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地都用四方石塊鋪著,平坦坦的,受那極清明的月光照著,就和結了一層厚冰的水麵一般。坪的兩邊。安放了兩隻高有一丈的鐵香爐,此外別無一物。蔣溫倫反操著兩手,仰麵在月光中走了幾轉,覺得萬物都靜悄悄的,連風動林葉的聲音都沒有。心想:
這寺裏住了一百多個和尚,此時還不過二更時分,便各處全聽不出一些兒聲息,仿佛是一座無人的空廟,這種清規,確是旁的廟宇中和尚所萬萬不能遵守的。認真說起來,出家人實在應該如此,方足使人欽敬,若出家人的起居飲食及一切舉動,都和在家的俗人一樣,就隻剃光了頭發,穿上圓領大袖的袈裟,便算是和尚,受十方供養,那簡直是天地間的罪人,懶惰無業的遊民,都不妨借著做和尚騙衣食了。
隻是可惜守清規守戒律的和尚,遠處的寺院如何,我不知道。這方圓數百裏以內,就僅有這觀音寺。怪不得這寺裏的寺產豐富,原來寺裏的和尚,待自己都極刻苦,待人卻處處行方便,實行佛菩薩慈悲度人的誌願。有錢的人不想積功德則已,想積功德,不拿錢捐助在這種寺裏,又捐助在什麽地方呢?
上庸城裏我父親給我的那些遺產,我一個人哪裏用得著那麽多,我憑著胸中學問,手上的功夫,也不愁一生謀不著衣食,何不將遺產提一半出來,捐在這寺裏,替我亡父亡母做些功德呢?蔣溫倫想到這一層,心裏異常高興,覺得這功德非做不可。
此時的月光己漸偏西了,照得東邊廊廡下安放了一口五、六尺高的大銅鍾。隨意走近前看那鍾,是雲白銅鑄的,上麵鐫了製造的年月,計算已有百多年了。細看那鍾並沒有破壞,鍾上打掃得幹淨,一點兒灰塵沒有,好像是才安放在這裏不久的樣子。
正待伸手摩挲,猛覺得佛殿上有一陣很怪異的風,吹得殿上懸掛的東西,都瑟瑟作響。蔣溫倫不覺回頭向佛殿上望去,那般莊嚴宏偉的佛殿上,隻佛座前麵,點了一盞懸掛的琉璃燈,以外別無燈火。琉璃燈的光線,四圍都還明亮,隻燈的底下是照例有一塊籃盤大小的黑暗圓圈。
蔣溫倫朝佛殿上看時,那琉璃燈的寸長火焰,正在搖搖不定,因此燈底下的黑圓圈裏麵,有好幾個婦人,集聚在那一塊地方,齊向佛像叩頭禮拜。蔣溫倫不禁吃了一驚,暗想:這時分怎得有這麽多婦人來拜佛呢?並且寺門關著,婦人從何處進來?不是奇了嗎?一麵心裏這們想,一麵再定睛看那燈下,卻是一個也不見了,隻依稀隱約的看見一群黑影,同時向佛座下藏躲的模樣。
蔣溫倫隨即吐了一口唾沫,低聲呸了幾下,說道:“這才是活見鬼了。我這兩眼睛,自從拜了恩師之後,一日光明一日。近年來尋常人看不清晰的東西,我都能一望了然,若在習武之前看了這情形,怕不是要當成兩眼昏花,誤認至此。於今我自信不至於如此,這不是活見鬼了嗎?”當下舉眼向殿上四周看去。
蔣溫倫初進觀音寺的時候,一因寺內的和尚都整齊嚴肅的念經拜佛。不知不覺的產生了一種敬畏之心,不敢隨便抬頭亂看。二因此來目的是在借宿,在未得和尚許可以前,無心瀏覽景物。
因此雖在佛殿下拱立了多時,然而佛殿上的情形,並不曾看明在眼裏,此時才看出這佛殿從殿基到屋脊。那蓮花座有一丈二三尺高,朱漆的蓮花前,一片一片張開來,每片和門板一般大小,蓮座前麵的香案,也碩大無比。佛像的兩旁,排列著許多金漆輝煌的木龕,龕裏約莫是五百尊羅漢的像。因離琉璃燈太遠,隻借著佛殿下明月反射的光,蔣溫倫又立的地方太遠,所以看不大明白。
心裏又轉念道:“我為什麽隻管站在這廊下,朝佛殿上呆看呢?這時又沒有和尚往殿上做道場,索性上去瞻仰瞻仰不好麽?”
