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急也無用,李岩想到日前之言,也將“負天絕雲”的相關心得說與楊嵐,隻盼能對她內傷有所影響。待他說到於九音領悟的“乘天地之正,禦六氣之辯”的法門時,楊嵐若有所思,也將“龍虎離合真訣”中的一些心法竅要拿來交流印證。兩人於武學上的天分都是上上之選,這一下雙方都受益匪淺。
一旦交流起武學心得,時間便過得飛快。眼看天色不早,兩人一麵前去赴宴,一路上對幾處分歧仍然爭論不休。進了大殿,宴席早已排好。殿中各人見李岩、楊嵐一同進來,神色各異,欣慰者有之,豔羨者有之,嫉妒者有之,李湛神色大好,著二人在他身邊坐下。李岩堅持不受,最終還是坐在了一眾小輩之間,見到九娘母女也在,也讓她們同坐。一些持重之人見他識得進退,不由暗暗點頭。
待得眾人到齊,李湛舉杯,示意晚宴開始。先是感謝各位來援,又說道流光萬眾一心,任他千軍萬馬前來也不值一哂,望眾人兼顧內外,共退強敵。之後說道席間這許多少年英俠,平日裏事務繁忙,各有統屬,今日便放開懷抱,隨意結交便了,不必拘謹。李岩正有此意,也好將島上這些有資格參與宴飲的人挨個認識一遍。
李岩見盧先生也在,趁他空時,拉著楊霞過去敬酒,先自幹了,盧先生爽利,也是一飲而盡。李岩道:“盧先生,在下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先生能否答應?”盧先生笑道:“既是不情之請,便不用說了吧。”李岩一愣,卻見盧先生滿是揶揄之色,笑道:“盧先生何必戲弄小子。”說著拉過來楊霞,對盧先生道:“這個孩子是晚輩新收的弟子,資質還算過得去。隻是晚輩隻會舞刀弄槍,想她一個小小女孩,也該多讀些詩書,明些事理,這些卻不是晚輩所長。聽嚴先生說盧先生學問高深,想讓她一邊隨先生習些詩文,不知可否應允?”盧先生道:“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你的事跡我在島主那裏也聽過許多。楊霞這孩子我是知道的,孝順懂事,資質也過得去,收她做傳人也無不可。隻是這島上許多如同她一般的孩子,為什麽我非要選她?”
李岩聞言不由一愣。楊霞見他為難,輕輕扯他衣袖,輕聲說道:“師父,我好好跟你學就是了。”李岩見過盧先生藏書,知他的學問浩若煙海,實非自己能比,若沒有這般人物便算了,既然有此機緣,錯過也太可惜。忽地福至心靈,李岩笑道:“李岩身無長物,唯獨孑然此身。先生肯收下楊霞,將來若有事情,先生吩咐便是。”盧先生要的就是此語,見他主動說出,不由更是高看他一眼,也正色道:“不需太多,將來或許沒有,或許我有一事相求,還請你答應。以我盧翎列祖列宗在天之靈發誓,此請絕不違道義。”李岩看著這個睿智的中年書生,有一種所有心思被他看穿的感覺,隻是絕無惡感,當下也道:“一言為定。”讓楊霞跪下向盧先生磕頭。
