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楚皇都金陵的東南角,有條寬闊平坦、綠樹成蔭、青石鋪路的街道,名叫福隆街。這兒遠離鬧市,環境幽雅,高宅大院,錯落有致,以建築精美、氣勢宏偉而聞名金陵的慶王府,就處在街中中間,並且占去了這大街的一半。
碧瓦紅牆,金頂朱戶,巍峨高大的門樓,披甲執銳的衛士,衣冠楚楚的賓客,更給這條古老的街道增添了不少威嚴的色彩,此事一名打扮幹練,麵上盡是精明之色的年輕人匆匆往慶王府裏麵趕,這些巡守王府的甲士對其視若未見,分明已經是極其熟悉。
慶王名季,是南楚先帝庶出的兒子,乃是一宮女所生,生母在殘酷宮鬥之中身亡之後,熊季這名龍子本也該遭了毒手,但擅殺龍子,乃是宮闈大忌,這牽扯了半天是誰也不肯動這個手。
沒奈何之之下,大家一合計,就把這熊季送出了宮外。在熊穆手刃一幹兄弟登基之後,南楚終於迎來了新一位的九五之尊,但熊穆雖然坐上了這個位置,但卻不是如何得穩當。
熊季年三十五歲那年,本在山坳裏打著轉,猶如普通農戶,那一村寨,樹木繁茂,房屋錯落,流水潺潺,甚是清幽,平常外人沒得幾個,突然一日一群衣著華貴,白發蒼蒼的老者,在一群軍士的護送下來到此地,口口聲聲說熊季是南楚先帝的龍子,要將其迎回朝中。
熊季土生土長的農家人,哪裏見過這個陣仗,哆哆嗦嗦地任人擺布,進了金陵當了一個傀儡王爺。熊季在這山坳裏癡長了三十五歲,隻懂得七蔥八蒜,夏稻冬麥,怎麽當王爺自然是不懂的。
不過力主將其迎回金陵的那一撥人,也不需要這位慶王爺做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隻需要其當一個傀儡,占一個大義上的名份而已。
所以饒是熊季是出了名的酒囊飯袋,但也實實在在坐穩了一字並肩王的位子,這一坐,就是幾十年。熊穆知道這熊季是個什麽樣子,一直也沒有把這個礙眼的兄弟除去,因為熊穆也不是笨蛋。
隻要自己沒有力量把南楚擰成一股,今天除掉了熊季,明天還會出來熊二季,熊三季,隻要那些老不死的宗室還在,那南楚先帝就有數不清的血脈遺留世間。
看清楚了這一點的熊穆自然就不會對熊季如何。熊季雖然胸無大誌,並且當上王爺之後也毫無作為,但抵不住背後有一群目的不明的人撐腰,所以這慶王在金陵也跟落魄沒有什麽關係,慶王稀裏糊塗地,也當上了一名“實權王爺”。
熊穆與熊季雖然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其中的差距不可以道理計,但這下一代,可就反了過來,之前熊穆的假太子熊彪在金陵城裏是出了名的廢物,文不成,武不就,為人刻薄不說,連陰謀詭計都耍不好,熊穆要是哪天閉眼一去,這位得傳大位,那估計南楚亡國之時,也近在眼前了。
慶王雖然廢物,但生個兒子
熊宇卻是瀟灑風流,如珠如玉,文成武就,胸有城府。熊彪與熊宇兩人年級相仿,自然是從出生就開始被明裏暗裏地比較,然而也是從出生開始,熊彪就沒哪一樣比得上熊宇。
熊彪對此心中自然心知肚明,心有介懷,然而在皇宮大內折騰得雞飛狗跳,也沒折騰出個什麽名堂來。反觀熊宇,年滿十二,便參知王府諸事,年及十五,便總領王府,讓自己親生父親慶王,從此退居幕後,頤養天年。
熊宇總領王府之後,在積年暗弱的頹勢下,多方經營聯絡,穩紮穩打之下,慶王府已經不再是當年被人拉來踢去的傀儡,而是真正地成為了南楚朝廷一股舉足輕重的勢力。
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手段,自然是為人敬佩,要是熊彪能有這個成就,那尾巴早就已經翹上天去了,偏偏熊宇這位小王爺不驕不躁,不稱己名,反而禮賢下士,廣納門客,任人唯賢,唯才是舉。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若是有真本事的人,根本不問來曆出身,如此一來,自然是諸多人才奔走投效,願效死命,連金陵城中各個勢力,也因此對其高看一眼。
韋向榮便是小慶王熊宇招徠的門客之一,韋向榮早年乃是一寒門學子,早年心高氣傲,自認憑胸中才學不難成就一番事業,然而屢試不第之下,終於才是幡然悔悟,思來想去,就來投奔名聲初具的熊宇。
