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邊說邊行,本多法師為四人指點風物。難波京的本就是因對外交流而繁華,因此外來的氣息最重,此間多有外邦人定居,雖融入已久,但穿著上依然帶著各自風格。而當地的建築也類同於此,尤以唐式為主。街道寬廣,多有賣著沿東海各國特色飾品的商販,法師見楊霞很喜歡當地製的粗陶兔子,還親自花錢為她買了一個。李岩要付錢給他,卻堅持不收。兔子雖不精致,但勝在憨態可掬,楊霞愛不釋手。
本多法師還專程帶了四人行至一處照壁,上麵刻著許多詩歌,多是用以描述難波京景物的。本多法師指著中間一首說道:“這一首和歌便是你們聽到的‘望江南’,真是好啊,如同置身春光一般。這下麵落的是我的款,其實前麵都是家師的手筆,隻有‘簇簇此花回’是我寫的。旁人寫東西一氣嗬成,我師道真法皇卻道有緣寫,有意寫,否則不寫。結果後來出了事,終其一生也沒寫完,便由我補上這缺失的一句。隻是世人不知,結果工匠此間雕刻時,卻是落的我的名字。”
又指著中間一句道:“你們看,這一句卻是念作‘昨今春滿渡津圍’。我師仰慕中土文化,深受漢化影響,原本這一句中的“はる”字與我師母親名諱重疊,為了避諱故意改成了漢字“春”,下麵的‘日’還故意寫成了月,卻不為外人所知了。還以此教導我等,即便為方外之人,又豈能忘卻生養之恩。”四人聽了點頭稱是。
本多法師笑道:“說起來也是一件軼事,當時雕工還來問我是否寫錯了,我讓他按照原樣刻上不妨。後來京都的弁官局見了,還多方諷刺我。我卻未告訴他,私下裏我寫這個‘春’字是從沒有使用漢字的習慣的。任他如何笑我,我心中自有主意。”說著嗬嗬笑了起來。李岩也覺得本多法師很是有趣,與他在中土見過的和尚都不大一樣。
法師本人博學,任一物事都能說出門道,四人如沐春風,不覺到了午間,才返回寺中用餐。其實當時倭國日用兩餐,因是天朝貴客的緣故,本多法師才命廚下做了修正,樓明月一行得知之後,更是感動。
午後的一些遠在平安京的貴客也會來到,本多法師卻是脫身不得了,隻得讓四人自行遊玩。藤原紀平又來說道已著人在平城京各隘口把守,一旦發現卓飛鴻即告訴他此處有人尋他。樓明月拜謝。之後藤原紀平又說,今日上午平安京來客多有貴族,見了四天王像大為震驚,都欲擁有來自於大唐的瓷器。因此他想將這一船瓷器、綢緞、茶葉盡數買下,請樓明月開價。樓明月道這一船貨物單賣的話,說是價值連城也不為過,隻是此來一則找人為主,二則隻為熟悉一下商路,就請藤原紀平開價。
藤原紀平聞言,且不說船上貨物價值,橫跨東海風險頗大,僅此一項至少就要翻上一番。他已仔細核算過,船上大型瓷器約千件,中小型約有五千件,綢緞五千匹,另有茶葉三千斤,另有少量的越、邢二窯瓷器,西蜀錦緞,貢品名茶簡直是無價之寶。至於如何分辨優劣,數日間雖然不能全懂,至少不再是懵懂之輩。想了良久,他才說道:“這一船貨物我欲以十五萬兩白銀購得,不知貴客如何作想?”李岩嚇了一跳。出行之際秦宇專門叮囑了楊超,說道一船貨物價值不菲,足足值萬餘兩,讓他小心看護。沒想到運到倭國,價格竟然足足翻了十倍有餘。
樓明月笑道:“便聽公子的。”藤原紀平素聞商人從來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本已打定主意用二十萬兩白銀買下,誰知她竟如此幹脆,竟然不知怎麽接下去,半晌才道:“不知貴客是要白銀還是黃金?”
