒是記得。李岩又為她引導真氣,指出諸般關竅,記熟行氣路徑,叮囑她好好習練,若有異象趕緊報知。之後又以一絲真氣渡入她體內,讓她自行引導一遍,又指出謬誤之處,如此三次,楊霞已記得毫無差錯遺漏。李岩點點頭,這個新收弟子悟性記性還是不錯的。
未幾,九娘與嚴燭端了菜進來,還有一小葫蘆酒。原來九娘早已回來,見師徒二人細心教學,也不打攪,自行在外做菜,倒是嚴燭過去打的下手。海島之上糧食可產,菜蔬卻少得可憐,即便如此,九娘廚藝高妙,仍是整治得色香味俱全,嚴、李二人連聲稱讚,李岩也叮囑她們母女一同進食。席間九娘讓楊霞向李岩敬了謝師酒,這便算是正式拜師了。
之後李岩又叮囑晚間讓母女二人同來參加晚宴,說是要向大家公布收徒之事。此時世間對師徒名分看得已漸漸重了起來,這也是應有之義。行路間嚴燭囑他,說道此生力盡,上好金石精英已是難尋,即便尋得,天時地利也已不再,自己也許再也不可能鑄出比兩劍更好的長劍了,望他善用此劍。李岩長揖正色道:“晚輩當用這兩柄劍執正道而行,蕩盡天下不平,誅盡天下之惡。請前輩放心。”嚴燭笑了笑,說道:“我信你。也信我有生之年,必能聞得兩劍縱橫天下的威名!”拍拍他肩膀才去了。
李岩待他遠去,這才起身離開,自有人接了他去到住處,卻見大家都在,顯是等他良久了。韓琦在大殿上說話不便,此刻上來一把摟住他,兄弟之情溢於言表,翠萍在旁邊笑而不語。
蕭無忌卻是個閑不住的,將李岩放在案上的一柄劍抽了出來,登時倒抽一口冷氣。長劍通體晶瑩,似欲透明一般。劍身中段有數處星文一般的斑痕,據嚴燭說是在火山滲入特殊材料時的痕跡,隻會增強長劍硬度韌度。蕭無忌隨手揮舞,劍上似有絲絲劍氣溢出一般,整個室內都在劍光映照之下亮堂了幾分。蕭無忌用手輕輕抹過劍脊,仍覺得汗毛直豎,即便他不懂劍,也知道非同小可,忍不住讚了聲“好劍”。還劍入鞘,好奇之下,又抽出另一把來。眾人一看,卻是與方才那把截然不同。兩劍材質相似,底子也應是如方才那把般晶瑩剔透,隻是劍身雲紋處處,倒將劍上光彩掩蓋住了一般。李岩接過來,隨手揮舞,甚是得心應手,內力貫注之下,劍身隱現亮光,雲紋反而更清晰,兩相襯托,倒形成奇異影像。眾人見還有這般妙處,驚歎不已。
李岩此時方有時間審視長劍,手中這一把在劍柄上刻了“濤生雲滅”四字,另一把劍上卻刻著“斬情”,應是雙劍的名字了。“濤生雲滅”大氣磅礴,倒還罷了,雲紋趁著劍身,卻也應景;“斬情”卻有一股悲傷之意。翠屏卻道:“‘斬情’上星文如同天界牛郎織女星一般,中間河漢相隔,斬情許是這個意思吧。且不說他,趕緊收拾一下,晚間不能這樣去見各位城主。”
李岩聞了聞身上,長途跋涉又一路乘船,衣服也沒得換,都一身餿味了,在大家嬉笑之下趕緊去沐浴更衣,這才精神煥發出來。又對大家說起收徒之事,其他人不明白,翠屏卻是了解九娘母女的,直道“天可憐見”。
