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牧肯定的道:“蓬兄請直說無礙,隻要老跋醒過來,天大的事我們也可想辦法。”
越克蓬沉吟片晌,道:“你們聽說過伏難陀此人否?”
徐子陵道:“是否煽動拜紫亭立國的‘天竺狂僧’伏難陀?”
越克蓬雙目殺機大盛,狠狠道:“正是此人,七年前此人到吐魯番傳教,舌戰摩尼教和景教兩教教主,辯才無礙,法理精深,深得各國君主讚許,並成立天竺教。那時他並不叫伏難陀,整個臉麵給毛蓬蓬的胡子掩蓋,自稱苦僧。那時誰都以為他是法行高深的聖僧,被他騙得貼貼服服,豈知……唉!”
沈牧道:“蓬兄是否被騙者之一?”
越克蓬道:“那時我年紀尚少,父母是景教徒,所以沒有被騙。可是各國王族無不奉他如神明,在他巧立名目下獻金獻寶,又著子女隨他修法,直到摩尼教和景教兩教教主忽然暴斃,才有人懷疑是他下的毒手,但已遲了一步,被他挾帶大批財寶逃個無影無蹤,更發覺大批有姿色女信徒被他借修法殺害。此事惹起軒然大波,先王更因曾把他竭誠推介而被眾人責難,憂憤而死,此仇此恨,我們車師國的人絕不會忘記。”
徐子陵道:“吐魯番有多少國?”
越克蓬答道:“共有八國,最強大的是我們車師前國,其他就是車師後國和山北六國。兩年前,我們有人到龍泉作買賣,湊巧碰上伏難陀,他雖剃掉胡須,仍給一眼辨認了出來。”
沈牧恍然道:“你們今趟是借送禮為名,其實卻是去找伏難陀算賬。照我看拜紫亭亦不會是什麽好人,十有八九與伏難陀狼狽為殲,騙你們的財富作開國之用。”
徐子陵道:“這種淫僧人人得而誅之,何況是蓬兄的事,我們絕不會袖手旁觀。”
越克蓬苦笑道:“問題是我們能否過得第一關,就是把賀禮送抵龍泉。因為契丹惡名最著的馬賊頭子呼延金得到契丹勢力最強的阿保甲全力支持,誓要截劫我們送往龍泉的賀禮。”
沈牧道:“蓬兄繞道不經契丹,不是可把問題解決嗎?”
越克蓬歎道:“不經契丹,就要經室韋,聽說室韋人因反對拜紫亭而和契丹人結盟。南室韋的深末桓,據傳比呼延金更難應付。”
沈牧喜道:“那就不如繞室韋把深末桓引出賊巢,因為我們正要找他。”
客專皺眉道:“我們不識那邊的路。”
徐子陵不願因一已之私,影響別人的計劃,忙道:“沒問題,你們依照既定的路線走吧!”
越克蓬不好意思道:“小弟尚未請教兩位因何事到草原來?”
沈牧頭痛的道:“本來隻是要取回八萬張被某方劫去的羊皮,可是事情的發展卻錯綜複雜,蓬兄忽然問來,才真有點不知從何說起的困難。”
越克蓬咋舌道:“八萬張羊皮,可非一個小數目,又是誰?”
