箐笙理了理思緒,準備開口。同時,門外兩個影子正迅速返回中。
“其二……”灰白大狗再次一撲,從身後跳到箐笙桌案上,在她的書卷上踩了一腳,大尾巴掃到她臉上,蹬腿跳出窗外。
嚇得箐笙刹那提高聲調:“二!”
無舟緊隨其後,順著大狗的路線也飛出窗去。
“嗯?”老先生不明所以的睜開眼。
後麵幾個弟子目瞪口呆。剛才的一幕再次上演。
箐笙驚魂未定的盯著窗外,搞什麽!神出鬼沒一次,還來第二次!還好她這次沒有尖叫。但心中不悅,哪裏來的雜毛狗,竟然敢來書齋搗亂。
“其二怎麽?”老先生眯起眼睛,努力對焦。
箐笙回過神,壓下心中的情緒,回到課題上:“其二,弟子認為修道界的發展不是促進凡間的進步,反而是抑製凡人的發展。”
此言一出,多數弟子都露出驚訝神情。
“怎麽講?”
“正如弟子先前所說。我以為凡人的進步是緩慢的,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其原因。直到後來我才想到一種可能。雖然凡人的先祖放棄了修行,但這並不能抵擋修道對後人的誘惑。隨著修道界的愈加強大,掙紮在生老病死中的凡人,更是對其極度羨慕。”
“皇族會考慮如何與修道大宗攀上關係,延長壽命鞏固國力。人類願意用平凡的一生下注,賭一次雞犬升天的幻想。改變命運的捷徑就在眼前。相較之下,專注於農耕技術、發展手工業,實業振興的道路,就顯得十分笨拙了。”
箐笙不由得想起自己世界的曆史:“若是這個世界沒有修道者。凡人也不再搖擺不定。那他們的發展速度就不該是現在這樣。”
想必老先生也是第一次聽見這樣的言論,他搖頭:“非也,隻有通過修道才可解天理,知大運,從而引領生靈趨吉避凶。若沒有修道者,隻靠那些一竅不通的凡人,對這世界就像瞎子摸象一般,永遠解不出真理。”
“修道者通過靈氣與天地溝通,來了解這個世界。這種方式的確特別。但人類的智慧是沒有上限的,如果沒有修道者,我敢肯定,他們一定會發展出別的方式來解析世界。”
她的世界沒有修行者,但有物理學家,有科學。科技幫助人們來了解真理。但是工業革命到來之前,又有多少人能預料到,平凡的人類竟能發展到如此地步呢。
但很顯然,老先生隻認為這是箐笙的臆想:“你說的這些,沒有根據。”
“當然有根據。”
中國從第一個朝代的建立,到英國工業革命,僅僅不到四千年。相較之下,這裏一萬五千年的發展,仍舊處於封建帝製之下,生產落後,實在是慢上許多了。但是這些,她怎麽可能說出來呢。
箐笙說:“縱觀凡人曆史。百族奪天時代後,凡人自寫了第一部史書《書》。根據《書》的記載,當時的凡人主要使用的工具仍是以石器、骨角器為主,如石頭鏟、石磨盤。不到五百年時間,陶器、青銅便逐步將其取代。又過一千五百年,發明鐵器。單看這兩千年的發展,事實上並不慢。許多重要變革都在這一時間完成。”
“其中,伏火丹和紙的出現,更比預料的早了近一千年。但是第二次大戰,五族封疆之後,凡人沒有因為鐵器的出現快速發展,反而是越來越慢。以至於以後的萬年,都少有革新。這是為什麽?為什麽在凡人建朝之初的兩千年能夠快速發展,但後麵的和平時代卻反而怠惰呢?”