所謂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在考察到韋向榮確實有真才實學,並非魚目混珠的酸儒之後,熊宇便以禮相待,贈以名位,韋向榮投桃報李之下,也替熊宇漂漂亮亮地辦了不少的事情,漸漸成為了熊穆的心腹之一。
現在熊宇麾下的能人異士雖多,但韋向榮卻是牢牢占據了一席之地,現在主要負責替熊宇聯絡南楚境內的一些江湖勢力。
如今南楚朝廷雖然趨於穩定,但整個南楚境內卻是擁有很多聲音,整體來說算得上是諸侯並立的局麵。所以在慶王府裏,能夠代表熊宇接觸各方“諸侯”,各個江湖頂尖勢力的人選,無一步不是熊宇極為倚重之人。
當然,身無武道的韋向榮雖然因為自身的才華得到了熊宇的重視,但如此重要的事情自然不會是其一人全權負責,除了一些無足輕重武林勢力之外,韋向榮主要接觸的,便是七大世家之首南宮世家。
七大世家雖然在江湖頂尖勢力之中一直是敬陪末座,但對於慶王府來說可是了不得的龐然大物,其餘諸如純陽宗,菩提寺等名門大派不是不是香,而是其等連熊穆都懶得搭理,區區一個小王爺,更不會看在眼裏。
熊宇對此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壓根就沒往其他江湖頂尖勢力那裏靠過。七大世家雖然也是江湖頂尖勢力,但有其特殊性在。
其等雖然在江湖上聲稱七大世家,同氣連枝,但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都有鬩牆之時,更何況
隻是為了共同利益,才一起抱團取暖的七個不同的武林世家?
所以以熊宇的手段,不難找到接觸其等的機會,而七大世家熊宇雖然都有所接觸,但其中的重點,還是南宮世家與曹家這兩家,南宮世家現在是七大世家的龍頭所在,而曹家卻以豪富聞名七大世家,可謂是七大世家的兩大擎天巨柱。
打蛇七寸,中其要害,熊宇自然也格外重視與這兩家的聯絡,當然,想要直接跟南宮世家對話,就是熊宇親自出麵,南宮玉堂怕也是直接無視,更何況區區一個慶王府的門客了。
所以韋向榮也一直走的是曲線救國路線,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搭上了南宮星馳這一條線。
南宮星馳雖然不是個東西,但其身份卻實實在在擺在那裏,父母都是南宮世家的核心人物,在南宮世家的能量不可小覷,之前在金陵城攔住江孤蘭,彼此見過一麵的神秘男子,也正是韋向榮無疑。
後來發生的事情,自然也跟慶王府脫不了關係。至於為什麽不更直接一點,這就跟南宮星馳的作風有關係了。原來這一位雖然貪花好色,甚至可以說為了達成目的,無所不用其極,但偏偏不喜歡做那強梁之事。
這一方麵是南宮星馳自詡風流,身份高貴,要是硬橋硬馬,難免有辱斯文,另一方麵是南宮星馳就喜歡美人梨花帶雨,心甘情願投懷送抱這個調調。
韋向榮雖然對南宮星馳這種有些另類的嗜好有些不敢苟同,但為了自己與小王爺未竟的事業,韋向榮也隻能捏著鼻子當一回小人了,要怪,隻能怪江孤蘭命不好,被南宮星馳瞧上眼了。
這件事就算慶王府不插手,以南宮星馳的身份,想要搞出什麽幺蛾子,那也是容易得很,慶王府之所以要搶著來幹這髒活累活,隻不過是想跟南宮世家搭上線罷了。
至於要給一個清水衙門的小官找點什麽麻煩,以慶王府的能量,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而且為了將事情辦得滴水不漏,慶王府也沒有直接出麵,而是用了一些曲折手段,真的最後要算起賬來,冤有頭,債有主,也找不到慶王府的頭上。
現在韋向榮神色匆匆地來見小王爺熊宇,自然也是當初布下的局,終於是到了要收獲的時候,隻要慶王府能替南宮星馳辦妥這件事情,即使現在的南宮星馳對江孤蘭已經不感興趣了,但也不得不承慶王府這份情。
心思百轉之下,韋向榮腳下卻是行得極快,轉眼就到了熊宇所在的花園裏,然而韋向榮舉目望去,已經是找到了熊宇的身影,正想開口的時候,眼角卻掃到熊宇身前還有兩名青年道士,一名麵容乍一看有些普通,卻自有一股雍容氣度,舉手投足之間,飄飄然有出塵之概,另外一麵青年道士身量頗高,麵色生冷,雖是方外之人,但一身煞氣縈繞於身,讓人望而生畏。
