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除此之外,陰陽童子也沒有多說別的什麽事情,所以當時無為道宗傳了這《七陽截天》也就傳了。而當時歐陽聖明滿腹仇恨,得了《七陽截天》之後也沒有拜入無為道宗的想法,而以無為道宗的風格,更是不會加以勉強。


    所以當初歐陽聖明與無為道宗的關係,也僅僅限於有數的幾人知道而已,而五百年時光一過,現在知道當年舊事的,也唯有無為道主一人。


    無為道主能從五百年前活到現在,這境界之高妙,遠非外人可以想象,不然道門祭祖之時,五百年以來右手第一位,不會都是無為道主。隻不過這無為道主有沒有徹底邁入那神墟浮天,武道真仙一境,就不得為外人所知了。


    畢竟通玄玉璧的執掌者壽元大多都是悠長無比,不能以尋常武道境界加以衡量,所以這無為道主武道境界究竟如何,也隻能從這幾百年之間極其有限的幾次出手推斷,是遠遠高於絕世宗師層次的,到達了一個未知的境地。


    當年歐陽聖明強勢崛起,一身《八方燭龍吞天魔功》霸道無儔,外人隻道其天賦異稟,獨創了一門至尊功法,卻不知其早就暗地裏將道門的至尊功法《七陽截天》截了胡,半路仗著自己的血脈天賦加以修改而已。


    最後已然強絕於世的聖焰魔教教主“聖焰吞天”歐陽聖明,以一敵二,獨戰當時菩提寺與純陽宗神墟境強者“即身佛”虛寂,“岐陽真人”祁鴻風,最後三者盡亡之後,這一段傳奇故事,才最終落下帷幕。


    當然,世人隻知道當時歐陽聖明應戰之後,三人便同時不知所蹤,並不知道最後的結局如何,但無為道主卻知道,當時三人搏殺之後,是一人都沒有存活下來,至於原因,自然就是當時三人決戰的場所,正是是無為道主執掌的通玄玉璧內。


    無為道主執掌了這通玄玉璧也有數百年之久,但其究竟是什麽東西,到了現在無為道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出來,但唯一可以確定的,這通玄玉璧,一定不是這片天地本來就有的東西。


    雖然不明白當年呂祖為什麽要在這方世界留下如此奇物,但通玄玉璧數千年以來,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緩緩地影響著這方世界。


    當年歐陽聖明三人武道修為已然登峰造極,為了不崩山毀嶽,江河斷流,選擇的決戰地點,正是無為道宗的通玄玉璧。通玄玉璧內蘊空


    間,雖然一片蒼茫,無有外物,卻是堅固無比,非尋常外力所能打破。


    當年歐陽聖明三人雖然手段通天,但在這通玄玉璧之內,卻連崩壞其一角都不能做到,三人在此大打出手,歸於寂滅之後,無為道主最後才出來草草收場,三人的屍身至今都還在通玄玉璧之內。


    當然,當年“即身佛”虛寂的舍利子與歐陽聖明的大日劍種自然也到了無為道主的手裏。這兩位武林至尊的身後物,已經算得上是這江湖上絕無僅有的珍品,然而無為道主拿著,卻也覺得沒有多大意思。


    自傳承得知諸天萬界的存在之後,對於這江湖上的你爭我奪,恩怨情仇,無為道主都覺得是井底之蛙,庸人自擾,根本提不起太多興趣。當年這歐陽聖明出現的時候,無為道主以為其是那應劫之人,要替這方天地脫去樊籠,再造乾坤。


    然而這鬧了半天下來,歐陽聖明居然就這麽死了,一時也讓無為道主有些虎頭蛇尾,難以接受的感覺。不過無為道主道行極高,在當年歐陽聖明身死之後,卻發現此事還有一線轉機,故而一等就是五百年,終於又等到徐遙這個變數。


    故而這才從通玄玉璧之中脫身,匆匆趕來清虛觀,將這《七陽截天》與大日劍種傳下,讓徐遙完成當年歐陽聖明沒有完成的事情。所以,徐遙看似撿了一個大便宜,卻並不是無為道主純白給。


    在徐遙修為有成之後,就要前往十萬大山,嚐試去解開一座天地大陣,從而讓這片天地修道有成的生靈,可以自由出入虛空通道,得以飛升上界。


    至於在這中間遇到的阻力,無為道宗卻是一律不能插手其中,不然必定會功虧一簣。而這與徐遙本人的想法,也是不謀而合,因為徐遙不是此界之人,來到此界之中,隻不過是為了避禍而已。


    瀾滄修仙界對重明一脈究竟有多敏感,在得到了傳承記憶之後的徐遙,已經是有所了解,可以說自己能沒有在一開始便被抹殺,已經不知道是多少次暗中角力的結果,如此一來,徐遙在修為孱弱的時候,自然是要離開瀾滄修仙界,才是萬全之策。


    但瀾滄修仙界,有著徐遙不得不回去的理由,所以在這渾天界之中修道有成之後,徐遙勢必要想法設法,打破世界壁壘,施展重明血脈穿梭諸天的天賦,回到南滄修仙界之中。


    但是根據這無為道主所說,十萬大山有一座絕世大陣壓在這方世界頭頂上,若不破去,根本無有可能自由出入。除非實力強絕有如呂祖那般的仙人,才可以使用莫名手段,短暫在此方世界停留。


    根據陰陽童子留下的典籍來看,就是強絕有如呂祖那般人物,要滯留在此方天地之中,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所以這也是當初不斷有強橫生靈降臨此界,最後匆匆離去的原因之一。


    既然如此,那麽十萬大山之中的那座驚世大陣,就成了徐遙與無為道主眼中共同的障礙,是雙方都不得不拔除的釘子,這樣一來,徐遙自然不會加以拒絕。


    更何況如果徐遙得自血脈傳承之中的記憶沒有錯的話,這歐陽聖明身上還有一些緊要關聯,這《七陽截天》說不得都沒有這枚大日劍種來得重要。


    徐遙一邊與笑道人說著,一邊就跟著其下了白鶴峰,從此就在清虛觀早出晚歸,修煉道法武功。這方世界雖然以武道為主,但無為道宗一脈所修功法,反而與瀾滄修仙界更為貼近,注重大道領悟,次於招式殺伐。


    當然,得了無為道主私下教授的徐遙,笑道人自然不會多加約束,有道主傳下的劍種在,徐遙的武道境界,已經不需要笑道人去擔心什麽,隻有在開始打基礎的時候,才會出言提點一二。


    在發現徐遙進退有據,修煉得當之後,笑道人也就此徹底撒手不管,讓徐遙自己修煉去了。就這樣轉眼已經是一年時光已過,徐遙不緊不慢,又是恢複了先天巔峰的修為,而蔣溫倫也是勇猛精進,到了後天巔峰。


    當然,兩者差距雖大,但笑道人卻沒有什麽驚訝的意思,畢竟當日無為道主說過自己為徐遙傳下劍種,這種類似於灌頂的手段,隻要武道種子的品質夠高,那麽在宗師境之前,速度再快也不值得如何驚訝,因為這隻是拾取前人遺惠而已。


    突破宗師之境之後,才是修行真正開始的時候,那個時候再好的武道種子,也隻能作個陪襯,如果還按前人窠臼走下去,那最多也隻能落得個邯鄲學步的下場,不會有多大成就。


    以笑道人對徐遙的了解,徐遙是不大可能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的,所以在徐遙步入了先天巔峰的境界之後,笑道人心裏便暗暗有了一些主意,打算讓其與蔣溫倫開始正式行走江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川南蕭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川南蕭生並收藏仙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