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樂右京也不驚慌,寶刀斜斬,順手摘下刀鞘,一同封鎖來勢。長刀封了個空,刀鞘卻在瞬間被李岩長劍絞為數截。失了刀鞘,等於失了最拿手的“拔刀術”,神樂右京卻不驚慌,隻是哈哈一笑,憑著瞬間捕捉到的對手劍刃,使了一路杏花春雨般的劍法出來,以虛對虛,以實對實,迎了上去。周邊眾人聽著叮叮當當一陣急響,也不知瞬間刀劍交擊了多少次。周邊的人都是滿臉訝色。
神樂右京師從於“扶桑劍聖”天草狂四郎,由於“禦天流拔刀術”這等決生死勝負於瞬間的劍法,一合之敵都少有,以至於倭國劍客都以為他也隻會“拔刀術”而已。其實他精通“活人劍”、“殺人劍”兩路,“禦天流拔刀術”隻是“殺人劍”中的絕招,“活人劍”的極致就是當前施展的“明神流櫻花道”,威力不如“殺人劍”,卻勝在後勁悠長,幾無破綻,此時以此招與李岩對決也算相得益彰。
李岩卻不知自己一次反擊逼得神樂右京平生第一次使出“活人劍”,隻是覺得要再勝對手隻怕難度不小,也抖擻精神,將“決浮雲”一路路使了出來。他東來途中得了二十日悠閑,正好將往昔經驗匯於一爐,此時他劍法融合諸家之長,比起離流光時又有精進,此刻使出,無論是劍法還是攻守時機,便是於九音在場,也要讚歎一番。隻是數十招下來,竟然占不得上風。
神樂右京更是心驚,自他這一路“活人劍”習成,天草狂四郎便跟他說,莫談本國,以他當前劍術,去了武力最盛的中土也有揚名天下的實力,他也一直以此自矜。誰知中土來的一個小小少年竟隱隱有壓製他的實力,心中傲氣怒氣漸升,招法上卻更是嚴瑾,定要勝出此戰,用以正名。
李岩見對手招式混然天成,無懈可擊之中時刻伺機反擊,若要分出勝負,沒個幾百招隻怕不成,他善於借力借勢,自然是勝多負少,卻是沒有那許多閑心。當即長嘯一聲,若龍吟鳳鳴一般,輕功使到極致,在經過之處留下無數幻影,圍著神樂右京不斷出招,“決浮雲”的劍意,“破軍槍法”的心決,盡皆融在劍中,正是當日對付佛心宗空山的策略。要在無中生有,硬生生憑借輕功將對手的破綻壓榨出來。神樂右京見對手輕功如此高強,暗暗吃驚。他劍法高絕,輕功卻非所長,欲要以不變應萬變,對手的劍招卻又層出不窮,隻能被動應敵。心知再如此下去,定然有敗無勝。心念已決,趁著李岩正麵一劍攻來,一個倒縱,閃身退出去出去丈許,蹲踞於地,藏鋒於袖,左手五指虛握刀鋒,如同將刀收在鞘中一般。
李岩輕功本就比他高明,見他後縱之下破綻盡露,猱身追擊,一劍刺在對手左肩,正要道句“承讓”,神樂右京大喝一聲,藏於袖下的長刀若繃緊的弓弦一般,彈射斬出,匹練般的刀光一時間將天空的烈陽掩蓋了下去。李岩心知不妙,若是後退的話,又回到了第一招交手的開端,隻得側身閃開,險之又險中錯身而過,仍有被對手招式鎖定的感覺,趕忙轉過身來,憑借對手也需轉身追擊的時機,凝真氣於劍上,二尺青芒吞吐不定,刹那間天地似有風雲變色,納於劍鋒,正是一招“上決浮雲”,蓄勢而待發。
神樂右京這一次使出的是“斬天流十方居合道”,與“禦天流拔刀術”相似,威力更高一籌不說,強即強在“十方”二字,任你躲向何處,憑借心神氣機鎖定,定會追擊而至,除非己方力盡,否則不中的則不罷休。他借著刀勢一個回旋,轉身即是石破天驚的一刀,繼續向李岩斬去,刀上神風覆刃,如同裹著一團烈火般,力道竟絲毫沒有因為方才的落空而有所衰落。