樓明月道:“白銀十五萬兩,不知作價黃金如何?”藤原紀平道:“官方白銀兌換黃金,以四兌一。貴客慷慨,我也不能吝嗇,作價黃金四萬兩。”九娘母女不懂還好,李岩趕忙低下頭去喝茶,掩飾一番。他想起中土十一兌一的情況,隻得又站了起來,假裝看窗外景色。
樓明月卻是久經商場,當下道:“如此多謝了,我再送公子一斤貢品蒙頂石花。”藤原紀平聞言大喜。以他在國中地位,金銀易得,反是這等島上不產之物,才是終極追求。趕忙道:“我這便去籌集黃金。”
樓明月笑道:“既然議定了價格,這些貨物放在我的船上,你放心我卻不放心,一並拉回平安京去吧。”又命李岩帶他去楊超處交接,這算是極大的信任了。藤原紀平又驚又喜,此刻運回去便可以立即變現,轉手就是金山銀山。再三道謝之後,隨李岩去了。
這些貨物整整搬了一下午,傍晚李岩回來,卻是有些擔心,向樓明月到:“姑姑,若是藤原紀平賴賬怎麽辦?”樓明月道:“不會的。兩百年前大唐與倭國在新羅白江口發生過一次水戰,以少敵多幾乎盡滅倭國水師,之後他們便將大唐奉為天朝上國。他們的船你也見過,想要渡海西來全憑運氣,即便這樣,也不斷派使者前往進貢示好。日前他們也在九州外海見識了咱們的船隻,又不了解流光狀況,豈能不懼?再者,此次昧了我的貨物,且不說來日之憂,此生也隻能賺此一次了。我說道此行隻為開拓商路,他豈能不考慮日後繼續協作?如此一來才是真正的財源滾滾。在武功方麵你跟婉兒是行家,治理流光城主是行家,做生意嘛,卻是我是行家。你等著就是了。”李岩拜服。
到了晚間也未見到本多法師,沙彌說道貴客將法師請去說法。卻不料中午分別時,竟是樓明月一行見到本多法師生前的最後一麵。
第二日一早,樓明月見前來奉膳的小沙彌臉色肅穆悲痛,問起何故。小沙彌本就是強忍,此刻忽然哭了起來,在李岩再三追問下,說道:“本多大法師昨晚在‘療病院’圓寂了!正惠住持說道不能打攪貴客興致,不讓我們說……”
四人如同雷殛,昨日還一同遊玩,今日竟已故去。楊霞抱著粗陶兔子,眼淚簌簌落了下來。她向來堅強,這兩日本多法師如同一個親近長輩般的善意她卻是能明確感受到,若非傷心到極致,豈能如此。九娘趕忙抱住她安慰。
李岩道:“本多法師昨日間還好好地參加法會,我是武人,隻要接近便知他身體康健,經脈順暢,武功不弱,又沒有隱疾在身,怎麽會突然故去!”這次小沙彌卻是怎麽也不肯說。在李岩的再三敦促下,將他們四人帶到了“療病院”,卻見本多法師的幾位師弟、藤原紀平等人也都在。
李岩見正惠住持向小沙彌怒目而視,忙上前道:“主持切莫怪罪他,是我逼他帶我們來的。本多法師待我等如同家人一般,如今他出了事,我們還是要來一觀的。”正惠歎口氣,讓小沙彌退下,才道:“如此多謝貴客了。”
樓明月問起什麽情況,正惠住持搖搖頭讓開,卻見本多法師背向眾人盤坐在蒲團之上,似是在禮拜堂內供奉著的藥師佛,背後露出一截鋒刃,竟是被利刃貫胸而死。李岩讓九娘帶楊霞到一邊去,自與樓明月轉過去,走到站在本多法師正麵的藤原紀平旁邊,正好見到一支匕首插在法師胸口,直至末柄,隻是不知為何,竟無血跡流出。身前放著一個晴天娃娃,咧嘴笑著,說不出的陰森詭異。法師一手觸地,在磚上刻出指許深一圈一圈的奇異劃痕,李岩看了不由得愣了一愣,仔細思索起來。。
樓明月向正惠住持施了一禮,問道:“可有眉目?”正惠住持不答,卻望向藤原紀平。
藤原紀平指著法師寫在地上的字說道:“‘難波裏,羞赧雪中梅,冬處淡香雲水靜,昨今春滿渡津圍,簇簇此花回。’就是這些字。說不定與昨日早間唱歌之人脫離不了關係。”李岩看著那個笑容詭異的晴天娃娃,不由自主點了點頭。忽地心念一動說道:“我雖不認識倭國文字,但是總覺得本多法師臨死前在地上書寫的字體很是圓潤,倒是有些奇怪。”
樓明月也道:“不錯,一般死者臨死前都會極力透漏凶犯信息。本多法師字體寫成這樣,說明當時身體狀況還好,凶手豈能如此放心大膽的離去,任他留下自己的信息;若說不是凶手信息,那又作何解釋?”