李岩見無外人,便問了李湛遇刺之事。韓琦天都事了就隨了李湛來到流光,最是清楚不過,此刻便娓娓道來。其實李湛自打回來,已經三次遇險了。第一次是莫名其妙中了毒,好在發現得早,翠屏與薛寒山學了不少使毒解毒的法門,倒也沒有大礙。之後嚴格監管李湛飲食,倒是平靜了一段。再後來便是楊嵐平安歸來,李湛很是高興,日間多喝了幾杯,結果到了第二日還不省人事。翠屏仔細檢查他的情形,發現是使用的一種罕見的“混毒”之法。即先設法讓目標體內攜帶一種無毒之物,號為“毒源”,再尋機混入藥引,號為“毒引”,兩者接觸便成劇毒。好在“混毒”之法多有缺陷,食入體內的“毒源”隨著人體代謝多有損失,毒性並不是太過猛烈,翠屏又找到解毒之法,李湛才算幸免。此後流光大查城主府的下人,從膳堂找出兩名下毒之人,已經自盡身亡了。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二人都是最早隨來流光的一批人,家小都在島上,從未與天都有所勾結。
最近一次卻是預謀的伏擊,想來隱藏於暗中的刺客見下毒不能奏效,便換了方法。三名刺客趁著李湛巡防歸來途中暴起而擊,好在楊嵐及時趕到,三名刺客眼見行刺無望,咬破牙齒中藏好的毒丸自盡了。李湛卻受了重傷,翠屏醫術隻能維持住身體機能,這才趕忙去請薛寒山過來。原本以為是無礙堡派來的刺客,後來核實死者身份,卻發現是向與連無心不合的“南天三梟”,也不知是什麽時候上的島。後來楊嵐親自守衛李湛,刺客倒是來了兩撥,都敗於楊嵐槍下,隻是顯然都有準備,見事不諧也吞藥自盡了。
室內數人蕭無忌是個直腸子,張大通自不必說了,薛晴屬於向來不想那麽多的人,塵淵看賣相還算個有城府的,隻是李岩看了他呆坐的樣子,想想還是算了吧,最終隻能向翠屏征求意見。翠屏心思縝密,雖沒見過多少世麵,也看出些端倪,隻道:“以咱們身份實是不便說太多,但覺著這裏諸多蹊蹺,隻怕事情沒那麽簡單。”其實“不便說太多”雲雲已經表明自己的看法。李岩點點頭,看來有必要找李湛、楊嵐說一說了。
離晚宴還有一段時間,韓琦、翠屏說帶眾人遊覽一下流光,李岩讓大夥兒去了,自己出門去找楊嵐,卻聽人說她在島東城外兵營,想來有薛寒山、葉真、薛炎三人護衛,無論刺客使用如何手段都不會得逞,她便去整飭軍營了。李岩也正想見識一下流光軍容,問明路徑,攜了劍出城。走了許久才見到楊嵐“驍騎營”的旗幟,再向南一點卻是“先登營”的旗幟,李岩卻不知統領是誰。
李岩到了營門不遠,便有軍士擋住去路,雖然識得他,仍將他阻在營外,進去通報。不多時,楊嵐出門來迎他進去。李岩四顧,卻見營盤穩固,戒備森嚴,雖非戰時勝似戰時,他東行以來,無論是州兵還是禁軍都見過不少,少見這般軍容整齊的。到了營內,見到中間擺著一個大桌子,桌上麵擺放著地理模型,山河具備,又擺著各種代表軍士的棋子,一個將軍模樣的年輕人坐在桌前沉思,想是在推演軍陣,見李岩進來隻是抬頭打了下招呼。
楊嵐示意李岩自便,自己坐在那人對麵。那人思慮良久,說道:“婉兒騎兵使用出神入化,我不能及,這一局是我輸了。”楊嵐道:“軍營之內,不敘私情,請以職務稱我。”那人正要開幾句玩笑,卻見楊嵐神色鄭重,也正色道:“也罷。騎兵天生克製步軍,咱們換過,你指揮我的‘先登營’,我來指揮‘驍騎營’。”楊嵐便與他換了位置,之後兩人不斷布放兵力,構築防線、攻擊陣仗。
李岩在旁看得真切,楊嵐顯是熟悉騎兵優勢與缺陷的。騎兵優勢在於行動迅捷,衝擊力驚人,在戰陣中必然處於攻勢,隻是一旦勢盡,反不如步軍靈活,隻能任人宰割。而步軍移動速度慢,僅此一點與騎軍接陣隻能處於守勢,但隻要能保證陣勢完整,便可對騎軍造成巨大殺傷。步騎對決並無太多花哨,隻是雙方各要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限,來彌補劣勢。楊嵐不斷通過構築防線來完善陣型,以弓弩來殺傷、延緩對手,並能及時洞察對手攻擊意圖,提前布好弩陣、盾陣、槍陣,將衝鋒來的騎軍分割成一片片絞殺。