盧先生點點頭,坦然受了,才對楊霞道:“準確來說,你是我這許多年來第三個正式弟子。前兩個是李湛與楊嵐,都是驚才絕豔之輩,也不能讓你弱了名頭。我要求是極嚴格的,你若不能承受,便自行退出,我也不怪你。”又對李岩道:“即便如此,你的承諾依然作數,可明白麽?”李岩昂然道:“君子一言,絕無反悔。”對楊霞道:“早起你隨我習武,午後去隨盧先生習文,萬萬不可怠慢了。”楊霞使勁點了點頭。之後盧先生說要看下楊霞根底,李岩自己回座。
方落座,蘇顧過來喊他,說道明月姑姑請他過去一敘。李岩隨他前往,樓明月很是溫和,請他在旁邊坐了,問起他在路途上的一些事情,又問他在流光可還習慣雲雲。最後忽然問道:“你師父他近年來可還好麽?”李岩心中一凜,原來樓城主與師父竟是舊識,不過想想也是自然。他見樓明月滿臉關懷中帶著幾分急切,若有所悟,將於九音的近況說了給她聽。兩年前流光一戰,於九音力挫連無心,無論是淩雲還是無礙堡,都刻意隱下了此事,樓明月久居東海,雖說她負責陸上商貿,也久未曾獲得過於九音的消息了。此刻聽聞於九音功力已複,也是替他高興。樓明月又問了一些於九音的飲食起居瑣事,李岩一一說了,還說了一些隨他習武時的趣事,她都聽得津津有味。
最終她又對蘇顧耳語幾句,蘇顧去去就回,手上多了一個盒子。樓明月打開盒子,裏麵放著各色絲線。他一麵與李岩交談,一麵施展巧手,不多時製就一副槍纓一隻劍穗,,外加一個別致頭飾。她對李岩笑道:“我別無所長,幼時製琴穗倒是有些心得,老來卻隻能做些這般玩物。日間你得了兩柄劍,這隻劍穗掛在那柄不常用的劍上,也好看些。婉兒槍纓舊了,之前央我給她重做,今日你便與她吧。至於這件頭飾,給你的小弟子戴也正好。好了,趕緊去吧。”
李岩看著手中劍穗,有些眼熟,忽然明了,這不就是自己初見“定海”時劍柄上的劍穗模樣麽?隻是後來下山時,於九音將劍賜他,劍穗卻不見了。隻是用於決生死勝負的劍向來是不帶劍穗的,自己也沒多想,應是當時於九音已收了起來。他於樓明月與於九音的關係似有明悟,對樓明月的敬意又多了幾分。
李岩先將頭飾給了楊霞,這孩子倒是實誠,又過去給樓明月磕了頭,樓明月關照她好好學文習武,楊霞忙不迭答應。李九娘遠遠見了,又是激動又是欣喜,不由得掩麵而泣。李岩又去找楊嵐,卻見秦天威也在,便拱手施了一禮,道了聲:“秦兄。”
秦天威向來對楊嵐有愛慕之心,隻是楊嵐從來對他不假辭色,好在她對所有人都差不多,自己倒也沒有太多顧慮。在流光年輕一輩中,也隻有他的出類拔萃能與楊嵐差相仿佛,地位又相當,一向認為將來時機成熟,必能與楊嵐鴛盟得諧。誰知先前島上來了許多年輕人助拳,武功人品多有不在他之下的,也感受到了危機,便拿了之前托人重金購自西方佛國的一盒珍稀香料,想趁晚宴之機送與她,以寄托情懷。誰知任他舌燦蓮花,楊嵐隻是推辭不受,正在此時李岩過來了,秦天威不由得有些尷尬。
李岩看了二人,口中說道:“怎麽,師妹與秦兄在討論事情麽?”秦天威唯唯諾諾,楊嵐卻道:“也沒什麽重要的,師兄有什麽指示?”李岩道:“明月姑姑托我將你索要的槍纓給你。”說著呈了給她,楊嵐看著槍纓與他拿在手上的劍穗,也是一愣,還是謝了他。秦天威在旁看得明白,槍纓紅色流蘇中夾雜金黃,李岩手中的劍穗恰恰反了過來,金黃流蘇中以紅纓點綴,兩相對比分外好看。且槍纓、劍穗頂端都纏成朱鳥形狀,劍穗有冠雙尾,槍纓無冠三尾,正是一對鳳凰。他也從盧先生讀過書,隻是沒有正式拜師罷了,自然一目了然,不由得又驚又怒,為何這小子竟能得樓城主青睞。
