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嵐傳完消息之後便一直在沉思,此時見薛炎詢問她,才道:“我覺得此事並不簡單。燕皇一向認為流光與宇文信是不解之仇,因此任由我們相爭,他卻坐山觀虎鬥。其實也是無奈之舉:以舉國之力討伐山戎,也無餘力狼顧東南。前些時日聽聞曆經十數年的山戎之亂終於平息,如今終於要想咱們伸出屠刀了麽?嶽兄,還請你說一下晉陽的詳情。”她向來稱呼嶽陽為“嶽道長”,倒也不虞誤會。
嶽東方此去主要就是為了探察北燕軍兵動向,探得趙重霄的消息隻是適逢其會,當即說道:“我在晉陽待了月餘,不斷有自北而來的軍隊開到近郊。我去探查過,這些軍隊在北伐山戎是時傷頗大,但未傷及根本,修養一段時日便能恢複。且北燕國庫充足,目前正在招募新兵入伍,想來近期定有所圖。”
這麽一說,眾人都沉默了起來。北燕雖然水軍不強,畢竟不像楚國在兵力上捉襟見肘,若是源源不絕來攻,即便攻不下,在關鍵隘口關卡圍上一年半載,流光失去了錢糧來源,最終隻有敗亡一途。
這等大事終究還是要靠李湛拍板,他哈哈一笑說道:“這算什麽。北燕久居內陸,步騎雖強,水軍卻非無懈可擊。水戰器、軍、術缺一不可,這可不是能夠一蹴而就。他若敢來,便讓他片甲不回。也好讓他知曉流光之威。話說回來,如非咱們兵少,陸戰也不懼他。”
楊嵐也道:“北燕不擅水戰,此來定然不會大搖大擺從楚州來攻。若所料不差,他們會從登州入海,自後方偷襲,想必糧草輜重也不會少。咱們在沿岸港口布好暗哨,若是消息傳遞及時,他們敢來,不管人馬、船隻、輜重,我便敢盡數收下。”
薛炎豪情大起,笑道:“既然如此,咱們便當做不知,坦然麵對東海之擂,能殺幾個仇家便殺幾個,見勢不妙回來守流光就是。”李湛也道:“正是如此。師叔,你這便安排細作布於各處關隘、港口,北燕若有異動立刻報來。師妹好好訓練軍兵、演練戰陣,厲兵秣馬,隨時準備接敵。若無安排,還請各位勤練武功,以應對來日之變。”
轉首專門對嶽陽、方晴羽、嶽東方、鹿曉憶四人說道:“四位近日間且在流光做客,你們都是青崖的朋友,便由青崖招待。半月之後形勢不明,隻能請四位早早離開,免受其累。”嶽東方道:“我此來便是向北燕、沈青衣尋仇,可惜身單力孤,如今有了這等好機會豈能錯過。且我在天都時承蒙青崖兄照顧才能逃出生天,還望城主莫要攆我走,好使我全此情義。”方晴羽也道:“我雖是女子,也是知恩圖報之人。明教多有得罪,流光卻以德報怨,此時我若離去,今後再無麵目見各位,還望城主成全。”見他們心意已決,李湛也隻得說道:“如此多謝二位相助!”
