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許久。
兩人的思維才緩緩從一種極不真切的狀態中回到現實裏。
李戩看向莫淵,問:“會長,您開玩笑的吧?”
莫淵搖頭道:“我閑得慌,專門把你們叫來就為了開個玩笑嗎?在今天和你們交流之前,我連宗師,大宗師的特征是個什麽樣都不知道。”
李戩緩慢而又沉重的點著頭,道:“這麽說……您說的都是真的,您家中真有這樣一位長輩?……可您這段時間不是一直在雁峪關城裏嗎,怎麽和……那邊取得聯係的?”
他已經知道飛魚島的存在,其具體方位也從地圖上看過,距離他們現在所處位置那真是有數萬裏之遙啊!
莫淵道:“我和那邊有著特別的聯係手段。”
說到這裏,他決定再多透露了一點幹貨,道:“經家中長輩點評,明月觀想法突破到武道宗師就是極限,因為功法本身的不足,無法做到在觀想中永遠維持虛空明月界的存在,他是靠著自己的底蘊硬衝上去的,後來又回歸頭來彌補了功法的不足……”
說到這裏,莫淵便隨口點出了幾個有調整改動的地方。
李戩瞬間驚若天人,莫淵說的一切,也立刻都信了。
明月觀想法上限他知道,甚至武館中的嫡傳核心弟子都有了解,可知道並不意味著他們能夠做出改變。
就像觀看一幅名畫,什麽地方都好,都合意,可偏偏感覺到有那麽一點瑕疵在,覺得美中不足,能力淺的連這瑕疵出在何處也不知道,能力高的即便知道瑕疵在哪裏,可他同樣沒本事去對其進行一丁點的改動……即便是瑕疵,那也是名畫的瑕疵,一切改動都隻會讓其變得更糟,畫蛇添足。
李戩現在就處在這樣的水準,隱約能夠看到瑕疵的存在,但卻沒有那個能力進行任何一丁點的改動,但若這瑕疵真被抹掉,他也已具備了鑒賞發現的眼光。
可正因為信了,他的心情才更加狂亂。
哪怕他已是大武師,體魄已經極為強健,可這時依然忍不住有種心髒要從胸膛裏直接跳出來獨舞的衝動——身體完全承受不住它的跳動了。
至於會長的問題,“他老人家那種大宗師”是不是有什麽不妥當的地方?
啊喂,這麽變態的問題我怎麽可能知道,你就是把天下武者都犁一遍,你看看有幾個夠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
不過,他也明白會長問的不是自己,所以,很自然的也把目光投向北樵。
北樵現在的心情,很複雜。
他一直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持金過鬧市”的孩童,手中的寶物太吸引人,自己的能力太弱小,周圍明裏暗裏的惡意太多,所以他非常警惕、任何一個問他懷裏藏著什麽的家夥都會讓他以惡意去揣測對方的用心。
而現在,又有一個家夥來問了。
但人家的目的不是索要他懷裏的寶貝,因為人家根本看不上,人家看上的是別的東西。
聽完莫會長的講述,他就大致知道他到底想要問個啥。
一個暴發戶找上一個破落戶,對他說:“別緊張,我知道你祖上可能留了些寶貝給你們,不過,我不圖那些東西,你自己留著慢慢花吧,我是想要向你谘詢一下,這個錢太多……到底該怎麽花呢?哎,以前家裏沒錢,在這方麵實在沒經驗,聽說你們祖上闊過,我想在這方麵應該非常有經驗,分享分享唄。”
確實,對莫會長來說,莫會長已經有資格看不上“破落戶”家的任何遺產了,反而是那些經驗才是最寶貴的東西。
可對他這個“破落戶”來說,這些經驗真的是不值錢啊。
自己眼中一文不值的東西被對方當成了最想得到的寶貝,這種認識沒有讓他產生絲毫喜悅的情緒。
反而使他的心情越發複雜。
沉默了一會兒,他終於開口道:
“我大概猜到莫會長想從我這知道些什麽了,對於你家前輩的變化,你不用有任何的擔心,真的,他現在應該還處在適應期,所以身體方麵一時間還沒有跟上進度,但這要不了多少時間,他現在無時無刻都處在蛻變之中。
每個大宗師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存在誰比誰差的說法,最多可能是道路選擇的不同,有的可能體現在攻擊戰鬥方麵更強力一些,但在大宗師的領域裏這已不是衡量其到底走了多遠的決定因素。
你家前輩這種情況,和那些一步一個台階修煉上來的確實有所不同,但這卻不是弊端,而是優勢。”
“優勢?”莫淵輕聲道。
北樵點頭道:“因為這種大宗師又被稱作‘行道者’,而那些一步一個腳印修煉到這一步的,卻被稱作‘求道者’。”
“行道者?求道者?”莫淵輕聲念著,心裏反複琢磨,越是咀嚼,越感覺有味道。
北樵道:
“這也是練氣士傳出來的說法,修行者修煉武道,‘武’隻是途徑,是手段,‘道’才是根本,才是目標,所以,修煉武道,就是求道,不過,在大宗師前,武者連‘道’的門檻都沒有摸到,自然沒有資格稱作求道,隻有武道大宗師,才有資格自稱求道之人。
而‘行道者’的特殊之處在於,他們早在習武之前,就已經走在了求道的路上,為求心中大道,他們早已矢誌力行,並且卓有成效,隻要機緣一到,他們就可以直接跨過前麵那些武道境界,一步巔峰。”
李戩也是第一次聽說這種秘聞,讚歎道:“居然還有這種說法,那麽說,所有武者都是走在‘求道’這一條路上的。可既然行道者能夠一步登天,直接跨越重重武道天塹,那是不是也可以試著走這條路呢?”
北樵搖頭失笑,道:“哪有這種美事,有個說法叫做‘求道可學,行道無路’。修行入門,一步一個腳印,隻要能夠跨越重重境界,總是有徑可尋,可若想效法行道者,那就是癡人做夢,異想天開。”
兩人的思維才緩緩從一種極不真切的狀態中回到現實裏。
李戩看向莫淵,問:“會長,您開玩笑的吧?”
莫淵搖頭道:“我閑得慌,專門把你們叫來就為了開個玩笑嗎?在今天和你們交流之前,我連宗師,大宗師的特征是個什麽樣都不知道。”
李戩緩慢而又沉重的點著頭,道:“這麽說……您說的都是真的,您家中真有這樣一位長輩?……可您這段時間不是一直在雁峪關城裏嗎,怎麽和……那邊取得聯係的?”
他已經知道飛魚島的存在,其具體方位也從地圖上看過,距離他們現在所處位置那真是有數萬裏之遙啊!
莫淵道:“我和那邊有著特別的聯係手段。”
說到這裏,他決定再多透露了一點幹貨,道:“經家中長輩點評,明月觀想法突破到武道宗師就是極限,因為功法本身的不足,無法做到在觀想中永遠維持虛空明月界的存在,他是靠著自己的底蘊硬衝上去的,後來又回歸頭來彌補了功法的不足……”
說到這裏,莫淵便隨口點出了幾個有調整改動的地方。
李戩瞬間驚若天人,莫淵說的一切,也立刻都信了。
明月觀想法上限他知道,甚至武館中的嫡傳核心弟子都有了解,可知道並不意味著他們能夠做出改變。
就像觀看一幅名畫,什麽地方都好,都合意,可偏偏感覺到有那麽一點瑕疵在,覺得美中不足,能力淺的連這瑕疵出在何處也不知道,能力高的即便知道瑕疵在哪裏,可他同樣沒本事去對其進行一丁點的改動……即便是瑕疵,那也是名畫的瑕疵,一切改動都隻會讓其變得更糟,畫蛇添足。
李戩現在就處在這樣的水準,隱約能夠看到瑕疵的存在,但卻沒有那個能力進行任何一丁點的改動,但若這瑕疵真被抹掉,他也已具備了鑒賞發現的眼光。
可正因為信了,他的心情才更加狂亂。
哪怕他已是大武師,體魄已經極為強健,可這時依然忍不住有種心髒要從胸膛裏直接跳出來獨舞的衝動——身體完全承受不住它的跳動了。
至於會長的問題,“他老人家那種大宗師”是不是有什麽不妥當的地方?