秦天威看得明白,楊嵐豈能不知,明月姑姑分明是別有用意。她想了想,仍是接了下來。李岩倒沒什麽,秦天威隻覺得一股熱血衝上頭頂,眼前陣陣發黑,怎麽回歸座位的都不知道。秦宇見他神色不對,不由問道:“天威,怎麽了?”秦天威勉強道:“伯父不用擔心,可能是多喝了幾杯,有點頭痛。”秦宇信以為真,也沒在意。好在李岩也沒有多耽擱,向坐在李湛身旁的薛炎敬酒去了。
薛炎是楊燁的師弟,資質所限,在武學一道之上並無太過於驚人的成就,當然這也是相對於楊燁那樣不世出的奇才而言。元熙九年東行途中,便是他與於九音一路配合,闖過重重險關,將李湛等人送達。僅這一路死中求活的經曆,已足以催生出一位宗師了。在山上學藝之時,於九音常常以這一段業火血路為例向他講述各種武功招法在實戰中的應用,多有與薛炎聯手擊退強敵的實例,多少次都放心將自己後背交於對方,也算得上是過命的交情。李岩持弟子之禮跪拜了薛炎,薛炎也坦然受之。李岩說起師父摸索著傳他“破軍槍法”之事,薛炎哈哈大笑,說道於九音懂得什麽槍法了,回頭有了時間盡數傳他就是了。直接喊了楊嵐過來,說道也不用敝帚自珍,本就是一家人,讓二人在武藝上多做交流印證。
李岩沒聽出來什麽,楊嵐卻是奇怪地看了薛炎一眼。李湛本就在旁邊,見薛炎話語之中對李岩很是讚許,也是高興不已。此刻城中最主要的人物隻剩下秦宇未見,也不敢怠慢,與薛炎說了會兒話,趕緊過去拜見秦宇。
秦宇應是一個很難說話的人,屬於誰的麵子都不賣的類型。但是他負責流光內務,若是處處講究情麵更是難做。到得現在也不知是性格還是職務的緣故,見到哪裏不合規矩就要訓斥一番。但他此刻見了李岩,也是難得地露出一絲笑意,對於這些甘冒奇險前來助拳的少年,他心中還是很有些謝意的。拜見了秦宇,自然少不了也要與他的一眾部屬打下招呼,大夥兒都很熱情,隻有秦天威不知怎地一個勁在那裏喝悶酒,李岩喊了他好幾遍,才回過神來。
之後又有很多人過來敬酒,李岩都喝得有點迷糊了。後來李湛讓大夥兒展露武功,他都推辭不肯上去,讓許多想看一眼淩雲絕技的人大失所望。韓琦、張大通、蕭無忌等人也都上去展示一番,連塵淵沒能逃過蘇顧的慫恿。每出一人,流光也出人應對。薛炎的幾個弟子倒是說得過去,但也頂多與差一點的張大通戰個平手,大多都敗下陣來。其實幾人放在江湖上,在年輕一輩中也都算得一等一的高手了,流光能在二十年之內培養出這許多能夠一爭長短的弟子也算差強人意。
最後一戰蕭無忌大殺四方,已擊敗好幾名流光弟子,包括了薛炎的大弟子蔣文龍。秦天威受不住周邊人激將,攜劍上去比鬥,不料蕭無忌近來武功大進,再加上秦天威多喝了幾杯,鬥到二百來招居然輸了。雖知不關成敗,流光城的一眾小輩也不由一片哀歎。
楊嵐目視李湛,見他點了點頭,取來虎嘯,換上嶄新槍纓,躍至場中,對蕭無忌道:“我來領教蕭兄高招。”蕭無忌正值誌得意滿,毫不在意,道了聲“請”,卻搶先攻了出去。楊嵐自是不在乎他這些小心思,“破軍槍法”一路一路展出,饒是蕭無忌屢有領悟,百餘招之後也落於下風。楊嵐加緊攻勢,又過五六十招便拿下一城。
