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節湘北大捷
前線部隊的情況無疑讓岡村寧次大為頭痛,聽著前線各支部隊傳來的消息,他驀然間想到了去年在德安的那場仗,同樣的對手,不同的地方,幾乎同樣的情況。他一下子便想明白了對麵指揮官的想法,利用著河流的阻礙,拉長部隊之間的間隙,利用著山林險地隱藏兵力伺機進攻,然後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調集大軍一舉圍殲孤立無援的軍隊。這種作戰方法其實算不上太過高明,但偏偏無比契合當前的形勢,讓他即使是清楚的知道對方的想法,也是無可奈何!
其實岡村寧次在攻克南昌之後發起的這次攻勢,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殲滅第九戰區的主力部隊。幾個月前,他們剛剛拿下南昌的時候,第九戰區聯合第三戰區展開了反攻南昌的戰役,那場大戰中,第九戰區投入的部隊其實很有限,但僅是高安一線的一個軍便硬是撕開了101師團和106師團布下的聯合防線,其先鋒部隊甚至殺到了西山萬壽宮一帶,距離南昌不過幾十裏的地方,這種強悍的戰鬥力,也是讓岡村寧次深為忌憚,比起二年前剛剛發起戰爭時敵軍部隊的不堪一擊,如今的敵軍實力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那一仗,如果不是他們在東線誘敵深入擊潰了第三戰區的部隊,恐怕即便是拿下了南昌,為了守住這個武漢東南方向的屏障,他們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有這樣強悍的敵人在身旁,他又豈能安心?如今的華國,除了有限的幾個重要城市之外,土地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那麽的重要了。畢竟這兩年的時間,東北、華東、華中大片大片的土地,已經有本土好幾個日本那麽大了,多占幾個城市,又能有多大的作用?無非就是深陷入戰爭的泥潭中更深一點而已。此時,隻有軍隊才是重中之重,假如能夠一舉殲滅華軍第九戰區的這些精兵強悍,說不定就說一舉摧毀華軍的作戰意誌,加速侵占華國的進程。身處岡村寧次的位置,他們這類人思考的事情,無疑已經超過了戰爭的本身,所謂戰爭不過就是政治的延續,那麽這場戰爭的本質是什麽?
不過,戰局的發展顯然並不在岡村寧次的預料之中,隨著戰鬥的深入,隨著國軍部隊利用地利優勢不斷的騷擾蠶食第6師團、第33師團等部隊,他漸漸的發現戰鬥的主動權已經不在他們的掌控之中,雖然前鋒部隊已經推進到離長沙不遠的地方,用不了多久就能對長沙這重湘北重鎮展開進攻。然而,冒險進攻長沙,真的能達到這一戰的戰略目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第11軍占領南昌的時間並不長,從鄱陽湖的西岸,到錦江一線,華軍部隊隨時可能對南昌展開進攻,這種情況下就算真的拿下了長沙,麵對著長沙周邊雲集的華軍部隊,恐怕也將是一個寢食難安的局麵。
10月1日,已經占據著永安市的日軍開始朝撈刀河以北撤退,隨後橋頭驛、上杉市等地的日軍相繼後撤。相比於他們來時一路填平道路,這次後撤總算可以發揮出他們的機動能力,大踏步的朝後退去。
此時,日軍的前沿陣地距離長沙不到四十華裏,兩軍的偵察兵更是已經連番的短兵相接,互相狙殺伏擊。日軍如此大規模的動作,自然不可能逃開國軍偵察兵們的觀測,一時間紛紛將日軍的驚人舉動層層向上匯報了起來。駐防最前沿的第15集團軍司令關麟征毫不遲疑下令追擊,他派出大量的軍隊追擊上杉市一帶的日軍,一路猛攻,迫使日軍走走停停不斷的派出斷後的部隊前來阻擊。