嶽陽也在旁邊說道:“趙重霄應沈青衣之邀來此,本已算大失身份,鏡心再與他同來,當真沒有道理。難不成他們認為,世間再無人可以抗衡二人聯手了麽?即日我便啟程回山去請師尊前來。我又聞聽陳幫主急公好義,東方兄又是他之高徒,想必也不會對此事不聞不問。青崖兄師出淩雲,若能請得九嶷真人前來坐鎮,以三對二,說不定還能讓趙重霄、鏡心丟個大人。”若真如他所言,當真是再好不過,眾人又升起希望。
李岩想起淩雲的形勢,不由暗暗苦惱。嶽東方聞言,卻在旁暗暗歎息,李岩察言觀色,知他應是有些話不便當眾說出,隻能等到散會之後細問。果然待大夥兒都散去時,嶽東方幾人留在最後,說出一番話來,才知對手當真是有備而來。
當日嶽東方聞聽變亂將起,專程去晉陽打探消息,果然發現了北燕軍隊北伐還朝,征兵整飭。他數度出入一些重臣府上打探消息,奈何守衛森嚴,進不得核心區域。到了後來傳言四起,說道山戎平定,北燕將向南方用兵,征討不臣,以及打聽到趙重霄將赴東海之擂的消息。
南方名義上歸屬與楚,除了流光之外,還有一些前朝勢力遺留,割據各地,出名的便是嶺南西道的於破天、劍南南道的石杭以及江南南道的張飛虎。於破天定都於邕州,自稱永王;石杭定都於昆州,自稱定南王;張飛虎定都於播州,自稱順王。各領精兵數萬,實力強大,附近州府多受其擾,經常跨區劫掠各州貢品稅賦,楚國無力討伐,兼且地處偏遠,北燕也是鞭長莫及。曾有一支千人北燕軍隊前往平亂,奈何三地皆地形險要,不像北地利於戰馬奔馳,又多疫病,未到城下已折損大半,隻能撤退。退兵途中群山密林不斷有人出來襲擾,最後成功撤出去不到二百人,此後北燕“平亂”軍隊再也不履三地。好在三人並無太多進取之心,隻求在各自地方做個土皇帝,北燕南楚抽不出手的情況下也隻能聽之任之了。流光穩定之後,李湛也曾派人去聯絡三人,三人卻並不將他這個落難皇子看在眼中,明確表示並無結盟之意,後來便不了了之。
割據南國邊境的三國與流光,以及一些抗爭北燕的武林勢力,便是此次所要征討的“不臣”了。但嶽東方看北燕動作甚大,恐怕不是那麽簡單,或許要趁勢取南楚而代之,從而完成南北一統也不一定。他不甘於白白來此一趟,一麵利用丐幫消息渠道將這些信息傳回君山,一麵潛入軍營刺殺北燕大將。起始疏於防備之下被他屢屢得手,甚至於左天武軍大將軍元澄都亡於他手,副將以下足足有二十餘人被他所刺,是時滿京皆震動。北燕共置六軍,分為左右天武軍、左右神武軍、左右羽林軍,羽林軍負責宿衛京師晉陽,左右神武軍其實便是各州軍力統稱,戰時可以集結,平時各歸州郡。做右天武軍便是外戰主力了,征討山戎也是這兩軍親力親為。元澄百戰餘生,功勳卓著,剛剛被燕皇封了驃騎大將軍,在府上大擺慶功宴的當兒,竟被一個小乞兒一掌取了性命,也算晦氣至極。
當然後來定是一番大肆搜捕,嶽東方求生本領非同一般,晉陽周邊山多林多,竟被他東躲西藏,數度死裏逃生,追蹤他的高手落了單,又有幾個是他對手的,反被他趁機殺了幾人。最後牽扯出飛雲莊的力量,才將他鉗製在蒙山之上。眼看形勢危急,陳啟忽然出現,將他救下。原來他尋仇沈青衣,兩人在天都大戰兩敗俱傷的消息早已傳遍江湖,陳啟與他兼有師徒、父子之情,又怎能不牽掛。再後來聽聞他去了晉陽,唯恐他一時想不開去尋飛雲莊的麻煩,恰好有消息說北燕似有異動,陳啟當即將一應事務交代給幾名弟子、長老,親自去了晉陽,一麵探察情況,一麵要拉嶽東方回頭。他到時嶽東方已開始逃亡,四下尋覓不著。後來聞聽晉陽武林人士蒙山集結,便去一探,機緣巧合之下救下了他。