室內眾人都站起身來,看了此時情形,方晴羽也有些後悔沒有及時阻止他們。
各屬於自身極致的招數乍然相擊,刀劍發出“轟”一聲巨響,李岩看到對手刀上火光一閃而沒,接著就是一股沛莫能禦的勁氣傳了過來,身體不由自主被這股大力擊得向後退出。後退過程中,李岩乘天地之正,禦六氣之辯,將這股大力本源看的透徹,如何流轉,如何侵襲,如同畫好的圖形一般。他長劍時方時圓,身形左轉右晃,腳下奇正相交,轉眼之間將這股大力在經脈之外化於無形。隻是這麽一來,仍舊氣血翻湧,隻能原地運功消解。對手的一招集聚了全力精力,甚或調動了身體潛力才施展了出來,豈是容易化解。敵方的勁力雖被阻於體外,經脈受到震動,竟有錯亂之感。此時再有人出手,他定然毫無反抗之力。方晴羽一躍向前,將手掌貼在他背心“靈台穴”,施展內力,助他引導真氣,同時放開神識,監控四周,防止有人包藏禍心,突然襲擊。
神樂右京看著對手竟將自己最為得意的殺招消於無形,驚詫、失望交擊,又受了這威力無儔的反擊之力,登時吐了一口鮮血,向後倒下,卻似被什麽東西半空攔住。且不說內傷,隻是透支的身體潛力,月餘之內也別想再與人動手過招。早有從人從兩邊搶出,將他抬了下去。接著一片似是溶於空間的紙鶴展翅而飛,回到了神樂右京出來的門內。餘人注意力都在兩人身上,沒有注意到,全力戒備的方晴羽卻看得清清楚楚。
半晌李岩長處一口氣,將體內淤血吐出,內傷盡去,才入室對藤原義平道:“貴屬武功太高,隻得全力相擊,才落個兩敗俱傷,還請見諒。”藤原義平卻道:“貴國常說英雄出少年,此言誠不我欺。今日見識了閣下的高招,也可壓一壓這幫武士的驕矜之氣。若有機會,還望李公子不吝賜教。“李岩連道不敢。
藤原義平一笑,卻轉而對藤原紀平道:“紀平,天朝的客商是你引來,本應由你全權負責接待,以及後續往來事宜。隻是我怕已有人盯上了你,數日之間兩次刺殺,動用人力物力都是不差,看來不能小覷。你便好好在京都待著吧,順道將這些人揪出來。後續交易,先交給清盛來管,待你將這些事情處理完結再接回去。你是咱們藤原家的未來,絕對不能出事,回頭我讓左島與連馬去你府上保護你。”
藤原紀平笑道:“多謝兄長關懷,隻是這麽一來,刺客再也不敢上門,那就不妙了。不用麻煩左島、連馬,這樣才好引蛇出洞。隻是以後要辛苦清盛侄兒了。”樓明月就在他旁邊,眼神餘光看到他放在幾下的手握成拳頭,似欲將什麽東西捏碎一般。她久經世事,心中已大概明了怎麽回事了。
藤原義平滿意地點點頭,又道:“貴客的住處已安排好了麽?”藤原紀平說道:“我欲讓他們住我府上,貴客卻堅持要住驛館,正爭執間,兄長就通告了我們來見。”樓明月趕忙道:“我等此來隻是商貿而已,又非國使,先前已多有叨擾,豈能再有過分要求。我觀京都館驛處處,居住便不勞費心了。”
藤原義平大笑:“若是國使就不會讓你們住在自己府上了。我之前已聽聞了,你們是卓神醫的故舊,卓神醫又是我的座上賓,此番他在外為我奔走,我卻讓他的友人住館驛,怎麽也說不過去。”樓明月見不好推辭,也就應下了。藤原義平很是高興,繼續說道:“隻是紀平府上未必安全,再住那裏也不妥當。我這個府上公人來往不絕,實在不是個休息的好地方,可得好好想想了。”說著沉思起來。