碧瓦紅牆,金頂朱戶,巍峨高大的門樓,披甲執銳的衛士,衣冠楚楚的賓客,更給這條古老的街道增添了不少威嚴的色彩,此事一名打扮幹練,麵上盡是精明之色的年輕人匆匆往慶王府裏麵趕,這些巡守王府的甲士對其視若未見,分明已經是極其熟悉。
慶王名季,是南楚先帝庶出的兒子,乃是一宮女所生,生母在殘酷宮鬥之中身亡之後,熊季這名龍子本也該遭了毒手,但擅殺龍子,乃是宮闈大忌,這牽扯了半天是誰也不肯動這個手。
沒奈何之之下,大家一合計,就把這熊季送出了宮外。在熊穆手刃一幹兄弟登基之後,南楚終於迎來了新一位的九五之尊,但熊穆雖然坐上了這個位置,但卻不是如何得穩當。
熊季年三十五歲那年,本在山坳裏打著轉,猶如普通農戶,那一村寨,樹木繁茂,房屋錯落,流水潺潺,甚是清幽,平常外人沒得幾個,突然一日一群衣著華貴,白發蒼蒼的老者,在一群軍士的護送下來到此地,口口聲聲說熊季是南楚先帝的龍子,要將其迎回朝中。
熊季土生土長的農家人,哪裏見過這個陣仗,哆哆嗦嗦地任人擺布,進了金陵當了一個傀儡王爺。熊季在這山坳裏癡長了三十五歲,隻懂得七蔥八蒜,夏稻冬麥,怎麽當王爺自然是不懂的。
不過力主將其迎回金陵的那一撥人,也不需要這位慶王爺做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隻需要其當一個傀儡,占一個大義上的名份而已。
所以饒是熊季是出了名的酒囊飯袋,但也實實在在坐穩了一字並肩王的位子,這一坐,就是幾十年。熊穆知道這熊季是個什麽樣子,一直也沒有把這個礙眼的兄弟除去,因為熊穆也不是笨蛋。
隻要自己沒有力量把南楚擰成一股,今天除掉了熊季,明天還會出來熊二季,熊三季,隻要那些老不死的宗室還在,那南楚先帝就有數不清的血脈遺留世間。
看清楚了這一點的熊穆自然就不會對熊季如何。熊季雖然胸無大誌,並且當上王爺之後也毫無作為,但抵不住背後有一群目的不明的人撐腰,所以這慶王在金陵也跟落魄沒有什麽關係,慶王稀裏糊塗地,也當上了一名“實權王爺”。
熊穆與熊季雖然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其中的差距不可以道理計,但這下一代,可就反了過來,之前熊穆的假太子熊彪在金陵城裏是出了名的廢物,文不成,武不就,為人刻薄不說,連陰謀詭計都耍不好,熊穆要是哪天閉眼一去,這位得傳大位,那估計南楚亡國之時,也近在眼前了。
慶王雖然廢物,但生個兒子
熊宇卻是瀟灑風流,如珠如玉,文成武就,胸有城府。熊彪與熊宇兩人年級相仿,自然是從出生就開始被明裏暗裏地比較,然而也是從出生開始,熊彪就沒哪一樣比得上熊宇。
熊彪對此心中自然心知肚明,心有介懷,然而在皇宮大內折騰得雞飛狗跳,也沒折騰出個什麽名堂來。反觀熊宇,年滿十二,便參知王府諸事,年及十五,便總領王府,讓自己親生父親慶王,從此退居幕後,頤養天年。
熊宇總領王府之後,在積年暗弱的頹勢下,多方經營聯絡,穩紮穩打之下,慶王府已經不再是當年被人拉來踢去的傀儡,而是真正地成為了南楚朝廷一股舉足輕重的勢力。
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手段,自然是為人敬佩,要是熊彪能有這個成就,那尾巴早就已經翹上天去了,偏偏熊宇這位小王爺不驕不躁,不稱己名,反而禮賢下士,廣納門客,任人唯賢,唯才是舉。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若是有真本事的人,根本不問來曆出身,如此一來,自然是諸多人才奔走投效,願效死命,連金陵城中各個勢力,也因此對其高看一眼。
韋向榮便是小慶王熊宇招徠的門客之一,韋向榮早年乃是一寒門學子,早年心高氣傲,自認憑胸中才學不難成就一番事業,然而屢試不第之下,終於才是幡然悔悟,思來想去,就來投奔名聲初具的熊宇。
所謂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在考察到韋向榮確實有真才實學,並非魚目混珠的酸儒之後,熊宇便以禮相待,贈以名位,韋向榮投桃報李之下,也替熊宇漂漂亮亮地辦了不少的事情,漸漸成為了熊穆的心腹之一。