沈牧道:“正是由拜紫亭作中間人,向回紇人買的。”
客專一震朝越克蓬瞧去,欲語還休。後者微一點頭,道:“同樣的事曾在我們身上發生過,約三年許前,我們向拜紫亭買過百車著名的響水稻,途中被人夜裏劫走!有幾個人僥幸逃生,其他慘遭殺害。一直以來我們隻以為遇上馬賊,沒有懷疑到拜紫亭,看來並非如想象般簡單。”
兩人聽得麵麵相覷,沈牧咬牙切齒道:“我們也沒懷疑過他,哼!若給我拿到證據,我要他的立國大典變成亡國喪禮。”
越克蓬和客專隻以為他說的是氣話,怎猜得到他與突利關係密切,確有傾覆粟末靺鞨的力量。
越克蓬探出頭來,露出誓達目標的堅定神情,道:“由今晚開始,我們就是並肩作戰的兄弟,同生同死絕不離棄。”
沈牧伸手和他緊握,道:“無論如何困難,我們定會為貴國向伏難陀討回公道。”
徐子陵緊隨沈牧搭在兩人握扣的手上,道:“大草原上,是絕不容騙人的婬僧橫行的。”
客專也加入這握手為誓的行列,四人均感壯懷激烈。
遠方狼嗥聲傳來,提醒他們表麵看似寧靜和平的美麗大草原,實是危機暗伏,前路艱難。
兩人回到帳幕,跋鋒寒仍處於深眠的臥禪狀態。
沈牧為他把脈後,喜道:“天竺雖產說法的婬僧、亦出產貨真價實的換日大法。老跋隻餘兩道主脈未接上,真令人難以相信。”
徐子陵欣悅道:“這兩天將是關鍵時刻,我們絕不容老跋受到任何外來的傷害。”
沈牧道:“明天我們進入契丹的勢力範圍,更是不容有失。所以現在必須好好睡一覺。唉!我們多少晚沒睡啦?”
徐子陵吹熄羊角風燈,道:“照你看,狼盜會否是拜紫亭的人,甚至那個段緒或叫什麽管平的,亦是為他斂財的走狗?”
沈牧呼出一口氣道:“若你料個正著,那大明尊教該與拜紫亭一個鼻孔出氣。他娘的!我們就到龍泉鬧他個天翻地覆,教拜紫亭和那淫僧以後沒好日子過。”
徐子陵苦笑道:“你好像忘掉另一個頭痛的問題,娘的國家高麗正全力為拜紫亭撐腰,我們這麽插手破壞,跟師姨的仇怨會愈結愈深。”
沈牧想起在山海關芳蹤乍現、旋又斂跡的美人兒小師姨傅君嬙,捧頭歎道:“我們隻能見步行步,唉!睡醒再說吧!”
前方戰士一聲怒喝,車隊應聲止步,挨坐在騾車內的沈牧和徐子陵你眼望我眼,均知發生了不尋常的事。
今早天剛亮起程,到現在隻趕得個把時辰的路,若非遇上特別的事,不該停下來。他們不敢下車看個究竟,怕攔路的是墩欲穀—方的人。跋鋒寒行功正在最關鍵的階段,任何驚擾可能令他難競全功,所以兩人份外小心。
不片刻越克蓬來到車尾,沈牧揭開蓬布,問道:“什麽事?”
越克蓬臉色凝重的道:“前方以三根長木杆分別掛著三個剛斬下來的血淋淋的狼頭,那是契丹呼延金威懾大草原的標記‘血狼印’,見狼頭者若不立刻把所有財貨留在狼杆旁,他們會把對方殺得一個不留。”
沈牧皺眉道:“通常他們會在何時下手?”
越克蓬道:“很難說。有時他們會立即動手,又或待你擔驚受怕多天後,忽然殺來。”
徐子陵道:“蓬兄有何打算?”
越克蓬道:“想不到甫進燕原,就給呼延金綴上,現有隻好提高警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沈牧和徐子陵均心叫不妙,在草原上無險可守,又要照顧跋鋒寒和大批賀禮,隻要對方來個千來人,四方八麵的攻來,他們該怎辦才好?
沈牧把心一橫,道:“我們到外麵去駕禦騾車,發現時好方便反擊。”
車隊繼續上路,沈牧和徐子陵以三匹寶貝馬兒換掉騾子,坐到馬車禦者的位置,駕車隨隊前進,經過三個高掛杆上猙獰可怖又可憐的狼頭,以兩人膽色仍有怵目驚心的不安感覺。
徐子陵取了送予跋鋒寒的亡月弓,作好戰鬥的準備。
燕原仍是那麽嫩綠迷人,但車隊的氣氛已變成另一個樣子,這批從車師不遠千裏到龍泉複仇的死士,人在高度戒備的狀態下,再無先前輕鬆寫意的神氣。
燕河出現前方,蜿蜒而去,越克蓬命令車隊靠河而行,減去敵人從北方攻來的可能性。漫漫原野,除野生動物外,不見人蹤。
這並不能稍安眾人之心,契丹的呼延金,室韋的深末桓和高麗的韓朝安,分別為大草原上惡名最著的三股馬賊,向以來去如風、神出鬼沒令人聞之喪膽,誰都不曉得他們會在何時何地突然出現。
沈牧苦笑道:“想我兩兄弟會有這麽一天,竟像待屠的羔羊般提心吊膽的在等候大限的來臨。若可跟呼延金來場單打獨鬥,小弟折壽十年也心甘情願。”
徐子陵遙望前方,沉聲道:“我們隻能見步行步,這會是赫連堡後最艱難的—場硬仗,若真個抵擋不住,隻有放棄財物,奪路逃走,待老跋醒來再找呼延金算賬。”
經過無驚無險、但每人內心都是波濤洶湧的兩個時辰後,車隊再次停下。
領先的越克蓬策騎奔到踞坐馬車上的兩人旁,道:“前方有密林阻道,我們是該提早紮營,還是趁尚有兩時辰的陽光繼續趕路?”