隻是這麽一來,多年閉關不出的趙重霄也被引了出來。趙重霄的可怕之處不僅僅在於他的武功,尤其在於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做事方式,早從當年他與眾人一起圍攻楊燁便能看出。其時也是這般,與一眾高手圍攻陳、嶽師徒二人,丐幫向來與北燕作對,陳啟又是天下宗師,能將他拿下或者擊殺,那可是能改變中原武林格局的壯舉。陳啟仗著武功高強、輕功卓絕,嶽東方也自不凡,眾多高手圍攻之下竟被他二人突圍而出。但此一役,陳啟終究是在亂戰中中了趙重霄一掌,身受重傷。
二人不敢直接南下,一路斜斜西行直至關中才擺脫追蹤。當時陳啟傷勢暴發,還好離淩雲不遠,陳啟又向來與九嶷真人交情不淺,形勢所迫下上山求醫也是唯一途徑。九嶷真人念及舊情收留二人,為陳啟治傷,奈何受傷本就不輕,一路上又不及療傷,耽擱日久,若想複原,沒有三月之功也不可能。之後九嶷真人又讓嶽東方前來傳訊,說是東海之擂他已知曉,鏡心與他皆得到宇文信旨意,令他們出戰。他以諸般借口推脫,但佛心宗向與朝廷關係親近,鏡心十有八九將會成行。
待陳啟傷勢稍微穩定,嶽東方護送他回了君山,這才前來流光報信。雖說近期楚州沿海一帶戒備稍微鬆懈,想要弄到出海船隻也不容易。正焦急之際,機緣巧合碰上了想偷來流光的鹿曉憶,兩人一拍即合。以鹿氏在楚州的深厚根基,想要避開巡邏軍兵,憑一葉小舟入海再輕易不過。結果在經過龍王礁擂台時遇到沈青衣,新仇舊恨一並清算,這才擊殺了宗弦。
最後嶽東方說道:“我與義父在淩雲時已有山雨欲來的感覺,淩雲一派又身處朝廷的勢力掌控範圍,內憂外患之下,九嶷真人隻怕未必能夠成行。義父傷勢未複,便是來了也不足以應對趙重霄、鏡心二人。”
李湛點了點頭說道:“不錯。九嶷真人與於師叔向與流光交好,既然已經得知消息,能來定然會來,若是不來便是形勢所迫,抽不得身。所以這一路也就算了。陳幫主高義我等皆已知曉,及早養好傷勢才是正經。如今看來,唯一能指望的便是張掌教了。隻是張掌教一人又怎麽敵得過趙重霄與鏡心和尚。”
嶽陽本來還很樂觀,待聽完嶽東方述說,直接傻了眼,半晌才道:“那我還要不要去請家師出山?”李湛也是蹙眉沉思,最後楊嵐說道:“恐怕還要麻煩嶽道長走上一遭了。張掌教若能來此,咱們這邊有他坐鎮,未必沒有一戰之力。隻是這麽一來,正一教與朝廷的衝突便擺到了明麵上,還請道長言明利害。”
嶽陽點頭說道:“這個自然。好在正一教不同於淩雲,遠離朝廷勢力中樞,北燕也是鞭長莫及,形勢要好上一些。家師若是沒有其他要務,還是有極大幾率來此相助的。”李湛道:“如此有勞了。”嶽陽卻說:“楚王朝倒行逆施,北燕又狼子野心,合力盤剝之下,江南一帶已是怨聲載道。城主為皇室後裔,所行又不違天道。我師若能來此,也不過是為應為之事罷了。若是因故不能前來,嶽陽也不負各位,當回來與各位共禦強敵。青崖,你與我同去如何?”