不過,當消息傳到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將軍的麵前時,他不由有些猶豫了。日軍的撤退毫無征兆,而且更處的戰局也沒有什麽驚人的變化,他一時之間根本判斷不出這是日軍的撤退還是他們在誘敵!倘若這是日軍的主動撤退誘敵,那麽追擊的國軍部隊將很有可能放棄以前的種種布置和安排,轉而在外線跟日軍部隊激戰,如此一來,前期的努力將統統白費了,他斷然下令各部小心戒備,隻派出少量的部隊隨後追擊。
10月2日,15集團軍一部收複上杉市。3日,日軍繼續往汩羅江以北退卻,長沙以北的金井、臨福、高家坊一線重新被15集團軍占據。到了10月4日,隨著日軍大踏步的後撤,國軍部隊的追擊腳步也是不由加快,這一天,他們收複汩羅江、新市、長樂一線,重建了先前湘北的第二道防線。
也直到這個時候,薛嶽終於判斷出這次是日軍真的撤退了。如果是誘敵的話,無疑在汩羅江以南、長沙以北的這片區域最為合適,在這片開闊的地帶,日軍的機械化部隊可以發揮出他們最強大的力量,足以完成各種穿插分割和圍殲作戰。然後,撤過汩羅江後,拱手將汩羅江防線讓給國軍部隊自己轉頭再來攻打?這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真要這樣,隻能說日軍指揮官的腦袋壞掉了!確認日軍果真是撤退之後,薛嶽當即下令各部加快追擊速度,擴大戰果。
然而,離開了汩羅江以南的“菜田地”,通暢的道路足夠日軍的來回調動,並且國軍部隊前期的追擊太過小心,主力部隊離日軍尚有極大的距離,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日軍揚長而去而沒有任何的辦法。這樣一前一後的追擊一直持續到10月14日,此時敵我兩軍的兵力布置基本上已經恢複到了會戰之前的態勢,一場有極大可能造成十幾萬大軍傷亡的大會戰,就這樣雷聲大雨點小的結束了。除了先期在新牆河一線的激戰和東線鄂南戰場上的糾纏之外,隨後的戰鬥隻是大方向上的糾纏和布置,並沒有產生大規模的兵力傷亡。
眼看著戰場逐漸的平靜了下來,薛長官也是向軍委會報捷。雖然日軍是主動後撤,並且在後撤的途中損失並不大,但不管怎麽說,日軍這一次南下攻打長沙,損失了萬餘以上的兵力卻是一無所獲的撤軍了,這種情況自開戰以來都極為少見,第九戰區各部決心死守長沙的精神和戰役各階段精妙準確的應對,是長沙能夠守住的重要原因。而這場勝利更積極的一麵是國軍部隊見識到了自己與日軍部隊之間的差距,並非不可逾越。隻要戰術合適,鬥誌旺盛,國軍各部也有足夠的實力來抵禦日軍的進攻。而且隨著戰爭的持續,日軍占據的土地越來越多,他們兵力薄弱的缺點也是被越發的放大了,從這次戰役表現出來的情況看,日軍已經很難組織起像當初淞滬會戰那樣大規模的會戰了。
消息傳到重慶,自然是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各方麵甚至舉辦了一場場大型的“祝捷會”來為這場“湘比大捷”造勢。
身處宜豐的石頭等人,此刻也是大為高興。這一仗雖然他們從始至終都沒有參戰,但那種壓迫感,還是讓他們前前後後忙碌了許久。尤其是騎兵營,自從官山的“天不管”問題解決之後,他們便整日整軍備戰,作為老兵最多的部隊,毫無疑問一旦開戰,他們將是當先前進入戰場的部隊,護衛整個宜豐的重任,毫無疑問也是壓在了他們的身上。
好在贛北隻是牽製戰場,自從57師拿回高安之後,這一帶的戰局基本上就被他們牢牢的掌握住了,宜豐也是有驚無險的避過了這場風暴,讓全縣上下一片歡騰。雖然鬼子從始至終都沒有踏入宜豐一步,但看著身旁將士們雖然神情嚴肅卻是戰意昂然的樣子,老百姓們心中也是安定。換作是以往,聽到鬼子即將打過來的消息,他們可能第一想法就是離開這裏,鬼子的“三光政策”他們是聽慣了的,誰會願意把自己的腦袋和性命交給別人來掌控?