韓琦見了,提刀直上,結果也沒能撐過兩百招招。塵淵見獵心喜,攜了“君子風”、“江海意”上前迎戰,二百招上敗績。流光眾人見楊嵐大展神威,不由得采聲如雷。張大通在幾人中武功最弱,倒也息了上前爭鋒的念頭。薛晴卻是不甘寂寞,慫恿著李岩上去,李岩本有幾分醉意,便推辭不去,薛炎卻道:“我好久不看淩雲劍法,很是有些思念,青崖便上去吧,也讓我開開眼界。”樓明月也在旁邊幫腔。
李岩見推辭不過,隻得上前,蘇顧笑嘻嘻地將劍遞上,李岩一看不由苦笑,卻是那把占了七八分秀氣的“斬情”,劍柄還掛著樓明月新贈的劍穗。當下也懶得換了,提劍應敵。楊嵐將他身形不穩的樣子,不由笑道:“師兄無恙吧,我可不會手下留情。”李岩長劍一指,左手掐個劍訣,也道:“盡管攻來。”
楊嵐知他武功是要比塵淵等人高出一截的,說聲“小心了”,持槍直擊,兵鋒森森所指,場中眾人如同置身疆場,才知她方才還是有所保留。李岩道聲“來得好”,一招“斜月三星”封住槍勢,晶瑩剔透的劍身卻不相交,展開輕功,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繞步到楊嵐身後,長劍斜斜刺出,招不成招,式不成式,卻自帶一股淩雲意氣。楊嵐心中暗暗叫好,本來槍長劍短,正常拆招她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午後她與秦天威推演戰陣,李岩在旁傾聽,此刻便是現學現賣,對決之中盡量將自己放於有利之地攻敵之不利。
楊嵐身體前縱,槍作“回馬殺勢”,槍勢凜冽,直擊對手右胸。這一槍獨立成招,不屬於“破軍槍法”,但卻由於無有前後連貫,使出來更顯渾然一體。李岩仍是長劍一招“天地一指”,破開槍勢籠罩空間,身形一閃,來到楊嵐身體右側,長劍仍是斜斜刺出。周邊武功高強的前輩讚歎之餘,很多小輩看不明白,總覺著李岩好看的招式總是使出一半,後半截就收了回去,進攻之時完全沒有高手風範,不由懷疑這個“淩雲高手”的實力,但是他又偏偏每次都能逼得楊嵐變招,真是奇哉怪也。直到一次李岩真氣沒控製好,刺出的一劍劍氣充盈,直接將丈徐外一支蠟燭擊為兩段,才知道個中利害。
如此兩人在大殿的比鬥倒如同各自展示武功一般,百餘招竟沒有一次兵刃相交。李岩始終在想方設法解開槍勢封鎖,意圖近身之後完成雷霆一擊;楊嵐始終在想方設法拉開距離,好發揮長兵的優勢。如此這般百餘招間已經兜了兩百多個圈子。楊嵐槍勢淩厲,配合綺年玉貌,紅衣當風,李岩劍法脫俗,少年英挺,出塵若仙,兼且槍纓劍穗交相輝映,不像對決倒像合舞一般,槍風劍氣激蕩得廳內鯨油製成的巨燭明滅不定,也引得周邊采聲如雷。
其實也隻有葉真等少數人能看出來場中的險情,雖不算生死相搏,也算絕招盡出了。隨著江湖閱曆越來越豐富,與高手過招的經驗越來越多,李岩的武功已有漸漸趕上楊嵐的趨勢,隻是終究還是差上一線。鬥到三百來招時,李岩終究是有些醉眼惺忪,一時沒控製好,劍穗不小心纏住了槍纓,李岩唯恐扯斷,驚呼一聲趕忙撒手,楊嵐趁勢奪過“斬情”,輕笑道:“師兄,承讓了!”