最後那人無奈,眼見剩餘騎軍不足以戰勝敵手,隻得選擇撤離戰場,卻被楊嵐用兵截住退路。那人臉色一變,道:“你怎麽可能還有兵力?”楊嵐悠然道:“騎軍從訓練到投入戰陣,可能需要數載之久,步軍則不然。這些便算新征召的吧,用來抵擋騎軍衝鋒自是不行,但用來圍截銳氣已盡的騎兵卻是綽綽有餘。不要他們奮勇爭先,隻需會發弩箭即可。”
那人長歎一聲,擲下手中棋子,站起身道:“我終是不如你。”轉首對李岩道:“李公子,方才沉迷於攻防,請恕我怠慢了。在下秦天威,忝為‘先登營’統領,早聞過大名,此時有緣得見,實乃幸至。”李岩連道“豈敢”。秦天威相貌堂堂,也不負“天威”之命,李岩見他又說話客氣,很有好感。
秦天威問了李岩一些江湖道上的事,忽道:“久聞李公子為於前輩的弟子,於前輩大發神威之時我尚年幼,未曾得見,今日有緣,還請賜教,也讓我見識一下名震天下的淩雲武功。”李岩本找楊嵐有事相商,實是不願耽擱時間,秦天威卻已走出營外,李岩隻得跟上。
秦天威拔劍在手,左手掐個劍訣,對李岩道“請”。李岩也拔了“濤生雲滅”在手,以“決浮雲”相對,內力運至劍上,登時雲紋隱現,若怒海濤生,天際雲滅。秦天威見了他手中之劍,臉色不由自主變了變,道了句“小心了”,長劍一抖,攻了過去。
李岩見他劍法不俗,細心接戰,鬥了二十餘招,發現他武功應與蕭無忌等人差不多,在年輕一輩中也算高手,隻是距今日的自己尚有差距。周邊觀戰軍兵甚多,李岩不好落了他麵子,始終與他維持個平手之局。鬥了一百餘招,秦天威倒感到自己占了上風,隻是對手甚是頑強,雖覺著自己再加把力就能贏下來,卻始終不能夠。他見武功試探得也差不多,便跳出圈外,道:“咱們武功相若,隻怕三日三夜也分不出勝負,到此為止如何?”李岩還劍入鞘,口中說道:“正有此意。”
秦天威又對楊嵐道:“晚間你也去赴宴的吧。前些時日去南海貿易,我托人帶了些東西,到時給你。”楊嵐卻道:“不勞費心,我這裏什麽也不缺的。”秦天威知她素來如此,一笑去了。楊嵐引李岩入賬,問道:“師兄來此何事?”李岩沉思半晌,見四下無人才道:“我聽聞師兄幾次遇刺,心中有些想法,想找你確認一下。”楊嵐“哦”了一聲。
李岩繼續說道:“天常也將事情經過跟我說了一遍,我總覺得有蹊蹺。下毒之人都是流光城之人,且與外界素無牽連,便是被策反也可能性極小;動手行刺的‘南天三梟’也不可能恰巧找到師兄落單的時候行刺,即便是被他們碰上了,必然在島上已久,這些形跡可疑的外人又有何處可以藏身。”說著遲疑了一下。
楊嵐卻示意他說下去。李岩咬咬牙道:“隻怕這些刺客背後有人,且此人在流光地位舉足輕重,有足夠能力策劃並完成此事。”楊嵐歎了口氣,說道:“你說的不錯,我也這般懷疑過。刺殺師兄無非兩個目的,一是向宇文信邀功,二是要奪了島主之位。先說島主之位,師兄曾說,他若有不測,我當繼承他之位,且我確實有能力做到,因此我倒是第一嫌疑之人了。若不是為了這個目的,便是有人與宇文信達成協議了。但以宇文信的刻薄寡恩,又有什麽人會相信他的承諾?”
