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沒多久,周航越就開始複習備考研究生入學考試了。


    看著他一天沒有書就活不下去的姿態,我想,這才是他的宿命。


    而我,堅持了兩年就堅持不下去了。


    紛繁複雜的生活,明爭暗鬥的世界,在哪裏都不會是一帆風順,隻要尚且有一息尚存,就一定要鬥爭到底。


    很難得的是,周航越在複習備考的間隙,跟我談起了他的家事。


    往上有兩個哥哥,都是因為沒錢放棄了繼續教育,到了他這裏,父母和哥哥硬撐著讓他上了大學。


    一家人五口人,四口人全部的積蓄全部都用在他一個人身上。才勉強讓他在大學中站穩了腳跟。


    “小浩,你知道嗎?其實我最討厭的就是讀書,就是上學。因為我一人拖得我們全家幾十年來翻不了身。”周航越說這話的時候,眼睛裏明晃晃的恨意。


    “可至少你現在算是本科學士學位已經平穩著陸了。如果不想上了,就算了。也別太執拗,畢竟考慮一下,你家的經濟實力。”


    “所以,我為了不讓他們的血汗錢白花,我就拚命的看書學習,無時不刻都在愧疚中生存,他們的期許太高,我的壓力太大。”


    “現在很多人都還在溫飽線上掙紮,談什麽教育和學曆,既然,你已經走出了原生家庭的禁錮,就多珍惜現在的生活。對於你來說,研究生考試和上學的費用也是蠻大的,如果真的抱著愧疚去考試、上學,那麽如果考試失利,你將會麵臨著烏江自刎的結局。畢竟你這麽要強。”說罷,我有點憐惜的看著周航越,這位和我同樣出身的小夥子。


    “這就是我最擔心的。我怕我承受不來,我怕我讓他們失望,我更怕我自己失敗,我不能失敗,我沒有退路。”說到後麵他越來越激動,竟有點語無倫次。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遞給他一杯水,試圖讓他平複一下自己的心情。


    “話又說回來,我不上研究生,那又怎麽辦?我什麽都沒有,又不善言辭,見著生人就緊張和結巴,找工作,又不好找。誰會要一個身無長物的人?自身沒什麽優勢,不考研等著回家種地吧。”


    我繼續打哈哈。“那整好,走,回家包一片山,我們隱居山林,從此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為混吃等死。”


    周航越知道我說這話的意思,活著哪有那麽容易。既然選擇了走出大山迎接新世界,就要做好自己一人仗劍走天涯的準備,不要在乎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一轉身,什麽就都有了。


    至於末尾用了混吃等死四個字,就是為了隱晦的提醒周航越,我們努力掙紮出原生家庭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所作為,自己實現人身自由、生活自由和財務自由。而不是麻木的為了吃飽而生存。為了生存而吃飽。這樣和關在籠子裏的家禽有什麽區別。


    我們生而為人,不枉為人。


    拚死拚活的從一個“讀書無用論”的氛圍中解脫出來,才逐漸明白,哪有什麽“讀書無用論”,既然無用何須有用。


    短視和寸見造成的影響會一代代延續下去,如果不跳出原生環境的怪圈,你就永遠不會明白,我們還可以更好為自己而活。


    當你隻吃過粗糧和野菜,你哪裏會知道培根和漢堡是什麽味道。


    這也就是讀書無用的根源。


    不得不說,不同教育環境下的產物,會衍生出不同的結局。


    經過複雜殘酷的環境考驗,你才能更加從容樂觀的生活下去。


    末了,盡管不情願,周航越還是背著他那沉重的書包,去複習備考,在他看來,除了複習備考,別無其他選擇。也許也隻有沉甸甸的書包才會讓他在深夜裏安然入睡。


    這世間最大的不安全感來自於愧疚,愧對自己父母,愧對自己家人。愧對曾經給予自己幫助的人。我們總是在懺悔,然後自責,自己為什麽不多努力一點,其實,努力二字從來都不是對勝利者的褒獎,而是對失敗者的慰藉。


    成功與否,不在努力,而在心態。一心隻為登上峰頂的人,就不會在乎自己腳下的路有多崎嶇。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與君共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時間還早,我們還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溥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溥楓並收藏時間還早,我們還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