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仙家,祭神鬼,巧思計,以野狗做文章,撫百姓之心……”
“奇士!”
通判府,南庭院。陽光暖人,清風拂麵。
庭廊下一張書桉,李氏父女和楊萬山圍桉攀談‘劉世才’,陸侯持筆書寫《治疫六法》。
李通判聽完臨安縣一番實言,此刻全然換了一副態度,一尺須迎風,兩鬢發隨笑,眼目透著賞識,浮想劉彥為人。
“如此奇人智士,昨日公堂之上,為何不說?”
“子不語怪力亂神,這些事豈能在公堂議論?”
楊萬山含笑接話,看著內兄書寫‘六法’,說:“而且‘六法’中有雲‘騙百姓而醫治其心’,……”
“倘若昨日府衙之上,內兄如實說出‘仙方是假的’‘瘟妖也是假的’……”
“豈不讓民大失所望?那時百姓惶惶,民心生亂,豈不亂了治疫六法?”
“災疫之下,百姓信鬼神大於信官。”
“倒不如順應民心,以其所信來治其心,提振百姓心氣。”
“而這,便是世才所提‘人治三法’中的‘拔哀’‘正氣’二法之精妙!”
“再配合《青竹雅集》之中良方去疾,方能治理這場瘟災。”
“通判大人以為是否?”
“嗯,萬山言之有理。”
李通判拂須點頭,眼眸添彩說:“劉世才之法,以鬼神撫慰民心,加以良藥解症,著實是為上策治疫之法。”
“今日如何不請他來?”
憐雲小姐隨父並看楊公子。
萬山端茶道:“前日祭鄉鬼,三千鬼眾民怨甚大,起先搗亂祭壇禮祭,不願受我等香火。”
“世才兄孤身入穀相勸,遭他們鬼氣陰風殺威……”
“眼下疫氣入體,在家養病,不能見大人。”
“劉公子獨身麵對三千疫鬼?”
李憐雲暗自驚詫。
她修養命之法,通曉神鬼事。
前日西湖放粥,也曾出竅去看。
隻是三五百疫鬼聚在一起,就已是鬼氣衝天、疫氣如潮,使她內心發怵。
而這位君子,麵對十倍之數,卻能屹立鬼眾之中,其胸懷智勇令人欽佩!
李通判讚歎道:“雖千萬人吾往矣,劉世才丈夫也。他病情如何?可有性命之危?”
萬山朗聲笑說:“世才兄內有正氣,雖遭外邪入侵,但能自家調理,並無性命之危。”
李憐雲明亮眼眸,暗思道:“劉公子…莫非乃孟學養氣之士?”
彼時,陸侯寫完‘治疫六法’,落筆揭起文章,交大人過目。
李通判兩手觀看,盡管已經聽過‘六治之策’,但觀讀文章依舊讚不絕口,請教臨安縣如何用計。
李憐雲則請萬山一旁敘話。
“敢問公子,劉世才可是一位儒門真學?”
“小姐如何猜測?”
楊萬山早看出通判之女不俗,說話很有思理,見識高過其父。
憐雲麵紗輕揚,說:“小女子雖不才,但對真學略知一二。恩師授我養命之術時,曾與我說過‘儒釋道’三家之別。”
“儒家學問入真,亦能通玄妙、見鬼神。”
“劉公子若非真學之士,豈有這等聰慧和膽識?”
“小姐聰慧也不差真學。”
楊萬山相視誇讚,笑道:“實不相瞞。世才兄乃孔孟雙學入真境,心懷大義,心有明燈,乃明心之君,浩然之士!”
“此等奇人,天下少之。”
憐雲驚詫,明白他的意思,思說:“劉世才孔孟雙成?這的確世間少有!”
