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敷的心從黑塔巨漢出現的一瞬間就開始變得極為沉重。


    那可是聖地守衛者,是汪氏之族中守衛聖地的最後一道防線,如今居然已經被東方氏所控製,可見東方氏已經突破了汪族的防線,深入到聖地的核心地區。


    萬一東方氏先行一步,破壞了汪氏這千年來的謀劃,那真的是無可原諒!


    “再快點!”


    “諾!”


    汪敷帶著手下剩餘的二十人,將孟軻放在擔架上抬著,這一行人身上黑氣彌漫,筋肉暴漲,以非人的速度在叢林中快速穿梭。


    南方之地多丘陵,一定高度的山峰其實屈指可數。


    但這一座山脈,卻出人意料的高大。


    在這方圓百裏之內,恐怕沒有一座山峰能與之匹敵。


    連綿不絕的山脈前後足有幾十裏,最高的一座山峰高聳入雲,竟無法一眼望清其究竟。


    這山脈腹地之處,巨石層疊遮掩之中,有一處水黑如墨的池塘,在這陰暗的角落裏靜靜地存在著,也不知過了多少年。


    池塘邊的一塊巨石之上,用上古的文字撰寫兩個大字,如果有認識古文的人,恐怕一眼就可以認出上麵書寫的正是“刑塘”二字。


    不錯,這就是傳說中大禹對防風氏處以極刑的所在。


    汪敷一行人登高山如履平地,不多時就來到了這刑塘之前。


    汪敷伸手從懷中取出一麵巫儺麵具,這麵具與之前孟軻見過的巫儺麵具完全不同樣式更為古樸,應當是有些年頭了。


    汪敷對著麵具念念有詞,施加咒語之後,將其拋入水中。


    那塘水如同被煮沸了一樣,咕嚕咕嚕直冒水泡,從中間一分為二,露出一道直通地底的台階。


    一直往地底,是一條寬闊的甬道,汪敷等人又走了不過一刻鍾,三丈來寬的甬道就走到了盡頭。


    眼前忽然豁然開朗,露出一片巨大的地底空間!


    一座巨大無朋的地下宮殿出現的眾人眼前!無論是第幾次來這裏,汪敷都會為這美輪美奐的遺跡而驚歎!


    會有的,總有一天!


    汪敷捏緊了拳頭。


    “主人!你看,是守衛者和長老們!”


    汪敷循聲看向汪辛,隻見汪辛單膝跪在幾座茅屋之前,幾十具屍體七零八落地倒在地上。


    “全死了。”


    汪辛試了試鼻息,搖搖頭。


    不好,看來東方氏已經搶先一步進去了!


    這些年汪族為了掩藏這地宮的具體所在,花了多少的心血?結果還是功虧一簣!


    東方氏一定是有這地宮具體的進出方式,才能避開這外麵包裹的衝天怨氣,直接進入內部。


    這地宮之外,有兩層肉眼可見的屏障。


    內裏一層由衝天的怨氣充盈的旋風層,而外麵一層則是由無數骨片放出的白光羅織而成。


    那怨氣是不是地就爆發衝擊,企圖突破白光衝出包圍,但每次都被這白光攔截下來。


    可這數百年間,怨氣不斷增長,白光卻不見加強。此消彼長這下,這白光隱隱有些不支。


    在頻繁的衝擊之下,每隔一段時間總有些許骨片掉落,怨氣也趁機逸散些許。


    這掉落的骨片之上,也是黑氣纏繞,由於長時間的浸染,這骨片上附著的怨氣比逸散消逝的那些更為精純,故而被汪氏一族撿去,奉為修煉怨氣的聖物。


    “汪辛,快喚醒那小子,現在正是用他的時候!”


    汪辛取出一粒藥丸,用水給孟軻送服下去。


    一時三刻之後,孟軻悠悠醒轉,卻發現自己腳下之地又換了一個地方。


    正在迷糊之間,那汪敷伏身過來,極力地按捺住內心的焦急,勉強擠出一絲算是和善的笑容:“孟先生你醒啦?孟先生!那東方氏賊子竟然殺了我聖地的守衛者,已經闖進我族聖地了!先生你快出手吧!晚了,那東方氏萬一得手,越國百姓那可就要死絕了!”


    孟軻全身無力,迷迷糊糊地被人扶到這白色光幕前。


    若是他此刻十分清醒,定然不會輕易就相信這汪敷的假話。


    但他現在神誌不清,又眼看著這白光感覺十分親近,不自覺間,就散發出自身的浩然之氣與之連接溝通。


    這白色光幕乍一接觸,就如同水入油鍋一般,瞬間沸騰起來!


    孟軻忽然身不由己,汪辛等人也沒來得及反應,就眼睜睜地看著他猛地被光幕吸了進去!