李岩指著地上的和歌問道:“請問正惠住持,地上這首和歌之前有沒有人經常在此間吟唱?”
正惠住持搖了搖頭,宣聲佛號說道:“事已至此,還是先收斂了師兄的法體再說吧。”李岩還待再說,藤原紀平一拉他衣袖。已有人上來,將本多法師的遺體抬了下去。正惠住持又對幾人說道:“師兄圓寂,貧僧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怠慢各位貴客了。如有需求,隻管吩咐淨空即可。”說著施禮告辭,其他人魚貫而出。此間本來人少,轉眼就剩下藤原紀平主仆與樓明月一行。
藤原紀平不待李岩詢問,直接說道:“若是我沒有猜錯的話,正惠住持已知曉本多法師的死因,因此根本不想再追查下去,隻怕也查不下去了。”李岩道:“看來藤原公子也是知情之人,願聞其詳。”
藤原紀平顯示對殿內的藥師佛施了一禮,沉思一會兒,半晌方說道:“這要涉及一件幾十年前的舊事了。約是二十多年前,在朝中攝政的還不是藤原氏。太政大臣名為弓銷宗矩,弓銷家從他祖父一輩起便獨攬朝政,當政的銅雀帝也要喊他一聲舅父。之後他又將自己的女兒妙嫁與銅雀帝為後。此事也是無奈,日本國曆代皆是如此,掌權者與天皇向為姻親,我藤原氏也不例外,當今皇後便是我侄女。”
樓明月與李岩點點頭,在中土也是如此,無論是帝王示以榮寵也好,還是掌權者鞏固權利也好,都會這樣做。
藤原紀平繼續說道:“若無意外,這樣的局勢將持續下去。不知何故出了意外,自幼長於弓銷家的銅雀帝卻開始篤信宗矩最討厭的西來佛教,隻是他一直隱忍不發,到了登位才表現了出來。既然木已成舟,弓銷宗矩也別無他法。而最不可調和的矛盾是在任命大臣時,銅雀帝堅持立先兄信平為左大臣,宗矩堅持立與他同一陣營的柳生正己。雖然最後銅雀帝妥協了,柳生正己為左大臣,先兄信平為右大臣,雙方之間的對立已是一觸即發。”
“最終銅雀帝與先兄積蓄勢力,消減弓銷宗矩在朝中的力量。最後弓銷宗矩終於按捺不住,發動了兵變,卻被先兄聯合佛門的勢力一舉剿滅,最終宗矩逃至難波京,眼見無路可走,自焚於天守內。其遺址便在天王寺西門外,如今已盡被草木遮蓋。”李岩聽到“天王寺西門”,心中一動,終於要與這裏的詭異歌聲聯係起來了。
藤原紀平又道:“若是僅憑此事,什麽也看不出來,還有後續。弓銷一族盡滅,銅雀帝念及舊情,隻是廢除了弓銷妙皇後之位,幽禁於後宮。弓銷妙懷念故居,要回難波京居住,銅雀帝也準了,將她與所生的大珪皇子監禁於天王寺‘療病院’,皆因此處可直接看到西門外的故址。”
“傳聞弓銷妙帶著年僅十歲的皇子幽居於此,日夜打坐在藥師佛前吟唱這首‘難波裏,羞赧雪中梅’,期望打動銅雀帝。隻是後來見終究無望,趁著夜間跑到西門外,先縊死大珪皇子,又自縊身死。”
樓明月歎道:“自中土至異邦,原來都沒有什麽區別,隻是這個女人好狠的心。”李岩與九娘母女皆以為然。