遂舉步向佛殿上走去。才走了幾步,偶一抬頭,又分明看見那琉璃燈底下,擁擠著一大堆的婦人,向佛像中叩頭禮拜。這次所見,比前次更多更清晰,前次大約隻有十來個,這次就有二三十個了,蔣溫倫既發見了這種怪異情形,隻得立住不動,目不轉睛的望著燈底下,仔細看怎生變化。
說起來奇怪極了,蔣溫倫一仔細定睛,便看出那一大堆婦人,並不是陡然出現的,明明白白的一個個從蓮座下走了出來,向燈底下一擠,就掉轉身叩頭禮拜起來。每出一個都是如此。
好像隻有那燈底下的黑圓圈可以容身似的,漸出漸多,約計已有七八十個了。猛聽得“喀喇”一聲,佛殿上的瓦,好像被貓兒踏碎了一片,這響聲一出,燈底下的婦人,登時驚慌得往蓮座下一閃,睜眼便一無所見了,蔣溫倫如癡似呆的望著,也被那響聲驚得清醒轉來了。
連連說:“怪事,怪事!這世上還真有鬼怪不成?”三步作二步真走上佛殿。心裏自尋思道:“佛殿之上,是何等清淨莊嚴的地方,如何會有這些女鬼,齊集在此呢?並且看這些女鬼拜佛神情,好像是伸訴冤苦,哀求佛祖超度的一般。這是什麽道理?我兩次都看得明明白白,向這蓮座下一晃就沒看見了。剛才更看得清楚,一個一個從蓮座下走了出來,莫不是這蓮座下有什麽蹊蹺?”
看香案上有點不完的蠟燭,便拔了一枝,跳上香案,就琉璃燈火上點著,細細的照看蓮座前麵的蓮花瓣。一片片都看了幾眼,搖了幾下,看不出一點兒可疑的痕跡,也搖撼不動。
照到後麵,畢竟被他看出一些破綻來了。原來其中有一片蓮瓣,邊上有數寸遠的所在,特別的光滑,可以看得出是時常在這地方捏手的。就那光滑的所在,用手捏住一搖,不搖這下沒要緊。
隻這麽一搖,搖得那蓮瓣往旁邊一歪,裏麵跟著一股陰冷之氣衝出來,隻衝得蔣溫倫皮膚起栗。
俗話說得好:藝高人膽大。雖則發現了這種可怕的事情,然現在蔣溫倫仗著一身出色超群的武道本領。並不知道害怕,換左手捏住蓮瓣,右手拿燭向衝出陰冷之氣的所在一照。隻見這蓮瓣原是一扇洞門。
蓮瓣讓開了,便現出了一個洞口來。洞口裏麵,漆黑如墨,就算有燭火在手,也照不見洞裏有什麽東西。隻覺得一股臭氣衝入鼻孔,比無論什麽臭氣都比不上這個。使蔣溫倫聞了,禁不住發嘔。
心裏己猜著必是屍臭,正要想方法進洞裏探看一個究竟,陡聽得有腳步的聲音,嚇得蔣溫倫忙噗的一口將燭吹滅,隨手仍將蓮瓣扶正。跳下來,將燭插在原處。打算回房再作計較,免得被和尚出來看見了,知道識破了他寺裏的機關,不是輕鬆可以蒙混過關的事情。
再聽腳步聲音倒沒有了,然而在佛殿上繼續徘徊也沒什麽用處。仍由東廊下,走進那三開間的房。腳才跨進睡房,就見那個知客老和尚坐在床上,笑容滿麵的立起身迎著說道:“居士剛剛從何處來?”蔣溫倫此時心懷鬼胎,忽看見老和尚坐房裏,這一驚真是非同小可。
話說蔣溫倫忽一眼看見知客老和尚坐在房裏,真是一驚不小,見他問話,隻得竭力裝出行所無事的樣子答道:“因為今日是中秋佳節,我在白天行路的時候,便打算揀一處地方風景好的地方落腳,準備弄些酒菜賞月,免得虛度良宵。
誰知所經過的客棧,我都覺得不好。原想多趕一程路,以求能滿我此願,無奈山路難行,剛近寶刹,天色已暗,不能行走了,因此隻得來寶刹借宿。
方才正上床睡了,忽見從窗格裏射進來的月光,清明如晝。偶然想起這樣皎潔光明的月色,照著這樣清淨莊嚴的佛地,應該比一切的地方都好看。在別處賞月,怎趕得上在這地方賞月呢?