藤原紀平道:“住在宗家如何,也便於清盛與眾位貴客交流。”藤原義平點了點頭說道:“不錯,還是你主意最多,就這麽辦。你帶貴客過去見清盛吧,我這裏還有些公務要處理。晚間有空,在宗家設宴款待眾位。”最後一句卻是對樓明月他們說的。
於是樓明月等皆起身告辭,由藤原紀平引著前往宗家。所謂宗家,是皇帝賜予藤原氏的常居,最開始是弓削宗矩的宅邸,後來藤原信平助銅雀帝平滅弓削之亂有功,便賜了給他。起初藤原信平、義平、紀平三兄弟都住在此間,後來信平去世,他那一支恐觸景傷情,便搬離此地。義平、紀平又都身居高位,各有自己的府邸,也搬了出去,隻有藤原清盛還在看守宗家。倭國風俗,便是皇後妃子也需在自家生產,待靈寶皇子出生後,也一直養在宗家。幾人邊走邊說,李岩等聽了這個消息,都覺得很稀奇。隻是想想也正常,由於血脈的緣故,帝王必在皇子皇女間產生。一名天照大神的血裔養在府中,無疑是一顆決定整局走勢的棋子。
因為都在左京,藤原氏宗家與太政大臣宅邸相隔也不遠,不多時就到了。門衛見到藤原紀平,趕緊行禮。藤原紀平道:“你去告知一下清盛,說我奉了家主的令有些事情跟他交代。”門衛忙不迭過去通傳,藤原紀平示意五人隨他進去。
李岩進門就發現,藤原宗家的布局當真奇特。整個宅邸與他見過的宇文漣漪的公主府大小差不多,隻是南北短了少許,東西寬了許多,中間兩條交叉呈十字形的長廊將整個院落劃分為四部分,如同一個“田”字一般。除了南邊靠近大門這一側隻有少數房屋,應是住的下人之外,另外三處長廊盡頭各有一組建築。莫說是李岩了,便是樓明月也未見過這等奇特的格局。
藤原紀平一直未說宗家布局的事情,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此時笑道:“平安京處處依照大唐兩京,上自皇宮下至民居都是如此。若說有例外,也僅此一處了。弓削家本就是陰陽師世家,代代家主都精通堪輿地理。據說建此院時平安京方建立,弓削第一任家主親自設計,處處暗合陰陽之道,後來弓削家也著實興盛了幾十載。弓削宗矩敗亡之後,銅雀帝將此處賜予家兄,也未曾改變過此間布局,一直沿襲了下來,目前也興盛了二十餘年了。你們且看,廊道分開的四處院落分為桐苑、蘭苑、菊苑與藤苑,每處景致不同,所種的花木也不同,平日裏四處走走也是不錯。”
一麵前行一麵介紹了四個園子中花木的來曆,倒也頗為不俗,一直走到了一麵屏風前,繞了過去,這才看到北麵屋宇以及被遮住的一片風景。這麵屏風一則為主人遮蔽隱私,一方麵又形成了山重水複、柳暗花明的效果,整個府邸似乎突然之間大了許多一般,也算是巧奪天工了。
藤原紀平指著東側廊道盡頭的一排房屋說道:“這就是我在此間的居處了,雖然好久不住,日日也有府中的下人過來打掃,到時候你們就住那裏,有什麽需要直接吩咐他們即可,不必客氣。”樓明月、李岩等拜謝。他又指著正北的屋宇道:“這一排就是義平兄長的住所了,隻是現在由清盛侄兒與靈寶皇子居住。他們一個年少氣盛,一個少不更事,若有得罪之處還望諸位莫怪。”李岩道了聲“不敢”,又指著西側房屋問道:“那這裏就是令長兄藤原信平公生前所住之地了?”