李岩也是一拱手,口中說道:“師妹手下容情,我才撐得這麽多招。”這幾句話也是出自肺腑。楊嵐的武功大家素知,李岩與他鬥得這麽久,也不負相攜戰於天樞的威名。原本以為李湛有些擴大其詞的,此時也都把念頭按捺了下去。都沒有注意到秦天威惡狠狠瞪著李岩,日間與他比武戰平,此刻想來竟是莫大恥辱。
楊嵐見槍纓劍穗緊緊纏在一起,解了半晌也沒解開,隻得找樓明月幫忙。樓明月白她一眼,道了聲“你這孩子”,巧施妙手,不多時便已解開。眾人這才看清楚,槍纓劍穗竟是一對兒鳳凰流蘇。他們不知是樓明月所送,都以奇怪的目光看著二人,楊嵐神態自若,李岩頗有些不知所措
一旦交流起武學心得,時間便過得飛快。眼看天色不早,兩人一麵前去赴宴,一路上對幾處分歧仍然爭論不休。進了大殿,宴席早已排好。殿中各人見李岩、楊嵐一同進來,神色各異,欣慰者有之,豔羨者有之,嫉妒者有之,李湛神色大好,著二人在他身邊坐下。李岩堅持不受,最終還是坐在了一眾小輩之間,見到九娘母女也在,也讓她們同坐。一些持重之人見他識得進退,不由暗暗點頭。
待得眾人到齊,李湛舉杯,示意晚宴開始。先是感謝各位來援,又說道流光萬眾一心,任他千軍萬馬前來也不值一哂,望眾人兼顧內外,共退強敵。之後說道席間這許多少年英俠,平日裏事務繁忙,各有統屬,今日便放開懷抱,隨意結交便了,不必拘謹。李岩正有此意,也好將島上這些有資格參與宴飲的人挨個認識一遍。
李岩見盧先生也在,趁他空時,拉著楊霞過去敬酒,先自幹了,盧先生爽利,也是一飲而盡。李岩道:“盧先生,在下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先生能否答應?”盧先生笑道:“既是不情之請,便不用說了吧。”李岩一愣,卻見盧先生滿是揶揄之色,笑道:“盧先生何必戲弄小子。”說著拉過來楊霞,對盧先生道:“這個孩子是晚輩新收的弟子,資質還算過得去。隻是晚輩隻會舞刀弄槍,想她一個小小女孩,也該多讀些詩書,明些事理,這些卻不是晚輩所長。聽嚴先生說盧先生學問高深,想讓她一邊隨先生習些詩文,不知可否應允?”盧先生道:“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你的事跡我在島主那裏也聽過許多。楊霞這孩子我是知道的,孝順懂事,資質也過得去,收她做傳人也無不可。隻是這島上許多如同她一般的孩子,為什麽我非要選她?”
李岩聞言不由一愣。楊霞見他為難,輕輕扯他衣袖,輕聲說道:“師父,我好好跟你學就是了。”李岩見過盧先生藏書,知他的學問浩若煙海,實非自己能比,若沒有這般人物便算了,既然有此機緣,錯過也太可惜。忽地福至心靈,李岩笑道:“李岩身無長物,唯獨孑然此身。先生肯收下楊霞,將來若有事情,先生吩咐便是。”盧先生要的就是此語,見他主動說出,不由更是高看他一眼,也正色道:“不需太多,將來或許沒有,或許我有一事相求,還請你答應。以我盧翎列祖列宗在天之靈發誓,此請絕不違道義。”李岩看著這個睿智的中年書生,有一種所有心思被他看穿的感覺,隻是絕無惡感,當下也道:“一言為定。”讓楊霞跪下向盧先生磕頭。