現在熊宇麾下的能人異士雖多,但韋向榮卻是牢牢占據了一席之地,現在主要負責替熊宇聯絡南楚境內的一些江湖勢力。
如今南楚朝廷雖然趨於穩定,但整個南楚境內卻是擁有很多聲音,整體來說算得上是諸侯並立的局麵。所以在慶王府裏,能夠代表熊宇接觸各方“諸侯”,各個江湖頂尖勢力的人選,無一步不是熊宇極為倚重之人。
當然,身無武道的韋向榮雖然因為自身的才華得到了熊宇的重視,但如此重要的事情自然不會是其一人全權負責,除了一些無足輕重武林勢力之外,韋向榮主要接觸的,便是七大世家之首南宮世家。
七大世家雖然在江湖頂尖勢力之中一直是敬陪末座,但對於慶王府來說可是了不得的龐然大物,其餘諸如純陽宗,菩提寺等名門大派不是不是香,而是其等連熊穆都懶得搭理,區區一個小王爺,更不會看在眼裏。
熊宇對此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壓根就沒往其他江湖頂尖勢力那裏靠過。七大世家雖然也是江湖頂尖勢力,但有其特殊性在。
其等雖然在江湖上聲稱七大世家,同氣連枝,但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都有鬩牆之時,更何況
隻是為了共同利益,才一起抱團取暖的七個不同的武林世家?
所以以熊宇的手段,不難找到接觸其等的機會,而七大世家熊宇雖然都有所接觸,但其中的重點,還是南宮世家與曹家這兩家,南宮世家現在是七大世家的龍頭所在,而曹家卻以豪富聞名七大世家,可謂是七大世家的兩大擎天巨柱。
打蛇七寸,中其要害,熊宇自然也格外重視與這兩家的聯絡,當然,想要直接跟南宮世家對話,就是熊宇親自出麵,南宮玉堂怕也是直接無視,更何況區區一個慶王府的門客了。
所以韋向榮也一直走的是曲線救國路線,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搭上了南宮星馳這一條線。
南宮星馳雖然不是個東西,但其身份卻實實在在擺在那裏,父母都是南宮世家的核心人物,在南宮世家的能量不可小覷,之前在金陵城攔住江孤蘭,彼此見過一麵的神秘男子,也正是韋向榮無疑。
後來發生的事情,自然也跟慶王府脫不了關係。至於為什麽不更直接一點,這就跟南宮星馳的作風有關係了。原來這一位雖然貪花好色,甚至可以說為了達成目的,無所不用其極,但偏偏不喜歡做那強梁之事。
這一方麵是南宮星馳自詡風流,身份高貴,要是硬橋硬馬,難免有辱斯文,另一方麵是南宮星馳就喜歡美人梨花帶雨,心甘情願投懷送抱這個調調。
韋向榮雖然對南宮星馳這種有些另類的嗜好有些不敢苟同,但為了自己與小王爺未竟的事業,韋向榮也隻能捏著鼻子當一回小人了,要怪,隻能怪江孤蘭命不好,被南宮星馳瞧上眼了。
這件事就算慶王府不插手,以南宮星馳的身份,想要搞出什麽幺蛾子,那也是容易得很,慶王府之所以要搶著來幹這髒活累活,隻不過是想跟南宮世家搭上線罷了。
至於要給一個清水衙門的小官找點什麽麻煩,以慶王府的能量,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而且為了將事情辦得滴水不漏,慶王府也沒有直接出麵,而是用了一些曲折手段,真的最後要算起賬來,冤有頭,債有主,也找不到慶王府的頭上。
現在韋向榮神色匆匆地來見小王爺熊宇,自然也是當初布下的局,終於是到了要收獲的時候,隻要慶王府能替南宮星馳辦妥這件事情,即使現在的南宮星馳對江孤蘭已經不感興趣了,但也不得不承慶王府這份情。
心思百轉之下,韋向榮腳下卻是行得極快,轉眼就到了熊宇所在的花園裏,然而韋向榮舉目望去,已經是找到了熊宇的身影,正想開口的時候,眼角卻掃到熊宇身前還有兩名青年道士,一名麵容乍一看有些普通,卻自有一股雍容氣度,舉手投足之間,飄飄然有出塵之概,另外一麵青年道士身量頗高,麵色生冷,雖是方外之人,但一身煞氣縈繞於身,讓人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