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一怒,血流漂櫓。元熙跟許文亮雙雙跪下,像折斷了的甘蔗。皇帝罵完蘭成傑,瞪著一雙血紅的眼看著元熙和許文亮:“你們跪什麽?”
許文亮看看元熙,元熙道:“兒臣惹父皇生氣了。”
“朕不是生你們的氣,朕是恨蘭成傑膽大包天。”皇帝回到龍書案旁,提筆蘸筆,揮毫寫下上諭一折。沉吟片刻:“傳朕的旨意,將蘭成傑一案印成邸報,發往各州府路縣,從今而後,誰膽敢再步蘭成傑後塵,以其雙倍罪責論處。”
許文亮接了皇帝的上諭,細細讀了一遍,驚得一身冷汗。皇帝要滅蘭家五族?
許文亮同元熙一前一後的往宮門外走,許文亮雙手捧著上諭,心情卻與元熙同樣沉重。元熙心裏一陣翻江倒海,家裏剛剛死了族老,族老無後,自然是要由成庸替他抗幡掛孝,這個時候竟趕上皇帝誅殺蘭家五族?這可是本朝一來,頭一宗滅族大案,到時候必然要街頭巷尾人人議論。元熙愁眉不展,這事兒肯定是瞞不過去了,總不能把成庸的眼睛蒙住,耳朵堵住吧?
走了一會兒,許文亮突然說道:“太子妃留步。”
元熙站住腳,宮苑長長的遊廊空無一人,元熙回過頭望著他,問道:“許太監,有事麽?”
許文亮微微一笑,問道:“小人有一事不解,想請教太子妃,皇上要滅得是蘭家五族,不知這五族之內有哪些親眷呢?”
元熙啞口無言。許文亮的意思很明白,蘭玉很蘭成傑是直係親屬,他們倆都不出五服,蘭玉是肯定包括在上諭裏的。許文亮絕不會問這麽低級的一個問題,既然問了,便是要提醒元熙,是時候把蘭玉交出來了。
但把人交出來,這件事,好說不好做。元熙躊躇一陣:“許太監,你在這兒別動,我去向父皇求情。”
許文亮往前一步,將元熙攔住,低聲道:“小人勸太子妃還是不要白費力氣了,聖旨裏寫的清清楚楚,滅蘭家五族。再者,皇上他老人家早就知道蘭玉在您府上,要是真想放她,早就法外開恩了。您這會兒再折回去問,皇上礙著麵子,不忍駁斥。但要是同意了您的請求,於心於理,皇上自己個兒又不高興,您是聰明,又何必這樣做呢?”
都說許文亮是皇帝肚子裏的蛔蟲,當然了,這是說許文亮對皇帝的心思了如指掌,並沒有任何貶低的意思。他這樣說,不就代表,這是皇帝的意思嗎?
見元熙躊躇不安,許文亮低聲道:“皇帝還有一道口諭,要小人單獨說給太子妃聽。”
元熙點點頭,許文亮低聲道:“皇上說,昨夜蘭成傑向您行賄四千萬兩,也不必如數上交了。這筆銀子沒人知道,叫您悄悄的把銀子送到太子手中,且作為太子手下‘明和三衛’的軍用之資。”
“沒了?”元熙倒不驚訝於皇帝知道昨晚蘭成傑行賄的事兒,她是驚訝於皇帝真的沒有對蘭玉留一絲情麵。
許文亮點點頭,一本正經的說道:“皇上還說,除了這些,其他的叫太子妃不必奢望了。”
元熙張張嘴,半晌說不出話。
許文亮低聲道:“太子妃,小人先去大理寺傳旨了。”他說罷,繞過元熙去,走了兩步,忽然停住腳,轉身道:“太子妃冰雪聰明,想必能夠理解皇上的苦心,誰人無父母,誰人無子女?太子妃隻要往這個方麵想一想,就應該明白,蘭玉姑娘決不能活在這個世上。”
許文亮走後,元熙扶著柱子站了好一會兒。
作為皇家婚姻的犧牲品,蘭玉這短暫的一生過的未免太可悲了。
走在長長的回廊中,元熙忽然希望,這條路永遠也走不到盡頭,這樣她便不必回府,不必麵對蘭玉。把蘭玉交給大理寺,無疑是親手殺了她,元熙低下頭,這次,她是真的下不了手。
要是容湛在身邊就好了,至少他能幫自己拿個主意。身邊空無一人,元熙突然想撲倒容湛的懷裏大哭一場。
劉天寶等在宮門口,見元熙出來,忙迎了上來:“小姐,剛才我看見許太監拿了聖旨去大理寺,皇上準備怎麽處置蘭家?”