藤原紀平搖了搖頭說道:“弓銷家以陰陽術著稱於世,弓銷妙本就是高手。傳聞她的屍首一日之後不翼而飛了。之後更是詭異莫名,二十年前本寺住持尚是道真法皇,他是本多法師的師父,也是參與鎮壓弓銷之變的主要人物之一,卻在弓銷妙與大珪皇子死後第三年的同一日暴斃了,更巧合的是,他也是死在弓削妙吊死的地方。據傳聞,那日有人聽到過這首‘難波裏,羞赧雪中梅’的歌聲。聽過的人都說,與弓銷妙生前吟唱得一模一樣……”
此時旭日正升,隻是“療病院”所有窗子皆是西向,堂內自然有些陰暗,微光中藥師佛的慈祥麵容之中,竟似透出一絲猙獰。
半晌李岩才說道:“如此說來,弓銷妙可能未死,因為某些原因,時隔二十多年又來尋仇了麽?”藤原紀平道:“至少正惠住持是這樣想的。二十年前道真法皇莫名亡故,天王寺很是起了不少風波,隻是尋覓良久也無結果,最終隻能判定為與弓銷妙有關,對外卻宣稱病逝。如今正惠住持不是不願尋找殺手,而是知曉找也無用,也算人之常情了吧。”
這倒是可以解釋正惠住持的態度,隻是總覺著很是怪異。李岩不由問道:“上次公子聽到有人吟唱這首歌曲時神色有異,本多法師也是如此,都是想起弓銷妙這件事了麽?”藤原紀平點了點頭:“不錯。起始的話或許是巧合,隻是後來接二連三出現,我便知非同尋常了。昨日你在西門外拿回的兩件東西,我讓人看了,都是陰陽師的法器。晴天娃娃是式神無疑,陰陽師皆可操控,威力大小與自身功力有關;另一個木偶可就非同小可了,喚作替身法偶,絕非一般人能掌握。而這兩項都是弓銷妙的拿手絕技。”
樓明月忽道:“弓銷妙二十多年前便已育有十來歲的皇子,想來當時少說也是二十餘歲,這幾日聽到的歌聲卻明顯是年輕女子所為,豈非矛盾?”藤原紀平道:“都是猜測而已。也許是她的傳人,也許……是她的鬼魂。”倭國向來信奉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神怪傳說,景點風物又多與這樣的傳說相關。昨日見本多法師帶樓明月一行參觀難波京,很是講了不少這樣的故事。當時楊霞還聽得津津有味,此時此地回想起來,卻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在倭國,經常有一個法力強大的鬼魂擾得舉國不安的傳說。樓明月與李岩互看一眼,恍然大悟,也許這才是正惠住持不願追究下去的原因。
藤原紀平也道:“實不相瞞,我也是相信鬼魂居多的。弓銷之變後,家兄信平接替了太政大臣之位,三十餘歲正值年富力強之時暴斃了;家姐所生的太子五歲時,為天雷所殛,也死了;之後不久,銅雀帝也在皇宮中暴斃,因無子嗣,竟連太子也無,還要從別枝過繼繼承皇位。貴客來自天朝上國,也許認為是無稽之談,其實當時整個平安京傳瘋了,都說是弓銷妙的鬼魂複仇來了。她痛恨佛宗,因此在她祭日殺害了道真法皇;她痛恨家兄將她一家逼得走投無路,因此殺害了家兄;她痛恨太子搶了大珪皇子的位子,殺害了太子;她痛恨銅雀帝無情,因此將他也殺了。”
