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湛見大家已盡興,便道還請各位各歸本位,早些休息,明後日還有許多大事要辦。大家夥兒也就散了。
楊嵐沒有回自己住處,卻跟隨李岩他們去了。秦天威遠遠看到,心中更是篤定兩人關係非同一般。
入室坐定,楊嵐問道:“如何?”李岩搖了搖頭。眾人還不明白何事,李岩讓韓琦出去看看有沒有人,防止隔牆有耳。塵淵忽道:“方圓十丈除了咱們便沒人了。”見眾人都奇怪地看著他,便道:“我自幼在江潮邊上練劍,聽聲辯位一術練了足足有一年,於耳力上是有自信的。”李岩先是吃驚他肯主動開口說話,其次才是他的這套奇特本領。
這時韓琦回來說道:“十丈內沒有人,不虞被聽到,說吧。”眾人訝異地看著塵淵,他卻麵無表情,自顧坐在那裏。李岩便道:“今日我仔細看了在座眾人,並無不妥之處。薛師叔自不必說,明月姑姑也不大可能,秦副城主雖然不大好說話,但是他那樣到處得罪人的人反倒是最不可能的。對了,為何今日不見‘靖海軍’統領?”眾人有些明白,原來是在查找奸細。
不待楊嵐說,韓琦便道:“‘靖海軍’統領鹿衍鹿大哥也是不可能的。他為人急公好義,絕不是玩陰謀的料子,且我剛上島沒幾日,他便出海去押運采購的物資了,此時說不定還在千裏之外呢。”
李岩沉思道:“此時我們拋開個人情感,先來看誰能從行刺師兄成功一事中獲利。”他先在紙上寫了“薛炎”二字,接著說道:“薛師叔現在是副城主,即便師兄故去,薛師叔依然做他的副城主,因此,薛師叔不能從這件事中獲得任何收益。”說著將字條放在桌子左側。
薛晴舉手示意,李岩知道他要問什麽,便道“稍待”。之後又寫了“樓明月”、“秦宇”兩個名字,又道:“基於相同的理由,明月姑姑與秦副城主也都不可能。”說著將字條也放在了左側。之後提筆寫了“楊嵐”二字。說道:“僅以利益來講,師妹是最有可能的人選。李師兄曾立下遺囑,若他身遭不測,由師妹繼承城主之位。你們明白了麽?”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倒是薛晴說道:“那不可能……”李岩示意他稍安勿躁,繼續說道:“師妹也是最不可能的人選。先不說她與師兄的感情,隻說她武功在師兄之上,若要暗算的話,從流光到天都,同行何止千裏,有多少機會可以下手,又何必非要在最困難的時候下手?”隻是這次卻將寫著楊嵐名字的字條留在了中間。
說著又將秦天威、鹿衍的名字寫下來,又寫了一幹下一級掌權人的名字,問楊嵐道:“這些人裏麵,有沒有誰會因為你當上城主而得到利益的?”楊嵐沉思半晌才道:“即便我當了城主,空缺出來也僅僅是‘驍騎營’統領的職位,難不成還會有人為了這個職位去行刺師兄?太也匪夷所思了。”李岩想想也是如此,半晌也不說話。又道:“那這裏所有人中有沒有誰對師兄不滿意,或是師兄懲治過的?”