“滅五族。”元熙的聲音很低沉,小到連她自己都聽不清。
“五,五族?”劉天寶吃了一驚,心裏忽然萌生起一股敬佩之心,從前隻知道當今皇帝愛民如子,卻不知道他對付貪腐竟有如此雷霆手段。
元熙抬頭望著他,有些詫異:“你好像很高興?”
高興,自然高興。劉天寶本來就是一介貧民出身,聽說皇帝嚴懲欺壓百姓的貪官,他怎麽能不高興呢?
“怎麽了?”劉天寶反問。
“你知道五服是什麽意思嗎?”元熙冷然問道。
劉天寶一怔,忽然想起太子府的偏殿裏還躺著一個蘭家小姐。不由得長大了嘴巴:“蘭,蘭小姐也在內?”
元熙沒有說話,這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兒。
劉天寶有些錯愕:“蘭小姐又沒做過什麽錯事,再說她癱在床上已經是生不如死了,皇上還要?”
元熙皺皺眉:“噤聲。”
劉天寶捂住嘴,現在還在宮門之外,誰知道哪個守衛是皇帝的密探?馬車行駛到繁榮街市,劉天寶才開口問道:“那咱們該怎辦?真的把蘭小姐交出去?”
皇帝為什要蘭玉死,劉天寶並不明白,元熙也不能跟他解釋,畢竟這樣解釋起來,顯得皇帝十分自私。為了自己的女兒能跟成庸婚姻和睦,便率先除掉成庸的心上人,雖然她是個罪臣之女。
“大理寺豈容我們不交?就算我們騰著不交,他們也會派人上門鎖拿。”
劉天寶歎了口氣:“這蘭小姐也太可憐了吧?”
路過上閣,元熙敲敲車門,劉天寶靠便停了下來。元熙扶著劉天寶的手腕下了車,吩咐道:“族老今晨沒了,你回去告訴鍾媽媽一聲,叫她想著送一副挽聯過去。”
劉天寶應了一聲,把馬車趕了回去。元熙邁步進了上閣,小夥計迎了上來:“東家,盧老板不在啊!”
“不在?去哪兒了?”元熙皺起眉,正有要事找他商量,偏偏他又不在。
“聽說是去拜祭一個人,昨晚就走了。”
拜祭?想必是臨近年根,盧盛林去拜祭那個被他辜負的妻子了。
“說沒說什麽時候回來?”元熙問道。
小夥計搖搖頭:“喲,這個說不準,昨兒老板說的是出趟遠門,好像沒說要回來過年。”
這就是說,盧盛林準備年後才回來了?元熙心裏一宗事落了空。盧盛林用不上,衛家又亂著,自己的人又被許文亮的眼線時時掣肘。元熙煩的不知所以,轉身便走。
“誒,東家,您不喝盞茶再走嗎?”
看來,偌大個京城,再沒有能救蘭玉的人了。
路邊一個推小車叫賣的小販嗓音極其高亢,吵得人頭疼:“唉,過往的來人看仔細了,真真假假像出戲,你把我的丸子嚐啊,有肉有菜還掛著漿啊!”
元熙一抬頭,他那幌子上掛著“真假丸子”四個字,是用炭塊畫的,要多醜有多醜。顧名思義,一碗丸子湯裏,有肉丸,有菜丸子,味道卻讓人嚐不出來,像戲一樣難辨真假。
“唉,小姐,來碗丸子湯嗎?”小販手腳麻利的翻騰著鍋裏那略顯渾濁的湯汁。真真假假的丸子攪在一個鍋裏,著實叫人分別不清。
元熙怔了一會兒,難道非得用偷天換日的辦法,才能救下蘭玉嗎?