前方一片密林沿河生長,地勢開始起伏不平,在這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情況下,越克蓬對這片敵人能藏身的密林望而生畏,是可以理解的。
沈牧斷然道:“敵人遲早要來,且早來好過遲來,若我是呼延金,必不會在今晚我們背河可倚、嚴陣以待的時候來襲。而我們則要枕戈待旦,沒覺好睡硬提一晚,到明早仍要麵對現時進退兩難的困境。”
越克蓬道:“說得有道理,我們索性避開這個林區,連夜通過丘陵地帶,說不定可把敵人擺脫。”
徐子陵搖頭道:“呼延金應在密林內。”
越克蓬一呆道:“徐兄怎能這麽肯定。”
沈牧不想費舌解釋徐子陵有過人的靈覺,道:“因為那是最佳伏擊我們的地方,深悉此區的呼延金當然不會錯過。”
越克蓬豪氣忽起,哈哈笑道:“來就來吧!我要教呼延金曉得,我們車師人絕非好欺負的。”
策馬沿隊而馳,以車師話下達命令,激勵手下士卒,當他回到隊首,車隊偏離燕河,繞道往前。
沈牧向徐子陵道:“蓬兄確是個人才,心地又好,我們怎都要設法保住他的命。”
徐子陵歎道:“你保住他的命亦沒用,假若人貨兩失,他怎樣回去向國王交待,還不如殉職戰死得光光榮榮。”
沈牧皺眉道:“有什麽兩全其美之法,既可保住人,可不用損失財物?”
徐子陵苦笑道:“希望來的隻有數百人,我們就先來一個反撲,斬下呼延金的狗頭。”
太陽降至西邊地平上,鋪紅綴綠的大草原蒙上一層淡紅的霞彩,和風吹拂,像一幅刺繡風景的帛卷,內中卻是危機四伏。
一片無涯無際的寂靜彌漫眼前廣闊的天地,左方綠林連天,前路丘陵波紋般起伏延長,零星的樹木點綴其間。
兩人苦思不得善法時,蹄聲驟起,左方密林中衝出數之不盡、頭紮黑巾、身披戰甲的契丹馬賊,漫山遍野地從半裏外殺來,喊殺震天。幸而這邊廂早有準備,立即結車為環形陣,戰士躲在車後,彎弓搭箭,護著另一邊的駱駝。
忽然前方亦殺聲喧天,一隊馬賊從丘陵後現身,分作兩股,一股直攻隊頭,另一股繞擊右側,眾人立陷三麵受敵的劣局。
沈牧倒抽一口涼氣道:“他們最少有三千人。”
這一仗如何能打?
即使沈牧和徐子陵能殺出重圍,跋鋒寒、越克蓬所有人都要完蛋。
看敵人驚天動地的駭人攻勢,越克蓬等人人臉上血色褪盡,他們麵對的再不隻是一股凶殘的馬賊,而是可傾國滅族的大軍。憑他們區區百數人的勢力,隻能是螳臂擋車。
契丹馬賊不住迫近。
沈牧忽然大喝道:“蓬兄!立即撤退,龍泉再見。”
一鞭擊出,三匹馬吃痛衝出車陣,斜斜衝往敵人兵力最薄弱的東北角去,正是從密林和丘陵衝來的敵人中間位置。
當連徐子陵亦像越克蓬般以為沈牧不講義氣、自行落荒逃走時,沈牧大喝道:“陵少!五彩石!”