楊嵐想了想,將一個寫著“秦空”的字條拿了出來,說道:“大概在十來來年前,那時候師兄剛剛掌權,薛師叔治軍還行,管整個流光可就差了點,因此島上物資短缺,還餓死了人。師兄見島上原有居民占良田較多,提出了均田之說,遭到了秦空為首的土著居民反對。師兄施展雷霆手段,重懲了秦空,強行均田,並向所有居民承諾,不出三年定讓所有人衣食無憂。之後他提拔了明月姑姑負責商貿,秦宇主管農事內務,薛師叔主管軍務,互不幹涉。又打通了南下的海路,將生意做到了廣州,不過兩年便實現了承諾,當時有怨言的土著軍戶也都拜服。秦空也在後來因功升了主管島上內務的主事,想來他也不會因為當年的一點小小嫌隙做出這等事情吧。對了,秦空是秦副城主的弟弟,也是‘先登營’秦統領的父親。”
眾人也都點頭。韓琦、翠屏更是深有感觸,李湛為人隨和卻又足智多謀,整個流光在他整治之下,無論哪一方麵都比陸上城池要好。流光雖無天都繁華,但論安居樂業,隻怕比天都也要強上不少。
李岩腦子亂糟糟得,似是捕捉到什麽,卻又抓不住一般。且楊嵐說得字字在理,不容反駁,隻是他依然覺得有什麽沒有想到一樣。楊嵐很是善解人意,說道此事也不必急在一時,想來刺客也不敢輕舉妄動,讓他們先行休息。
一路坐船擔驚受怕,江上海上風高浪急,李岩幾人也是好些天沒有好好休息過了。此時他躺在床上反倒是覺得猶在晃動一般,雖然困極,也翻來覆去睡不著,想事情又是一團亂麻,又擔心阿史那瑕在天都是否會被連累,索性起來打坐練功,折騰到後半夜才沉沉睡去。
第二日一大早,卻有人來知會他們搬往城內西南的一處住所,李岩等人隻道李湛另有安排,早飯也沒吃,便跟著去了,臨了叮囑若有人尋找還請指引去新居處。新居住處倒是不錯,也挺寬敞,隻是左等右等,到了辰時楊霞也未到,便知事有蹊蹺。到九娘家中一探,原來楊霞早就去找他,卻被告知搬走了,至於去了哪裏不清楚,無奈之下隻得返回。李岩氣惱不已,隻得在九娘家中傳了楊霞一路掌法,讓她配合著導引真氣,有事半功倍之效。楊霞天資不錯,又肯下功夫,一刻也不肯休息,一個時辰便練得有模有樣。李岩叮囑她習武切忌自滿,基礎打得越紮實,將來成就越高。楊霞似懂非懂,但聽師父說要繼續練,那便繼續練下去。李岩又給他糾正幾處錯誤,便離了九娘家去城主府見李湛。
李湛府邸並不大,他尚未成親,也沒有什麽親眷,倒是落個自在。近日來薛寒山、葉真一直住在他府上了,細心調理之下,傷勢也有了好轉。薛寒山見他來了,又讓他為李湛運功疏通經脈,說道他這一脈真氣應是最接近先天本源的,療傷也有奇效。李岩當仁不讓,為李湛運功九轉。李湛又打坐一會兒,起身道:“不錯,確實又好了許多,希望大戰開始,我能全部好起來。”
他看了看若有所思的李岩,直接問道:“怎麽了青崖,你我兄弟之間,有話直說便是。”李岩想著九娘母女,又想到了城內居民,不由說道:“若是戰事一起,城裏這些普通百姓怎麽辦?”
李湛道:“那你覺著宇文信發動武林豪傑前來對付我等,是義還是不義?”李岩一愣,仍是道:“不義。”李湛點點頭,說道:“既是不義,流光實力又不弱,他遠來勞頓,我以逸待勞,他不擅水戰,我縱橫四海,有何懼之?既然是必勝之戰,我又何必擾亂軍心民心,讓他們擔憂?”
李岩沉默不語,半晌才道:“若是他以傾國之力來犯,北燕也作為後盾,流光必然是不能抵擋的。”李湛點點頭,繼續說道:“你考慮的是,隻是你沒有想到另一層。你說這些軍民,為什麽要居於流光?”李岩想了想,說道:“他們要麽是忠於唐室,不願做楚之順民,要麽便是沒有更好的去處吧。”
李湛點點頭,說道:“不錯。不管是哪一種,他們在流光都比在其他地方過得好些,這也是他們在這裏不走的原因,我也從未虧待過他們。想必你也走過很多州府,有見過比流光更安居樂業的地方麽?”李岩搖搖頭。
李湛繼續道:“既然如此,忠於唐室的為大唐戰死,不算死得其所麽?即便有其他想法,我也不是沒有給過他們機會。過往我曾不斷跟他們說,流光將來必有危難,誰若無心與流光共存亡,我自會送他盤纏另謀去處。現在留下的這些人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都表過態要效忠大唐的,相應我也給了他們更好的生計。在他們眼中,誰給他們較好的生計便向誰效忠,這本就是一場交易。若真是流光不保,便是他們付出代價的時刻,難道也想逃避麽?”
