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樓上的門開了,從上麵走下兩個丫頭,接著是蒙麵女子和大丫鬟。
當昨天那一行人走至樓梯口時,不由得停下。那大丫鬟眼中略感驚訝,這客棧裏竟然還有人留著。
她們看著樓下大堂中,正坐著吃麵的三人。蒙麵女子扶著大丫鬟的手,慢慢走下來。
她們走到桌前,大丫鬟問:“你們三位是什麽人?”
箐笙覺得奇怪,他們又不認識,怎麽來不來就問上這麽一句。好不懂禮貌。
但這個問題應該是無舟師兄去答。她側眼看了一眼無舟,發現他隻看書不看人。
無舟師兄都不表態,自己還是吃麵吧。艾筱就更是不可能答話了。
所以這一句問話出去後,沒有一點回應。
小丫鬟惱道:“我姐姐問你們話,你們怎麽都不回答?”
箐笙喝光一碗湯。艾筱卻罷了筷子。
箐笙看他還有小半碗麵,問:“就不吃了?”
艾筱說:“倒胃口。”
小丫鬟臉色一變。
無舟合上書,起身:“走吧。”
箐笙從錢袋裏,再取出一些銅子,把麵錢放在桌子上。也跟著出去。
“你們……”小丫鬟正準備過去攔。卻被最後起身的艾筱瞪了一眼。
艾筱冷冷的說:“讓開。”
小丫鬟一愣,這明明隻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怎麽看得自己有些心慌。
就在他們要走出門時,一個似水如歌的女子聲音響起:“公子,請留步。”
這聲音真是美妙,箐笙忍不住回頭,是那個一直不曾說話的蒙紗女子。她竟有這般天籟的聲音。
而這聲音卻沒有讓那個人停下半分,他徑直走入風雪。
公子?這裏哪有什麽公子?箐笙笑了笑,為自己戴上風帽。
他們繼續趕路。
在途徑一處山穀時,箐笙下去取水。
艾筱站在無舟身側,問出那個他想了許久的問題:“為什麽不救他們?”
他指的自然是客棧掌櫃的。
無舟問:“為什麽要救?”
“縱然那些凡人心懷不軌,但畢竟是人命。”
“他們既已拿起屠刀,就得承受屠刀自戕的後果。自己種的孽因,別人豈能化解。”
“但你明知他們的對手不是普通人。”
“就因為不是普通人,所以這次死的是他們自己。若是普通人呢?你又準備救誰?”
艾筱語塞。
“你所站的角度是誰弱誰有理?若是這樣,你要救的人一輩子也救不完。”
又走了三天。日落時,他們來到一座城池。
這座漢人的城池剛被金兵攻破。屍橫遍野,城內老婦人抱著自己的兒子泣哭。流民逃竄,腹上插著長矛的金兵,正靠在牆腳慢慢等死。
無舟走在街上,問艾筱:“這種情況,你又該救誰呢?是救好她的兒子,讓他去殺更多的金人?還是救好那金兵,讓他去殺更多的漢人?”
入夜後的敗城顯得更加森冷。民舍裏沒有燭火,酒館裏也隻有殘磚碎瓦。隻有主道兩邊,零散插著幾根火把。
艾筱覺得有點冷,甚至比在北方冰原上更冷:“那我們就隻能看著他們死?而什麽都不做嗎?”
無舟踩過一片血跡,染紅他的鞋:“當然不是,你看那裏。”
一堆屍體上,有一道黑影在蠕動。
艾筱認出:“屍鬼?”
鬼族最喜歡集屍地,而屍鬼是從大量屍體上衍生出的一種最低級鬼族。他們沒有靈智,是陰氣之源。
戰場結束後常見這種東西。
破城後,這裏的屍鬼生出不少。
“看見了嗎,人死了,卻不一定是結束。”無舟說。
艾筱想了想:“你是想說,人死了,鬼生了。所以這是生死輪回,不應喜怒,不該幹涉?”