李岩一愣,旋即明白,張少陽與九嶷、於九音私交頗好,他同去的話,應會有一定效果,看來事情也未必如嶽陽所說的那般簡單。此事當然義不容辭,他即刻對李湛說道:“如此也好,還有些時間,我便陪同嶽師兄往。”李湛說道:“師叔、師妹還要練兵備戰,我傷勢未愈,怕是抽不出身了。青崖此去,既是淩雲的門人弟子,也算是代我親往。你們方從東瀛歸來,歇息兩日再去不遲。”
李岩看下嶽陽,嶽陽卻道:“事不宜遲,看看青崖這兩日還有沒有事情,若是可以盡量早些出發。如此即便有了變故,也不至於毫無準備時間。”李岩點點頭:“嶽兄所言甚是。等下我去看看薛神醫,商討一下為師兄治傷之法,及早醫治完畢咱們便出發,想來明後日便可以出發。”
說做就做,趁著幾人還在商議,李岩到後麵找薛寒山商議。薛寒山自打早上見了李岩施法之後,就一直在房中研究與醫理相合之處,要找一個最恰當的辦法救治李湛。這時李岩進來,他又仔細問了一下真言法印的種種效果,,想了半晌才道:“這一路印法確實神奇。依我看法印之所以在療傷方麵有奇效,應是調動了人體性命交修的真力本源,借之以修複軀體。各人內力不同,但這種蘊含生命之力的本源卻無區別,因此可以將之注入他人身上而不被排斥。如同我們平時施展功力與人對敵,真氣消耗再劇也未傷及本源,因此隻需通過打坐修養真氣自能恢複如初。隻是用此法為他人療傷的話,動用的並非普通真氣,乃是這些本源之力。自身真力本源受損,恢複起來便難上許多了。”
他知曉李岩功力進境,讓他搬運真氣十二周天,之後收束真氣,內視丹田。李岩依法而行,果在丹田之內見到一團色作淡金的液體,約有鵝卵大小。他講自己所見告訴薛寒山。薛寒山點點頭說道:“想不到你內力已到如此境界。這便是真力本源所在,一般人隻是乳白之色,色作淡金已是真元鍛煉極為精純的表象。以後切記,再與人好勇鬥狠,隻要本源不損,損耗多少內力真氣都無所謂;一旦本源受損,想練回來可就不容易了。”之後又道:“城主本源受損,經脈在你接續之下可以輸入真力引動殘存真元修複經脈,我也可以下以重藥相輔,這些初始時或有奇效,到最後卻不好說。先走一步算一步吧。”李岩似懂非懂,自然不會與薛寒山去討論醫理,直說盡管吩咐便是。
當即薛寒山決定夜間再為李湛施一次針,要李岩在旁協助。當晚二人到了李湛房內,由李岩引導,李湛本身也施展印法,兩相配合,瞬間接通斷裂經脈。薛寒山在旁不斷以銀針試探,見狀飛快出針,穩住李湛經脈,之後將稀世藥材練成的培元丹藥不要錢地喂給李湛服下,又施針催化藥力。不多時,李湛丹田內的生機活潑起來,已能憑借自身之力維持經脈穩定。薛寒山以針感應,又見李岩身形搖搖欲墜,當即命他收回印法,隻讓李湛憑借自身修複。