李岩聽他說出這麽一番論調,登時瞠目結舌,不知如何反駁。
李湛歎了口氣,說道:“世間哪有絕對如意之事,永遠趨吉避凶,終究會避無可避。作為一城之主,我絕不能向人示弱。若是此刻遷出居民,則軍心浮動,後續無力,流光勢必不能保。青崖,你是仁人君子,若是仁人君子之道真的可行於世間的話,你何不用此道去說服那些不義之人。”
李岩點點頭說道:“我明白了,仁人君子之道用來自律不為惡可也,若用來做事卻要仔細思量了。”
李湛隻道他會繼續質問,卻不料能理解得這般透徹。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方才我隻是以利義之道來解釋而已。你可以去問島上居民,利也好,義也罷,他們終究是肯隨我共赴劫難的。難道僅憑‘大唐’這二字便可讓他們赴湯蹈火麽,那是不成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能夠感受到大唐的榮耀,大唐能夠給他們帶來安居樂業,這才是他們願意為之死戰的根源。我曾說,宇文信若肯好好整治這個國家,使萬民歸心,又有幾人能憶及大唐呢?這不怪他們不義,隻怪大唐沒有給他們更好的生計。大義即是大利,大利即是大義。符合天下人之利,那便是最大的利,也就是最大的義了。你明白我說的道理麽?”
李岩躬身施了一禮,說道:“小弟已明了師兄的誌願,將來師兄若能君臨天下,必將以萬民之利為根本,使得天下歸心。小弟願為前驅。”
李湛拍拍他肩膀,哈哈大笑,完了才道:“那是後話。若真有那一日,我在廟堂,你便在江湖,做一個以萬民福祉為目的的俠客領袖,在哪裏發現了貪官汙吏,敢禍國殃民的,你便上報給我,我去砍他腦袋。你若覺著不過癮,自己殺了,然後告訴我一聲是你殺的便是了。若是我昏庸無能,看在咱們相交一場的份上,別一次就摘了我腦袋,好在給我兩次……還是三次好了,給我三次機會。”說著又是笑了起來。
李岩也被他逗笑了。葉真、薛寒山原本覺著話題頗為嚴肅,誰料竟是這個結局,也都撫須大笑。
終了,李湛讓三人隨他出城,經過楊嵐軍營是喊上了她,之後繼續向東北行去,繞過一處峽穀,到了一片被樹木包圍的空地,卻見上麵停了許多巨大海船,李湛指著道:“作為一名城主,雖要求城內軍民有與城偕亡的決心,卻也不能漠視生死,這便是我為他們準備的後路。”李岩聞言,單膝跪地,向李湛道:“師兄高義,小弟佩服之至。”李湛扶他起來,說道:“這等機密,我也隻能指望師妹來保守,因此將她軍營設在峽穀之外。能以此秘密換得青崖心無掛礙,怎麽也都值了。”葉真、薛寒山也不禁讚歎,以李湛的心胸氣度,給他一頁風雲,怎能不化龍而去。楊嵐雖不知他們之前討論何事,見狀也是好生歡喜。
之後幾人回返城中,楊嵐問起李岩為何搬離也不打個招呼,害的早上過去找她們時竟無人知曉他們去向何處。李湛聞言也是一愣,李岩等人是他的貴客,又是故識,因此安排的住處距離城主府、楊嵐居處都是極近的,怎會有人要他們搬離,且連自己和楊嵐都不知曉。回到府中,李湛著人詢問此事,卻聽從人說是管內務的秦主事吩咐的,說是先前居處有些局促,怕怠慢了貴客,因此搬到城西南角的一處大宅子去了。至於未曾稟報給城主和楊統領,應是從人大意了,秦主事說自會處置。所謂的秦主事便是秦天威的父親秦空了。李湛聞言也是眉頭略皺,不以為意,隻是怎麽也看不出秦空竟是這般熱心腸之人。
此時樓明月也帶著蘇顧來了城主府,聞聽了此事,不由笑道:“你們這些男人啊,看著一個個都是做大事的,就是心思不夠女人家細。”李湛聞言笑道:“還是明月姑姑心細,你便說來讓我們長長見識。”
樓明月也不說那般明白,隻說:“別的不多提,隻管往婉兒身上想便是了。”
楊嵐聽了若有所思,李湛眉頭輕輕皺了起來,輕輕道:“這麽多年了,我卻看不出來秦空行事仍是這般小家子氣。”李岩有些不明白,隻是說道:“現下居住的院落還寬敞了些,看來秦主事還是很上心的。雖說距離你們住處遠了點,但咱們都是習武之人,那也不算什麽?”樓明月輕輕歎道:“你這孩子,難怪是九音教出來的,簡直一個模子。秦天威對婉兒有意,秦空自是要幫著兒子的,你卻跟婉兒走得很近,他便在中間插上一腳,將你住處搬得遠遠的。雖然也沒什麽用處,但總是有那麽丁點兒效果。這下明白了麽?”