老先生思考著:“凡人資質有限,難以為繼。”
“不。”箐笙搖頭:“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凡人的先祖破釜沉舟,徹底放棄修道,走上一條務實勞作的道路。他們專注現實,所以能夠快速壯大。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又讓凡人見識了修道者的強大。後代凡人開始動搖,有的人重現回歸修道。整個凡間因為舉棋不定,所以萬年來一事無成。”
這番言論,聽得眾弟子完全插不上話。
好半晌,老先生才說道:“你對凡人的生存方式好像很有信心。但不論是修行界還是凡間,實現進步也隻能循序漸進。凡人資質平庸生命脆弱,能夠發展到如今,已經是個不小的成就了。又怎麽能算一事無成?”
“而你說的第二點,修道界抑製了人間,更是無稽之談。要知道,有多少凡人,正是在修道者的點撥下,才能解天理,知人事。若不是修道者的幫助,凡人還鬥不過豺狼虎豹,興許,早就在這萬年天道輪回中被淘汰了。這修道界的包容大愛之心,卻被你認作是阻礙凡界發展之力,實在大大的不妥。”
箐笙終於體會到一句古話:不可與夏蟲語冰。就算是這個世界最博學睿智的人,也無法理解她的話。因為他們沒有對比,永遠想象不到在一個隻有凡人的世界,五千年的文明會達到什麽程度。他們處於自己世界的框架裏,跳不出修道的禁錮,就如同她無法真正理解究竟什麽是修道一樣。
箐笙能說的,隻有她眼中的事實:“既然先生這樣說,那我就得說說,第三點我認為不對的地方了。”
這位女弟子見解雖然另類,但也不盡是戲言。老先生此刻體現出修道者的大度來:“你可以繼續說。”
“其三,修行界教授凡人知識,容忍他們建國,並不是出於什麽包容大愛之心。而是有利可圖。”
老先生張了張嘴,不知道她將要說什麽。
“一直以來,修道界的人數,不及世上總人口的百中之一,但他們卻占據了世上八成的領土。而九成九的凡人,被圈養在兩成的土地上,就算稱其蝸居也不為過。這明顯的不平等,何以談包容大愛?”
老先生胡子抖了一抖,一旁的徐豈卻聽到了重點:“圈養?這個詞有意思。”
“其二……”灰白大狗再次一撲,從身後跳到箐笙桌案上,在她的書卷上踩了一腳,大尾巴掃到她臉上,蹬腿跳出窗外。
嚇得箐笙刹那提高聲調:“二!”
無舟緊隨其後,順著大狗的路線也飛出窗去。
“嗯?”老先生不明所以的睜開眼。
後麵幾個弟子目瞪口呆。剛才的一幕再次上演。
箐笙驚魂未定的盯著窗外,搞什麽!神出鬼沒一次,還來第二次!還好她這次沒有尖叫。但心中不悅,哪裏來的雜毛狗,竟然敢來書齋搗亂。
“其二怎麽?”老先生眯起眼睛,努力對焦。
箐笙回過神,壓下心中的情緒,回到課題上:“其二,弟子認為修道界的發展不是促進凡間的進步,反而是抑製凡人的發展。”
此言一出,多數弟子都露出驚訝神情。
“怎麽講?”
