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清朗,湖波蕩漾。


    沉家客船在東山岸邊停泊妥當,眾人下地活動一番筋骨後各自休息。


    劉彥回到船房精神上佳,叫平兒先睡,他自取筆墨作畫。


    在白紙上畫出一間空房,房內一蒲團明窗,一供桉香爐,筆線簡淨,構圖讓人一眼覺得禪靜。


    最後一筆文光點落在香頭處。


    刹那畫卷明亮,畫中香線彷佛被引燃,畫室靜房更添禪意。


    劉彥觀看心有所獲,收筆問阿九:“你看能住嗎?”


    阿九低眉觀賞說:“能住,隻是畫境沒開,不能隔絕鬼神窺視,公子是讓我進入此畫修行?”


    劉彥點頭道:“回去後你就暫居這卷陋室存身修行。等我畫技提升,能開出畫境,再給你畫大房子居住。扇中香火錢帶幾枚使用。”


    “喏。”阿九福至心靈入扇取錢,隻拿一文錢出來入畫修煉。


    慧靜道:“公子最後妙筆點文光,有吳門之風,頗似吳門畫龍點睛筆法。”


    “佛家過譽。”


    劉彥揭起畫,手掌沾水將其貼在船房木壁上,談說自己畫技師從二姐,隻學了一夜技法,不敢與吳門畫匠爭風。


    後問她‘何為畫龍點睛筆法’。


    慧靜說:“畫龍點眼是吳門慣用技法,大體是最後一筆點中妙處,使得畫卷意境鋪開。與公子點香一筆甚是相通。”


    “五台山的佛像壁畫,皆出自吳門畫工之筆,無不生動富有佛貌。”


    “據說吳門祖師為楚王墓畫遊龍點睛,一筆點落,龍從壁畫飛出,驚煞眾人。”


    “後世門徒便將畫作收尾之筆,稱為‘點睛筆法’。”


    劉彥聽著奇特,前世成語在這裏卻另有典故,饒有興致與佛家談論世上畫工名家。


    不知覺夜近子時,木壁上的‘香爐靜室’飄出澹澹香火氣。


    清香飄到船外,引來岸上一眾遊魂四顧尋覓。


    此香氣傳入他們口鼻,猶如重油重料造飯之氣,使他們本就饑寒的身子更加饑餓。


    不少魂兒單薄的,嗅著香氣隨風飄上船,很快船頭就有二三十鬼眾。


    他們眼望船房門簾不敢入內,隻站在外麵聞香氣。


    有個蓬頭垢麵的鬼童忍不住走進去,急的娘親跺腳呼喊:“月兒月兒……”


    劉彥、慧靜聞聲轉頭,見房內多了個鬼童,又聽婦人呼喊,眾鬼吵吵聲,各想起來時漁翁的話。


    “你叫月兒?”


    “嗯。”


    鬼童乖乖點頭,咬指看著木壁上的‘香爐靜室’。


    劉彥又問:“幾時死的?”


    “前天。”鬼童答完,指畫中阿九問:“姐姐在吃什麽飯,這般香。”


    劉彥觀察她魂身,對比徐州墳崗眾鬼,這個鬼童月兒身上多了一重灰黑之氣。


    他對畫呼喊一聲:“娘子出來。”


    阿九應聲出畫,落在公子身旁,看眼鬼童女,悚然道:“公子,這小鬼是染瘟疫而死的,她身上有疫氣!”


    正說著,忽聞外麵響起鍾聲,船頭眾鬼霎時走了大半。


    一婦人匆匆進來船房,給他們磕頭賠禮,抱著鬼童便走。


    劉彥叫住問:“且慢,夫人可是齊家嫂嫂?”


    “正是賤妾,公子是……”


    婦人女鬼回頭打量劉彥。


    在她眼中公子容貌亮堂,一眼便知是貴人,卻沒認出來眼前乃是鄰家人。


    劉彥請她丈外落座,自告說:“小生是劉世才,我剛才沒認出月兒,見到嫂子才覺麵熟。”


    “你是世才公子?”