看到李湛入定,薛寒山對李岩正色說道:“你再這樣做,來日功力必然大損。你仇家可也不少,流光之擂便不要參與了!”方才李岩見二人合力有效,一時情急,終是忍不住動用了真元注入李湛體內,未料到沒逃過薛寒山的銀針探測,被他喝破,不免有些尷尬。薛寒山卻是好心,見狀他了口氣,又說:“我知道你們感情深厚,但此時傷情既然穩定住了,相較以前,城主也可以使用一些武功,已算是極大成就。這些時日我當盡力找到培元固本的法門,盡量避免使用你的真元助他恢複。實在不行的話,等比武過後,咱們再試過也不遲。時間不早,早些回去休息。”
說著薛寒山又遞給他一瓶丹藥,讓他按時服用,這一次他真元損耗不多,有望在幾日間補起來。李岩知他好心,接過丹藥再三感謝罷,這才離去。他方走,李湛睜開雙目說道:“我這個師弟聰敏機智,隻是有些時候明知道結局如何,仍是會感情用事。”原來他早就醒來了。
薛寒山歎道:“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有這樣的知己兄弟,城主唯有受了好意,將身體調理成原來模樣,也才對得起。城主好好休養,老朽去了。”說著出門而去。
嶽東方此去主要就是為了探察北燕軍兵動向,探得趙重霄的消息隻是適逢其會,當即說道:“我在晉陽待了月餘,不斷有自北而來的軍隊開到近郊。我去探查過,這些軍隊在北伐山戎是時傷頗大,但未傷及根本,修養一段時日便能恢複。且北燕國庫充足,目前正在招募新兵入伍,想來近期定有所圖。”
這麽一說,眾人都沉默了起來。北燕雖然水軍不強,畢竟不像楚國在兵力上捉襟見肘,若是源源不絕來攻,即便攻不下,在關鍵隘口關卡圍上一年半載,流光失去了錢糧來源,最終隻有敗亡一途。
這等大事終究還是要靠李湛拍板,他哈哈一笑說道:“這算什麽。北燕久居內陸,步騎雖強,水軍卻非無懈可擊。水戰器、軍、術缺一不可,這可不是能夠一蹴而就。他若敢來,便讓他片甲不回。也好讓他知曉流光之威。話說回來,如非咱們兵少,陸戰也不懼他。”
楊嵐也道:“北燕不擅水戰,此來定然不會大搖大擺從楚州來攻。若所料不差,他們會從登州入海,自後方偷襲,想必糧草輜重也不會少。咱們在沿岸港口布好暗哨,若是消息傳遞及時,他們敢來,不管人馬、船隻、輜重,我便敢盡數收下。”
薛炎豪情大起,笑道:“既然如此,咱們便當做不知,坦然麵對東海之擂,能殺幾個仇家便殺幾個,見勢不妙回來守流光就是。”李湛也道:“正是如此。師叔,你這便安排細作布於各處關隘、港口,北燕若有異動立刻報來。師妹好好訓練軍兵、演練戰陣,厲兵秣馬,隨時準備接敵。若無安排,還請各位勤練武功,以應對來日之變。”
轉首專門對嶽陽、方晴羽、嶽東方、鹿曉憶四人說道:“四位近日間且在流光做客,你們都是青崖的朋友,便由青崖招待。半月之後形勢不明,隻能請四位早早離開,免受其累。”嶽東方道:“我此來便是向北燕、沈青衣尋仇,可惜身單力孤,如今有了這等好機會豈能錯過。且我在天都時承蒙青崖兄照顧才能逃出生天,還望城主莫要攆我走,好使我全此情義。”方晴羽也道:“我雖是女子,也是知恩圖報之人。明教多有得罪,流光卻以德報怨,此時我若離去,今後再無麵目見各位,還望城主成全。”見他們心意已決,李湛也隻得說道:“如此多謝二位相助!”