李岩想想秦天威的舉止,恍然大悟,心中忽地又有什麽念頭閃過,卻被樓明月那句“跟婉兒走得很近”給驚了一下,也沒捕捉住。楊嵐見他神色有異,不由自主問了一句:“怎麽了?”李岩拍了拍那腦袋,半晌才道:“我好像想到了什麽,隻是總也捉摸不住。”楊嵐嚐試著問道:“事關天都麽?”見他搖頭,又問:“無礙堡?”見他仍是搖頭,連著問了好幾個近來討論過的事情,最後問道:“是關於刺客麽?”李岩心中一激靈,道:“正是,好像正是關於刺客的什麽,但是這一會兒怎麽也聯係不起來了。”李湛、樓明月聽聞他們對話,才知道原來楊嵐竟是托了李岩尋找奸細刺客,心道這樣也好,以李岩的人品,至少不會偏袒。
眼見午時已近,李湛要留李岩在府上進食,李岩卻說出來有些時間,要去看看楊霞的功課做得怎樣,然後麵對樓明月卻是欲言又止。樓明月笑道:“你還有什麽話不好意思說的,直說便是。”李岩雖與她隻是寥寥數麵,隔著於九音的關係,仍是覺著她對自己的關懷如同對待子侄一般,也直接道:“九娘一家甚是清苦,我聽聞他父、夫都是為了流光而死,能不能請姑姑看著這些情麵,給她找份差使。”
樓明月道:“這些事情我們都知道的,之前城主也找我安排過,九娘以照顧霞兒為由拒絕了,其實她隻是不願意讓島上土著居民說閑話而已。這些年來她也幫著做了不少事情,卻是不肯收任何酬勞,說道自己的命都是撿來的,還有什麽好苛求的。島上居民的收益大多數來源於家中軍士的糧餉,她家中無人,顧得溫飽也是很不容易了,隻是苦了楊霞那孩子。你隻管去說,若能將她說通了,來我府上找我便是。”
楊嵐沒有回自己住處,卻跟隨李岩他們去了。秦天威遠遠看到,心中更是篤定兩人關係非同一般。
入室坐定,楊嵐問道:“如何?”李岩搖了搖頭。眾人還不明白何事,李岩讓韓琦出去看看有沒有人,防止隔牆有耳。塵淵忽道:“方圓十丈除了咱們便沒人了。”見眾人都奇怪地看著他,便道:“我自幼在江潮邊上練劍,聽聲辯位一術練了足足有一年,於耳力上是有自信的。”李岩先是吃驚他肯主動開口說話,其次才是他的這套奇特本領。
這時韓琦回來說道:“十丈內沒有人,不虞被聽到,說吧。”眾人訝異地看著塵淵,他卻麵無表情,自顧坐在那裏。李岩便道:“今日我仔細看了在座眾人,並無不妥之處。薛師叔自不必說,明月姑姑也不大可能,秦副城主雖然不大好說話,但是他那樣到處得罪人的人反倒是最不可能的。對了,為何今日不見‘靖海軍’統領?”眾人有些明白,原來是在查找奸細。
不待楊嵐說,韓琦便道:“‘靖海軍’統領鹿衍鹿大哥也是不可能的。他為人急公好義,絕不是玩陰謀的料子,且我剛上島沒幾日,他便出海去押運采購的物資了,此時說不定還在千裏之外呢。”
李岩沉思道:“此時我們拋開個人情感,先來看誰能從行刺師兄成功一事中獲利。”他先在紙上寫了“薛炎”二字,接著說道:“薛師叔現在是副城主,即便師兄故去,薛師叔依然做他的副城主,因此,薛師叔不能從這件事中獲得任何收益。”說著將字條放在桌子左側。
薛晴舉手示意,李岩知道他要問什麽,便道“稍待”。之後又寫了“樓明月”、“秦宇”兩個名字,又道:“基於相同的理由,明月姑姑與秦副城主也都不可能。”說著將字條也放在了左側。之後提筆寫了“楊嵐”二字。說道:“僅以利益來講,師妹是最有可能的人選。李師兄曾立下遺囑,若他身遭不測,由師妹繼承城主之位。你們明白了麽?”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倒是薛晴說道:“那不可能……”李岩示意他稍安勿躁,繼續說道:“師妹也是最不可能的人選。先不說她與師兄的感情,隻說她武功在師兄之上,若要暗算的話,從流光到天都,同行何止千裏,有多少機會可以下手,又何必非要在最困難的時候下手?”隻是這次卻將寫著楊嵐名字的字條留在了中間。
說著又將秦天威、鹿衍的名字寫下來,又寫了一幹下一級掌權人的名字,問楊嵐道:“這些人裏麵,有沒有誰會因為你當上城主而得到利益的?”楊嵐沉思半晌才道:“即便我當了城主,空缺出來也僅僅是‘驍騎營’統領的職位,難不成還會有人為了這個職位去行刺師兄?太也匪夷所思了。”李岩想想也是如此,半晌也不說話。又道:“那這裏所有人中有沒有誰對師兄不滿意,或是師兄懲治過的?”