徐子陵醒悟過來,騰身而起翻上車頂,叫道:“你去把貨物扔掉!”
沈牧道:“來不及啦!”兩手各抓起一筒箭,背在背上,朝前撲去,落在帶頭拉車的千裏夢上,一手張弓另一手取箭,帶著赤炎火影的神箭猶如連珠般朝兩邊的敵人射去。
帶著赤炎火影的神箭把天空都籠罩住了,殺得敵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節節敗退。
半個月後,三人來到位於鬆花江南岸花林集,江麵寬闊平靜,集區丘陵起伏,像統萬那種形式的土屋零散廣布數十裏的範圍,營帳處處可見,土屋灰黃,以靠近江流處最為密集,形成花林集的唯一大街。
江麵浮著十多個木筏,漁人撒網捕魚。
岸上人馬往來,熱鬧處不比燕原集遜色。三人進入市集的範圍,由於他們趕著四十多匹有鞍的戰馬,惹得各族人側目談論,更何況沈牧和徐子陵是罕見的漢人衣著。
沈牧歎道:“確是個別有景致的地方,待會兒要找什麽鮮美的魚兒來吃呢?”
跋鋒寒欣然道:“鰱、鯽、鯉、青鱗等任君選來,小弟隻嗜青鱗,肉質鮮美至極,故定要重溫舊夢。”
徐子陵對飲食一向隨便,關心的是別的事,問道:“我們帶這麽多匹馬兒,行動不便,是否可立刻賣掉?”
前方大批牛羊,由十多個牧人趕往集東的墟市,塞擋道路,迫得他們隻能尾隨緩行。
跋鋒寒苦笑道:“坦白說,小弟從未做過這類買賣,隻是想當然地以為在墟市賤價出售,該可輕易脫手。”
沈牧興致勃勃地道:“我們之所以幹此買賣,為的是要張揚其事,索性以一錢碎金賣一匹,包保可立即轟動整個花林集。”
又問道:“做衣服的在什麽地方?”
跋鋒寒道:“到大街後,你要鐵鋪有鐵鋪,做衣店有做衣店,隻是沒有住的地方,來這裏的人全都自備營帳。”一拍馬頭,避過牛群,轉入主街。
左右兩旁各有幾排不規整的房子,果然是供人購物的各式店鋪,非常熱鬧,似是隻要肯打開門口,生意就擁進門來。
大街寬敞開揚,本是嫩綠的草地在馬蹄車輪的摧殘下變成黃土,馬蹄踢起灰塵,整條街黃蒙蒙的如霧如煙。
在這可容三十匹馬並行,勉強算是大街的兩旁榆樹處處,傘子般遮日成蔭,土鋪外均搭有木棚,棚內放置桌椅,累了的人可坐在其內歇息,馬兒則綁在棚外的木攔幹處。
沈牧和徐子陵大感新鮮,瞧得目不暇給,在旁棚忽然衝出十多個長發披肩的武裝室韋大漢,臉色不善的截著去路。
三人為之愕然,難道敵人消息靈通至此,竟懂得在這裏恭候他們。
其中一漢以突厥語戟指喝道:“看你這兩個盜馬賊逃到哪裏去?”
十多人同時掣出馬刀,動作整齊劃一,絕非烏合之眾。
街上行人對這類街頭爭鬥早司空見慣,隻避開少許,聚在遠處指指點點的瞧熱鬧。
沈牧和徐子陵感到說話的室韋漢很麵熟,一時又記不起曾在哪裏見過他,隱覺眾漢攔路之舉別有內情。
跋鋒寒還以為對方是為契丹人出頭,心中奇怪,朗笑道:“這批馬是呼延金的,何時才輪到你們室韋人替他出頭,若再不滾開,休怪我跋鋒寒劍下無情。”
沈牧猝地記起說話的室韋漢,正是在遇上頡利前劈他一刀者,當時雙方言語不通,到現在仍不知為怎麽一回事。因沒有放在心上,所以幾乎忘掉了。
一陣嬌笑從左方棚內傳出,以突厥話道:“名震草原的跋鋒寒,竟和兩個盜馬的漢人混在一起,不怕有愧嗎?”