這雖然算不上一個明智之舉,但的確行之有效。蘭家五族之內有多少個人,若是使些銀子悄悄換了一個出來,誰能發現?隻要找一個十惡不赦的女囚,換上蘭玉的衣裳,到時候替她死了。這世上便再沒有蘭玉這個人,府中的真蘭玉,便可改名換姓,天涯海角,哪裏不能容身?
元熙勾勾唇角,有辦法總比沒辦法強。雖然對不起皇帝皇後,也對不起大哥,但隻要保住蘭玉的命,自己便無愧於良心二字。
但這大理寺,又有誰能替自己辦這樁事兒呢?
元熙叫了一碗酸辣丸子湯,坐在街邊慢慢的喝著。
一碗湯還沒喝完,街口便響起一陣騷動,巨大的銅羅聲比剛才小販的叫賣聲還要鬧人。元熙一手捂著耳朵,一手捏著勺子。這是誰家的儀仗,也忒招搖了,引得一條街上百十來個百姓去看熱鬧。
小販抻著脖子,也想去湊熱鬧,但奈何沒人能幫自己看著攤子,心裏有點不甘心。
元熙扁扁嘴:“你去看吧,我幫你看著攤就是了。”小販千恩萬謝的衝到人群邊緣去,元熙無奈的搖搖頭,也不知道這有什麽好看的?不就是敲鑼打鼓的車隊馬隊嗎?
銅羅聲越來越緊,人聲喧囂,元熙緊緊捏著勺子,煩透了,煩透了!本來就想不出該去大理寺找誰辦事,叫這銅羅聲一吵,心裏更沒譜了。叫我知道是誰,非當麵卷他一通不可!
元熙恨恨的將拳頭垂在桌上。小販的桌子不太結實,才輕輕一拳,就好像要散架了一般,元熙忙抬起手,可不敢碰了。
湯也沒心情喝,元熙雙手捂著耳朵。整條街的人都在看熱鬧,隻有她披著鬥篷縮在街邊,也算是個異類。
銅羅聲離她很近的時候,竟停住了。忽然覺得有人伸手拉她的腕子,元熙一抬頭,一張熟悉的麵孔映入眼簾。
許文亮看看元熙,元熙道:“兒臣惹父皇生氣了。”
“朕不是生你們的氣,朕是恨蘭成傑膽大包天。”皇帝回到龍書案旁,提筆蘸筆,揮毫寫下上諭一折。沉吟片刻:“傳朕的旨意,將蘭成傑一案印成邸報,發往各州府路縣,從今而後,誰膽敢再步蘭成傑後塵,以其雙倍罪責論處。”
許文亮接了皇帝的上諭,細細讀了一遍,驚得一身冷汗。皇帝要滅蘭家五族?
許文亮同元熙一前一後的往宮門外走,許文亮雙手捧著上諭,心情卻與元熙同樣沉重。元熙心裏一陣翻江倒海,家裏剛剛死了族老,族老無後,自然是要由成庸替他抗幡掛孝,這個時候竟趕上皇帝誅殺蘭家五族?這可是本朝一來,頭一宗滅族大案,到時候必然要街頭巷尾人人議論。元熙愁眉不展,這事兒肯定是瞞不過去了,總不能把成庸的眼睛蒙住,耳朵堵住吧?
走了一會兒,許文亮突然說道:“太子妃留步。”
元熙站住腳,宮苑長長的遊廊空無一人,元熙回過頭望著他,問道:“許太監,有事麽?”
許文亮微微一笑,問道:“小人有一事不解,想請教太子妃,皇上要滅得是蘭家五族,不知這五族之內有哪些親眷呢?”
元熙啞口無言。許文亮的意思很明白,蘭玉很蘭成傑是直係親屬,他們倆都不出五服,蘭玉是肯定包括在上諭裏的。許文亮絕不會問這麽低級的一個問題,既然問了,便是要提醒元熙,是時候把蘭玉交出來了。
但把人交出來,這件事,好說不好做。元熙躊躇一陣:“許太監,你在這兒別動,我去向父皇求情。”
許文亮往前一步,將元熙攔住,低聲道:“小人勸太子妃還是不要白費力氣了,聖旨裏寫的清清楚楚,滅蘭家五族。再者,皇上他老人家早就知道蘭玉在您府上,要是真想放她,早就法外開恩了。您這會兒再折回去問,皇上礙著麵子,不忍駁斥。但要是同意了您的請求,於心於理,皇上自己個兒又不高興,您是聰明,又何必這樣做呢?”