啊喂,這麽變態的問題我怎麽可能知道,你就是把天下武者都犁一遍,你看看有幾個夠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
不過,他也明白會長問的不是自己,所以,很自然的也把目光投向北樵。
北樵現在的心情,很複雜。
他一直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持金過鬧市”的孩童,手中的寶物太吸引人,自己的能力太弱小,周圍明裏暗裏的惡意太多,所以他非常警惕、任何一個問他懷裏藏著什麽的家夥都會讓他以惡意去揣測對方的用心。
而現在,又有一個家夥來問了。
但人家的目的不是索要他懷裏的寶貝,因為人家根本看不上,人家看上的是別的東西。
聽完莫會長的講述,他就大致知道他到底想要問個啥。
一個暴發戶找上一個破落戶,對他說:“別緊張,我知道你祖上可能留了些寶貝給你們,不過,我不圖那些東西,你自己留著慢慢花吧,我是想要向你谘詢一下,這個錢太多……到底該怎麽花呢?哎,以前家裏沒錢,在這方麵實在沒經驗,聽說你們祖上闊過,我想在這方麵應該非常有經驗,分享分享唄。”
確實,對莫會長來說,莫會長已經有資格看不上“破落戶”家的任何遺產了,反而是那些經驗才是最寶貴的東西。
可對他這個“破落戶”來說,這些經驗真的是不值錢啊。
自己眼中一文不值的東西被對方當成了最想得到的寶貝,這種認識沒有讓他產生絲毫喜悅的情緒。
反而使他的心情越發複雜。
沉默了一會兒,他終於開口道:
“我大概猜到莫會長想從我這知道些什麽了,對於你家前輩的變化,你不用有任何的擔心,真的,他現在應該還處在適應期,所以身體方麵一時間還沒有跟上進度,但這要不了多少時間,他現在無時無刻都處在蛻變之中。
每個大宗師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存在誰比誰差的說法,最多可能是道路選擇的不同,有的可能體現在攻擊戰鬥方麵更強力一些,但在大宗師的領域裏這已不是衡量其到底走了多遠的決定因素。
你家前輩這種情況,和那些一步一個台階修煉上來的確實有所不同,但這卻不是弊端,而是優勢。”
“優勢?”莫淵輕聲道。
北樵點頭道:“因為這種大宗師又被稱作‘行道者’,而那些一步一個腳印修煉到這一步的,卻被稱作‘求道者’。”
“行道者?求道者?”莫淵輕聲念著,心裏反複琢磨,越是咀嚼,越感覺有味道。
北樵道:
“這也是練氣士傳出來的說法,修行者修煉武道,‘武’隻是途徑,是手段,‘道’才是根本,才是目標,所以,修煉武道,就是求道,不過,在大宗師前,武者連‘道’的門檻都沒有摸到,自然沒有資格稱作求道,隻有武道大宗師,才有資格自稱求道之人。
而‘行道者’的特殊之處在於,他們早在習武之前,就已經走在了求道的路上,為求心中大道,他們早已矢誌力行,並且卓有成效,隻要機緣一到,他們就可以直接跨過前麵那些武道境界,一步巔峰。”
李戩也是第一次聽說這種秘聞,讚歎道:“居然還有這種說法,那麽說,所有武者都是走在‘求道’這一條路上的。可既然行道者能夠一步登天,直接跨越重重武道天塹,那是不是也可以試著走這條路呢?”
北樵搖頭失笑,道:“哪有這種美事,有個說法叫做‘求道可學,行道無路’。修行入門,一步一個腳印,隻要能夠跨越重重境界,總是有徑可尋,可若想效法行道者,那就是癡人做夢,異想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