越克蓬沉吟片晌,道:“你們聽說過伏難陀此人否?”
徐子陵道:“是否煽動拜紫亭立國的‘天竺狂僧’伏難陀?”
越克蓬雙目殺機大盛,狠狠道:“正是此人,七年前此人到吐魯番傳教,舌戰摩尼教和景教兩教教主,辯才無礙,法理精深,深得各國君主讚許,並成立天竺教。那時他並不叫伏難陀,整個臉麵給毛蓬蓬的胡子掩蓋,自稱苦僧。那時誰都以為他是法行高深的聖僧,被他騙得貼貼服服,豈知……唉!”
沈牧道:“蓬兄是否被騙者之一?”
越克蓬道:“那時我年紀尚少,父母是景教徒,所以沒有被騙。可是各國王族無不奉他如神明,在他巧立名目下獻金獻寶,又著子女隨他修法,直到摩尼教和景教兩教教主忽然暴斃,才有人懷疑是他下的毒手,但已遲了一步,被他挾帶大批財寶逃個無影無蹤,更發覺大批有姿色女信徒被他借修法殺害。此事惹起軒然大波,先王更因曾把他竭誠推介而被眾人責難,憂憤而死,此仇此恨,我們車師國的人絕不會忘記。”
徐子陵道:“吐魯番有多少國?”
越克蓬答道:“共有八國,最強大的是我們車師前國,其他就是車師後國和山北六國。兩年前,我們有人到龍泉作買賣,湊巧碰上伏難陀,他雖剃掉胡須,仍給一眼辨認了出來。”
沈牧恍然道:“你們今趟是借送禮為名,其實卻是去找伏難陀算賬。照我看拜紫亭亦不會是什麽好人,十有八九與伏難陀狼狽為殲,騙你們的財富作開國之用。”
徐子陵道:“這種淫僧人人得而誅之,何況是蓬兄的事,我們絕不會袖手旁觀。”
越克蓬苦笑道:“問題是我們能否過得第一關,就是把賀禮送抵龍泉。因為契丹惡名最著的馬賊頭子呼延金得到契丹勢力最強的阿保甲全力支持,誓要截劫我們送往龍泉的賀禮。”
沈牧道:“蓬兄繞道不經契丹,不是可把問題解決嗎?”
越克蓬歎道:“不經契丹,就要經室韋,聽說室韋人因反對拜紫亭而和契丹人結盟。南室韋的深末桓,據傳比呼延金更難應付。”
沈牧喜道:“那就不如繞室韋把深末桓引出賊巢,因為我們正要找他。”
客專皺眉道:“我們不識那邊的路。”
徐子陵不願因一已之私,影響別人的計劃,忙道:“沒問題,你們依照既定的路線走吧!”
越克蓬不好意思道:“小弟尚未請教兩位因何事到草原來?”
沈牧頭痛的道:“本來隻是要取回八萬張被某方劫去的羊皮,可是事情的發展卻錯綜複雜,蓬兄忽然問來,才真有點不知從何說起的困難。”
越克蓬咋舌道:“八萬張羊皮,可非一個小數目,又是誰?”
沈牧道:“正是由拜紫亭作中間人,向回紇人買的。”
客專一震朝越克蓬瞧去,欲語還休。後者微一點頭,道:“同樣的事曾在我們身上發生過,約三年許前,我們向拜紫亭買過百車著名的響水稻,途中被人夜裏劫走!有幾個人僥幸逃生,其他慘遭殺害。一直以來我們隻以為遇上馬賊,沒有懷疑到拜紫亭,看來並非如想象般簡單。”
兩人聽得麵麵相覷,沈牧咬牙切齒道:“我們也沒懷疑過他,哼!若給我拿到證據,我要他的立國大典變成亡國喪禮。”
越克蓬和客專隻以為他說的是氣話,怎猜得到他與突利關係密切,確有傾覆粟末靺鞨的力量。
越克蓬探出頭來,露出誓達目標的堅定神情,道:“由今晚開始,我們就是並肩作戰的兄弟,同生同死絕不離棄。”
沈牧伸手和他緊握,道:“無論如何困難,我們定會為貴國向伏難陀討回公道。”
徐子陵緊隨沈牧搭在兩人握扣的手上,道:“大草原上,是絕不容騙人的婬僧橫行的。”
客專也加入這握手為誓的行列,四人均感壯懷激烈。
遠方狼嗥聲傳來,提醒他們表麵看似寧靜和平的美麗大草原,實是危機暗伏,前路艱難。
兩人回到帳幕,跋鋒寒仍處於深眠的臥禪狀態。
沈牧為他把脈後,喜道:“天竺雖產說法的婬僧、亦出產貨真價實的換日大法。老跋隻餘兩道主脈未接上,真令人難以相信。”
徐子陵欣悅道:“這兩天將是關鍵時刻,我們絕不容老跋受到任何外來的傷害。”
沈牧道:“明天我們進入契丹的勢力範圍,更是不容有失。所以現在必須好好睡一覺。唉!我們多少晚沒睡啦?”
