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國姓爺覺醒
想拯救大明但係統卻讓我做吉祥物 作者:斷更驚鴻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住口!”鄭森的臉因為慍怒而漲紅,“究竟我是少主還是你們是少主?”
將領見鄭森的脾氣上來了,便陪著笑臉,態度軟了許多。“當然是您是少主了。”
雖然態度變得溫和,但幾名將領互相對了對眼神,隨即分散開來,將鄭森圍在中間。鄭森聰明絕頂, 已經吃過一次虧,又豈會再吃第二次?
他當即朝後退了一大步,然後將手中的佩劍指向正朝他步步緊逼的將領們,厲聲喝道:
“你們想幹什麽?”
“少主,您別緊張,我們就是想請您回帳內商議撤兵之事, 軍情緊急, 您可不能在這個時候任性啊!”
幾名將領一邊說著, 一邊朝鄭森邁了過去。鄭森握劍的手不住地顫抖,他不斷向後退,身前一臉忠心模樣的將領則一步一步向他靠近。
很快,他便被逼到了牆角,再也退無可退。麵對來者不善的手下將領,他的內心陷入了激烈的鬥爭之中。
他很明白,這些人都是直接忠於他的父親的,因此絕對不會允許他去幫助明軍作戰。
可他又是真的很想去,臨陣脫逃,背叛友軍,致使友軍被圍甚至被殲滅,這是放在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中都要被鄙視的行為。
他絕不願意成為這樣的人,被人戳一輩子的脊梁骨。
可如果他要去,那就勢必要拿下,甚至殺掉這些將領, 就像我真不是土豪殺死施福那樣。
<a href="http://m.cxzww.com" id="wzsy">cxzww.com</a>
如果他真的這麽幹了, 那就意味著他和自己的父親徹底決裂了。華夏自古就提倡百善孝為先, 要公然違反孝道, 這也讓他一時難以下這個決心。
之前殺死施福,是我真不是土豪動的手,他還可以自欺欺人地把責任推給我真不是土豪,可現在,我真不是土豪遠在數十裏之外清軍的重重包圍之下,他隻能自己來做這個決斷了。
鄭森感覺自己手中的劍忽然變得沉甸甸的,彷佛有千斤的重量。這千斤的重量都來自五個字:
忠孝兩難全。
“少主,您還在猶豫什麽?明軍已經完蛋啦,就算您現在去救他們,也已經為時已晚,他們馬上就要全軍覆沒了,您還是趕緊下令撤軍吧!”
一名將領苦口婆心地勸說著。他的話本是希望讓鄭森看清形勢,趕緊離開這個鬼地方,可沒成想卻起到了反效果。
聽到這名將領說明軍馬上就要全軍覆沒了,鄭森猛地嚇出了一身冷汗。
“全軍聽令,拔營,準備撤軍!”似乎是對鄭森的猶豫失去了耐心,一名將領直接對士卒們吩咐道。
“等一下!”鄭森一聲大吼打斷了正準備收拾東西的士卒們, 也讓幾名寸步不讓的將領們吃了一驚。
這一次,鄭森不再遲疑,他舉起手中長劍, 一劍刺進了那名擅自下令撤軍的將領的心髒中。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其他幾名將領因為震驚而愣在了原地,過了好一會兒才想到自己也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於是紛紛退後,生怕成為下一個倒黴蛋。
鄭森不慌不忙,就這樣靜靜地看著其他幾名將領後退,他把劍從那名將領的心髒中拔出,然後拿出手帕將劍上的鮮血擦拭幹淨,最後再收劍入鞘。
從始至終,鄭森都保持著澹然的表情。當他殺死這名將領之時,他的身上開始發生某些微妙的變化,以至於連他渾身上下散發的氣場都開始變得不同起來。
“此人不經我的允許便擅自做主下達軍令,以下犯上,已被我依軍法處置,可還有誰想要違抗軍令?”
鄭森的聲音並沒有故意裝出來的那種冷漠感,而是自然而然地帶著一股威嚴,讓人忍不住地想要服從。剛才那句“明軍就要全軍覆沒了”點醒了他,讓他不再猶豫,終於下定了決心。
“少......少主,這可是老爺的......”一名將領還想拿鄭芝龍來說事。
不等人說完,鄭森便打斷了他:“少主?我雖為少主,但此時也是我爹親自封的領兵大將,所以請你們記住,在這裏,我不僅是少主,而且是主帥!”