藤原紀平實是睹物傷情,黯然說道:“信平兄長天縱之才,隻可惜英年早逝。自打他那一支搬往平城京之後,隻怕屋內的灰都有寸許厚了。其實那裏也是早些年弓削妙回家省親的居處,很多人都說先兄之死是她鬼魂做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李岩聞言看了旁邊方晴羽一眼,她卻是若無其事一般,隻顧聆聽。
長廊從中心交會形成一個巨大的亭子,中間還擺了一些座椅凳子,看樣子也不像擺設,倒是經常在此間待客。此處到盡頭的房屋,距離大概都是三十多步的樣子,從亭中可以看到正北的屋門大敞。
此時北麵正屋中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男子身著便服腳踏木屐,沿著長廊踏踏出來,老遠便道:“叔父難得回來,侄兒有禮了。”言語甚是客氣,手上的動作卻沒有跟上。藤原紀平笑道:“免禮了。清盛你過來,我給你介紹幾位大唐前來的貴客。”藤原清盛磨磨蹭蹭施了一半的禮收了回來,看來他也未必將這個身為內大臣的叔父看在眼裏,口中說道:“幾名中原來的客商,有什麽大驚小怪的?”又對樓明月道:“你是他們的頭兒麽,父親跟我說了,以後你們的貨物到了我國,直接拉到京都,來此間來找我便了,必然給你們最優的價錢。”
這樣的紈絝子弟樓明月在中原就見多了,又何嚐怕過,隻是不願麻煩,就笑而不語,順帶向李岩使個眼色,讓他不要輕舉妄動。藤原清盛見她藐視自己,喝道:“怎麽,你們不想做生意了麽?速速回答我,是還是不是。”正欲勃然大怒,忽地看到旁邊穿著一身翠綠長衣的方晴羽,他卻不是像藤原紀平那般不識貨,詞語匱乏的他隻能想出“美若天仙”這個詞語,順勢臉色一正,對眾人道:“既然是大唐來的,便是客商也是了不得的客商,還請趕緊入內奉茶。”
藤原紀平知他向來如此,也不以為意,隻是微微一笑,對五人道了聲“請”,率先領路入了北屋正堂。待大夥兒坐畢,仆從奉上茶水,藤原清盛直接就問:“這幾位都怎麽稱呼啊?”李岩等一一報了自己名字。藤原清盛不理旁人,直接笑嘻嘻地對方晴羽道:“這位娘子人美,名字也美,此來平安京,想必路上也受了不少苦楚,到了此間便如到自己家中一般,定要好好休養一番。”
方晴羽道:“那有什麽累的,我們中原的女子講究出嫁從夫,他去哪裏我自然要跟到哪裏,刀山火海都敢闖一闖,何況隻是這麽些海上的風波而已。”說著還含情脈脈第看著李岩。藤原清盛聞言,神色上就有些不好看了。藤原紀平趕忙岔開話題:“靈寶皇子哪裏去了?”藤原清盛“哼”了一聲說道:“午睡未醒。”藤原紀平微微皺眉:“如此下去,將來如何繼承皇位,你便任由他這般胡鬧不成?”藤原清盛也針鋒相對,冷笑道:“他隻要活得好好的就成了,到最後又不用他決斷什麽事情,大權在咱們一家手裏呢!”