楊嵐想了想,將一個寫著“秦空”的字條拿了出來,說道:“大概在十來來年前,那時候師兄剛剛掌權,薛師叔治軍還行,管整個流光可就差了點,因此島上物資短缺,還餓死了人。師兄見島上原有居民占良田較多,提出了均田之說,遭到了秦空為首的土著居民反對。師兄施展雷霆手段,重懲了秦空,強行均田,並向所有居民承諾,不出三年定讓所有人衣食無憂。之後他提拔了明月姑姑負責商貿,秦宇主管農事內務,薛師叔主管軍務,互不幹涉。又打通了南下的海路,將生意做到了廣州,不過兩年便實現了承諾,當時有怨言的土著軍戶也都拜服。秦空也在後來因功升了主管島上內務的主事,想來他也不會因為當年的一點小小嫌隙做出這等事情吧。對了,秦空是秦副城主的弟弟,也是‘先登營’秦統領的父親。”
眾人也都點頭。韓琦、翠屏更是深有感觸,李湛為人隨和卻又足智多謀,整個流光在他整治之下,無論哪一方麵都比陸上城池要好。流光雖無天都繁華,但論安居樂業,隻怕比天都也要強上不少。
李岩腦子亂糟糟得,似是捕捉到什麽,卻又抓不住一般。且楊嵐說得字字在理,不容反駁,隻是他依然覺得有什麽沒有想到一樣。楊嵐很是善解人意,說道此事也不必急在一時,想來刺客也不敢輕舉妄動,讓他們先行休息。
一路坐船擔驚受怕,江上海上風高浪急,李岩幾人也是好些天沒有好好休息過了。此時他躺在床上反倒是覺得猶在晃動一般,雖然困極,也翻來覆去睡不著,想事情又是一團亂麻,又擔心阿史那瑕在天都是否會被連累,索性起來打坐練功,折騰到後半夜才沉沉睡去。
第二日一大早,卻有人來知會他們搬往城內西南的一處住所,李岩等人隻道李湛另有安排,早飯也沒吃,便跟著去了,臨了叮囑若有人尋找還請指引去新居處。新居住處倒是不錯,也挺寬敞,隻是左等右等,到了辰時楊霞也未到,便知事有蹊蹺。到九娘家中一探,原來楊霞早就去找他,卻被告知搬走了,至於去了哪裏不清楚,無奈之下隻得返回。李岩氣惱不已,隻得在九娘家中傳了楊霞一路掌法,讓她配合著導引真氣,有事半功倍之效。楊霞天資不錯,又肯下功夫,一刻也不肯休息,一個時辰便練得有模有樣。李岩叮囑她習武切忌自滿,基礎打得越紮實,將來成就越高。楊霞似懂非懂,但聽師父說要繼續練,那便繼續練下去。李岩又給他糾正幾處錯誤,便離了九娘家去城主府見李湛。
李湛府邸並不大,他尚未成親,也沒有什麽親眷,倒是落個自在。近日來薛寒山、葉真一直住在他府上了,細心調理之下,傷勢也有了好轉。薛寒山見他來了,又讓他為李湛運功疏通經脈,說道他這一脈真氣應是最接近先天本源的,療傷也有奇效。李岩當仁不讓,為李湛運功九轉。李湛又打坐一會兒,起身道:“不錯,確實又好了許多,希望大戰開始,我能全部好起來。”
他看了看若有所思的李岩,直接問道:“怎麽了青崖,你我兄弟之間,有話直說便是。”李岩想著九娘母女,又想到了城內居民,不由說道:“若是戰事一起,城裏這些普通百姓怎麽辦?”