不過,這一次身旁國軍將士們鎮定忙碌的身影給了他們信心,既然這些年輕的官兵都不怕死,都有跟鬼子決戰的勇氣,他們又豈會沒有跟鬼子拚命的膽量?而那些新收編進補充營的土匪們,感受著身份的不同,看著老百姓們看來時那種信任的目光,也是不由心中感慨,這才是一個人應該有的生活,這才是一個男人應該有的樣子。再加上劉太平對他們的宣傳,隻要立下戰功,就能分下土地作為個人的財產,隻要當兵打仗,就能吃飽飯拿軍餉,這讓他們一個個爭先恐後,恨不得現在就上戰場打鬼子。尤其是“天不管”的那幫人,不久之前曾跟鬼子交手過一次,不少弟兄都死在鬼子的手上,這讓他們恨的牙癢癢的,訓練起來也是一個比一個狠。
消息傳來,鬼子終於退了,眾人不由發出了陣陣開心的歡呼聲,鬼子退了,不用打仗了,他們又可以安心的過日子了。這些國軍將士果然比以前見識過的厲害,居然能打敗小鬼子。這讓他們心中湧起無限的信任,跟在這樣的軍隊後麵,日子都過的踏實了。
尤其是那些流民百姓們,剛剛租種到田地,租到了糧種和農具,日子剛剛有了盼頭,聽到鬼子即將打來的消息時,差點絕望!如今聽到鬼子居然被國軍部隊給打退了,那種感激和興奮之情,實在不能言表。激動過後,他們也是開心的忙碌了起來,因為耕種的好時機剛剛好到了。
前線部隊的情況無疑讓岡村寧次大為頭痛,聽著前線各支部隊傳來的消息,他驀然間想到了去年在德安的那場仗,同樣的對手,不同的地方,幾乎同樣的情況。他一下子便想明白了對麵指揮官的想法,利用著河流的阻礙,拉長部隊之間的間隙,利用著山林險地隱藏兵力伺機進攻,然後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調集大軍一舉圍殲孤立無援的軍隊。這種作戰方法其實算不上太過高明,但偏偏無比契合當前的形勢,讓他即使是清楚的知道對方的想法,也是無可奈何!
其實岡村寧次在攻克南昌之後發起的這次攻勢,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殲滅第九戰區的主力部隊。幾個月前,他們剛剛拿下南昌的時候,第九戰區聯合第三戰區展開了反攻南昌的戰役,那場大戰中,第九戰區投入的部隊其實很有限,但僅是高安一線的一個軍便硬是撕開了101師團和106師團布下的聯合防線,其先鋒部隊甚至殺到了西山萬壽宮一帶,距離南昌不過幾十裏的地方,這種強悍的戰鬥力,也是讓岡村寧次深為忌憚,比起二年前剛剛發起戰爭時敵軍部隊的不堪一擊,如今的敵軍實力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那一仗,如果不是他們在東線誘敵深入擊潰了第三戰區的部隊,恐怕即便是拿下了南昌,為了守住這個武漢東南方向的屏障,他們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有這樣強悍的敵人在身旁,他又豈能安心?如今的華國,除了有限的幾個重要城市之外,土地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那麽的重要了。畢竟這兩年的時間,東北、華東、華中大片大片的土地,已經有本土好幾個日本那麽大了,多占幾個城市,又能有多大的作用?無非就是深陷入戰爭的泥潭中更深一點而已。此時,隻有軍隊才是重中之重,假如能夠一舉殲滅華軍第九戰區的這些精兵強悍,說不定就說一舉摧毀華軍的作戰意誌,加速侵占華國的進程。身處岡村寧次的位置,他們這類人思考的事情,無疑已經超過了戰爭的本身,所謂戰爭不過就是政治的延續,那麽這場戰爭的本質是什麽?