藤原紀平見他當著外客的麵如此肆無忌憚,勃然大怒:“你不怕我去告知兄長麽?”藤原清盛隻是冷笑,一副“你隨便”的樣子;藤原紀平日常隨和的模樣不見了,眼中怒火漸盛。樓明月見狀趕緊出來打圓場,兩人才止住針鋒相對之勢。藤原紀平又道:“我先安排貴客住處,晚間兄長回來設宴,等下我回去安排一下再過來。”藤原清盛愛理不理地應了一聲。
藤原紀平顯是怒火已經平息,對著小輩也沒有拿什麽架子,老老實實辭行,才帶五人離開。待進了東廂,落座完畢,藤原紀平才苦笑道:“讓各位見笑了。”樓明月連道不敢,又說:“少年人有所仰仗,青春得意,難免有些飛揚跋扈,待回頭再曆練曆練就好了。”
神樂右京師從於“扶桑劍聖”天草狂四郎,由於“禦天流拔刀術”這等決生死勝負於瞬間的劍法,一合之敵都少有,以至於倭國劍客都以為他也隻會“拔刀術”而已。其實他精通“活人劍”、“殺人劍”兩路,“禦天流拔刀術”隻是“殺人劍”中的絕招,“活人劍”的極致就是當前施展的“明神流櫻花道”,威力不如“殺人劍”,卻勝在後勁悠長,幾無破綻,此時以此招與李岩對決也算相得益彰。
李岩卻不知自己一次反擊逼得神樂右京平生第一次使出“活人劍”,隻是覺得要再勝對手隻怕難度不小,也抖擻精神,將“決浮雲”一路路使了出來。他東來途中得了二十日悠閑,正好將往昔經驗匯於一爐,此時他劍法融合諸家之長,比起離流光時又有精進,此刻使出,無論是劍法還是攻守時機,便是於九音在場,也要讚歎一番。隻是數十招下來,竟然占不得上風。
神樂右京更是心驚,自他這一路“活人劍”習成,天草狂四郎便跟他說,莫談本國,以他當前劍術,去了武力最盛的中土也有揚名天下的實力,他也一直以此自矜。誰知中土來的一個小小少年竟隱隱有壓製他的實力,心中傲氣怒氣漸升,招法上卻更是嚴瑾,定要勝出此戰,用以正名。
李岩見對手招式混然天成,無懈可擊之中時刻伺機反擊,若要分出勝負,沒個幾百招隻怕不成,他善於借力借勢,自然是勝多負少,卻是沒有那許多閑心。當即長嘯一聲,若龍吟鳳鳴一般,輕功使到極致,在經過之處留下無數幻影,圍著神樂右京不斷出招,“決浮雲”的劍意,“破軍槍法”的心決,盡皆融在劍中,正是當日對付佛心宗空山的策略。要在無中生有,硬生生憑借輕功將對手的破綻壓榨出來。神樂右京見對手輕功如此高強,暗暗吃驚。他劍法高絕,輕功卻非所長,欲要以不變應萬變,對手的劍招卻又層出不窮,隻能被動應敵。心知再如此下去,定然有敗無勝。心念已決,趁著李岩正麵一劍攻來,一個倒縱,閃身退出去出去丈許,蹲踞於地,藏鋒於袖,左手五指虛握刀鋒,如同將刀收在鞘中一般。
李岩輕功本就比他高明,見他後縱之下破綻盡露,猱身追擊,一劍刺在對手左肩,正要道句“承讓”,神樂右京大喝一聲,藏於袖下的長刀若繃緊的弓弦一般,彈射斬出,匹練般的刀光一時間將天空的烈陽掩蓋了下去。李岩心知不妙,若是後退的話,又回到了第一招交手的開端,隻得側身閃開,險之又險中錯身而過,仍有被對手招式鎖定的感覺,趕忙轉過身來,憑借對手也需轉身追擊的時機,凝真氣於劍上,二尺青芒吞吐不定,刹那間天地似有風雲變色,納於劍鋒,正是一招“上決浮雲”,蓄勢而待發。