本多法師還專程帶了四人行至一處照壁,上麵刻著許多詩歌,多是用以描述難波京景物的。本多法師指著中間一首說道:“這一首和歌便是你們聽到的‘望江南’,真是好啊,如同置身春光一般。這下麵落的是我的款,其實前麵都是家師的手筆,隻有‘簇簇此花回’是我寫的。旁人寫東西一氣嗬成,我師道真法皇卻道有緣寫,有意寫,否則不寫。結果後來出了事,終其一生也沒寫完,便由我補上這缺失的一句。隻是世人不知,結果工匠此間雕刻時,卻是落的我的名字。”
又指著中間一句道:“你們看,這一句卻是念作‘昨今春滿渡津圍’。我師仰慕中土文化,深受漢化影響,原本這一句中的“はる”字與我師母親名諱重疊,為了避諱故意改成了漢字“春”,下麵的‘日’還故意寫成了月,卻不為外人所知了。還以此教導我等,即便為方外之人,又豈能忘卻生養之恩。”四人聽了點頭稱是。
本多法師笑道:“說起來也是一件軼事,當時雕工還來問我是否寫錯了,我讓他按照原樣刻上不妨。後來京都的弁官局見了,還多方諷刺我。我卻未告訴他,私下裏我寫這個‘春’字是從沒有使用漢字的習慣的。任他如何笑我,我心中自有主意。”說著嗬嗬笑了起來。李岩也覺得本多法師很是有趣,與他在中土見過的和尚都不大一樣。
法師本人博學,任一物事都能說出門道,四人如沐春風,不覺到了午間,才返回寺中用餐。其實當時倭國日用兩餐,因是天朝貴客的緣故,本多法師才命廚下做了修正,樓明月一行得知之後,更是感動。
午後的一些遠在平安京的貴客也會來到,本多法師卻是脫身不得了,隻得讓四人自行遊玩。藤原紀平又來說道已著人在平城京各隘口把守,一旦發現卓飛鴻即告訴他此處有人尋他。樓明月拜謝。之後藤原紀平又說,今日上午平安京來客多有貴族,見了四天王像大為震驚,都欲擁有來自於大唐的瓷器。因此他想將這一船瓷器、綢緞、茶葉盡數買下,請樓明月開價。樓明月道這一船貨物單賣的話,說是價值連城也不為過,隻是此來一則找人為主,二則隻為熟悉一下商路,就請藤原紀平開價。
藤原紀平聞言,且不說船上貨物價值,橫跨東海風險頗大,僅此一項至少就要翻上一番。他已仔細核算過,船上大型瓷器約千件,中小型約有五千件,綢緞五千匹,另有茶葉三千斤,另有少量的越、邢二窯瓷器,西蜀錦緞,貢品名茶簡直是無價之寶。至於如何分辨優劣,數日間雖然不能全懂,至少不再是懵懂之輩。想了良久,他才說道:“這一船貨物我欲以十五萬兩白銀購得,不知貴客如何作想?”李岩嚇了一跳。出行之際秦宇專門叮囑了楊超,說道一船貨物價值不菲,足足值萬餘兩,讓他小心看護。沒想到運到倭國,價格竟然足足翻了十倍有餘。
樓明月笑道:“便聽公子的。”藤原紀平素聞商人從來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本已打定主意用二十萬兩白銀買下,誰知她竟如此幹脆,竟然不知怎麽接下去,半晌才道:“不知貴客是要白銀還是黃金?”