李岩道:“無論如何,必然有島內之人才可以辦成此事,如今可有懷疑的人?”楊嵐搖了搖頭說道:“都是元熙九年之後便過來的老人,有些甚至是早些年便在島上駐防的軍戶及家眷,又能去懷疑誰呢?”李岩也是黯然,這等情勢下不說去懷疑誰,僅僅想到誰有可能是叛徒便已足夠傷懷,更別說追查下去。
最終隻得說道:“無論如何,也不能再放任不管。你們不便懷疑,那便交於我們幾個外人來做,你且將島上人員布局說與我聽。”楊嵐心知這必是個得罪人的活計,隻是當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隻得將島上情形一五一十說與他聽。島上約有不到五萬人口,軍士約有一萬餘,十之六七都是元熙九年之前駐紮的軍士及其家眷,後來隨李湛等人遷來的隻是少數。當前島上共有一名島主即李湛,還有三名副島主。一個就是今日在大殿向楊嵐發難的秦宇,他也是之前駐防島上的將軍,如今主管內務;另一個是阻他說話的*****名喚樓明月,也是元熙九年隨李湛遷來的,主管島上與外界商貿;剩下一個就是薛炎,主管島上軍務。每名副島主都有若幹下屬,至於其他擁有實權的也就是島上三軍統帥,“驍騎”統帥楊嵐,“先登”統帥秦天威,以及李岩未見過的“靖海”統帥鹿衍。嚴燭管器械武備,至於盧先生等人,雖然德高望重,但基本上不參與島上事務。
李岩聽了眉頭也漸漸皺了起來,如此讓他憑空臆測也想不出什麽來,隻能想到有名有姓的人裏麵,楊嵐、薛炎是絕無可能背叛,樓明月他一見了就有一種莫名信任感,直覺中也不會,但是又不能憑直覺去斷一個人好壞。一時之間一團亂麻,好在晚宴應能見到島上大多數實權人物,想來有能力實施一係列計劃的人也應在其中了。
之後李岩問楊霞可曾識字,她說識得一些啟蒙文字,都是九娘教她的,隻是在島上普通人家也不太注重學業,能識文斷字已算不錯了。李岩心中一動,向嚴燭問道:“盧先生何許人也?”嚴燭明了他的想法,說道:“盧先生可是島上一等一的高才之人,十餘歲時便被點了翰林。天都變亂之後,他不願為叛臣宇文信效力,來投流光,隨身攜帶了好幾船的書籍。幼時婉兒他們都是跟盧先生習的文。”
李岩點點頭,道:“女孩子家,還是讀些書好,別跟我隻學會了舞刀弄劍,那也不妙。回頭我想讓楊霞從他習文,不知道盧先生脾性如何。”嚴燭道:“盧先生很是固執,這要看緣分了。”
李岩點了點頭。趁著空閑,將“玉女篇”的內功心法傳了給楊霞。“玉女篇”乃是與“鍛骨勁”一般的入門築基心法,隻是根據女子經脈、體質等因素作了相應調整,更適合女子修煉。淩雲蓮花峰一脈都是先修這一路功法,再行修習後續的“負天絕雲”或者“紫氣東來”。當年李岩入門時江九風可是拿了兩篇入門心法作對比,讓大家截長補短,因此倒是記得。李岩又為她引導真氣,指出諸般關竅,記熟行氣路徑,叮囑她好好習練,若有異象趕緊報知。之後又以一絲真氣渡入她體內,讓她自行引導一遍,又指出謬誤之處,如此三次,楊霞已記得毫無差錯遺漏。李岩點點頭,這個新收弟子悟性記性還是不錯的。
未幾,九娘與嚴燭端了菜進來,還有一小葫蘆酒。原來九娘早已回來,見師徒二人細心教學,也不打攪,自行在外做菜,倒是嚴燭過去打的下手。海島之上糧食可產,菜蔬卻少得可憐,即便如此,九娘廚藝高妙,仍是整治得色香味俱全,嚴、李二人連聲稱讚,李岩也叮囑她們母女一同進食。席間九娘讓楊霞向李岩敬了謝師酒,這便算是正式拜師了。