神樂右京這一次使出的是“斬天流十方居合道”,與“禦天流拔刀術”相似,威力更高一籌不說,強即強在“十方”二字,任你躲向何處,憑借心神氣機鎖定,定會追擊而至,除非己方力盡,否則不中的則不罷休。他借著刀勢一個回旋,轉身即是石破天驚的一刀,繼續向李岩斬去,刀上神風覆刃,如同裹著一團烈火般,力道竟絲毫沒有因為方才的落空而有所衰落。
室內眾人都站起身來,看了此時情形,方晴羽也有些後悔沒有及時阻止他們。
各屬於自身極致的招數乍然相擊,刀劍發出“轟”一聲巨響,李岩看到對手刀上火光一閃而沒,接著就是一股沛莫能禦的勁氣傳了過來,身體不由自主被這股大力擊得向後退出。後退過程中,李岩乘天地之正,禦六氣之辯,將這股大力本源看的透徹,如何流轉,如何侵襲,如同畫好的圖形一般。他長劍時方時圓,身形左轉右晃,腳下奇正相交,轉眼之間將這股大力在經脈之外化於無形。隻是這麽一來,仍舊氣血翻湧,隻能原地運功消解。對手的一招集聚了全力精力,甚或調動了身體潛力才施展了出來,豈是容易化解。敵方的勁力雖被阻於體外,經脈受到震動,竟有錯亂之感。此時再有人出手,他定然毫無反抗之力。方晴羽一躍向前,將手掌貼在他背心“靈台穴”,施展內力,助他引導真氣,同時放開神識,監控四周,防止有人包藏禍心,突然襲擊。
神樂右京看著對手竟將自己最為得意的殺招消於無形,驚詫、失望交擊,又受了這威力無儔的反擊之力,登時吐了一口鮮血,向後倒下,卻似被什麽東西半空攔住。且不說內傷,隻是透支的身體潛力,月餘之內也別想再與人動手過招。早有從人從兩邊搶出,將他抬了下去。接著一片似是溶於空間的紙鶴展翅而飛,回到了神樂右京出來的門內。餘人注意力都在兩人身上,沒有注意到,全力戒備的方晴羽卻看得清清楚楚。
半晌李岩長處一口氣,將體內淤血吐出,內傷盡去,才入室對藤原義平道:“貴屬武功太高,隻得全力相擊,才落個兩敗俱傷,還請見諒。”藤原義平卻道:“貴國常說英雄出少年,此言誠不我欺。今日見識了閣下的高招,也可壓一壓這幫武士的驕矜之氣。若有機會,還望李公子不吝賜教。“李岩連道不敢。
藤原義平一笑,卻轉而對藤原紀平道:“紀平,天朝的客商是你引來,本應由你全權負責接待,以及後續往來事宜。隻是我怕已有人盯上了你,數日之間兩次刺殺,動用人力物力都是不差,看來不能小覷。你便好好在京都待著吧,順道將這些人揪出來。後續交易,先交給清盛來管,待你將這些事情處理完結再接回去。你是咱們藤原家的未來,絕對不能出事,回頭我讓左島與連馬去你府上保護你。”
藤原紀平笑道:“多謝兄長關懷,隻是這麽一來,刺客再也不敢上門,那就不妙了。不用麻煩左島、連馬,這樣才好引蛇出洞。隻是以後要辛苦清盛侄兒了。”樓明月就在他旁邊,眼神餘光看到他放在幾下的手握成拳頭,似欲將什麽東西捏碎一般。她久經世事,心中已大概明了怎麽回事了。
藤原義平滿意地點點頭,又道:“貴客的住處已安排好了麽?”藤原紀平說道:“我欲讓他們住我府上,貴客卻堅持要住驛館,正爭執間,兄長就通告了我們來見。”樓明月趕忙道:“我等此來隻是商貿而已,又非國使,先前已多有叨擾,豈能再有過分要求。我觀京都館驛處處,居住便不勞費心了。”
藤原義平大笑:“若是國使就不會讓你們住在自己府上了。我之前已聽聞了,你們是卓神醫的故舊,卓神醫又是我的座上賓,此番他在外為我奔走,我卻讓他的友人住館驛,怎麽也說不過去。”樓明月見不好推辭,也就應下了。藤原義平很是高興,繼續說道:“隻是紀平府上未必安全,再住那裏也不妥當。我這個府上公人來往不絕,實在不是個休息的好地方,可得好好想想了。”說著沉思起來。