徐子陵吹熄羊角風燈,道:“照你看,狼盜會否是拜紫亭的人,甚至那個段緒或叫什麽管平的,亦是為他斂財的走狗?”
沈牧呼出一口氣道:“若你料個正著,那大明尊教該與拜紫亭一個鼻孔出氣。他娘的!我們就到龍泉鬧他個天翻地覆,教拜紫亭和那淫僧以後沒好日子過。”
徐子陵苦笑道:“你好像忘掉另一個頭痛的問題,娘的國家高麗正全力為拜紫亭撐腰,我們這麽插手破壞,跟師姨的仇怨會愈結愈深。”
沈牧想起在山海關芳蹤乍現、旋又斂跡的美人兒小師姨傅君嬙,捧頭歎道:“我們隻能見步行步,唉!睡醒再說吧!”
前方戰士一聲怒喝,車隊應聲止步,挨坐在騾車內的沈牧和徐子陵你眼望我眼,均知發生了不尋常的事。
今早天剛亮起程,到現在隻趕得個把時辰的路,若非遇上特別的事,不該停下來。他們不敢下車看個究竟,怕攔路的是墩欲穀—方的人。跋鋒寒行功正在最關鍵的階段,任何驚擾可能令他難競全功,所以兩人份外小心。
不片刻越克蓬來到車尾,沈牧揭開蓬布,問道:“什麽事?”
越克蓬臉色凝重的道:“前方以三根長木杆分別掛著三個剛斬下來的血淋淋的狼頭,那是契丹呼延金威懾大草原的標記‘血狼印’,見狼頭者若不立刻把所有財貨留在狼杆旁,他們會把對方殺得一個不留。”
沈牧皺眉道:“通常他們會在何時下手?”
越克蓬道:“很難說。有時他們會立即動手,又或待你擔驚受怕多天後,忽然殺來。”
徐子陵道:“蓬兄有何打算?”
越克蓬道:“想不到甫進燕原,就給呼延金綴上,現有隻好提高警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沈牧和徐子陵均心叫不妙,在草原上無險可守,又要照顧跋鋒寒和大批賀禮,隻要對方來個千來人,四方八麵的攻來,他們該怎辦才好?
沈牧把心一橫,道:“我們到外麵去駕禦騾車,發現時好方便反擊。”
車隊繼續上路,沈牧和徐子陵以三匹寶貝馬兒換掉騾子,坐到馬車禦者的位置,駕車隨隊前進,經過三個高掛杆上猙獰可怖又可憐的狼頭,以兩人膽色仍有怵目驚心的不安感覺。
徐子陵取了送予跋鋒寒的亡月弓,作好戰鬥的準備。
燕原仍是那麽嫩綠迷人,但車隊的氣氛已變成另一個樣子,這批從車師不遠千裏到龍泉複仇的死士,人在高度戒備的狀態下,再無先前輕鬆寫意的神氣。
燕河出現前方,蜿蜒而去,越克蓬命令車隊靠河而行,減去敵人從北方攻來的可能性。漫漫原野,除野生動物外,不見人蹤。
這並不能稍安眾人之心,契丹的呼延金,室韋的深末桓和高麗的韓朝安,分別為大草原上惡名最著的三股馬賊,向以來去如風、神出鬼沒令人聞之喪膽,誰都不曉得他們會在何時何地突然出現。
沈牧苦笑道:“想我兩兄弟會有這麽一天,竟像待屠的羔羊般提心吊膽的在等候大限的來臨。若可跟呼延金來場單打獨鬥,小弟折壽十年也心甘情願。”
徐子陵遙望前方,沉聲道:“我們隻能見步行步,這會是赫連堡後最艱難的—場硬仗,若真個抵擋不住,隻有放棄財物,奪路逃走,待老跋醒來再找呼延金算賬。”
經過無驚無險、但每人內心都是波濤洶湧的兩個時辰後,車隊再次停下。
領先的越克蓬策騎奔到踞坐馬車上的兩人旁,道:“前方有密林阻道,我們是該提早紮營,還是趁尚有兩時辰的陽光繼續趕路?”