我何其幸運,無意中遇了這種良宵美景,若就這麽糊裏糊塗的睡了,辜負了這樣良辰美景,豈不太可惜?
雖說一時間取辦不出酒菜,然而我以為在這種清淨莊嚴的地方賞月,飲酒食肉,盡覺太俗。於是就翻身起來,在外麵廊下及石坪中徘徊欣賞了好一會。我生平所曆的境遇,實以剛才這一刹那為最高潔。”
蔣溫倫接連不斷的說了一大篇,以此來掩飾他之前偷窺觀音寺秘密的痕跡。知客老和尚也不打斷他的話頭,隻管笑嘻嘻的望著他說。
他見這知客老和尚不像有惡意的樣子,以為知客老和尚另有他事,才到自己這房裏來。隻是偶然湊巧,也在這時候,並不是已經知道他剛才舉動前來興師問罪,殺人滅口而來。想到這裏,蔣溫倫不禁心裏暗怪自己疑神疑鬼,無端吃了這麽大一個驚嚇。
這寺裏住了一百多個和尚,此時還不過二更時分,便各處全聽不出一些兒聲息,仿佛是一座無人的空廟,這種清規,確是旁的廟宇中和尚所萬萬不能遵守的。認真說起來,出家人實在應該如此,方足使人欽敬,若出家人的起居飲食及一切舉動,都和在家的俗人一樣,就隻剃光了頭發,穿上圓領大袖的袈裟,便算是和尚,受十方供養,那簡直是天地間的罪人,懶惰無業的遊民,都不妨借著做和尚騙衣食了。
隻是可惜守清規守戒律的和尚,遠處的寺院如何,我不知道。這方圓數百裏以內,就僅有這觀音寺。怪不得這寺裏的寺產豐富,原來寺裏的和尚,待自己都極刻苦,待人卻處處行方便,實行佛菩薩慈悲度人的誌願。有錢的人不想積功德則已,想積功德,不拿錢捐助在這種寺裏,又捐助在什麽地方呢?
