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在殿內繼續說話,到了後來,道虹法皇忽道:“聽聞李公子在難波京偶遇高明的陰陽師布下‘陰陽法陣’相困,竟被你在極短時間之內破解,可有此事?”李岩上午就被嶽陽問了一次,但嶽陽畢竟同為中土武林一脈,是以他就如實相告。道虹法皇再問,便不能輕易說出了。畢竟互相之間不太了解,誰知日後是否會針鋒相對。於是他說道:“隻是僥幸而已,不足掛齒。”話雖如此,也算是承認了。


    道虹法皇沉吟道:“當日小徒僧聞告知此事,我還有些不大相信,如今才知確有此事。這麽一來我倒是有些好奇了,今日要向公子討教一番中土絕學,還請勿要推辭。”他以前輩之尊出此請求,李岩本可拒絕,但與這等高手對決的經驗可遇不可求,豈能放過?當即說道:“如此,小子請前輩賜教。”道虹法皇見他雙目神光湛然,毫無驕矜、畏懼之色,也是暗暗點頭,正要應戰,旁邊平晴明說道:“有事弟子服其勞。這一場弟子先行上場,若是不行,師尊再出手不遲。”


    不待道虹法皇答應,倭皇已笑道:“法皇退下吧,還是先看小輩們的爭鬥,你隻需在後麵壓陣便是。”言中不無責備之意。道虹法皇已算倭國頂尖的人物了,與中土小輩爭鋒,莫說或輸或平,即便是勝了也沒有任何光彩可言。倭皇一口一個“上國”喊得親切,內心中如何想誰又知道。


    道虹卻沒想那麽多,隻覺若有人能輕易破解“陰陽法陣”,便已具備了與他一戰的實力。但倭皇已然發話,不得不從,隻好對平晴明道:“晴明,這位來自上國的高手非同小可,你定要小心了。”他心中卻是知道的,若是對方隻有克製陰陽師陣法的方法,或許平晴明比自己更適合做對手也說不定。


    平晴明領命出列,對李岩拱手一禮說道:“請李兄賜教。”率先走到殿外,李岩跟上。嶽陽知道陰陽師的法陣絕非凡俗,之前也隻是聽李岩說過如何破法,此時能親見自是高興,趕緊跟了出去。其他人也跟著倭皇的腳步走出殿外,見證二人對決。


    李岩看著對麵神色淡然的平晴明,有一種麵對著僧聞時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僧聞或許陰陽法術的造詣不淺,但本身也隻是身體康健,精通一些搏擊之術而已。對上李岩這樣的,隻要是將他的法陣一破,李岩有把握幾個照麵間就能將他擒下,這也是大多數陰陽師的弱點。而平晴明則不然,雖不知他陰陽術如何,但能成為道虹法皇的弟子當然不會差勁,且身上隱隱透出的威壓,也顯示出本身武功不弱。


    平晴明站定,持著手中折扇對李岩一禮道:“李公子請!”李岩一愣:“難道不需要先行布陣麽?”平晴明淡然說道:“若是陰陽師布陣之時被人看到,那便不算是合格的陰陽師了。公子隻管攻來。”


    李岩不再說話,內力經督脈至陽穴而出,輕輕一彈,負在背上的“濤生雲滅”錚然出鞘,日光映照下如一條玉龍般空中一旋,落在李岩伸出的右手中。武林人士內力精純,也不過經有掌指、腿腳發力,鮮有憑借背脊穴道發力的道理,這一下足見李岩對全身內力、穴道的操控幾入化境。其他人頂多覺得好看而已,懂行的嶽陽大聲叫好,完全不顧及是在宮城之內。方晴羽也是感歎李岩內功進境。


    平晴明除了精擅陰陽術,他本身另有因緣,學得上等武功在身,自然懂得李岩這一手的難度,微微有些動容,折扇輕搖,兩隻紙鶴從袖中翩然飛出,飄向半空,同時身形一動,手中折扇折在一起,向李岩攻去。