“不。”無舟一抬手,一道風圈在他手上形成。然後他往上一拋。一股無形道氣像漩渦風暴一樣,在全城爆炸。這道氣,凡人感受不到,隻是針對鬼族。
全城霎那間鬼嘶震天,箐笙捂住耳朵。
許多高級的鬼族想飛出逃逸,但瞬間被這道氣打了個魂飛魄散。
道氣掀起他的衣袍,淩亂他的發絲。他平靜的說:“我想說,該死的,就要讓他死徹底。才能給活人留下空間。”
箐笙這是第一次見無舟師兄動手。即便是軍燼城他跟聶恒止打的那一場,都沒怎麽用道氣,便開了護山陣。
但他這輕描淡寫的,便一手滅全城。
驚得他們雙雙愣住。
箐笙終於感受到:無舟師兄這是該多討厭鬼族啊,他簡直是一張行走的辟邪符。
……
無舟一行繼續往南,進入漢地後,明顯暖和起來。
他們過山越水,途徑大城小村。但都是走馬觀花一般。一路上箐笙沒有睡過一次好覺,黑眼圈腫得老高。
連艾筱都說,他消耗的是體力,箐笙消耗的是體重,這樣算起來,仙劍上還能保持平衡。
箐笙歎氣,她跟師父在外算遊曆,跟無舟師兄簡直是行軍。
曆時二十餘天,經過萬萬之遙。他們總算到了一座凡人的城池,酆都。
酆都是一座特殊的城。這裏是鬼界至凡界的門戶,處於陰陽之間。過了酆都,便進入鬼族的地界了。
在箐笙的印象裏,這座橫跨人鬼兩界的城,應當陰氣十足才對。但事實卻不是如此。
城中人氣旺盛,與其餘城池無異。還有許多文人墨客,人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吟詩作對。
這裏不管是大屋還是小宅,門上總會掛著一副對匾。上書題字。
有的十分風雅,寫著:“月明山寺遠,風細水亭虛。”
有的則令人啼笑皆非,一屋寫著:“半夜尿醒,覺沒睡好。”
還有:“種草不讓躺,不如改種仙人掌。”
又有一屋寫道:“人麵不知何處去,豬肉價格漲飛起。”
箐笙一路上笑個不停,她倒覺得這些頗為有趣!
最終,他們來到一座沒有落名的宅園。箐笙也抬眼一看,宅園兩側匾額上,題字是:
君問歸處無歸坊,一汀杏花作酒香。
箐笙暗道頗有意境。
他們叩門。
門開了,出來兩個小廝。他們見到他們,便側身請內:“請。”
當昨天那一行人走至樓梯口時,不由得停下。那大丫鬟眼中略感驚訝,這客棧裏竟然還有人留著。
她們看著樓下大堂中,正坐著吃麵的三人。蒙麵女子扶著大丫鬟的手,慢慢走下來。
她們走到桌前,大丫鬟問:“你們三位是什麽人?”
箐笙覺得奇怪,他們又不認識,怎麽來不來就問上這麽一句。好不懂禮貌。
但這個問題應該是無舟師兄去答。她側眼看了一眼無舟,發現他隻看書不看人。
無舟師兄都不表態,自己還是吃麵吧。艾筱就更是不可能答話了。
所以這一句問話出去後,沒有一點回應。
小丫鬟惱道:“我姐姐問你們話,你們怎麽都不回答?”
箐笙喝光一碗湯。艾筱卻罷了筷子。
箐笙看他還有小半碗麵,問:“就不吃了?”
艾筱說:“倒胃口。”
小丫鬟臉色一變。
無舟合上書,起身:“走吧。”
箐笙從錢袋裏,再取出一些銅子,把麵錢放在桌子上。也跟著出去。
“你們……”小丫鬟正準備過去攔。卻被最後起身的艾筱瞪了一眼。
艾筱冷冷的說:“讓開。”
小丫鬟一愣,這明明隻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怎麽看得自己有些心慌。
就在他們要走出門時,一個似水如歌的女子聲音響起:“公子,請留步。”
這聲音真是美妙,箐笙忍不住回頭,是那個一直不曾說話的蒙紗女子。她竟有這般天籟的聲音。
而這聲音卻沒有讓那個人停下半分,他徑直走入風雪。
公子?這裏哪有什麽公子?箐笙笑了笑,為自己戴上風帽。
他們繼續趕路。
在途徑一處山穀時,箐笙下去取水。
艾筱站在無舟身側,問出那個他想了許久的問題:“為什麽不救他們?”
他指的自然是客棧掌櫃的。
無舟問:“為什麽要救?”