“可......”
“沒有什麽可是,服從軍令,或者......死!你們選哪個?”鄭森的身上散發出一股強烈的殺意,讓他年輕的臉龐此時看起來令人望而生畏。
他是少主,鄭家未來的繼承人。這些將領雖然奉了鄭芝龍的命令,讓他們一定要阻止鄭森出兵,將全軍安全地帶回福建,可鄭芝龍的命令隻是阻止!他們萬萬不敢傷著鄭森一星半點。
要是真傷了這位爺,就算鄭芝龍不怪罪他們,可鄭森是早晚要繼承鄭家的,如果此時做得太過火了,被他忌恨的話,那未來等鄭森繼承了家主之位,他們還怎麽在鄭家混?
所以,可以說一路上這些將領們其實根本沒有能力去限製鄭森,真正限製他的,是鄭芝龍的威嚴以及華夏傳統的孝道。
而如今,這種威嚴以及道德上的顧慮,都因為明軍已經危在旦夕這件事而被鄭森拋在了腦後。
而一旦沒有了這些限製,鄭森便從父親那威嚴的麵孔下走了出來,開始以自己的意誌行事。
每一個擁有偉大父親的兒子都渴望能夠超越父親,可大多數時候,爹永遠是爹,兒子永遠是兒子。要想超越一個偉大父親的成就,從小養尊處優的兒子是很難做到的。
原本,鄭森也是如此,要想掙脫像大山一樣壓在他身上的父親,那需要漫長的歲月和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但這一切都因為刺向父親得力部下的那一劍而被改變了。
這一劍,就代表著鄭森和父親之間的割裂,他刺死的,不僅是一個父親意誌的執行者,還是他自己內心中那個過度依賴父親的自己。
在擺脫了籠罩在自己頭上的父親後,鄭森自己與生俱來的一些人格和品質便開始顯露了出來。可以說,這一劍,讓他正式走向了獨立。
而他的形象,也開始逐漸從一個優柔寡斷的少年,向著那個光芒萬丈的國姓爺轉變。
所有的將領都懾於他爆發出的威勢,不敢再發出任何聲音,隻是靜靜低著頭,等待他的命令。
鄭森滿意地點點頭,然後將長劍高高舉過頭頂,對所有的士兵吼道:
“大明鄭家軍,目標援救遼王和晉王,出發!”
將領見鄭森的脾氣上來了,便陪著笑臉,態度軟了許多。“當然是您是少主了。”
雖然態度變得溫和,但幾名將領互相對了對眼神,隨即分散開來,將鄭森圍在中間。鄭森聰明絕頂, 已經吃過一次虧,又豈會再吃第二次?
他當即朝後退了一大步,然後將手中的佩劍指向正朝他步步緊逼的將領們,厲聲喝道:
“你們想幹什麽?”
“少主,您別緊張,我們就是想請您回帳內商議撤兵之事, 軍情緊急, 您可不能在這個時候任性啊!”
幾名將領一邊說著, 一邊朝鄭森邁了過去。鄭森握劍的手不住地顫抖,他不斷向後退,身前一臉忠心模樣的將領則一步一步向他靠近。
很快,他便被逼到了牆角,再也退無可退。麵對來者不善的手下將領,他的內心陷入了激烈的鬥爭之中。
他很明白,這些人都是直接忠於他的父親的,因此絕對不會允許他去幫助明軍作戰。
可他又是真的很想去,臨陣脫逃,背叛友軍,致使友軍被圍甚至被殲滅,這是放在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中都要被鄙視的行為。
他絕不願意成為這樣的人,被人戳一輩子的脊梁骨。
可如果他要去,那就勢必要拿下,甚至殺掉這些將領, 就像我真不是土豪殺死施福那樣。
<a href="http://m.cxzww.com" id="wzsy">cxzww.com</a>
如果他真的這麽幹了, 那就意味著他和自己的父親徹底決裂了。華夏自古就提倡百善孝為先, 要公然違反孝道, 這也讓他一時難以下這個決心。
之前殺死施福,是我真不是土豪動的手,他還可以自欺欺人地把責任推給我真不是土豪,可現在,我真不是土豪遠在數十裏之外清軍的重重包圍之下,他隻能自己來做這個決斷了。
鄭森感覺自己手中的劍忽然變得沉甸甸的,彷佛有千斤的重量。這千斤的重量都來自五個字:
忠孝兩難全。
“少主,您還在猶豫什麽?明軍已經完蛋啦,就算您現在去救他們,也已經為時已晚,他們馬上就要全軍覆沒了,您還是趕緊下令撤軍吧!”