二人一旁私語,李通判並未聽見,隻與陸侯笑談說:“劉世才頗有治世才幹,我州府亦可用此法來治。”
“方才有言在先,輸了賠禮。”
“我女就代為父,與陸大人賠情一禮。”
憐雲回神,麵向陸侯輕輕下拜。
陸大人見女替父賠情,也就不躲閃,受之一禮道:“此事隻怪下官未及時與大人明說,才釀出猜疑。”
“下官今日來,另有一事請大人相助。”
“臨安草藥即將用盡,下官想討些回去解燃眉之急,”
李通判笑說道:“藥材之事我自會幫你,晌午你和令弟就在我府用宴,我想聽你細說劉世才……”
陸侯與內弟相視,禮謝通判:“那下官就厚顏討杯水酒。”
“我看不如先去見知州,今日若請不回草藥,下官無顏回去麵對鄉親。”
李通判爽悅答應,分顧告訴女兒,命家人備午宴,後攜帶‘治疫六法’與陸侯信步出廊。
楊萬山等小姐安排完家務,問道:“小姐也能掌家?”
李憐雲走到書桉前,提筆說:“我雖女子身,家父卻養我如男兒,家父不在我便能做七分主。”
萬山聽著高看幾分,落座笑道:“既如此,小生就不當你是尋常千金。不知小姐想知道世才兄哪些事?”
憐雲麵紗朱唇澹笑說:“楊公子真是聰明君子。那我就先問,劉世才學問如何、才情如何?”
楊萬山有意在佳人麵前給劉兄揚名,端坐庭廊下侃侃而談,講述自己所見所聞。
百裏之外,臨安縣。
劉彥也在與女談話,卻非阿九,而是飛刀中的【上官女】。
他剛粗讀完一遍《於氏春秋》,從中收獲不少修學思路。
其中有一門‘問經養學’很奇妙。
所謂‘問經養學’,需要通達明經正心境界,能夠將心思沉入經書之中,使得心念與書文相通。
屆時便能從經書內見書中天地,與書中經意精靈對話,向其討教學問。
《於氏春秋》中說【經意之精,承載聖賢道理而生。向其問道,如直麵聖賢,可得真金真意。】
劉彥初聞此法,便想到‘佛門靈犀術’,靈犀之法也是聚心念與物相通。
但經他嚐試,此法並不能‘問經養學’。
不過,這讓他想起‘上官飛刀’中的經意書靈【上官女】。
撩起衣袖,見一隻光亮銀環套於手腕,此環乃上官飛刀所化。
殺狗之夜,劉彥攜飛刀出門時,突發奇想‘既然飛刀可剛可柔,何不隨身攜帶?變化器形……’
刀中【上官女】感應主人心意,竟然自主的變化飛刀形體,結成銀環套在他右手腕上。
這兩日一直不曾取下,以自身之氣,養飛刀之氣。
兩日佩戴,水銀刀身也不曾使他染毒,手腕肌膚亦無變化,反而飛刀銀環越養越亮。
他方才點入文光,用靈犀術內察【上官女】文字身,其靈性飽滿並且活躍,一見主人神念便歡呼‘公子’。
<a id="wzsy" href="http://m.bqgxsydw.com">筆趣閣小說閱讀網</a>
劉彥趁機詢問:“你總叫我公子,可知我是誰?”
【上官女】靈性回說:“你是公子呀?”
劉彥又問:“那你是誰?”
【上官女】回道:“我是奴婢。”
二問之下,劉彥見問不出信息,就參考‘問經養學之術’,轉換思路問:“你是哪國人?”
【上官女】回答:“奴婢楚女。”
劉彥心竅明亮,猜測此女生前是春秋戰國人,出自某部‘春秋之書’,不然豈會自稱‘楚女’?
於是試探巧問:“認識屈原嗎?”
【上官女】答:“奴婢知道,屈大夫是公子的朋友。”
劉彥一念追問:“我是宋玉嗎?”
【上官女】這次遲疑,彷佛在想事。
劉彥凝一點文光,點入飛刀銀環。
【上官女】得明光相助,回說:“公子是宋玉。”
劉彥一笑,再點入幾粒文光進去作為獎賞,起身出書房,麵朝清風看天色。
阿九正房出來,見公子精神甚爽,低眉看他手腕‘銀環’:“公子可問出【上官女】來曆出處?”
劉彥轉顧說:“此女出處不明,但來曆我已知。”
“她原是楚國大夫宋玉侍婢,應該出自與宋玉有關的列傳,為列傳中的經意書靈。”
“若是有緣,以後興許能讀到……”
“今夜我將赴陰山試煉心誌,午後養精蓄銳,不見外客。”
……
“奇士!”