樓明月道:“白銀十五萬兩,不知作價黃金如何?”藤原紀平道:“官方白銀兌換黃金,以四兌一。貴客慷慨,我也不能吝嗇,作價黃金四萬兩。”九娘母女不懂還好,李岩趕忙低下頭去喝茶,掩飾一番。他想起中土十一兌一的情況,隻得又站了起來,假裝看窗外景色。
樓明月卻是久經商場,當下道:“如此多謝了,我再送公子一斤貢品蒙頂石花。”藤原紀平聞言大喜。以他在國中地位,金銀易得,反是這等島上不產之物,才是終極追求。趕忙道:“我這便去籌集黃金。”
樓明月笑道:“既然議定了價格,這些貨物放在我的船上,你放心我卻不放心,一並拉回平安京去吧。”又命李岩帶他去楊超處交接,這算是極大的信任了。藤原紀平又驚又喜,此刻運回去便可以立即變現,轉手就是金山銀山。再三道謝之後,隨李岩去了。
這些貨物整整搬了一下午,傍晚李岩回來,卻是有些擔心,向樓明月到:“姑姑,若是藤原紀平賴賬怎麽辦?”樓明月道:“不會的。兩百年前大唐與倭國在新羅白江口發生過一次水戰,以少敵多幾乎盡滅倭國水師,之後他們便將大唐奉為天朝上國。他們的船你也見過,想要渡海西來全憑運氣,即便這樣,也不斷派使者前往進貢示好。日前他們也在九州外海見識了咱們的船隻,又不了解流光狀況,豈能不懼?再者,此次昧了我的貨物,且不說來日之憂,此生也隻能賺此一次了。我說道此行隻為開拓商路,他豈能不考慮日後繼續協作?如此一來才是真正的財源滾滾。在武功方麵你跟婉兒是行家,治理流光城主是行家,做生意嘛,卻是我是行家。你等著就是了。”李岩拜服。
到了晚間也未見到本多法師,沙彌說道貴客將法師請去說法。卻不料中午分別時,竟是樓明月一行見到本多法師生前的最後一麵。
第二日一早,樓明月見前來奉膳的小沙彌臉色肅穆悲痛,問起何故。小沙彌本就是強忍,此刻忽然哭了起來,在李岩再三追問下,說道:“本多大法師昨晚在‘療病院’圓寂了!正惠住持說道不能打攪貴客興致,不讓我們說……”
四人如同雷殛,昨日還一同遊玩,今日竟已故去。楊霞抱著粗陶兔子,眼淚簌簌落了下來。她向來堅強,這兩日本多法師如同一個親近長輩般的善意她卻是能明確感受到,若非傷心到極致,豈能如此。九娘趕忙抱住她安慰。
李岩道:“本多法師昨日間還好好地參加法會,我是武人,隻要接近便知他身體康健,經脈順暢,武功不弱,又沒有隱疾在身,怎麽會突然故去!”這次小沙彌卻是怎麽也不肯說。在李岩的再三敦促下,將他們四人帶到了“療病院”,卻見本多法師的幾位師弟、藤原紀平等人也都在。
李岩見正惠住持向小沙彌怒目而視,忙上前道:“主持切莫怪罪他,是我逼他帶我們來的。本多法師待我等如同家人一般,如今他出了事,我們還是要來一觀的。”正惠歎口氣,讓小沙彌退下,才道:“如此多謝貴客了。”
樓明月問起什麽情況,正惠住持搖搖頭讓開,卻見本多法師背向眾人盤坐在蒲團之上,似是在禮拜堂內供奉著的藥師佛,背後露出一截鋒刃,竟是被利刃貫胸而死。李岩讓九娘帶楊霞到一邊去,自與樓明月轉過去,走到站在本多法師正麵的藤原紀平旁邊,正好見到一支匕首插在法師胸口,直至末柄,隻是不知為何,竟無血跡流出。身前放著一個晴天娃娃,咧嘴笑著,說不出的陰森詭異。法師一手觸地,在磚上刻出指許深一圈一圈的奇異劃痕,李岩看了不由得愣了一愣,仔細思索起來。。
樓明月向正惠住持施了一禮,問道:“可有眉目?”正惠住持不答,卻望向藤原紀平。
藤原紀平指著法師寫在地上的字說道:“‘難波裏,羞赧雪中梅,冬處淡香雲水靜,昨今春滿渡津圍,簇簇此花回。’就是這些字。說不定與昨日早間唱歌之人脫離不了關係。”李岩看著那個笑容詭異的晴天娃娃,不由自主點了點頭。忽地心念一動說道:“我雖不認識倭國文字,但是總覺得本多法師臨死前在地上書寫的字體很是圓潤,倒是有些奇怪。”
樓明月也道:“不錯,一般死者臨死前都會極力透漏凶犯信息。本多法師字體寫成這樣,說明當時身體狀況還好,凶手豈能如此放心大膽的離去,任他留下自己的信息;若說不是凶手信息,那又作何解釋?”