之後李岩又叮囑晚間讓母女二人同來參加晚宴,說是要向大家公布收徒之事。此時世間對師徒名分看得已漸漸重了起來,這也是應有之義。行路間嚴燭囑他,說道此生力盡,上好金石精英已是難尋,即便尋得,天時地利也已不再,自己也許再也不可能鑄出比兩劍更好的長劍了,望他善用此劍。李岩長揖正色道:“晚輩當用這兩柄劍執正道而行,蕩盡天下不平,誅盡天下之惡。請前輩放心。”嚴燭笑了笑,說道:“我信你。也信我有生之年,必能聞得兩劍縱橫天下的威名!”拍拍他肩膀才去了。
李岩待他遠去,這才起身離開,自有人接了他去到住處,卻見大家都在,顯是等他良久了。韓琦在大殿上說話不便,此刻上來一把摟住他,兄弟之情溢於言表,翠萍在旁邊笑而不語。
蕭無忌卻是個閑不住的,將李岩放在案上的一柄劍抽了出來,登時倒抽一口冷氣。長劍通體晶瑩,似欲透明一般。劍身中段有數處星文一般的斑痕,據嚴燭說是在火山滲入特殊材料時的痕跡,隻會增強長劍硬度韌度。蕭無忌隨手揮舞,劍上似有絲絲劍氣溢出一般,整個室內都在劍光映照之下亮堂了幾分。蕭無忌用手輕輕抹過劍脊,仍覺得汗毛直豎,即便他不懂劍,也知道非同小可,忍不住讚了聲“好劍”。還劍入鞘,好奇之下,又抽出另一把來。眾人一看,卻是與方才那把截然不同。兩劍材質相似,底子也應是如方才那把般晶瑩剔透,隻是劍身雲紋處處,倒將劍上光彩掩蓋住了一般。李岩接過來,隨手揮舞,甚是得心應手,內力貫注之下,劍身隱現亮光,雲紋反而更清晰,兩相襯托,倒形成奇異影像。眾人見還有這般妙處,驚歎不已。
李岩此時方有時間審視長劍,手中這一把在劍柄上刻了“濤生雲滅”四字,另一把劍上卻刻著“斬情”,應是雙劍的名字了。“濤生雲滅”大氣磅礴,倒還罷了,雲紋趁著劍身,卻也應景;“斬情”卻有一股悲傷之意。翠屏卻道:“‘斬情’上星文如同天界牛郎織女星一般,中間河漢相隔,斬情許是這個意思吧。且不說他,趕緊收拾一下,晚間不能這樣去見各位城主。”
李岩聞了聞身上,長途跋涉又一路乘船,衣服也沒得換,都一身餿味了,在大家嬉笑之下趕緊去沐浴更衣,這才精神煥發出來。又對大家說起收徒之事,其他人不明白,翠屏卻是了解九娘母女的,直道“天可憐見”。
李岩見無外人,便問了李湛遇刺之事。韓琦天都事了就隨了李湛來到流光,最是清楚不過,此刻便娓娓道來。其實李湛自打回來,已經三次遇險了。第一次是莫名其妙中了毒,好在發現得早,翠屏與薛寒山學了不少使毒解毒的法門,倒也沒有大礙。之後嚴格監管李湛飲食,倒是平靜了一段。再後來便是楊嵐平安歸來,李湛很是高興,日間多喝了幾杯,結果到了第二日還不省人事。翠屏仔細檢查他的情形,發現是使用的一種罕見的“混毒”之法。即先設法讓目標體內攜帶一種無毒之物,號為“毒源”,再尋機混入藥引,號為“毒引”,兩者接觸便成劇毒。好在“混毒”之法多有缺陷,食入體內的“毒源”隨著人體代謝多有損失,毒性並不是太過猛烈,翠屏又找到解毒之法,李湛才算幸免。此後流光大查城主府的下人,從膳堂找出兩名下毒之人,已經自盡身亡了。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二人都是最早隨來流光的一批人,家小都在島上,從未與天都有所勾結。
最近一次卻是預謀的伏擊,想來隱藏於暗中的刺客見下毒不能奏效,便換了方法。三名刺客趁著李湛巡防歸來途中暴起而擊,好在楊嵐及時趕到,三名刺客眼見行刺無望,咬破牙齒中藏好的毒丸自盡了。李湛卻受了重傷,翠屏醫術隻能維持住身體機能,這才趕忙去請薛寒山過來。原本以為是無礙堡派來的刺客,後來核實死者身份,卻發現是向與連無心不合的“南天三梟”,也不知是什麽時候上的島。後來楊嵐親自守衛李湛,刺客倒是來了兩撥,都敗於楊嵐槍下,隻是顯然都有準備,見事不諧也吞藥自盡了。