不過,戰局的發展顯然並不在岡村寧次的預料之中,隨著戰鬥的深入,隨著國軍部隊利用地利優勢不斷的騷擾蠶食第6師團、第33師團等部隊,他漸漸的發現戰鬥的主動權已經不在他們的掌控之中,雖然前鋒部隊已經推進到離長沙不遠的地方,用不了多久就能對長沙這重湘北重鎮展開進攻。然而,冒險進攻長沙,真的能達到這一戰的戰略目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第11軍占領南昌的時間並不長,從鄱陽湖的西岸,到錦江一線,華軍部隊隨時可能對南昌展開進攻,這種情況下就算真的拿下了長沙,麵對著長沙周邊雲集的華軍部隊,恐怕也將是一個寢食難安的局麵。
10月1日,已經占據著永安市的日軍開始朝撈刀河以北撤退,隨後橋頭驛、上杉市等地的日軍相繼後撤。相比於他們來時一路填平道路,這次後撤總算可以發揮出他們的機動能力,大踏步的朝後退去。
此時,日軍的前沿陣地距離長沙不到四十華裏,兩軍的偵察兵更是已經連番的短兵相接,互相狙殺伏擊。日軍如此大規模的動作,自然不可能逃開國軍偵察兵們的觀測,一時間紛紛將日軍的驚人舉動層層向上匯報了起來。駐防最前沿的第15集團軍司令關麟征毫不遲疑下令追擊,他派出大量的軍隊追擊上杉市一帶的日軍,一路猛攻,迫使日軍走走停停不斷的派出斷後的部隊前來阻擊。
不過,當消息傳到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將軍的麵前時,他不由有些猶豫了。日軍的撤退毫無征兆,而且更處的戰局也沒有什麽驚人的變化,他一時之間根本判斷不出這是日軍的撤退還是他們在誘敵!倘若這是日軍的主動撤退誘敵,那麽追擊的國軍部隊將很有可能放棄以前的種種布置和安排,轉而在外線跟日軍部隊激戰,如此一來,前期的努力將統統白費了,他斷然下令各部小心戒備,隻派出少量的部隊隨後追擊。
10月2日,15集團軍一部收複上杉市。3日,日軍繼續往汩羅江以北退卻,長沙以北的金井、臨福、高家坊一線重新被15集團軍占據。到了10月4日,隨著日軍大踏步的後撤,國軍部隊的追擊腳步也是不由加快,這一天,他們收複汩羅江、新市、長樂一線,重建了先前湘北的第二道防線。
也直到這個時候,薛嶽終於判斷出這次是日軍真的撤退了。如果是誘敵的話,無疑在汩羅江以南、長沙以北的這片區域最為合適,在這片開闊的地帶,日軍的機械化部隊可以發揮出他們最強大的力量,足以完成各種穿插分割和圍殲作戰。然後,撤過汩羅江後,拱手將汩羅江防線讓給國軍部隊自己轉頭再來攻打?這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真要這樣,隻能說日軍指揮官的腦袋壞掉了!確認日軍果真是撤退之後,薛嶽當即下令各部加快追擊速度,擴大戰果。
然而,離開了汩羅江以南的“菜田地”,通暢的道路足夠日軍的來回調動,並且國軍部隊前期的追擊太過小心,主力部隊離日軍尚有極大的距離,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日軍揚長而去而沒有任何的辦法。這樣一前一後的追擊一直持續到10月14日,此時敵我兩軍的兵力布置基本上已經恢複到了會戰之前的態勢,一場有極大可能造成十幾萬大軍傷亡的大會戰,就這樣雷聲大雨點小的結束了。除了先期在新牆河一線的激戰和東線鄂南戰場上的糾纏之外,隨後的戰鬥隻是大方向上的糾纏和布置,並沒有產生大規模的兵力傷亡。