    同一時間,火雲洞中。


    上古人族諸賢全在這裏隱居。


    諸賢本來各自活動,或談玄論道,或彈琴弄蕭,忽然之間似乎是有所感應,全部都停下了手邊的事情,往三皇所在之處趕去。


    此時三皇齊出,伏羲言道:“稍安勿躁。大禹當初用爾等留下的,帶有賢道力量的篆刻骨片補成陣勢,這些年來本就已經支撐不住。如今終於有賢道中人接近,我等不可輕出,正好借他之手,消弭災厄。”


    黃帝往眾人之中看去,點出幾人:“大鴻、力牧、伶倫、倉頡、風後,這些骨片中大多有是你等的道藏,還需你等出手。雖說我等不可直接幹預,但卻可推波助瀾。”


    這五人本是黃帝之下的賢人,那骨片上的符號,正是倉頡造字之時做出的最原始的文字,孟軻自然無法識得。


    那孟軻正在白光之中,接觸到一段未見諸於史書的曆史。


    黃帝與蚩尤本是兩大部落,雄立於中原大地。


    後來,諸聖派人傳道,黃帝見這聖人之道,能推動人族的發展,於是拜師廣成子學習闡教之道,向老子派來的素女學習人教之道,向天庭的九天玄女學習兵陣之道,也向截教學習諸多法門,自此部落日漸興盛。


    蚩尤卻表示反對,認為諸聖猶在,人族終是受人擺布的棋子。人族應當自成其道,不應當授人以柄。於是他繼承了上古巫族之道。巫族也是上古的大族,更是盤古嫡傳,更重要的是巫族早已死絕,繼承巫道正好可以為我所用,又不必受巫族的擺布。


    黃帝又何嚐不願擺脫諸聖的控製?


    但要審時度勢,此時諸聖威壓三界,天下沒有人能超過聖人的。人族要學就學最好的,學過來之後,再自稱其道——也就是如今的賢道。


    二人都是為了人族的發展興盛,原本沒有對錯。


    諸聖各懷心思,各具性情。


    老子無為,本就是任由人族發展,隻要人族興盛,就符合人教之道;通天博大,廣收萬族,也不會太在意。


    唯有元始天尊,最重正統,不願人族信仰被他人染指,於是派出弟子推波助瀾,終於促成逐鹿大戰。


    彼時蚩尤稍強,但闡教與天庭都派出人手相助,殺得蚩尤大敗。


    蚩尤受刑之前,仰天長嘯:“諸聖有罪,仙神該死!我人族之士,可殺不可絕,終有一日不為爾等所奴役!”


    孟軻還處在震驚之中,忽然周身白光大盛:


    “大鴻受諸聖之道所啟發,著《鬼容區兵法》,自成賢道!”


    “風後受諸聖之道所啟發,著有《握奇經》一卷,《風後》十三篇,圖二卷,《孤虛》二十卷,自成賢道!”


    “伶倫受諸聖之道所啟發,作五音五律,開人族樂理之道,自成賢道!”


    “力牧受諸聖之道所啟發,造戰車演車陣戰法,自成賢道!”


    “倉頡受諸聖之道所啟發,造字行文,泄盡天機,自成賢道!”


    偌大的光幕如江河入海一般,盡數往孟軻體內湧去!


    孟軻遍觀諸賢之道,舉一反三,彌補自身之不足,借他人之道,吞諸賢文氣,充盈浩然之氣!


    賢道沒有常規,若是按照賢道劃分,孟軻已經從化氣水準,越過還神、返虛,成就合道水準的一代大儒!


    常人如果如此速成,是決不可能之事。


    但孟軻早已自成其儒,前世也是邁入金仙之列,又有諸賢護佑,隻需些許時間消化完畢。


    那怨氣沒了對手,正要奪路而逃,卻見孟軻周身白光大盛,浩然之氣彌天蓋地,替代諸賢之光將其鎮壓!


    那怨氣遇到浩然之氣,一觸即散,瞬間冰消瓦解!


    淨化完這怨氣,孟軻緩緩落於地麵,被汪辛一把抱住。


    體內的能量膨脹太快,對轉世之體而言太過吃力,孟軻還需一點時間來完全消化。


    汪敷見兩道屏障已經消逝,心中大喜。


    看著這眼沉睡的孟軻,如今目的已經達成,留著這一個能克製自己身上怨氣的人,是在是太過危險,更何況這小子的進步一次比一次驚人。


    卸磨殺驢,汪敷的眼神越發凶狠,顯然是起了殺念。


    “主上,地宮中的情形我族之中無人知曉,不知道會不會還有什麽阻礙?”


    汪辛眼見情況不妙,急中生智,急忙道。


    “哼,”汪敷一聽此言有理,收斂了殺機:“把他抬上去,看好,若有危險,立刻就地斬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截教之火靈門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象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象馬並收藏截教之火靈門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