室內數人蕭無忌是個直腸子,張大通自不必說了,薛晴屬於向來不想那麽多的人,塵淵看賣相還算個有城府的,隻是李岩看了他呆坐的樣子,想想還是算了吧,最終隻能向翠屏征求意見。翠屏心思縝密,雖沒見過多少世麵,也看出些端倪,隻道:“以咱們身份實是不便說太多,但覺著這裏諸多蹊蹺,隻怕事情沒那麽簡單。”其實“不便說太多”雲雲已經表明自己的看法。李岩點點頭,看來有必要找李湛、楊嵐說一說了。
離晚宴還有一段時間,韓琦、翠屏說帶眾人遊覽一下流光,李岩讓大夥兒去了,自己出門去找楊嵐,卻聽人說她在島東城外兵營,想來有薛寒山、葉真、薛炎三人護衛,無論刺客使用如何手段都不會得逞,她便去整飭軍營了。李岩也正想見識一下流光軍容,問明路徑,攜了劍出城。走了許久才見到楊嵐“驍騎營”的旗幟,再向南一點卻是“先登營”的旗幟,李岩卻不知統領是誰。
李岩到了營門不遠,便有軍士擋住去路,雖然識得他,仍將他阻在營外,進去通報。不多時,楊嵐出門來迎他進去。李岩四顧,卻見營盤穩固,戒備森嚴,雖非戰時勝似戰時,他東行以來,無論是州兵還是禁軍都見過不少,少見這般軍容整齊的。到了營內,見到中間擺著一個大桌子,桌上麵擺放著地理模型,山河具備,又擺著各種代表軍士的棋子,一個將軍模樣的年輕人坐在桌前沉思,想是在推演軍陣,見李岩進來隻是抬頭打了下招呼。
楊嵐示意李岩自便,自己坐在那人對麵。那人思慮良久,說道:“婉兒騎兵使用出神入化,我不能及,這一局是我輸了。”楊嵐道:“軍營之內,不敘私情,請以職務稱我。”那人正要開幾句玩笑,卻見楊嵐神色鄭重,也正色道:“也罷。騎兵天生克製步軍,咱們換過,你指揮我的‘先登營’,我來指揮‘驍騎營’。”楊嵐便與他換了位置,之後兩人不斷布放兵力,構築防線、攻擊陣仗。
李岩在旁看得真切,楊嵐顯是熟悉騎兵優勢與缺陷的。騎兵優勢在於行動迅捷,衝擊力驚人,在戰陣中必然處於攻勢,隻是一旦勢盡,反不如步軍靈活,隻能任人宰割。而步軍移動速度慢,僅此一點與騎軍接陣隻能處於守勢,但隻要能保證陣勢完整,便可對騎軍造成巨大殺傷。步騎對決並無太多花哨,隻是雙方各要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限,來彌補劣勢。楊嵐不斷通過構築防線來完善陣型,以弓弩來殺傷、延緩對手,並能及時洞察對手攻擊意圖,提前布好弩陣、盾陣、槍陣,將衝鋒來的騎軍分割成一片片絞殺。
最後那人無奈,眼見剩餘騎軍不足以戰勝敵手,隻得選擇撤離戰場,卻被楊嵐用兵截住退路。那人臉色一變,道:“你怎麽可能還有兵力?”楊嵐悠然道:“騎軍從訓練到投入戰陣,可能需要數載之久,步軍則不然。這些便算新征召的吧,用來抵擋騎軍衝鋒自是不行,但用來圍截銳氣已盡的騎兵卻是綽綽有餘。不要他們奮勇爭先,隻需會發弩箭即可。”
那人長歎一聲,擲下手中棋子,站起身道:“我終是不如你。”轉首對李岩道:“李公子,方才沉迷於攻防,請恕我怠慢了。在下秦天威,忝為‘先登營’統領,早聞過大名,此時有緣得見,實乃幸至。”李岩連道“豈敢”。秦天威相貌堂堂,也不負“天威”之命,李岩見他又說話客氣,很有好感。
秦天威問了李岩一些江湖道上的事,忽道:“久聞李公子為於前輩的弟子,於前輩大發神威之時我尚年幼,未曾得見,今日有緣,還請賜教,也讓我見識一下名震天下的淩雲武功。”李岩本找楊嵐有事相商,實是不願耽擱時間,秦天威卻已走出營外,李岩隻得跟上。
秦天威拔劍在手,左手掐個劍訣,對李岩道“請”。李岩也拔了“濤生雲滅”在手,以“決浮雲”相對,內力運至劍上,登時雲紋隱現,若怒海濤生,天際雲滅。秦天威見了他手中之劍,臉色不由自主變了變,道了句“小心了”,長劍一抖,攻了過去。