上庸城裏我父親給我的那些遺產,我一個人哪裏用得著那麽多,我憑著胸中學問,手上的功夫,也不愁一生謀不著衣食,何不將遺產提一半出來,捐在這寺裏,替我亡父亡母做些功德呢?蔣溫倫想到這一層,心裏異常高興,覺得這功德非做不可。
此時的月光己漸偏西了,照得東邊廊廡下安放了一口五、六尺高的大銅鍾。隨意走近前看那鍾,是雲白銅鑄的,上麵鐫了製造的年月,計算已有百多年了。細看那鍾並沒有破壞,鍾上打掃得幹淨,一點兒灰塵沒有,好像是才安放在這裏不久的樣子。
正待伸手摩挲,猛覺得佛殿上有一陣很怪異的風,吹得殿上懸掛的東西,都瑟瑟作響。蔣溫倫不覺回頭向佛殿上望去,那般莊嚴宏偉的佛殿上,隻佛座前麵,點了一盞懸掛的琉璃燈,以外別無燈火。琉璃燈的光線,四圍都還明亮,隻燈的底下是照例有一塊籃盤大小的黑暗圓圈。
蔣溫倫朝佛殿上看時,那琉璃燈的寸長火焰,正在搖搖不定,因此燈底下的黑圓圈裏麵,有好幾個婦人,集聚在那一塊地方,齊向佛像叩頭禮拜。蔣溫倫不禁吃了一驚,暗想:這時分怎得有這麽多婦人來拜佛呢?並且寺門關著,婦人從何處進來?不是奇了嗎?一麵心裏這們想,一麵再定睛看那燈下,卻是一個也不見了,隻依稀隱約的看見一群黑影,同時向佛座下藏躲的模樣。
蔣溫倫隨即吐了一口唾沫,低聲呸了幾下,說道:“這才是活見鬼了。我這兩眼睛,自從拜了恩師之後,一日光明一日。近年來尋常人看不清晰的東西,我都能一望了然,若在習武之前看了這情形,怕不是要當成兩眼昏花,誤認至此。於今我自信不至於如此,這不是活見鬼了嗎?”當下舉眼向殿上四周看去。
蔣溫倫初進觀音寺的時候,一因寺內的和尚都整齊嚴肅的念經拜佛。不知不覺的產生了一種敬畏之心,不敢隨便抬頭亂看。二因此來目的是在借宿,在未得和尚許可以前,無心瀏覽景物。
因此雖在佛殿下拱立了多時,然而佛殿上的情形,並不曾看明在眼裏,此時才看出這佛殿從殿基到屋脊。那蓮花座有一丈二三尺高,朱漆的蓮花前,一片一片張開來,每片和門板一般大小,蓮座前麵的香案,也碩大無比。佛像的兩旁,排列著許多金漆輝煌的木龕,龕裏約莫是五百尊羅漢的像。因離琉璃燈太遠,隻借著佛殿下明月反射的光,蔣溫倫又立的地方太遠,所以看不大明白。
心裏又轉念道:“我為什麽隻管站在這廊下,朝佛殿上呆看呢?這時又沒有和尚往殿上做道場,索性上去瞻仰瞻仰不好麽?”
遂舉步向佛殿上走去。才走了幾步,偶一抬頭,又分明看見那琉璃燈底下,擁擠著一大堆的婦人,向佛像中叩頭禮拜。這次所見,比前次更多更清晰,前次大約隻有十來個,這次就有二三十個了,蔣溫倫既發見了這種怪異情形,隻得立住不動,目不轉睛的望著燈底下,仔細看怎生變化。
說起來奇怪極了,蔣溫倫一仔細定睛,便看出那一大堆婦人,並不是陡然出現的,明明白白的一個個從蓮座下走了出來,向燈底下一擠,就掉轉身叩頭禮拜起來。每出一個都是如此。
好像隻有那燈底下的黑圓圈可以容身似的,漸出漸多,約計已有七八十個了。猛聽得“喀喇”一聲,佛殿上的瓦,好像被貓兒踏碎了一片,這響聲一出,燈底下的婦人,登時驚慌得往蓮座下一閃,睜眼便一無所見了,蔣溫倫如癡似呆的望著,也被那響聲驚得清醒轉來了。
連連說:“怪事,怪事!這世上還真有鬼怪不成?”三步作二步真走上佛殿。心裏自尋思道:“佛殿之上,是何等清淨莊嚴的地方,如何會有這些女鬼,齊集在此呢?並且看這些女鬼拜佛神情,好像是伸訴冤苦,哀求佛祖超度的一般。這是什麽道理?我兩次都看得明明白白,向這蓮座下一晃就沒看見了。剛才更看得清楚,一個一個從蓮座下走了出來,莫不是這蓮座下有什麽蹊蹺?”