通判府,南庭院。陽光暖人,清風拂麵。
庭廊下一張書桉,李氏父女和楊萬山圍桉攀談‘劉世才’,陸侯持筆書寫《治疫六法》。
李通判聽完臨安縣一番實言,此刻全然換了一副態度,一尺須迎風,兩鬢發隨笑,眼目透著賞識,浮想劉彥為人。
“如此奇人智士,昨日公堂之上,為何不說?”
“子不語怪力亂神,這些事豈能在公堂議論?”
楊萬山含笑接話,看著內兄書寫‘六法’,說:“而且‘六法’中有雲‘騙百姓而醫治其心’,……”
“倘若昨日府衙之上,內兄如實說出‘仙方是假的’‘瘟妖也是假的’……”
“豈不讓民大失所望?那時百姓惶惶,民心生亂,豈不亂了治疫六法?”
“災疫之下,百姓信鬼神大於信官。”
“倒不如順應民心,以其所信來治其心,提振百姓心氣。”
“而這,便是世才所提‘人治三法’中的‘拔哀’‘正氣’二法之精妙!”
“再配合《青竹雅集》之中良方去疾,方能治理這場瘟災。”
“通判大人以為是否?”
“嗯,萬山言之有理。”
李通判拂須點頭,眼眸添彩說:“劉世才之法,以鬼神撫慰民心,加以良藥解症,著實是為上策治疫之法。”
“今日如何不請他來?”
憐雲小姐隨父並看楊公子。
萬山端茶道:“前日祭鄉鬼,三千鬼眾民怨甚大,起先搗亂祭壇禮祭,不願受我等香火。”
“世才兄孤身入穀相勸,遭他們鬼氣陰風殺威……”
“眼下疫氣入體,在家養病,不能見大人。”
“劉公子獨身麵對三千疫鬼?”
李憐雲暗自驚詫。
她修養命之法,通曉神鬼事。
前日西湖放粥,也曾出竅去看。
隻是三五百疫鬼聚在一起,就已是鬼氣衝天、疫氣如潮,使她內心發怵。
而這位君子,麵對十倍之數,卻能屹立鬼眾之中,其胸懷智勇令人欽佩!
李通判讚歎道:“雖千萬人吾往矣,劉世才丈夫也。他病情如何?可有性命之危?”
萬山朗聲笑說:“世才兄內有正氣,雖遭外邪入侵,但能自家調理,並無性命之危。”
李憐雲明亮眼眸,暗思道:“劉公子…莫非乃孟學養氣之士?”
彼時,陸侯寫完‘治疫六法’,落筆揭起文章,交大人過目。
李通判兩手觀看,盡管已經聽過‘六治之策’,但觀讀文章依舊讚不絕口,請教臨安縣如何用計。
李憐雲則請萬山一旁敘話。
“敢問公子,劉世才可是一位儒門真學?”
“小姐如何猜測?”
楊萬山早看出通判之女不俗,說話很有思理,見識高過其父。
憐雲麵紗輕揚,說:“小女子雖不才,但對真學略知一二。恩師授我養命之術時,曾與我說過‘儒釋道’三家之別。”
“儒家學問入真,亦能通玄妙、見鬼神。”
“劉公子若非真學之士,豈有這等聰慧和膽識?”
“小姐聰慧也不差真學。”
楊萬山相視誇讚,笑道:“實不相瞞。世才兄乃孔孟雙學入真境,心懷大義,心有明燈,乃明心之君,浩然之士!”
“此等奇人,天下少之。”
憐雲驚詫,明白他的意思,思說:“劉世才孔孟雙成?這的確世間少有!”