都說許文亮是皇帝肚子裏的蛔蟲,當然了,這是說許文亮對皇帝的心思了如指掌,並沒有任何貶低的意思。他這樣說,不就代表,這是皇帝的意思嗎?
見元熙躊躇不安,許文亮低聲道:“皇帝還有一道口諭,要小人單獨說給太子妃聽。”
元熙點點頭,許文亮低聲道:“皇上說,昨夜蘭成傑向您行賄四千萬兩,也不必如數上交了。這筆銀子沒人知道,叫您悄悄的把銀子送到太子手中,且作為太子手下‘明和三衛’的軍用之資。”
“沒了?”元熙倒不驚訝於皇帝知道昨晚蘭成傑行賄的事兒,她是驚訝於皇帝真的沒有對蘭玉留一絲情麵。
許文亮點點頭,一本正經的說道:“皇上還說,除了這些,其他的叫太子妃不必奢望了。”
元熙張張嘴,半晌說不出話。
許文亮低聲道:“太子妃,小人先去大理寺傳旨了。”他說罷,繞過元熙去,走了兩步,忽然停住腳,轉身道:“太子妃冰雪聰明,想必能夠理解皇上的苦心,誰人無父母,誰人無子女?太子妃隻要往這個方麵想一想,就應該明白,蘭玉姑娘決不能活在這個世上。”
許文亮走後,元熙扶著柱子站了好一會兒。
作為皇家婚姻的犧牲品,蘭玉這短暫的一生過的未免太可悲了。
走在長長的回廊中,元熙忽然希望,這條路永遠也走不到盡頭,這樣她便不必回府,不必麵對蘭玉。把蘭玉交給大理寺,無疑是親手殺了她,元熙低下頭,這次,她是真的下不了手。
要是容湛在身邊就好了,至少他能幫自己拿個主意。身邊空無一人,元熙突然想撲倒容湛的懷裏大哭一場。
劉天寶等在宮門口,見元熙出來,忙迎了上來:“小姐,剛才我看見許太監拿了聖旨去大理寺,皇上準備怎麽處置蘭家?”
“滅五族。”元熙的聲音很低沉,小到連她自己都聽不清。
“五,五族?”劉天寶吃了一驚,心裏忽然萌生起一股敬佩之心,從前隻知道當今皇帝愛民如子,卻不知道他對付貪腐竟有如此雷霆手段。
元熙抬頭望著他,有些詫異:“你好像很高興?”
高興,自然高興。劉天寶本來就是一介貧民出身,聽說皇帝嚴懲欺壓百姓的貪官,他怎麽能不高興呢?
“怎麽了?”劉天寶反問。
“你知道五服是什麽意思嗎?”元熙冷然問道。
劉天寶一怔,忽然想起太子府的偏殿裏還躺著一個蘭家小姐。不由得長大了嘴巴:“蘭,蘭小姐也在內?”
元熙沒有說話,這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兒。
劉天寶有些錯愕:“蘭小姐又沒做過什麽錯事,再說她癱在床上已經是生不如死了,皇上還要?”
元熙皺皺眉:“噤聲。”
劉天寶捂住嘴,現在還在宮門之外,誰知道哪個守衛是皇帝的密探?馬車行駛到繁榮街市,劉天寶才開口問道:“那咱們該怎辦?真的把蘭小姐交出去?”
皇帝為什要蘭玉死,劉天寶並不明白,元熙也不能跟他解釋,畢竟這樣解釋起來,顯得皇帝十分自私。為了自己的女兒能跟成庸婚姻和睦,便率先除掉成庸的心上人,雖然她是個罪臣之女。
“大理寺豈容我們不交?就算我們騰著不交,他們也會派人上門鎖拿。”
劉天寶歎了口氣:“這蘭小姐也太可憐了吧?”