一名將領苦口婆心地勸說著。他的話本是希望讓鄭森看清形勢,趕緊離開這個鬼地方,可沒成想卻起到了反效果。
聽到這名將領說明軍馬上就要全軍覆沒了,鄭森猛地嚇出了一身冷汗。
“全軍聽令,拔營,準備撤軍!”似乎是對鄭森的猶豫失去了耐心,一名將領直接對士卒們吩咐道。
“等一下!”鄭森一聲大吼打斷了正準備收拾東西的士卒們, 也讓幾名寸步不讓的將領們吃了一驚。
這一次,鄭森不再遲疑,他舉起手中長劍, 一劍刺進了那名擅自下令撤軍的將領的心髒中。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其他幾名將領因為震驚而愣在了原地,過了好一會兒才想到自己也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於是紛紛退後,生怕成為下一個倒黴蛋。
鄭森不慌不忙,就這樣靜靜地看著其他幾名將領後退,他把劍從那名將領的心髒中拔出,然後拿出手帕將劍上的鮮血擦拭幹淨,最後再收劍入鞘。
從始至終,鄭森都保持著澹然的表情。當他殺死這名將領之時,他的身上開始發生某些微妙的變化,以至於連他渾身上下散發的氣場都開始變得不同起來。
“此人不經我的允許便擅自做主下達軍令,以下犯上,已被我依軍法處置,可還有誰想要違抗軍令?”
鄭森的聲音並沒有故意裝出來的那種冷漠感,而是自然而然地帶著一股威嚴,讓人忍不住地想要服從。剛才那句“明軍就要全軍覆沒了”點醒了他,讓他不再猶豫,終於下定了決心。
“少......少主,這可是老爺的......”一名將領還想拿鄭芝龍來說事。
不等人說完,鄭森便打斷了他:“少主?我雖為少主,但此時也是我爹親自封的領兵大將,所以請你們記住,在這裏,我不僅是少主,而且是主帥!”
“可......”
“沒有什麽可是,服從軍令,或者......死!你們選哪個?”鄭森的身上散發出一股強烈的殺意,讓他年輕的臉龐此時看起來令人望而生畏。
他是少主,鄭家未來的繼承人。這些將領雖然奉了鄭芝龍的命令,讓他們一定要阻止鄭森出兵,將全軍安全地帶回福建,可鄭芝龍的命令隻是阻止!他們萬萬不敢傷著鄭森一星半點。
要是真傷了這位爺,就算鄭芝龍不怪罪他們,可鄭森是早晚要繼承鄭家的,如果此時做得太過火了,被他忌恨的話,那未來等鄭森繼承了家主之位,他們還怎麽在鄭家混?
所以,可以說一路上這些將領們其實根本沒有能力去限製鄭森,真正限製他的,是鄭芝龍的威嚴以及華夏傳統的孝道。
而如今,這種威嚴以及道德上的顧慮,都因為明軍已經危在旦夕這件事而被鄭森拋在了腦後。
而一旦沒有了這些限製,鄭森便從父親那威嚴的麵孔下走了出來,開始以自己的意誌行事。
每一個擁有偉大父親的兒子都渴望能夠超越父親,可大多數時候,爹永遠是爹,兒子永遠是兒子。要想超越一個偉大父親的成就,從小養尊處優的兒子是很難做到的。
原本,鄭森也是如此,要想掙脫像大山一樣壓在他身上的父親,那需要漫長的歲月和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但這一切都因為刺向父親得力部下的那一劍而被改變了。
這一劍,就代表著鄭森和父親之間的割裂,他刺死的,不僅是一個父親意誌的執行者,還是他自己內心中那個過度依賴父親的自己。
在擺脫了籠罩在自己頭上的父親後,鄭森自己與生俱來的一些人格和品質便開始顯露了出來。可以說,這一劍,讓他正式走向了獨立。
而他的形象,也開始逐漸從一個優柔寡斷的少年,向著那個光芒萬丈的國姓爺轉變。
所有的將領都懾於他爆發出的威勢,不敢再發出任何聲音,隻是靜靜低著頭,等待他的命令。
鄭森滿意地點點頭,然後將長劍高高舉過頭頂,對所有的士兵吼道:
“大明鄭家軍,目標援救遼王和晉王,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