藤原紀平道:“住在宗家如何,也便於清盛與眾位貴客交流。”藤原義平點了點頭說道:“不錯,還是你主意最多,就這麽辦。你帶貴客過去見清盛吧,我這裏還有些公務要處理。晚間有空,在宗家設宴款待眾位。”最後一句卻是對樓明月他們說的。
於是樓明月等皆起身告辭,由藤原紀平引著前往宗家。所謂宗家,是皇帝賜予藤原氏的常居,最開始是弓削宗矩的宅邸,後來藤原信平助銅雀帝平滅弓削之亂有功,便賜了給他。起初藤原信平、義平、紀平三兄弟都住在此間,後來信平去世,他那一支恐觸景傷情,便搬離此地。義平、紀平又都身居高位,各有自己的府邸,也搬了出去,隻有藤原清盛還在看守宗家。倭國風俗,便是皇後妃子也需在自家生產,待靈寶皇子出生後,也一直養在宗家。幾人邊走邊說,李岩等聽了這個消息,都覺得很稀奇。隻是想想也正常,由於血脈的緣故,帝王必在皇子皇女間產生。一名天照大神的血裔養在府中,無疑是一顆決定整局走勢的棋子。
因為都在左京,藤原氏宗家與太政大臣宅邸相隔也不遠,不多時就到了。門衛見到藤原紀平,趕緊行禮。藤原紀平道:“你去告知一下清盛,說我奉了家主的令有些事情跟他交代。”門衛忙不迭過去通傳,藤原紀平示意五人隨他進去。
李岩進門就發現,藤原宗家的布局當真奇特。整個宅邸與他見過的宇文漣漪的公主府大小差不多,隻是南北短了少許,東西寬了許多,中間兩條交叉呈十字形的長廊將整個院落劃分為四部分,如同一個“田”字一般。除了南邊靠近大門這一側隻有少數房屋,應是住的下人之外,另外三處長廊盡頭各有一組建築。莫說是李岩了,便是樓明月也未見過這等奇特的格局。
藤原紀平一直未說宗家布局的事情,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此時笑道:“平安京處處依照大唐兩京,上自皇宮下至民居都是如此。若說有例外,也僅此一處了。弓削家本就是陰陽師世家,代代家主都精通堪輿地理。據說建此院時平安京方建立,弓削第一任家主親自設計,處處暗合陰陽之道,後來弓削家也著實興盛了幾十載。弓削宗矩敗亡之後,銅雀帝將此處賜予家兄,也未曾改變過此間布局,一直沿襲了下來,目前也興盛了二十餘年了。你們且看,廊道分開的四處院落分為桐苑、蘭苑、菊苑與藤苑,每處景致不同,所種的花木也不同,平日裏四處走走也是不錯。”
一麵前行一麵介紹了四個園子中花木的來曆,倒也頗為不俗,一直走到了一麵屏風前,繞了過去,這才看到北麵屋宇以及被遮住的一片風景。這麵屏風一則為主人遮蔽隱私,一方麵又形成了山重水複、柳暗花明的效果,整個府邸似乎突然之間大了許多一般,也算是巧奪天工了。
藤原紀平指著東側廊道盡頭的一排房屋說道:“這就是我在此間的居處了,雖然好久不住,日日也有府中的下人過來打掃,到時候你們就住那裏,有什麽需要直接吩咐他們即可,不必客氣。”樓明月、李岩等拜謝。他又指著正北的屋宇道:“這一排就是義平兄長的住所了,隻是現在由清盛侄兒與靈寶皇子居住。他們一個年少氣盛,一個少不更事,若有得罪之處還望諸位莫怪。”李岩道了聲“不敢”,又指著西側房屋問道:“那這裏就是令長兄藤原信平公生前所住之地了?”