路過上閣,元熙敲敲車門,劉天寶靠便停了下來。元熙扶著劉天寶的手腕下了車,吩咐道:“族老今晨沒了,你回去告訴鍾媽媽一聲,叫她想著送一副挽聯過去。”
劉天寶應了一聲,把馬車趕了回去。元熙邁步進了上閣,小夥計迎了上來:“東家,盧老板不在啊!”
“不在?去哪兒了?”元熙皺起眉,正有要事找他商量,偏偏他又不在。
“聽說是去拜祭一個人,昨晚就走了。”
拜祭?想必是臨近年根,盧盛林去拜祭那個被他辜負的妻子了。
“說沒說什麽時候回來?”元熙問道。
小夥計搖搖頭:“喲,這個說不準,昨兒老板說的是出趟遠門,好像沒說要回來過年。”
這就是說,盧盛林準備年後才回來了?元熙心裏一宗事落了空。盧盛林用不上,衛家又亂著,自己的人又被許文亮的眼線時時掣肘。元熙煩的不知所以,轉身便走。
“誒,東家,您不喝盞茶再走嗎?”
看來,偌大個京城,再沒有能救蘭玉的人了。
路邊一個推小車叫賣的小販嗓音極其高亢,吵得人頭疼:“唉,過往的來人看仔細了,真真假假像出戲,你把我的丸子嚐啊,有肉有菜還掛著漿啊!”
元熙一抬頭,他那幌子上掛著“真假丸子”四個字,是用炭塊畫的,要多醜有多醜。顧名思義,一碗丸子湯裏,有肉丸,有菜丸子,味道卻讓人嚐不出來,像戲一樣難辨真假。
“唉,小姐,來碗丸子湯嗎?”小販手腳麻利的翻騰著鍋裏那略顯渾濁的湯汁。真真假假的丸子攪在一個鍋裏,著實叫人分別不清。
元熙怔了一會兒,難道非得用偷天換日的辦法,才能救下蘭玉嗎?
這雖然算不上一個明智之舉,但的確行之有效。蘭家五族之內有多少個人,若是使些銀子悄悄換了一個出來,誰能發現?隻要找一個十惡不赦的女囚,換上蘭玉的衣裳,到時候替她死了。這世上便再沒有蘭玉這個人,府中的真蘭玉,便可改名換姓,天涯海角,哪裏不能容身?
元熙勾勾唇角,有辦法總比沒辦法強。雖然對不起皇帝皇後,也對不起大哥,但隻要保住蘭玉的命,自己便無愧於良心二字。
但這大理寺,又有誰能替自己辦這樁事兒呢?
元熙叫了一碗酸辣丸子湯,坐在街邊慢慢的喝著。
一碗湯還沒喝完,街口便響起一陣騷動,巨大的銅羅聲比剛才小販的叫賣聲還要鬧人。元熙一手捂著耳朵,一手捏著勺子。這是誰家的儀仗,也忒招搖了,引得一條街上百十來個百姓去看熱鬧。
小販抻著脖子,也想去湊熱鬧,但奈何沒人能幫自己看著攤子,心裏有點不甘心。
元熙扁扁嘴:“你去看吧,我幫你看著攤就是了。”小販千恩萬謝的衝到人群邊緣去,元熙無奈的搖搖頭,也不知道這有什麽好看的?不就是敲鑼打鼓的車隊馬隊嗎?
銅羅聲越來越緊,人聲喧囂,元熙緊緊捏著勺子,煩透了,煩透了!本來就想不出該去大理寺找誰辦事,叫這銅羅聲一吵,心裏更沒譜了。叫我知道是誰,非當麵卷他一通不可!
元熙恨恨的將拳頭垂在桌上。小販的桌子不太結實,才輕輕一拳,就好像要散架了一般,元熙忙抬起手,可不敢碰了。
湯也沒心情喝,元熙雙手捂著耳朵。整條街的人都在看熱鬧,隻有她披著鬥篷縮在街邊,也算是個異類。
銅羅聲離她很近的時候,竟停住了。忽然覺得有人伸手拉她的腕子,元熙一抬頭,一張熟悉的麵孔映入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