前方一片密林沿河生長,地勢開始起伏不平,在這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情況下,越克蓬對這片敵人能藏身的密林望而生畏,是可以理解的。
沈牧斷然道:“敵人遲早要來,且早來好過遲來,若我是呼延金,必不會在今晚我們背河可倚、嚴陣以待的時候來襲。而我們則要枕戈待旦,沒覺好睡硬提一晚,到明早仍要麵對現時進退兩難的困境。”
越克蓬道:“說得有道理,我們索性避開這個林區,連夜通過丘陵地帶,說不定可把敵人擺脫。”
徐子陵搖頭道:“呼延金應在密林內。”
越克蓬一呆道:“徐兄怎能這麽肯定。”
沈牧不想費舌解釋徐子陵有過人的靈覺,道:“因為那是最佳伏擊我們的地方,深悉此區的呼延金當然不會錯過。”
越克蓬豪氣忽起,哈哈笑道:“來就來吧!我要教呼延金曉得,我們車師人絕非好欺負的。”
策馬沿隊而馳,以車師話下達命令,激勵手下士卒,當他回到隊首,車隊偏離燕河,繞道往前。
沈牧向徐子陵道:“蓬兄確是個人才,心地又好,我們怎都要設法保住他的命。”
徐子陵歎道:“你保住他的命亦沒用,假若人貨兩失,他怎樣回去向國王交待,還不如殉職戰死得光光榮榮。”
沈牧皺眉道:“有什麽兩全其美之法,既可保住人,可不用損失財物?”
徐子陵苦笑道:“希望來的隻有數百人,我們就先來一個反撲,斬下呼延金的狗頭。”
太陽降至西邊地平上,鋪紅綴綠的大草原蒙上一層淡紅的霞彩,和風吹拂,像一幅刺繡風景的帛卷,內中卻是危機四伏。
一片無涯無際的寂靜彌漫眼前廣闊的天地,左方綠林連天,前路丘陵波紋般起伏延長,零星的樹木點綴其間。
兩人苦思不得善法時,蹄聲驟起,左方密林中衝出數之不盡、頭紮黑巾、身披戰甲的契丹馬賊,漫山遍野地從半裏外殺來,喊殺震天。幸而這邊廂早有準備,立即結車為環形陣,戰士躲在車後,彎弓搭箭,護著另一邊的駱駝。
忽然前方亦殺聲喧天,一隊馬賊從丘陵後現身,分作兩股,一股直攻隊頭,另一股繞擊右側,眾人立陷三麵受敵的劣局。
沈牧倒抽一口涼氣道:“他們最少有三千人。”
這一仗如何能打?
即使沈牧和徐子陵能殺出重圍,跋鋒寒、越克蓬所有人都要完蛋。
看敵人驚天動地的駭人攻勢,越克蓬等人人臉上血色褪盡,他們麵對的再不隻是一股凶殘的馬賊,而是可傾國滅族的大軍。憑他們區區百數人的勢力,隻能是螳臂擋車。
契丹馬賊不住迫近。
沈牧忽然大喝道:“蓬兄!立即撤退,龍泉再見。”
一鞭擊出,三匹馬吃痛衝出車陣,斜斜衝往敵人兵力最薄弱的東北角去,正是從密林和丘陵衝來的敵人中間位置。
當連徐子陵亦像越克蓬般以為沈牧不講義氣、自行落荒逃走時,沈牧大喝道:“陵少!五彩石!”