李岩指著地上的和歌問道:“請問正惠住持,地上這首和歌之前有沒有人經常在此間吟唱?”
正惠住持搖了搖頭,宣聲佛號說道:“事已至此,還是先收斂了師兄的法體再說吧。”李岩還待再說,藤原紀平一拉他衣袖。已有人上來,將本多法師的遺體抬了下去。正惠住持又對幾人說道:“師兄圓寂,貧僧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怠慢各位貴客了。如有需求,隻管吩咐淨空即可。”說著施禮告辭,其他人魚貫而出。此間本來人少,轉眼就剩下藤原紀平主仆與樓明月一行。
藤原紀平不待李岩詢問,直接說道:“若是我沒有猜錯的話,正惠住持已知曉本多法師的死因,因此根本不想再追查下去,隻怕也查不下去了。”李岩道:“看來藤原公子也是知情之人,願聞其詳。”
藤原紀平顯示對殿內的藥師佛施了一禮,沉思一會兒,半晌方說道:“這要涉及一件幾十年前的舊事了。約是二十多年前,在朝中攝政的還不是藤原氏。太政大臣名為弓銷宗矩,弓銷家從他祖父一輩起便獨攬朝政,當政的銅雀帝也要喊他一聲舅父。之後他又將自己的女兒妙嫁與銅雀帝為後。此事也是無奈,日本國曆代皆是如此,掌權者與天皇向為姻親,我藤原氏也不例外,當今皇後便是我侄女。”
樓明月與李岩點點頭,在中土也是如此,無論是帝王示以榮寵也好,還是掌權者鞏固權利也好,都會這樣做。
藤原紀平繼續說道:“若無意外,這樣的局勢將持續下去。不知何故出了意外,自幼長於弓銷家的銅雀帝卻開始篤信宗矩最討厭的西來佛教,隻是他一直隱忍不發,到了登位才表現了出來。既然木已成舟,弓銷宗矩也別無他法。而最不可調和的矛盾是在任命大臣時,銅雀帝堅持立先兄信平為左大臣,宗矩堅持立與他同一陣營的柳生正己。雖然最後銅雀帝妥協了,柳生正己為左大臣,先兄信平為右大臣,雙方之間的對立已是一觸即發。”
“最終銅雀帝與先兄積蓄勢力,消減弓銷宗矩在朝中的力量。最後弓銷宗矩終於按捺不住,發動了兵變,卻被先兄聯合佛門的勢力一舉剿滅,最終宗矩逃至難波京,眼見無路可走,自焚於天守內。其遺址便在天王寺西門外,如今已盡被草木遮蓋。”李岩聽到“天王寺西門”,心中一動,終於要與這裏的詭異歌聲聯係起來了。
藤原紀平又道:“若是僅憑此事,什麽也看不出來,還有後續。弓銷一族盡滅,銅雀帝念及舊情,隻是廢除了弓銷妙皇後之位,幽禁於後宮。弓銷妙懷念故居,要回難波京居住,銅雀帝也準了,將她與所生的大珪皇子監禁於天王寺‘療病院’,皆因此處可直接看到西門外的故址。”
“傳聞弓銷妙帶著年僅十歲的皇子幽居於此,日夜打坐在藥師佛前吟唱這首‘難波裏,羞赧雪中梅’,期望打動銅雀帝。隻是後來見終究無望,趁著夜間跑到西門外,先縊死大珪皇子,又自縊身死。”
樓明月歎道:“自中土至異邦,原來都沒有什麽區別,隻是這個女人好狠的心。”李岩與九娘母女皆以為然。