看香案上有點不完的蠟燭,便拔了一枝,跳上香案,就琉璃燈火上點著,細細的照看蓮座前麵的蓮花瓣。一片片都看了幾眼,搖了幾下,看不出一點兒可疑的痕跡,也搖撼不動。
照到後麵,畢竟被他看出一些破綻來了。原來其中有一片蓮瓣,邊上有數寸遠的所在,特別的光滑,可以看得出是時常在這地方捏手的。就那光滑的所在,用手捏住一搖,不搖這下沒要緊。
隻這麽一搖,搖得那蓮瓣往旁邊一歪,裏麵跟著一股陰冷之氣衝出來,隻衝得蔣溫倫皮膚起栗。
俗話說得好:藝高人膽大。雖則發現了這種可怕的事情,然現在蔣溫倫仗著一身出色超群的武道本領。並不知道害怕,換左手捏住蓮瓣,右手拿燭向衝出陰冷之氣的所在一照。隻見這蓮瓣原是一扇洞門。
蓮瓣讓開了,便現出了一個洞口來。洞口裏麵,漆黑如墨,就算有燭火在手,也照不見洞裏有什麽東西。隻覺得一股臭氣衝入鼻孔,比無論什麽臭氣都比不上這個。使蔣溫倫聞了,禁不住發嘔。
心裏己猜著必是屍臭,正要想方法進洞裏探看一個究竟,陡聽得有腳步的聲音,嚇得蔣溫倫忙噗的一口將燭吹滅,隨手仍將蓮瓣扶正。跳下來,將燭插在原處。打算回房再作計較,免得被和尚出來看見了,知道識破了他寺裏的機關,不是輕鬆可以蒙混過關的事情。
再聽腳步聲音倒沒有了,然而在佛殿上繼續徘徊也沒什麽用處。仍由東廊下,走進那三開間的房。腳才跨進睡房,就見那個知客老和尚坐在床上,笑容滿麵的立起身迎著說道:“居士剛剛從何處來?”蔣溫倫此時心懷鬼胎,忽看見老和尚坐房裏,這一驚真是非同小可。
話說蔣溫倫忽一眼看見知客老和尚坐在房裏,真是一驚不小,見他問話,隻得竭力裝出行所無事的樣子答道:“因為今日是中秋佳節,我在白天行路的時候,便打算揀一處地方風景好的地方落腳,準備弄些酒菜賞月,免得虛度良宵。
誰知所經過的客棧,我都覺得不好。原想多趕一程路,以求能滿我此願,無奈山路難行,剛近寶刹,天色已暗,不能行走了,因此隻得來寶刹借宿。
方才正上床睡了,忽見從窗格裏射進來的月光,清明如晝。偶然想起這樣皎潔光明的月色,照著這樣清淨莊嚴的佛地,應該比一切的地方都好看。在別處賞月,怎趕得上在這地方賞月呢?
我何其幸運,無意中遇了這種良宵美景,若就這麽糊裏糊塗的睡了,辜負了這樣良辰美景,豈不太可惜?
雖說一時間取辦不出酒菜,然而我以為在這種清淨莊嚴的地方賞月,飲酒食肉,盡覺太俗。於是就翻身起來,在外麵廊下及石坪中徘徊欣賞了好一會。我生平所曆的境遇,實以剛才這一刹那為最高潔。”
蔣溫倫接連不斷的說了一大篇,以此來掩飾他之前偷窺觀音寺秘密的痕跡。知客老和尚也不打斷他的話頭,隻管笑嘻嘻的望著他說。
他見這知客老和尚不像有惡意的樣子,以為知客老和尚另有他事,才到自己這房裏來。隻是偶然湊巧,也在這時候,並不是已經知道他剛才舉動前來興師問罪,殺人滅口而來。想到這裏,蔣溫倫不禁心裏暗怪自己疑神疑鬼,無端吃了這麽大一個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