盧先生點點頭,坦然受了,才對楊霞道:“準確來說,你是我這許多年來第三個正式弟子。前兩個是李湛與楊嵐,都是驚才絕豔之輩,也不能讓你弱了名頭。我要求是極嚴格的,你若不能承受,便自行退出,我也不怪你。”又對李岩道:“即便如此,你的承諾依然作數,可明白麽?”李岩昂然道:“君子一言,絕無反悔。”對楊霞道:“早起你隨我習武,午後去隨盧先生習文,萬萬不可怠慢了。”楊霞使勁點了點頭。之後盧先生說要看下楊霞根底,李岩自己回座。
方落座,蘇顧過來喊他,說道明月姑姑請他過去一敘。李岩隨他前往,樓明月很是溫和,請他在旁邊坐了,問起他在路途上的一些事情,又問他在流光可還習慣雲雲。最後忽然問道:“你師父他近年來可還好麽?”李岩心中一凜,原來樓城主與師父竟是舊識,不過想想也是自然。他見樓明月滿臉關懷中帶著幾分急切,若有所悟,將於九音的近況說了給她聽。兩年前流光一戰,於九音力挫連無心,無論是淩雲還是無礙堡,都刻意隱下了此事,樓明月久居東海,雖說她負責陸上商貿,也久未曾獲得過於九音的消息了。此刻聽聞於九音功力已複,也是替他高興。樓明月又問了一些於九音的飲食起居瑣事,李岩一一說了,還說了一些隨他習武時的趣事,她都聽得津津有味。
最終她又對蘇顧耳語幾句,蘇顧去去就回,手上多了一個盒子。樓明月打開盒子,裏麵放著各色絲線。他一麵與李岩交談,一麵施展巧手,不多時製就一副槍纓一隻劍穗,,外加一個別致頭飾。她對李岩笑道:“我別無所長,幼時製琴穗倒是有些心得,老來卻隻能做些這般玩物。日間你得了兩柄劍,這隻劍穗掛在那柄不常用的劍上,也好看些。婉兒槍纓舊了,之前央我給她重做,今日你便與她吧。至於這件頭飾,給你的小弟子戴也正好。好了,趕緊去吧。”
李岩看著手中劍穗,有些眼熟,忽然明了,這不就是自己初見“定海”時劍柄上的劍穗模樣麽?隻是後來下山時,於九音將劍賜他,劍穗卻不見了。隻是用於決生死勝負的劍向來是不帶劍穗的,自己也沒多想,應是當時於九音已收了起來。他於樓明月與於九音的關係似有明悟,對樓明月的敬意又多了幾分。
李岩先將頭飾給了楊霞,這孩子倒是實誠,又過去給樓明月磕了頭,樓明月關照她好好學文習武,楊霞忙不迭答應。李九娘遠遠見了,又是激動又是欣喜,不由得掩麵而泣。李岩又去找楊嵐,卻見秦天威也在,便拱手施了一禮,道了聲:“秦兄。”
秦天威向來對楊嵐有愛慕之心,隻是楊嵐從來對他不假辭色,好在她對所有人都差不多,自己倒也沒有太多顧慮。在流光年輕一輩中,也隻有他的出類拔萃能與楊嵐差相仿佛,地位又相當,一向認為將來時機成熟,必能與楊嵐鴛盟得諧。誰知先前島上來了許多年輕人助拳,武功人品多有不在他之下的,也感受到了危機,便拿了之前托人重金購自西方佛國的一盒珍稀香料,想趁晚宴之機送與她,以寄托情懷。誰知任他舌燦蓮花,楊嵐隻是推辭不受,正在此時李岩過來了,秦天威不由得有些尷尬。
李岩看了二人,口中說道:“怎麽,師妹與秦兄在討論事情麽?”秦天威唯唯諾諾,楊嵐卻道:“也沒什麽重要的,師兄有什麽指示?”李岩道:“明月姑姑托我將你索要的槍纓給你。”說著呈了給她,楊嵐看著槍纓與他拿在手上的劍穗,也是一愣,還是謝了他。秦天威在旁看得明白,槍纓紅色流蘇中夾雜金黃,李岩手中的劍穗恰恰反了過來,金黃流蘇中以紅纓點綴,兩相對比分外好看。且槍纓、劍穗頂端都纏成朱鳥形狀,劍穗有冠雙尾,槍纓無冠三尾,正是一對鳳凰。他也從盧先生讀過書,隻是沒有正式拜師罷了,自然一目了然,不由得又驚又怒,為何這小子竟能得樓城主青睞。