“正如弟子先前所說。我以為凡人的進步是緩慢的,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其原因。直到後來我才想到一種可能。雖然凡人的先祖放棄了修行,但這並不能抵擋修道對後人的誘惑。隨著修道界的愈加強大,掙紮在生老病死中的凡人,更是對其極度羨慕。”
“皇族會考慮如何與修道大宗攀上關係,延長壽命鞏固國力。人類願意用平凡的一生下注,賭一次雞犬升天的幻想。改變命運的捷徑就在眼前。相較之下,專注於農耕技術、發展手工業,實業振興的道路,就顯得十分笨拙了。”
箐笙不由得想起自己世界的曆史:“若是這個世界沒有修道者。凡人也不再搖擺不定。那他們的發展速度就不該是現在這樣。”
想必老先生也是第一次聽見這樣的言論,他搖頭:“非也,隻有通過修道才可解天理,知大運,從而引領生靈趨吉避凶。若沒有修道者,隻靠那些一竅不通的凡人,對這世界就像瞎子摸象一般,永遠解不出真理。”
“修道者通過靈氣與天地溝通,來了解這個世界。這種方式的確特別。但人類的智慧是沒有上限的,如果沒有修道者,我敢肯定,他們一定會發展出別的方式來解析世界。”
她的世界沒有修行者,但有物理學家,有科學。科技幫助人們來了解真理。但是工業革命到來之前,又有多少人能預料到,平凡的人類竟能發展到如此地步呢。
但很顯然,老先生隻認為這是箐笙的臆想:“你說的這些,沒有根據。”
“當然有根據。”
中國從第一個朝代的建立,到英國工業革命,僅僅不到四千年。相較之下,這裏一萬五千年的發展,仍舊處於封建帝製之下,生產落後,實在是慢上許多了。但是這些,她怎麽可能說出來呢。
箐笙說:“縱觀凡人曆史。百族奪天時代後,凡人自寫了第一部史書《書》。根據《書》的記載,當時的凡人主要使用的工具仍是以石器、骨角器為主,如石頭鏟、石磨盤。不到五百年時間,陶器、青銅便逐步將其取代。又過一千五百年,發明鐵器。單看這兩千年的發展,事實上並不慢。許多重要變革都在這一時間完成。”
“其中,伏火丹和紙的出現,更比預料的早了近一千年。但是第二次大戰,五族封疆之後,凡人沒有因為鐵器的出現快速發展,反而是越來越慢。以至於以後的萬年,都少有革新。這是為什麽?為什麽在凡人建朝之初的兩千年能夠快速發展,但後麵的和平時代卻反而怠惰呢?”
老先生思考著:“凡人資質有限,難以為繼。”
“不。”箐笙搖頭:“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凡人的先祖破釜沉舟,徹底放棄修道,走上一條務實勞作的道路。他們專注現實,所以能夠快速壯大。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又讓凡人見識了修道者的強大。後代凡人開始動搖,有的人重現回歸修道。整個凡間因為舉棋不定,所以萬年來一事無成。”
這番言論,聽得眾弟子完全插不上話。
好半晌,老先生才說道:“你對凡人的生存方式好像很有信心。但不論是修行界還是凡間,實現進步也隻能循序漸進。凡人資質平庸生命脆弱,能夠發展到如今,已經是個不小的成就了。又怎麽能算一事無成?”
“而你說的第二點,修道界抑製了人間,更是無稽之談。要知道,有多少凡人,正是在修道者的點撥下,才能解天理,知人事。若不是修道者的幫助,凡人還鬥不過豺狼虎豹,興許,早就在這萬年天道輪回中被淘汰了。這修道界的包容大愛之心,卻被你認作是阻礙凡界發展之力,實在大大的不妥。”
箐笙終於體會到一句古話:不可與夏蟲語冰。就算是這個世界最博學睿智的人,也無法理解她的話。因為他們沒有對比,永遠想象不到在一個隻有凡人的世界,五千年的文明會達到什麽程度。他們處於自己世界的框架裏,跳不出修道的禁錮,就如同她無法真正理解究竟什麽是修道一樣。
箐笙能說的,隻有她眼中的事實:“既然先生這樣說,那我就得說說,第三點我認為不對的地方了。”
這位女弟子見解雖然另類,但也不盡是戲言。老先生此刻體現出修道者的大度來:“你可以繼續說。”
“其三,修行界教授凡人知識,容忍他們建國,並不是出於什麽包容大愛之心。而是有利可圖。”
老先生張了張嘴,不知道她將要說什麽。
“一直以來,修道界的人數,不及世上總人口的百中之一,但他們卻占據了世上八成的領土。而九成九的凡人,被圈養在兩成的土地上,就算稱其蝸居也不為過。這明顯的不平等,何以談包容大愛?”
老先生胡子抖了一抖,一旁的徐豈卻聽到了重點:“圈養?這個詞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