    眼見對方招式簡單直接,雖勁力威猛,但變數不多,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原地靜候蓄力,待敵至時全力反擊。李岩卻不作此想,施展輕功猱身而上,放著右手長劍不用,左手一招擒拿手夾著半招“時乘六龍”迎向平晴明的折扇。


    平晴明勁力透過折扇而來,與李岩硬生生拚了一記內力,感受到對手掌指間的無儔巨力,忍不住退後一步。李岩借勢後縱,頭也不回,劍畫渾圓,“濤生雲滅”如同吞吐雲氣浪濤,向原本站立的空處卷去。


    旁觀眾人訝異之間,劍光環繞之處冒出兩名身高七尺左右的巨漢,一人手持薙刀,一人手持太刀,本準備出其不意向李岩攻去,豈料一出現便為劍氣所圍。兩名巨漢渾然不懼,迎著劍鋒直上,武器隻管向李岩身上招呼。李岩理也不理二人,仍是直直看向前方,隻是全力提防平晴明,同時劍氣催發,光芒閃爍之處,將兩名巨漢斬為數截。眾人大聲驚呼,卻未曾見到內髒散亂、鮮血橫流的畫麵,兩名武士的屍首化為被劍氣攪碎的紙片,看樣子正是起始平晴明擲出的紙鶴。


    隻是這些紙片並未隨風飛走,而是分成兩團,在李岩身後十餘步處停住,幻化為兩麵小旗,沒入地下。同時平晴明微微一笑,袖中也飛出兩麵旗幟,落在自己身後,與前麵兩旗連起來,形成了一個數丈方圓的空間,正好將李岩與平晴明籠罩其間。


    倭皇不明白什麽意思,道虹法皇歎道:“晴明僅憑這一手布陣之術,在國內已經算是頂尖了。來日他的成就定然遠超老夫。”嶽陽所習技藝與法陣頗為相通,自然知道非是布陣訣竅這麽簡單,紙鶴明著幻化為式神攻擊,能成則成,不成則另有伏筆,便是成為法陣的兩麵陣旗。無論是算計還是操縱式神的技巧,都已算得上出神入化。


    陣外之人不知虛實,身在陣中的李岩覺得眼前一暗,瞬又複明,再看四周景物絲毫未變,但是對麵的平晴明、四周觀武之人皆已消失不見,整個平安宮似乎隻剩下他一人。李岩暗叫一聲“厲害”,單這一手,隻怕比前兩次碰到的法陣還是厲害許多。前兩次一踏入陣中,僅憑黑白二色的空間便知曉身入對手埋伏之中。而此次這種進入陣中後四周一般無二的景致,當真具有迷惑性。若非早知周圍有人,恐怕真以為步入無人的平安宮中。


    李岩依故技抱元守一,靜待對手來攻,並將真氣延伸出去,想要捕捉平晴明或者陣外之人的氣息,或能尋路而出。默查之下,平晴明蹤跡一絲也無,便如同完全消失了一般。一是因為這“陰陽法陣”對五感影響頗為厲害,另外也因為平晴明武功也定然不弱的緣故。隻是平晴明會隱匿氣息,陣外之人卻不會。即便此陣有隔離外界之效,也不能完全隔離李岩這等內家高手的真氣探索。


    李岩閉目,以免受五色影響,周邊景物漸漸清晰,雖不見刻意隱藏的平晴明,但站在遠處的倭皇等人卻漸漸清晰起來,而道虹、方晴羽、嶽陽三人,更是因為身懷絕技的原因,身形如同騰騰燃燒的火焰一般。李岩隻管閉著眼,憑借氣息牽引住倭皇,定住方位,直直走了過去。


    道弘法皇自然知道“陰陽法陣”的效果,見李岩行進過程沒有絲毫曲折,已知單憑此法已困不住他,不由得一陣淒涼,難不成陰陽師引以為傲、在東瀛無往不利的法陣在中原武林高手麵前當真不堪一擊?