“縱然那些凡人心懷不軌,但畢竟是人命。”
“他們既已拿起屠刀,就得承受屠刀自戕的後果。自己種的孽因,別人豈能化解。”
“但你明知他們的對手不是普通人。”
“就因為不是普通人,所以這次死的是他們自己。若是普通人呢?你又準備救誰?”
艾筱語塞。
“你所站的角度是誰弱誰有理?若是這樣,你要救的人一輩子也救不完。”
又走了三天。日落時,他們來到一座城池。
這座漢人的城池剛被金兵攻破。屍橫遍野,城內老婦人抱著自己的兒子泣哭。流民逃竄,腹上插著長矛的金兵,正靠在牆腳慢慢等死。
無舟走在街上,問艾筱:“這種情況,你又該救誰呢?是救好她的兒子,讓他去殺更多的金人?還是救好那金兵,讓他去殺更多的漢人?”
入夜後的敗城顯得更加森冷。民舍裏沒有燭火,酒館裏也隻有殘磚碎瓦。隻有主道兩邊,零散插著幾根火把。
艾筱覺得有點冷,甚至比在北方冰原上更冷:“那我們就隻能看著他們死?而什麽都不做嗎?”
無舟踩過一片血跡,染紅他的鞋:“當然不是,你看那裏。”
一堆屍體上,有一道黑影在蠕動。
艾筱認出:“屍鬼?”
鬼族最喜歡集屍地,而屍鬼是從大量屍體上衍生出的一種最低級鬼族。他們沒有靈智,是陰氣之源。
戰場結束後常見這種東西。
破城後,這裏的屍鬼生出不少。
“看見了嗎,人死了,卻不一定是結束。”無舟說。
艾筱想了想:“你是想說,人死了,鬼生了。所以這是生死輪回,不應喜怒,不該幹涉?”
“不。”無舟一抬手,一道風圈在他手上形成。然後他往上一拋。一股無形道氣像漩渦風暴一樣,在全城爆炸。這道氣,凡人感受不到,隻是針對鬼族。
全城霎那間鬼嘶震天,箐笙捂住耳朵。
許多高級的鬼族想飛出逃逸,但瞬間被這道氣打了個魂飛魄散。
道氣掀起他的衣袍,淩亂他的發絲。他平靜的說:“我想說,該死的,就要讓他死徹底。才能給活人留下空間。”
箐笙這是第一次見無舟師兄動手。即便是軍燼城他跟聶恒止打的那一場,都沒怎麽用道氣,便開了護山陣。
但他這輕描淡寫的,便一手滅全城。
驚得他們雙雙愣住。
箐笙終於感受到:無舟師兄這是該多討厭鬼族啊,他簡直是一張行走的辟邪符。
……
無舟一行繼續往南,進入漢地後,明顯暖和起來。
他們過山越水,途徑大城小村。但都是走馬觀花一般。一路上箐笙沒有睡過一次好覺,黑眼圈腫得老高。
連艾筱都說,他消耗的是體力,箐笙消耗的是體重,這樣算起來,仙劍上還能保持平衡。
箐笙歎氣,她跟師父在外算遊曆,跟無舟師兄簡直是行軍。
曆時二十餘天,經過萬萬之遙。他們總算到了一座凡人的城池,酆都。
酆都是一座特殊的城。這裏是鬼界至凡界的門戶,處於陰陽之間。過了酆都,便進入鬼族的地界了。
在箐笙的印象裏,這座橫跨人鬼兩界的城,應當陰氣十足才對。但事實卻不是如此。
城中人氣旺盛,與其餘城池無異。還有許多文人墨客,人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吟詩作對。
這裏不管是大屋還是小宅,門上總會掛著一副對匾。上書題字。
有的十分風雅,寫著:“月明山寺遠,風細水亭虛。”
有的則令人啼笑皆非,一屋寫著:“半夜尿醒,覺沒睡好。”
還有:“種草不讓躺,不如改種仙人掌。”
又有一屋寫道:“人麵不知何處去,豬肉價格漲飛起。”
箐笙一路上笑個不停,她倒覺得這些頗為有趣!
最終,他們來到一座沒有落名的宅園。箐笙也抬眼一看,宅園兩側匾額上,題字是:
君問歸處無歸坊,一汀杏花作酒香。
箐笙暗道頗有意境。
他們叩門。
門開了,出來兩個小廝。他們見到他們,便側身請內:“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