秦天威看得明白,楊嵐豈能不知,明月姑姑分明是別有用意。她想了想,仍是接了下來。李岩倒沒什麽,秦天威隻覺得一股熱血衝上頭頂,眼前陣陣發黑,怎麽回歸座位的都不知道。秦宇見他神色不對,不由問道:“天威,怎麽了?”秦天威勉強道:“伯父不用擔心,可能是多喝了幾杯,有點頭痛。”秦宇信以為真,也沒在意。好在李岩也沒有多耽擱,向坐在李湛身旁的薛炎敬酒去了。
薛炎是楊燁的師弟,資質所限,在武學一道之上並無太過於驚人的成就,當然這也是相對於楊燁那樣不世出的奇才而言。元熙九年東行途中,便是他與於九音一路配合,闖過重重險關,將李湛等人送達。僅這一路死中求活的經曆,已足以催生出一位宗師了。在山上學藝之時,於九音常常以這一段業火血路為例向他講述各種武功招法在實戰中的應用,多有與薛炎聯手擊退強敵的實例,多少次都放心將自己後背交於對方,也算得上是過命的交情。李岩持弟子之禮跪拜了薛炎,薛炎也坦然受之。李岩說起師父摸索著傳他“破軍槍法”之事,薛炎哈哈大笑,說道於九音懂得什麽槍法了,回頭有了時間盡數傳他就是了。直接喊了楊嵐過來,說道也不用敝帚自珍,本就是一家人,讓二人在武藝上多做交流印證。
李岩沒聽出來什麽,楊嵐卻是奇怪地看了薛炎一眼。李湛本就在旁邊,見薛炎話語之中對李岩很是讚許,也是高興不已。此刻城中最主要的人物隻剩下秦宇未見,也不敢怠慢,與薛炎說了會兒話,趕緊過去拜見秦宇。
秦宇應是一個很難說話的人,屬於誰的麵子都不賣的類型。但是他負責流光內務,若是處處講究情麵更是難做。到得現在也不知是性格還是職務的緣故,見到哪裏不合規矩就要訓斥一番。但他此刻見了李岩,也是難得地露出一絲笑意,對於這些甘冒奇險前來助拳的少年,他心中還是很有些謝意的。拜見了秦宇,自然少不了也要與他的一眾部屬打下招呼,大夥兒都很熱情,隻有秦天威不知怎地一個勁在那裏喝悶酒,李岩喊了他好幾遍,才回過神來。
之後又有很多人過來敬酒,李岩都喝得有點迷糊了。後來李湛讓大夥兒展露武功,他都推辭不肯上去,讓許多想看一眼淩雲絕技的人大失所望。韓琦、張大通、蕭無忌等人也都上去展示一番,連塵淵沒能逃過蘇顧的慫恿。每出一人,流光也出人應對。薛炎的幾個弟子倒是說得過去,但也頂多與差一點的張大通戰個平手,大多都敗下陣來。其實幾人放在江湖上,在年輕一輩中也都算得一等一的高手了,流光能在二十年之內培養出這許多能夠一爭長短的弟子也算差強人意。
最後一戰蕭無忌大殺四方,已擊敗好幾名流光弟子,包括了薛炎的大弟子蔣文龍。秦天威受不住周邊人激將,攜劍上去比鬥,不料蕭無忌近來武功大進,再加上秦天威多喝了幾杯,鬥到二百來招居然輸了。雖知不關成敗,流光城的一眾小輩也不由一片哀歎。
楊嵐目視李湛,見他點了點頭,取來虎嘯,換上嶄新槍纓,躍至場中,對蕭無忌道:“我來領教蕭兄高招。”蕭無忌正值誌得意滿,毫不在意,道了聲“請”,卻搶先攻了出去。楊嵐自是不在乎他這些小心思,“破軍槍法”一路一路展出,饒是蕭無忌屢有領悟,百餘招之後也落於下風。楊嵐加緊攻勢,又過五六十招便拿下一城。
韓琦見了,提刀直上,結果也沒能撐過兩百招招。塵淵見獵心喜,攜了“君子風”、“江海意”上前迎戰,二百招上敗績。流光眾人見楊嵐大展神威,不由得采聲如雷。張大通在幾人中武功最弱,倒也息了上前爭鋒的念頭。薛晴卻是不甘寂寞,慫恿著李岩上去,李岩本有幾分醉意,便推辭不去,薛炎卻道:“我好久不看淩雲劍法,很是有些思念,青崖便上去吧,也讓我開開眼界。”樓明月也在旁邊幫腔。