    平晴明麵現異色,輕嘯一聲,又招出兩名式神,同時身形一晃,已擋住李岩去路,折扇在掌中一轉,與兩名式神一同向李岩攻去。李岩在對手重壓之下,已不能再保持通透之境,陣外人影再次消失不見。隻是此刻他能捕捉到對手,又何必舍近求遠,拔劍還招。


    眾人在陣外看來也沒什麽,李岩招法固然精妙,也隻是武藝高強而已。道虹法皇與平晴明心中更為驚異。平晴明與李岩對戰,又得式神之助,功體在“陰陽法陣”之中又有提升,招式威力強了不止一籌不說,最關鍵的便是能藉著法陣顛倒陰陽之機,他與式神或隱或現,尋隙攻擊。李岩卻始終未曾受到影響,或掌或劍,或虛或實,總能恰到好處迎上敵手殺招,一一破解。


    雖然對手組成殺陣強力,但這種武技對決李岩向來是不懼的,以一敵三,竟有反守為攻之勢。又拆了十幾招,式神終究是死物,招式轉折之間不夠靈活,被李岩窺得破綻,長嘯一聲,劍氣縱橫間已將一人兩無物盡數籠罩在內,乃是一招“天地並生”,有吞吐陰陽化合天地之威。平晴明盡力上前接戰,仍被對手催發的劍氣一步步擊退。


    李岩見平晴明退卻,劍招盡數向式神斬擊。式神拚盡全力不能抵擋,身上被劍氣割得傷口處處,衣衫襤褸,卻沒有血跡流出,這也是意料之中。李岩欲待加緊攻勢,即便是死物,再被他鋒銳劍氣切割幾次,定然會支離破碎。平晴明手段自然不止於此,長袖一揮,又是兩隻紙鶴飛出,瞬間幻化出兩名式神,被李岩劍氣斬傷的式神立起變化,顏色轉變,形成青、白、朱、黑四色,分站東、西、南、北四方,將李岩圍在正中,平晴明猱身再上,闖入圈內,折扇使得如同一隻短匕,卻隻為牽引李岩攻勢。


    李岩知曉想要速敗平晴明有些困難,便將心思放在破解式神之上,但他隻要再施絕招,平晴明就會盡數擋下,將攻擊盡數交給式神完成。青色式神攻勢盤根錯節、生生不息,白色式神攻勢鋒銳淩厲、一往無前,朱色式神攻勢浩瀚宏大、陽剛威猛,黑色式神攻勢無孔不入、陰寒入骨,配合著平晴明的平衡厚重,竟然和諧無間。


    嶽陽在外麵看著,心想陰陽化生、五行輪轉,果然好生了得。東瀛陰陽師雖隻從中土學得些許經典,竟然能加以發揮,融合本土特征化入武學術法,生成如此陣法,當真也有了不起的人物。道虹法皇見了,不由得老懷大慰,什麽事情能比得上到老來能有一絕佳傳人呢?方晴羽、樓明月等人隱隱有擔心之意,楊霞卻毫不在乎,師父對敵,除了上次在本緣寺,向來是無往不利,還當真沒有見他敗過。


    李岩屢見對手絕招,渾然不懼,一路“決浮雲”配合著“負天絕雲”囊括天地一般的不絕真氣,在身前身後織成一道道氣網,以一敵五,仍是攻多守少。偶有式神被他劍氣所傷,竟然會忽生異變,幻化為他物,之後便完好如初。


    他如果加緊攻擊采取守勢的平晴明,四名式神的攻擊隻會更加肆無忌憚;攻擊式神,造成傷害之後,幾隻死物竟似有自愈之法。李岩大為頭痛,心道這麽下去最終也隻能看那一方先行耗盡體力真力了。


    一麵對敵,李岩一麵仔細思索破敵之策,隻是對麵五“人”攻勢甚緊,豈能給他太多思索餘地,過多分神便會險象環生。即便如此,李岩也漸漸有所發現,一旦式神受創,變換也不是沒有規律。比如青色式神又一次被他斬斷一臂,刀都握不住了,一轉之下就變成朱色,仍然手足健全,同時白色式神加緊攻勢。而原本的朱色式神需要與平晴明一觸之後再變為白色,白色式神接著化為黑色,黑色式神化為青色,一個輪轉下來,重又複原。第一次他沒有注意,式神轉變之時還道對方陣勢會出現什麽絕殺,趕忙采取了一下守勢。待第二次又是這般模樣之後才有所明悟,原來對方是使用五行相生之理轉化,共同消解式神受到的傷害。