徐子陵醒悟過來,騰身而起翻上車頂,叫道:“你去把貨物扔掉!”
沈牧道:“來不及啦!”兩手各抓起一筒箭,背在背上,朝前撲去,落在帶頭拉車的千裏夢上,一手張弓另一手取箭,帶著赤炎火影的神箭猶如連珠般朝兩邊的敵人射去。
帶著赤炎火影的神箭把天空都籠罩住了,殺得敵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節節敗退。
半個月後,三人來到位於鬆花江南岸花林集,江麵寬闊平靜,集區丘陵起伏,像統萬那種形式的土屋零散廣布數十裏的範圍,營帳處處可見,土屋灰黃,以靠近江流處最為密集,形成花林集的唯一大街。
江麵浮著十多個木筏,漁人撒網捕魚。
岸上人馬往來,熱鬧處不比燕原集遜色。三人進入市集的範圍,由於他們趕著四十多匹有鞍的戰馬,惹得各族人側目談論,更何況沈牧和徐子陵是罕見的漢人衣著。
沈牧歎道:“確是個別有景致的地方,待會兒要找什麽鮮美的魚兒來吃呢?”
跋鋒寒欣然道:“鰱、鯽、鯉、青鱗等任君選來,小弟隻嗜青鱗,肉質鮮美至極,故定要重溫舊夢。”
徐子陵對飲食一向隨便,關心的是別的事,問道:“我們帶這麽多匹馬兒,行動不便,是否可立刻賣掉?”
前方大批牛羊,由十多個牧人趕往集東的墟市,塞擋道路,迫得他們隻能尾隨緩行。
跋鋒寒苦笑道:“坦白說,小弟從未做過這類買賣,隻是想當然地以為在墟市賤價出售,該可輕易脫手。”
沈牧興致勃勃地道:“我們之所以幹此買賣,為的是要張揚其事,索性以一錢碎金賣一匹,包保可立即轟動整個花林集。”
又問道:“做衣服的在什麽地方?”
跋鋒寒道:“到大街後,你要鐵鋪有鐵鋪,做衣店有做衣店,隻是沒有住的地方,來這裏的人全都自備營帳。”一拍馬頭,避過牛群,轉入主街。
左右兩旁各有幾排不規整的房子,果然是供人購物的各式店鋪,非常熱鬧,似是隻要肯打開門口,生意就擁進門來。
大街寬敞開揚,本是嫩綠的草地在馬蹄車輪的摧殘下變成黃土,馬蹄踢起灰塵,整條街黃蒙蒙的如霧如煙。
在這可容三十匹馬並行,勉強算是大街的兩旁榆樹處處,傘子般遮日成蔭,土鋪外均搭有木棚,棚內放置桌椅,累了的人可坐在其內歇息,馬兒則綁在棚外的木攔幹處。
沈牧和徐子陵大感新鮮,瞧得目不暇給,在旁棚忽然衝出十多個長發披肩的武裝室韋大漢,臉色不善的截著去路。
三人為之愕然,難道敵人消息靈通至此,竟懂得在這裏恭候他們。
其中一漢以突厥語戟指喝道:“看你這兩個盜馬賊逃到哪裏去?”
十多人同時掣出馬刀,動作整齊劃一,絕非烏合之眾。
街上行人對這類街頭爭鬥早司空見慣,隻避開少許,聚在遠處指指點點的瞧熱鬧。
沈牧和徐子陵感到說話的室韋漢很麵熟,一時又記不起曾在哪裏見過他,隱覺眾漢攔路之舉別有內情。
跋鋒寒還以為對方是為契丹人出頭,心中奇怪,朗笑道:“這批馬是呼延金的,何時才輪到你們室韋人替他出頭,若再不滾開,休怪我跋鋒寒劍下無情。”
沈牧猝地記起說話的室韋漢,正是在遇上頡利前劈他一刀者,當時雙方言語不通,到現在仍不知為怎麽一回事。因沒有放在心上,所以幾乎忘掉了。
一陣嬌笑從左方棚內傳出,以突厥話道:“名震草原的跋鋒寒,竟和兩個盜馬的漢人混在一起,不怕有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