李湛道:“那你覺著宇文信發動武林豪傑前來對付我等,是義還是不義?”李岩一愣,仍是道:“不義。”李湛點點頭,說道:“既是不義,流光實力又不弱,他遠來勞頓,我以逸待勞,他不擅水戰,我縱橫四海,有何懼之?既然是必勝之戰,我又何必擾亂軍心民心,讓他們擔憂?”
李岩沉默不語,半晌才道:“若是他以傾國之力來犯,北燕也作為後盾,流光必然是不能抵擋的。”李湛點點頭,繼續說道:“你考慮的是,隻是你沒有想到另一層。你說這些軍民,為什麽要居於流光?”李岩想了想,說道:“他們要麽是忠於唐室,不願做楚之順民,要麽便是沒有更好的去處吧。”
李湛點點頭,說道:“不錯。不管是哪一種,他們在流光都比在其他地方過得好些,這也是他們在這裏不走的原因,我也從未虧待過他們。想必你也走過很多州府,有見過比流光更安居樂業的地方麽?”李岩搖搖頭。
李湛繼續道:“既然如此,忠於唐室的為大唐戰死,不算死得其所麽?即便有其他想法,我也不是沒有給過他們機會。過往我曾不斷跟他們說,流光將來必有危難,誰若無心與流光共存亡,我自會送他盤纏另謀去處。現在留下的這些人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都表過態要效忠大唐的,相應我也給了他們更好的生計。在他們眼中,誰給他們較好的生計便向誰效忠,這本就是一場交易。若真是流光不保,便是他們付出代價的時刻,難道也想逃避麽?”
李岩聽他說出這麽一番論調,登時瞠目結舌,不知如何反駁。
李湛歎了口氣,說道:“世間哪有絕對如意之事,永遠趨吉避凶,終究會避無可避。作為一城之主,我絕不能向人示弱。若是此刻遷出居民,則軍心浮動,後續無力,流光勢必不能保。青崖,你是仁人君子,若是仁人君子之道真的可行於世間的話,你何不用此道去說服那些不義之人。”
李岩點點頭說道:“我明白了,仁人君子之道用來自律不為惡可也,若用來做事卻要仔細思量了。”
李湛隻道他會繼續質問,卻不料能理解得這般透徹。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方才我隻是以利義之道來解釋而已。你可以去問島上居民,利也好,義也罷,他們終究是肯隨我共赴劫難的。難道僅憑‘大唐’這二字便可讓他們赴湯蹈火麽,那是不成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能夠感受到大唐的榮耀,大唐能夠給他們帶來安居樂業,這才是他們願意為之死戰的根源。我曾說,宇文信若肯好好整治這個國家,使萬民歸心,又有幾人能憶及大唐呢?這不怪他們不義,隻怪大唐沒有給他們更好的生計。大義即是大利,大利即是大義。符合天下人之利,那便是最大的利,也就是最大的義了。你明白我說的道理麽?”