眼看著戰場逐漸的平靜了下來,薛長官也是向軍委會報捷。雖然日軍是主動後撤,並且在後撤的途中損失並不大,但不管怎麽說,日軍這一次南下攻打長沙,損失了萬餘以上的兵力卻是一無所獲的撤軍了,這種情況自開戰以來都極為少見,第九戰區各部決心死守長沙的精神和戰役各階段精妙準確的應對,是長沙能夠守住的重要原因。而這場勝利更積極的一麵是國軍部隊見識到了自己與日軍部隊之間的差距,並非不可逾越。隻要戰術合適,鬥誌旺盛,國軍各部也有足夠的實力來抵禦日軍的進攻。而且隨著戰爭的持續,日軍占據的土地越來越多,他們兵力薄弱的缺點也是被越發的放大了,從這次戰役表現出來的情況看,日軍已經很難組織起像當初淞滬會戰那樣大規模的會戰了。
消息傳到重慶,自然是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各方麵甚至舉辦了一場場大型的“祝捷會”來為這場“湘比大捷”造勢。
身處宜豐的石頭等人,此刻也是大為高興。這一仗雖然他們從始至終都沒有參戰,但那種壓迫感,還是讓他們前前後後忙碌了許久。尤其是騎兵營,自從官山的“天不管”問題解決之後,他們便整日整軍備戰,作為老兵最多的部隊,毫無疑問一旦開戰,他們將是當先前進入戰場的部隊,護衛整個宜豐的重任,毫無疑問也是壓在了他們的身上。
好在贛北隻是牽製戰場,自從57師拿回高安之後,這一帶的戰局基本上就被他們牢牢的掌握住了,宜豐也是有驚無險的避過了這場風暴,讓全縣上下一片歡騰。雖然鬼子從始至終都沒有踏入宜豐一步,但看著身旁將士們雖然神情嚴肅卻是戰意昂然的樣子,老百姓們心中也是安定。換作是以往,聽到鬼子即將打過來的消息,他們可能第一想法就是離開這裏,鬼子的“三光政策”他們是聽慣了的,誰會願意把自己的腦袋和性命交給別人來掌控?
不過,這一次身旁國軍將士們鎮定忙碌的身影給了他們信心,既然這些年輕的官兵都不怕死,都有跟鬼子決戰的勇氣,他們又豈會沒有跟鬼子拚命的膽量?而那些新收編進補充營的土匪們,感受著身份的不同,看著老百姓們看來時那種信任的目光,也是不由心中感慨,這才是一個人應該有的生活,這才是一個男人應該有的樣子。再加上劉太平對他們的宣傳,隻要立下戰功,就能分下土地作為個人的財產,隻要當兵打仗,就能吃飽飯拿軍餉,這讓他們一個個爭先恐後,恨不得現在就上戰場打鬼子。尤其是“天不管”的那幫人,不久之前曾跟鬼子交手過一次,不少弟兄都死在鬼子的手上,這讓他們恨的牙癢癢的,訓練起來也是一個比一個狠。
消息傳來,鬼子終於退了,眾人不由發出了陣陣開心的歡呼聲,鬼子退了,不用打仗了,他們又可以安心的過日子了。這些國軍將士果然比以前見識過的厲害,居然能打敗小鬼子。這讓他們心中湧起無限的信任,跟在這樣的軍隊後麵,日子都過的踏實了。
尤其是那些流民百姓們,剛剛租種到田地,租到了糧種和農具,日子剛剛有了盼頭,聽到鬼子即將打來的消息時,差點絕望!如今聽到鬼子居然被國軍部隊給打退了,那種感激和興奮之情,實在不能言表。激動過後,他們也是開心的忙碌了起來,因為耕種的好時機剛剛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