李岩見推辭不過,隻得上前,蘇顧笑嘻嘻地將劍遞上,李岩一看不由苦笑,卻是那把占了七八分秀氣的“斬情”,劍柄還掛著樓明月新贈的劍穗。當下也懶得換了,提劍應敵。楊嵐將他身形不穩的樣子,不由笑道:“師兄無恙吧,我可不會手下留情。”李岩長劍一指,左手掐個劍訣,也道:“盡管攻來。”
楊嵐知他武功是要比塵淵等人高出一截的,說聲“小心了”,持槍直擊,兵鋒森森所指,場中眾人如同置身疆場,才知她方才還是有所保留。李岩道聲“來得好”,一招“斜月三星”封住槍勢,晶瑩剔透的劍身卻不相交,展開輕功,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繞步到楊嵐身後,長劍斜斜刺出,招不成招,式不成式,卻自帶一股淩雲意氣。楊嵐心中暗暗叫好,本來槍長劍短,正常拆招她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午後她與秦天威推演戰陣,李岩在旁傾聽,此刻便是現學現賣,對決之中盡量將自己放於有利之地攻敵之不利。
楊嵐身體前縱,槍作“回馬殺勢”,槍勢凜冽,直擊對手右胸。這一槍獨立成招,不屬於“破軍槍法”,但卻由於無有前後連貫,使出來更顯渾然一體。李岩仍是長劍一招“天地一指”,破開槍勢籠罩空間,身形一閃,來到楊嵐身體右側,長劍仍是斜斜刺出。周邊武功高強的前輩讚歎之餘,很多小輩看不明白,總覺著李岩好看的招式總是使出一半,後半截就收了回去,進攻之時完全沒有高手風範,不由懷疑這個“淩雲高手”的實力,但是他又偏偏每次都能逼得楊嵐變招,真是奇哉怪也。直到一次李岩真氣沒控製好,刺出的一劍劍氣充盈,直接將丈徐外一支蠟燭擊為兩段,才知道個中利害。
如此兩人在大殿的比鬥倒如同各自展示武功一般,百餘招竟沒有一次兵刃相交。李岩始終在想方設法解開槍勢封鎖,意圖近身之後完成雷霆一擊;楊嵐始終在想方設法拉開距離,好發揮長兵的優勢。如此這般百餘招間已經兜了兩百多個圈子。楊嵐槍勢淩厲,配合綺年玉貌,紅衣當風,李岩劍法脫俗,少年英挺,出塵若仙,兼且槍纓劍穗交相輝映,不像對決倒像合舞一般,槍風劍氣激蕩得廳內鯨油製成的巨燭明滅不定,也引得周邊采聲如雷。
其實也隻有葉真等少數人能看出來場中的險情,雖不算生死相搏,也算絕招盡出了。隨著江湖閱曆越來越豐富,與高手過招的經驗越來越多,李岩的武功已有漸漸趕上楊嵐的趨勢,隻是終究還是差上一線。鬥到三百來招時,李岩終究是有些醉眼惺忪,一時沒控製好,劍穗不小心纏住了槍纓,李岩唯恐扯斷,驚呼一聲趕忙撒手,楊嵐趁勢奪過“斬情”,輕笑道:“師兄,承讓了!”
李岩也是一拱手,口中說道:“師妹手下容情,我才撐得這麽多招。”這幾句話也是出自肺腑。楊嵐的武功大家素知,李岩與他鬥得這麽久,也不負相攜戰於天樞的威名。原本以為李湛有些擴大其詞的,此時也都把念頭按捺了下去。都沒有注意到秦天威惡狠狠瞪著李岩,日間與他比武戰平,此刻想來竟是莫大恥辱。
楊嵐見槍纓劍穗緊緊纏在一起,解了半晌也沒解開,隻得找樓明月幫忙。樓明月白她一眼,道了聲“你這孩子”,巧施妙手,不多時便已解開。眾人這才看清楚,槍纓劍穗竟是一對兒鳳凰流蘇。他們不知是樓明月所送,都以奇怪的目光看著二人,楊嵐神態自若,李岩頗有些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