嶽陽也在旁邊說道:“趙重霄應沈青衣之邀來此,本已算大失身份,鏡心再與他同來,當真沒有道理。難不成他們認為,世間再無人可以抗衡二人聯手了麽?即日我便啟程回山去請師尊前來。我又聞聽陳幫主急公好義,東方兄又是他之高徒,想必也不會對此事不聞不問。青崖兄師出淩雲,若能請得九嶷真人前來坐鎮,以三對二,說不定還能讓趙重霄、鏡心丟個大人。”若真如他所言,當真是再好不過,眾人又升起希望。
李岩想起淩雲的形勢,不由暗暗苦惱。嶽東方聞言,卻在旁暗暗歎息,李岩察言觀色,知他應是有些話不便當眾說出,隻能等到散會之後細問。果然待大夥兒都散去時,嶽東方幾人留在最後,說出一番話來,才知對手當真是有備而來。
當日嶽東方聞聽變亂將起,專程去晉陽打探消息,果然發現了北燕軍隊北伐還朝,征兵整飭。他數度出入一些重臣府上打探消息,奈何守衛森嚴,進不得核心區域。到了後來傳言四起,說道山戎平定,北燕將向南方用兵,征討不臣,以及打聽到趙重霄將赴東海之擂的消息。
南方名義上歸屬與楚,除了流光之外,還有一些前朝勢力遺留,割據各地,出名的便是嶺南西道的於破天、劍南南道的石杭以及江南南道的張飛虎。於破天定都於邕州,自稱永王;石杭定都於昆州,自稱定南王;張飛虎定都於播州,自稱順王。各領精兵數萬,實力強大,附近州府多受其擾,經常跨區劫掠各州貢品稅賦,楚國無力討伐,兼且地處偏遠,北燕也是鞭長莫及。曾有一支千人北燕軍隊前往平亂,奈何三地皆地形險要,不像北地利於戰馬奔馳,又多疫病,未到城下已折損大半,隻能撤退。退兵途中群山密林不斷有人出來襲擾,最後成功撤出去不到二百人,此後北燕“平亂”軍隊再也不履三地。好在三人並無太多進取之心,隻求在各自地方做個土皇帝,北燕南楚抽不出手的情況下也隻能聽之任之了。流光穩定之後,李湛也曾派人去聯絡三人,三人卻並不將他這個落難皇子看在眼中,明確表示並無結盟之意,後來便不了了之。
割據南國邊境的三國與流光,以及一些抗爭北燕的武林勢力,便是此次所要征討的“不臣”了。但嶽東方看北燕動作甚大,恐怕不是那麽簡單,或許要趁勢取南楚而代之,從而完成南北一統也不一定。他不甘於白白來此一趟,一麵利用丐幫消息渠道將這些信息傳回君山,一麵潛入軍營刺殺北燕大將。起始疏於防備之下被他屢屢得手,甚至於左天武軍大將軍元澄都亡於他手,副將以下足足有二十餘人被他所刺,是時滿京皆震動。北燕共置六軍,分為左右天武軍、左右神武軍、左右羽林軍,羽林軍負責宿衛京師晉陽,左右神武軍其實便是各州軍力統稱,戰時可以集結,平時各歸州郡。做右天武軍便是外戰主力了,征討山戎也是這兩軍親力親為。元澄百戰餘生,功勳卓著,剛剛被燕皇封了驃騎大將軍,在府上大擺慶功宴的當兒,竟被一個小乞兒一掌取了性命,也算晦氣至極。
當然後來定是一番大肆搜捕,嶽東方求生本領非同一般,晉陽周邊山多林多,竟被他東躲西藏,數度死裏逃生,追蹤他的高手落了單,又有幾個是他對手的,反被他趁機殺了幾人。最後牽扯出飛雲莊的力量,才將他鉗製在蒙山之上。眼看形勢危急,陳啟忽然出現,將他救下。原來他尋仇沈青衣,兩人在天都大戰兩敗俱傷的消息早已傳遍江湖,陳啟與他兼有師徒、父子之情,又怎能不牽掛。再後來聽聞他去了晉陽,唯恐他一時想不開去尋飛雲莊的麻煩,恰好有消息說北燕似有異動,陳啟當即將一應事務交代給幾名弟子、長老,親自去了晉陽,一麵探察情況,一麵要拉嶽東方回頭。他到時嶽東方已開始逃亡,四下尋覓不著。後來聞聽晉陽武林人士蒙山集結,便去一探,機緣巧合之下救下了他。