    齊氏麵顯驚異,揉著眼走近兩步,顯露喜色領著女兒見禮。


    “公子幾時回來的?聽趕考還鄉的秀才說,你因風寒在徐州休養……”


    “不想再相見,公子麵上有貴氣了。”


    這齊氏是他家左鄰,三年前當了寡婦,靠著繡工拉扯女兒,孝養公婆。


    劉彥實沒想到,竟會在此遇到她的鬼魂。


    “小生落難徐州,結識了貴人,得其相助脫了病災。今日剛還鄉。”


    “嫂子怎淪落至此?”


    齊氏聞言落淚,哭泣說:“公子不知,賤妾已死。我公婆還有月兒都染瘟病死了。天不待見我家,讓我家絕戶。”


    “公子要盡早回去見母親。你家老夫人也染病在床,靠著管家福安支撐活命。”


    劉彥意識到臨安疫情嚴重,好在慈母性命尚存,繼續問:“外麵都是本鄉染瘟病死的人?”


    “嗯。”齊氏抹淚道:“這場瘟疫乃瘟神剪命,專挑命繩細的下手,如今城內十家七戶皆病,死有兩三千人了。”


    “我們這些染病鬼地府不收,隻能在世間晃蕩。”


    “湖伯可憐我們,每兩日施舍一次粥飯,方才敲鍾聲就是放飯。”


    “賤妾和月兒肚中饑餓難忍,要去討飯了。”


    “小生也有飯菜,嫂子不如就在這吃吧。”


    說著,劉彥轉看阿九一眼。


    後者明白公子之意,神魂入扇中,取一文錢香火,兩手夾著念咒。


    片刻,她手掌湧出一大股香火氣,騰騰聚攏幻化成雞鴨魚肉、脆餅燒餅、月餅年糕,足足十八樣之多。


    齊氏和女兒吞咽口水,阿九先給她們兩個脆餅吃。


    母女都忘了謝,接餅子一口酥香吞咽,乏力的病體獲得香火充實,慢慢恢複一些魂力。


    等她們把餅吃完,又見一大桌酒菜飯食擺在麵前。


    這才想起來給公子道謝,給仙家磕頭。


    阿九靈巧躲到公子身後道:“夫人不該叩謝我,奴婢隻是聽命公子。”


    齊氏驚訝看劉公子:“這位娘子是公子在外收的女婢?那……這些香火又是?”


    “嫂子無須多問。”


    劉彥看門簾道:“不妨把公婆請來一同用飯,小生有兩個月沒見他們二老了。”


    小月兒仰頭回話:“我爺爺奶奶都餓死了。”


    齊氏隨話掩麵啼哭:“我家絕戶,無人燒紙錢,公婆死在我頭裏,一樣遭瘟氣纏身,沒撐過兩日魂飛魄散了。”


    劉彥心生憐憫,請她母女入席吃飯,持扇出來船房,環顧四周湖山。


    見東山湖伯廟下方,聚著上千災民遊魂,黑壓壓等著放粥,疫氣匯集起來如潮翻湧,甚是恐怖驚人。


    慧靜不禁低念佛號,歎道:“災民如鬼,鬼又成了災民,何其苦。”


    說話間,湖中分開重重波光,兩隊水卒架著一桶桶粥飯出水,朝東山廟宇列隊而去。


    <a id="wzsy" href="http://m.xiashuba.com">下書吧</a>


    晚風吹來,能聞到澹澹米香,但氣味很怪,就像香灰拌飯熬煮而成。


    隊伍後麵跟著一眾神女丫鬟侍從。


    她們從客船旁邊經過,其中一公主貌的黃衣娘子,還對著劉彥哼了一下。


    劉彥不明所以,以為是看了不該看的,惹那位湖伯家眷不高興,轉頭回船房。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狐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士心本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士心本尊並收藏聊齋狐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