李岩躬身施了一禮,說道:“小弟已明了師兄的誌願,將來師兄若能君臨天下,必將以萬民之利為根本,使得天下歸心。小弟願為前驅。”
李湛拍拍他肩膀,哈哈大笑,完了才道:“那是後話。若真有那一日,我在廟堂,你便在江湖,做一個以萬民福祉為目的的俠客領袖,在哪裏發現了貪官汙吏,敢禍國殃民的,你便上報給我,我去砍他腦袋。你若覺著不過癮,自己殺了,然後告訴我一聲是你殺的便是了。若是我昏庸無能,看在咱們相交一場的份上,別一次就摘了我腦袋,好在給我兩次……還是三次好了,給我三次機會。”說著又是笑了起來。
李岩也被他逗笑了。葉真、薛寒山原本覺著話題頗為嚴肅,誰料竟是這個結局,也都撫須大笑。
終了,李湛讓三人隨他出城,經過楊嵐軍營是喊上了她,之後繼續向東北行去,繞過一處峽穀,到了一片被樹木包圍的空地,卻見上麵停了許多巨大海船,李湛指著道:“作為一名城主,雖要求城內軍民有與城偕亡的決心,卻也不能漠視生死,這便是我為他們準備的後路。”李岩聞言,單膝跪地,向李湛道:“師兄高義,小弟佩服之至。”李湛扶他起來,說道:“這等機密,我也隻能指望師妹來保守,因此將她軍營設在峽穀之外。能以此秘密換得青崖心無掛礙,怎麽也都值了。”葉真、薛寒山也不禁讚歎,以李湛的心胸氣度,給他一頁風雲,怎能不化龍而去。楊嵐雖不知他們之前討論何事,見狀也是好生歡喜。
之後幾人回返城中,楊嵐問起李岩為何搬離也不打個招呼,害的早上過去找她們時竟無人知曉他們去向何處。李湛聞言也是一愣,李岩等人是他的貴客,又是故識,因此安排的住處距離城主府、楊嵐居處都是極近的,怎會有人要他們搬離,且連自己和楊嵐都不知曉。回到府中,李湛著人詢問此事,卻聽從人說是管內務的秦主事吩咐的,說是先前居處有些局促,怕怠慢了貴客,因此搬到城西南角的一處大宅子去了。至於未曾稟報給城主和楊統領,應是從人大意了,秦主事說自會處置。所謂的秦主事便是秦天威的父親秦空了。李湛聞言也是眉頭略皺,不以為意,隻是怎麽也看不出秦空竟是這般熱心腸之人。
此時樓明月也帶著蘇顧來了城主府,聞聽了此事,不由笑道:“你們這些男人啊,看著一個個都是做大事的,就是心思不夠女人家細。”李湛聞言笑道:“還是明月姑姑心細,你便說來讓我們長長見識。”
樓明月也不說那般明白,隻說:“別的不多提,隻管往婉兒身上想便是了。”
楊嵐聽了若有所思,李湛眉頭輕輕皺了起來,輕輕道:“這麽多年了,我卻看不出來秦空行事仍是這般小家子氣。”李岩有些不明白,隻是說道:“現下居住的院落還寬敞了些,看來秦主事還是很上心的。雖說距離你們住處遠了點,但咱們都是習武之人,那也不算什麽?”樓明月輕輕歎道:“你這孩子,難怪是九音教出來的,簡直一個模子。秦天威對婉兒有意,秦空自是要幫著兒子的,你卻跟婉兒走得很近,他便在中間插上一腳,將你住處搬得遠遠的。雖然也沒什麽用處,但總是有那麽丁點兒效果。這下明白了麽?”
李岩想想秦天威的舉止,恍然大悟,心中忽地又有什麽念頭閃過,卻被樓明月那句“跟婉兒走得很近”給驚了一下,也沒捕捉住。楊嵐見他神色有異,不由自主問了一句:“怎麽了?”李岩拍了拍那腦袋,半晌才道:“我好像想到了什麽,隻是總也捉摸不住。”楊嵐嚐試著問道:“事關天都麽?”見他搖頭,又問:“無礙堡?”見他仍是搖頭,連著問了好幾個近來討論過的事情,最後問道:“是關於刺客麽?”李岩心中一激靈,道:“正是,好像正是關於刺客的什麽,但是這一會兒怎麽也聯係不起來了。”李湛、樓明月聽聞他們對話,才知道原來楊嵐竟是托了李岩尋找奸細刺客,心道這樣也好,以李岩的人品,至少不會偏袒。
眼見午時已近,李湛要留李岩在府上進食,李岩卻說出來有些時間,要去看看楊霞的功課做得怎樣,然後麵對樓明月卻是欲言又止。樓明月笑道:“你還有什麽話不好意思說的,直說便是。”李岩雖與她隻是寥寥數麵,隔著於九音的關係,仍是覺著她對自己的關懷如同對待子侄一般,也直接道:“九娘一家甚是清苦,我聽聞他父、夫都是為了流光而死,能不能請姑姑看著這些情麵,給她找份差使。”
樓明月道:“這些事情我們都知道的,之前城主也找我安排過,九娘以照顧霞兒為由拒絕了,其實她隻是不願意讓島上土著居民說閑話而已。這些年來她也幫著做了不少事情,卻是不肯收任何酬勞,說道自己的命都是撿來的,還有什麽好苛求的。島上居民的收益大多數來源於家中軍士的糧餉,她家中無人,顧得溫飽也是很不容易了,隻是苦了楊霞那孩子。你隻管去說,若能將她說通了,來我府上找我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