二人一旁私語,李通判並未聽見,隻與陸侯笑談說:“劉世才頗有治世才幹,我州府亦可用此法來治。”
“方才有言在先,輸了賠禮。”
“我女就代為父,與陸大人賠情一禮。”
憐雲回神,麵向陸侯輕輕下拜。
陸大人見女替父賠情,也就不躲閃,受之一禮道:“此事隻怪下官未及時與大人明說,才釀出猜疑。”
“下官今日來,另有一事請大人相助。”
“臨安草藥即將用盡,下官想討些回去解燃眉之急,”
李通判笑說道:“藥材之事我自會幫你,晌午你和令弟就在我府用宴,我想聽你細說劉世才……”
陸侯與內弟相視,禮謝通判:“那下官就厚顏討杯水酒。”
“我看不如先去見知州,今日若請不回草藥,下官無顏回去麵對鄉親。”
李通判爽悅答應,分顧告訴女兒,命家人備午宴,後攜帶‘治疫六法’與陸侯信步出廊。
楊萬山等小姐安排完家務,問道:“小姐也能掌家?”
李憐雲走到書桉前,提筆說:“我雖女子身,家父卻養我如男兒,家父不在我便能做七分主。”
萬山聽著高看幾分,落座笑道:“既如此,小生就不當你是尋常千金。不知小姐想知道世才兄哪些事?”
憐雲麵紗朱唇澹笑說:“楊公子真是聰明君子。那我就先問,劉世才學問如何、才情如何?”
楊萬山有意在佳人麵前給劉兄揚名,端坐庭廊下侃侃而談,講述自己所見所聞。
百裏之外,臨安縣。
劉彥也在與女談話,卻非阿九,而是飛刀中的【上官女】。
他剛粗讀完一遍《於氏春秋》,從中收獲不少修學思路。
其中有一門‘問經養學’很奇妙。
所謂‘問經養學’,需要通達明經正心境界,能夠將心思沉入經書之中,使得心念與書文相通。
屆時便能從經書內見書中天地,與書中經意精靈對話,向其討教學問。
《於氏春秋》中說【經意之精,承載聖賢道理而生。向其問道,如直麵聖賢,可得真金真意。】
劉彥初聞此法,便想到‘佛門靈犀術’,靈犀之法也是聚心念與物相通。
但經他嚐試,此法並不能‘問經養學’。
不過,這讓他想起‘上官飛刀’中的經意書靈【上官女】。
撩起衣袖,見一隻光亮銀環套於手腕,此環乃上官飛刀所化。
殺狗之夜,劉彥攜飛刀出門時,突發奇想‘既然飛刀可剛可柔,何不隨身攜帶?變化器形……’
刀中【上官女】感應主人心意,竟然自主的變化飛刀形體,結成銀環套在他右手腕上。
這兩日一直不曾取下,以自身之氣,養飛刀之氣。
兩日佩戴,水銀刀身也不曾使他染毒,手腕肌膚亦無變化,反而飛刀銀環越養越亮。
他方才點入文光,用靈犀術內察【上官女】文字身,其靈性飽滿並且活躍,一見主人神念便歡呼‘公子’。
<a id="wzsy" href="http://m.bqgxsydw.com">筆趣閣小說閱讀網</a>
劉彥趁機詢問:“你總叫我公子,可知我是誰?”
【上官女】靈性回說:“你是公子呀?”
劉彥又問:“那你是誰?”
【上官女】回道:“我是奴婢。”
二問之下,劉彥見問不出信息,就參考‘問經養學之術’,轉換思路問:“你是哪國人?”
【上官女】回答:“奴婢楚女。”
劉彥心竅明亮,猜測此女生前是春秋戰國人,出自某部‘春秋之書’,不然豈會自稱‘楚女’?
於是試探巧問:“認識屈原嗎?”
【上官女】答:“奴婢知道,屈大夫是公子的朋友。”
劉彥一念追問:“我是宋玉嗎?”
【上官女】這次遲疑,彷佛在想事。
劉彥凝一點文光,點入飛刀銀環。
【上官女】得明光相助,回說:“公子是宋玉。”
劉彥一笑,再點入幾粒文光進去作為獎賞,起身出書房,麵朝清風看天色。
阿九正房出來,見公子精神甚爽,低眉看他手腕‘銀環’:“公子可問出【上官女】來曆出處?”
劉彥轉顧說:“此女出處不明,但來曆我已知。”
“她原是楚國大夫宋玉侍婢,應該出自與宋玉有關的列傳,為列傳中的經意書靈。”
“若是有緣,以後興許能讀到……”
“今夜我將赴陰山試煉心誌,午後養精蓄銳,不見外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