藤原紀平搖了搖頭說道:“弓銷家以陰陽術著稱於世,弓銷妙本就是高手。傳聞她的屍首一日之後不翼而飛了。之後更是詭異莫名,二十年前本寺住持尚是道真法皇,他是本多法師的師父,也是參與鎮壓弓銷之變的主要人物之一,卻在弓銷妙與大珪皇子死後第三年的同一日暴斃了,更巧合的是,他也是死在弓削妙吊死的地方。據傳聞,那日有人聽到過這首‘難波裏,羞赧雪中梅’的歌聲。聽過的人都說,與弓銷妙生前吟唱得一模一樣……”
此時旭日正升,隻是“療病院”所有窗子皆是西向,堂內自然有些陰暗,微光中藥師佛的慈祥麵容之中,竟似透出一絲猙獰。
半晌李岩才說道:“如此說來,弓銷妙可能未死,因為某些原因,時隔二十多年又來尋仇了麽?”藤原紀平道:“至少正惠住持是這樣想的。二十年前道真法皇莫名亡故,天王寺很是起了不少風波,隻是尋覓良久也無結果,最終隻能判定為與弓銷妙有關,對外卻宣稱病逝。如今正惠住持不是不願尋找殺手,而是知曉找也無用,也算人之常情了吧。”
這倒是可以解釋正惠住持的態度,隻是總覺著很是怪異。李岩不由問道:“上次公子聽到有人吟唱這首歌曲時神色有異,本多法師也是如此,都是想起弓銷妙這件事了麽?”藤原紀平點了點頭:“不錯。起始的話或許是巧合,隻是後來接二連三出現,我便知非同尋常了。昨日你在西門外拿回的兩件東西,我讓人看了,都是陰陽師的法器。晴天娃娃是式神無疑,陰陽師皆可操控,威力大小與自身功力有關;另一個木偶可就非同小可了,喚作替身法偶,絕非一般人能掌握。而這兩項都是弓銷妙的拿手絕技。”
樓明月忽道:“弓銷妙二十多年前便已育有十來歲的皇子,想來當時少說也是二十餘歲,這幾日聽到的歌聲卻明顯是年輕女子所為,豈非矛盾?”藤原紀平道:“都是猜測而已。也許是她的傳人,也許……是她的鬼魂。”倭國向來信奉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神怪傳說,景點風物又多與這樣的傳說相關。昨日見本多法師帶樓明月一行參觀難波京,很是講了不少這樣的故事。當時楊霞還聽得津津有味,此時此地回想起來,卻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在倭國,經常有一個法力強大的鬼魂擾得舉國不安的傳說。樓明月與李岩互看一眼,恍然大悟,也許這才是正惠住持不願追究下去的原因。
藤原紀平也道:“實不相瞞,我也是相信鬼魂居多的。弓銷之變後,家兄信平接替了太政大臣之位,三十餘歲正值年富力強之時暴斃了;家姐所生的太子五歲時,為天雷所殛,也死了;之後不久,銅雀帝也在皇宮中暴斃,因無子嗣,竟連太子也無,還要從別枝過繼繼承皇位。貴客來自天朝上國,也許認為是無稽之談,其實當時整個平安京傳瘋了,都說是弓銷妙的鬼魂複仇來了。她痛恨佛宗,因此在她祭日殺害了道真法皇;她痛恨家兄將她一家逼得走投無路,因此殺害了家兄;她痛恨太子搶了大珪皇子的位子,殺害了太子;她痛恨銅雀帝無情,因此將他也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