李岩見他劍法不俗,細心接戰,鬥了二十餘招,發現他武功應與蕭無忌等人差不多,在年輕一輩中也算高手,隻是距今日的自己尚有差距。周邊觀戰軍兵甚多,李岩不好落了他麵子,始終與他維持個平手之局。鬥了一百餘招,秦天威倒感到自己占了上風,隻是對手甚是頑強,雖覺著自己再加把力就能贏下來,卻始終不能夠。他見武功試探得也差不多,便跳出圈外,道:“咱們武功相若,隻怕三日三夜也分不出勝負,到此為止如何?”李岩還劍入鞘,口中說道:“正有此意。”
秦天威又對楊嵐道:“晚間你也去赴宴的吧。前些時日去南海貿易,我托人帶了些東西,到時給你。”楊嵐卻道:“不勞費心,我這裏什麽也不缺的。”秦天威知她素來如此,一笑去了。楊嵐引李岩入賬,問道:“師兄來此何事?”李岩沉思半晌,見四下無人才道:“我聽聞師兄幾次遇刺,心中有些想法,想找你確認一下。”楊嵐“哦”了一聲。
李岩繼續說道:“天常也將事情經過跟我說了一遍,我總覺得有蹊蹺。下毒之人都是流光城之人,且與外界素無牽連,便是被策反也可能性極小;動手行刺的‘南天三梟’也不可能恰巧找到師兄落單的時候行刺,即便是被他們碰上了,必然在島上已久,這些形跡可疑的外人又有何處可以藏身。”說著遲疑了一下。
楊嵐卻示意他說下去。李岩咬咬牙道:“隻怕這些刺客背後有人,且此人在流光地位舉足輕重,有足夠能力策劃並完成此事。”楊嵐歎了口氣,說道:“你說的不錯,我也這般懷疑過。刺殺師兄無非兩個目的,一是向宇文信邀功,二是要奪了島主之位。先說島主之位,師兄曾說,他若有不測,我當繼承他之位,且我確實有能力做到,因此我倒是第一嫌疑之人了。若不是為了這個目的,便是有人與宇文信達成協議了。但以宇文信的刻薄寡恩,又有什麽人會相信他的承諾?”
李岩道:“無論如何,必然有島內之人才可以辦成此事,如今可有懷疑的人?”楊嵐搖了搖頭說道:“都是元熙九年之後便過來的老人,有些甚至是早些年便在島上駐防的軍戶及家眷,又能去懷疑誰呢?”李岩也是黯然,這等情勢下不說去懷疑誰,僅僅想到誰有可能是叛徒便已足夠傷懷,更別說追查下去。
最終隻得說道:“無論如何,也不能再放任不管。你們不便懷疑,那便交於我們幾個外人來做,你且將島上人員布局說與我聽。”楊嵐心知這必是個得罪人的活計,隻是當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隻得將島上情形一五一十說與他聽。島上約有不到五萬人口,軍士約有一萬餘,十之六七都是元熙九年之前駐紮的軍士及其家眷,後來隨李湛等人遷來的隻是少數。當前島上共有一名島主即李湛,還有三名副島主。一個就是今日在大殿向楊嵐發難的秦宇,他也是之前駐防島上的將軍,如今主管內務;另一個是阻他說話的*****名喚樓明月,也是元熙九年隨李湛遷來的,主管島上與外界商貿;剩下一個就是薛炎,主管島上軍務。每名副島主都有若幹下屬,至於其他擁有實權的也就是島上三軍統帥,“驍騎”統帥楊嵐,“先登”統帥秦天威,以及李岩未見過的“靖海”統帥鹿衍。嚴燭管器械武備,至於盧先生等人,雖然德高望重,但基本上不參與島上事務。
李岩聽了眉頭也漸漸皺了起來,如此讓他憑空臆測也想不出什麽來,隻能想到有名有姓的人裏麵,楊嵐、薛炎是絕無可能背叛,樓明月他一見了就有一種莫名信任感,直覺中也不會,但是又不能憑直覺去斷一個人好壞。一時之間一團亂麻,好在晚宴應能見到島上大多數實權人物,想來有能力實施一係列計劃的人也應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