藤原紀平實是睹物傷情,黯然說道:“信平兄長天縱之才,隻可惜英年早逝。自打他那一支搬往平城京之後,隻怕屋內的灰都有寸許厚了。其實那裏也是早些年弓削妙回家省親的居處,很多人都說先兄之死是她鬼魂做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李岩聞言看了旁邊方晴羽一眼,她卻是若無其事一般,隻顧聆聽。
長廊從中心交會形成一個巨大的亭子,中間還擺了一些座椅凳子,看樣子也不像擺設,倒是經常在此間待客。此處到盡頭的房屋,距離大概都是三十多步的樣子,從亭中可以看到正北的屋門大敞。
此時北麵正屋中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男子身著便服腳踏木屐,沿著長廊踏踏出來,老遠便道:“叔父難得回來,侄兒有禮了。”言語甚是客氣,手上的動作卻沒有跟上。藤原紀平笑道:“免禮了。清盛你過來,我給你介紹幾位大唐前來的貴客。”藤原清盛磨磨蹭蹭施了一半的禮收了回來,看來他也未必將這個身為內大臣的叔父看在眼裏,口中說道:“幾名中原來的客商,有什麽大驚小怪的?”又對樓明月道:“你是他們的頭兒麽,父親跟我說了,以後你們的貨物到了我國,直接拉到京都,來此間來找我便了,必然給你們最優的價錢。”
這樣的紈絝子弟樓明月在中原就見多了,又何嚐怕過,隻是不願麻煩,就笑而不語,順帶向李岩使個眼色,讓他不要輕舉妄動。藤原清盛見她藐視自己,喝道:“怎麽,你們不想做生意了麽?速速回答我,是還是不是。”正欲勃然大怒,忽地看到旁邊穿著一身翠綠長衣的方晴羽,他卻不是像藤原紀平那般不識貨,詞語匱乏的他隻能想出“美若天仙”這個詞語,順勢臉色一正,對眾人道:“既然是大唐來的,便是客商也是了不得的客商,還請趕緊入內奉茶。”
藤原紀平知他向來如此,也不以為意,隻是微微一笑,對五人道了聲“請”,率先領路入了北屋正堂。待大夥兒坐畢,仆從奉上茶水,藤原清盛直接就問:“這幾位都怎麽稱呼啊?”李岩等一一報了自己名字。藤原清盛不理旁人,直接笑嘻嘻地對方晴羽道:“這位娘子人美,名字也美,此來平安京,想必路上也受了不少苦楚,到了此間便如到自己家中一般,定要好好休養一番。”
方晴羽道:“那有什麽累的,我們中原的女子講究出嫁從夫,他去哪裏我自然要跟到哪裏,刀山火海都敢闖一闖,何況隻是這麽些海上的風波而已。”說著還含情脈脈第看著李岩。藤原清盛聞言,神色上就有些不好看了。藤原紀平趕忙岔開話題:“靈寶皇子哪裏去了?”藤原清盛“哼”了一聲說道:“午睡未醒。”藤原紀平微微皺眉:“如此下去,將來如何繼承皇位,你便任由他這般胡鬧不成?”藤原清盛也針鋒相對,冷笑道:“他隻要活得好好的就成了,到最後又不用他決斷什麽事情,大權在咱們一家手裏呢!”
藤原紀平見他當著外客的麵如此肆無忌憚,勃然大怒:“你不怕我去告知兄長麽?”藤原清盛隻是冷笑,一副“你隨便”的樣子;藤原紀平日常隨和的模樣不見了,眼中怒火漸盛。樓明月見狀趕緊出來打圓場,兩人才止住針鋒相對之勢。藤原紀平又道:“我先安排貴客住處,晚間兄長回來設宴,等下我回去安排一下再過來。”藤原清盛愛理不理地應了一聲。
藤原紀平顯是怒火已經平息,對著小輩也沒有拿什麽架子,老老實實辭行,才帶五人離開。待進了東廂,落座完畢,藤原紀平才苦笑道:“讓各位見笑了。”樓明月連道不敢,又說:“少年人有所仰仗,青春得意,難免有些飛揚跋扈,待回頭再曆練曆練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