    青為木而據東方,木可生火;火為朱而據南方,火可生土;土為黃而居中,自然就是平晴明自身了,然後土生金;金為白而據西方,金生水;水為黑而據北方,水生木。這樣一個輪回下來,借五行相生的增幅,化解了李岩對東方之木所造成的的損傷。


    這五形相生的道理李岩自然是明白,一旦明了,又怎麽會沒有破解之法。趁著下一次攻擊之時,劍演“兩儀化生”,一劍雙鋒,陽鋒斬傷東方之木,青色式神顏色一變,轉而為朱。李岩想也不想,陰鋒趁原本的朱色式神變化之前,一劍刺去。此劍蘊含之氣陰寒之極,以此來對受損的甲乙之木所轉換的丙丁之火,絕對能一舉重創。


    平晴明見狀,雖不知對手是湊巧還是刻意,仍是大驚失色,不顧陣型上前搶攻,才將李岩這一式接了下來。李岩一劍逼退對手,卻毫不放鬆,招化“劍飲北鬥”,直直攻向平晴明。平晴明此時正是五行相生的轉換節點,見李岩向他緊追不舍,方知終究是被看穿陣勢,長袖再展,又放出一尊式神,色澤泛黃,正是戊己之土,迎上李岩,之後趕緊將正在轉化的五行之氣衍生出庚辛之金,完成後續輪轉。接著暗合五行的五名式神揮舞諸般武器,在平晴明的配合之下再向李岩攻去。


    李岩再要反擊,五行之陣相生相克,五名式神各具神通,在“陰陽法陣”增幅之下更是凶猛,所露破綻也越來越少。偶有損傷,平晴明便上前攻擊,為式神爭取恢複時機。他武功本就不弱,此時又不用費太多心神操控法陣,全力圍擊之下,李岩壓力大增。式神五行輪轉,平晴明主宰陰陽,登時氣象大變,終於壓製住李岩的攻勢。


    這種有自己思維的五行式神煉出來難度之大超出想象,一旦祭出威力也不容小覷,除了通過生克產生的防禦自愈、攻勢助長,最可怕的地方便是不需要主人再耗太多心力法力進行操控,從而能騰出手來做更多的事情。一名陰陽師能抽身施法本就可怕,平晴明這樣自身武力驚人的陰陽師就更不必說了。他這手完全的五行式神一出,道虹法皇雙目異彩連連,近來沒有關注平晴明的陰陽術進境,還真出乎意料之外。


    李岩這才真正感受到“陰陽法陣”可怕,法陣之中,式神威力即便沒有增強,也絕不會衰減,想要破陣而出,隻有使用最笨的方法,即擊破主持法陣、操控式神的平晴明。李岩長劍舞動,“負天絕雲”真力運至極限,劍上透出尺許寒芒,森寒劍氣無堅不摧,每次李岩激發劍氣,都會由守禦最強的五行之土與平晴明合力阻攔,此次也不例外。金、木、水、火向後一退,土之式神與平晴明聯袂而上,就要迎向劍氣。李岩身形忽變,左掌勢作“飛龍在天”,雖然心法不對,但他以己身內力催發之下仍是聲威大振,合身撲向土之式神,同時劍作“上決浮雲”,直刺平晴明。


    “呯”得一聲,李岩趁著夭矯如龍身法搶入土之式神懷中,重重一掌擊在式神胸口,看著聲勢顯赫,實則隻是虛招,順手一帶,柔勁迸發,土之式神踉蹌跌向一邊,右手實打實的劍氣卻是一往無前,直刺平晴明。平晴明隻看尺許長的瑩瑩劍氣就知這一劍的厲害,更莫說勢欲破開天地的劍式,他若躲閃,身後的五行之火隻怕要被這一劍絞成齏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烽煙江湖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負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負雨並收藏烽煙江湖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