隻是這麽一來,多年閉關不出的趙重霄也被引了出來。趙重霄的可怕之處不僅僅在於他的武功,尤其在於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做事方式,早從當年他與眾人一起圍攻楊燁便能看出。其時也是這般,與一眾高手圍攻陳、嶽師徒二人,丐幫向來與北燕作對,陳啟又是天下宗師,能將他拿下或者擊殺,那可是能改變中原武林格局的壯舉。陳啟仗著武功高強、輕功卓絕,嶽東方也自不凡,眾多高手圍攻之下竟被他二人突圍而出。但此一役,陳啟終究是在亂戰中中了趙重霄一掌,身受重傷。
二人不敢直接南下,一路斜斜西行直至關中才擺脫追蹤。當時陳啟傷勢暴發,還好離淩雲不遠,陳啟又向來與九嶷真人交情不淺,形勢所迫下上山求醫也是唯一途徑。九嶷真人念及舊情收留二人,為陳啟治傷,奈何受傷本就不輕,一路上又不及療傷,耽擱日久,若想複原,沒有三月之功也不可能。之後九嶷真人又讓嶽東方前來傳訊,說是東海之擂他已知曉,鏡心與他皆得到宇文信旨意,令他們出戰。他以諸般借口推脫,但佛心宗向與朝廷關係親近,鏡心十有八九將會成行。
待陳啟傷勢稍微穩定,嶽東方護送他回了君山,這才前來流光報信。雖說近期楚州沿海一帶戒備稍微鬆懈,想要弄到出海船隻也不容易。正焦急之際,機緣巧合碰上了想偷來流光的鹿曉憶,兩人一拍即合。以鹿氏在楚州的深厚根基,想要避開巡邏軍兵,憑一葉小舟入海再輕易不過。結果在經過龍王礁擂台時遇到沈青衣,新仇舊恨一並清算,這才擊殺了宗弦。
最後嶽東方說道:“我與義父在淩雲時已有山雨欲來的感覺,淩雲一派又身處朝廷的勢力掌控範圍,內憂外患之下,九嶷真人隻怕未必能夠成行。義父傷勢未複,便是來了也不足以應對趙重霄、鏡心二人。”
李湛點了點頭說道:“不錯。九嶷真人與於師叔向與流光交好,既然已經得知消息,能來定然會來,若是不來便是形勢所迫,抽不得身。所以這一路也就算了。陳幫主高義我等皆已知曉,及早養好傷勢才是正經。如今看來,唯一能指望的便是張掌教了。隻是張掌教一人又怎麽敵得過趙重霄與鏡心和尚。”
嶽陽本來還很樂觀,待聽完嶽東方述說,直接傻了眼,半晌才道:“那我還要不要去請家師出山?”李湛也是蹙眉沉思,最後楊嵐說道:“恐怕還要麻煩嶽道長走上一遭了。張掌教若能來此,咱們這邊有他坐鎮,未必沒有一戰之力。隻是這麽一來,正一教與朝廷的衝突便擺到了明麵上,還請道長言明利害。”
嶽陽點頭說道:“這個自然。好在正一教不同於淩雲,遠離朝廷勢力中樞,北燕也是鞭長莫及,形勢要好上一些。家師若是沒有其他要務,還是有極大幾率來此相助的。”李湛道:“如此有勞了。”嶽陽卻說:“楚王朝倒行逆施,北燕又狼子野心,合力盤剝之下,江南一帶已是怨聲載道。城主為皇室後裔,所行又不違天道。我師若能來此,也不過是為應為之事罷了。若是因故不能前來,嶽陽也不負各位,當回來與各位共禦強敵。青崖,你與我同去如何?”
李岩一愣,旋即明白,張少陽與九嶷、於九音私交頗好,他同去的話,應會有一定效果,看來事情也未必如嶽陽所說的那般簡單。此事當然義不容辭,他即刻對李湛說道:“如此也好,還有些時間,我便陪同嶽師兄往。”李湛說道:“師叔、師妹還要練兵備戰,我傷勢未愈,怕是抽不出身了。青崖此去,既是淩雲的門人弟子,也算是代我親往。你們方從東瀛歸來,歇息兩日再去不遲。”
李岩看下嶽陽,嶽陽卻道:“事不宜遲,看看青崖這兩日還有沒有事情,若是可以盡量早些出發。如此即便有了變故,也不至於毫無準備時間。”李岩點點頭:“嶽兄所言甚是。等下我去看看薛神醫,商討一下為師兄治傷之法,及早醫治完畢咱們便出發,想來明後日便可以出發。”
說做就做,趁著幾人還在商議,李岩到後麵找薛寒山商議。薛寒山自打早上見了李岩施法之後,就一直在房中研究與醫理相合之處,要找一個最恰當的辦法救治李湛。這時李岩進來,他又仔細問了一下真言法印的種種效果,,想了半晌才道:“這一路印法確實神奇。依我看法印之所以在療傷方麵有奇效,應是調動了人體性命交修的真力本源,借之以修複軀體。各人內力不同,但這種蘊含生命之力的本源卻無區別,因此可以將之注入他人身上而不被排斥。如同我們平時施展功力與人對敵,真氣消耗再劇也未傷及本源,因此隻需通過打坐修養真氣自能恢複如初。隻是用此法為他人療傷的話,動用的並非普通真氣,乃是這些本源之力。自身真力本源受損,恢複起來便難上許多了。”
他知曉李岩功力進境,讓他搬運真氣十二周天,之後收束真氣,內視丹田。李岩依法而行,果在丹田之內見到一團色作淡金的液體,約有鵝卵大小。他講自己所見告訴薛寒山。薛寒山點點頭說道:“想不到你內力已到如此境界。這便是真力本源所在,一般人隻是乳白之色,色作淡金已是真元鍛煉極為精純的表象。以後切記,再與人好勇鬥狠,隻要本源不損,損耗多少內力真氣都無所謂;一旦本源受損,想練回來可就不容易了。”之後又道:“城主本源受損,經脈在你接續之下可以輸入真力引動殘存真元修複經脈,我也可以下以重藥相輔,這些初始時或有奇效,到最後卻不好說。先走一步算一步吧。”李岩似懂非懂,自然不會與薛寒山去討論醫理,直說盡管吩咐便是。
當即薛寒山決定夜間再為李湛施一次針,要李岩在旁協助。當晚二人到了李湛房內,由李岩引導,李湛本身也施展印法,兩相配合,瞬間接通斷裂經脈。薛寒山在旁不斷以銀針試探,見狀飛快出針,穩住李湛經脈,之後將稀世藥材練成的培元丹藥不要錢地喂給李湛服下,又施針催化藥力。不多時,李湛丹田內的生機活潑起來,已能憑借自身之力維持經脈穩定。薛寒山以針感應,又見李岩身形搖搖欲墜,當即命他收回印法,隻讓李湛憑借自身修複。
看到李湛入定,薛寒山對李岩正色說道:“你再這樣做,來日功力必然大損。你仇家可也不少,流光之擂便不要參與了!”方才李岩見二人合力有效,一時情急,終是忍不住動用了真元注入李湛體內,未料到沒逃過薛寒山的銀針探測,被他喝破,不免有些尷尬。薛寒山卻是好心,見狀他了口氣,又說:“我知道你們感情深厚,但此時傷情既然穩定住了,相較以前,城主也可以使用一些武功,已算是極大成就。這些時日我當盡力找到培元固本的法門,盡量避免使用你的真元助他恢複。實在不行的話,等比武過後,咱們再試過也不遲。時間不早,早些回去休息。”
說著薛寒山又遞給他一瓶丹藥,讓他按時服用,這一次他真元損耗不多,有望在幾日間補起來。李岩知他好心,接過丹藥再三感謝罷,這才離去。他方走,李湛睜開雙目說道:“我這個師弟聰敏機智,隻是有些時候明知道結局如何,仍是會感情用事。”原來他早就醒來了。
薛寒山歎道:“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有這樣的知己兄弟,城主唯有受了好意,將身體調理成原來模樣,也才對得起。城主好好休養,老朽去了。”說著出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