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該如何養出仁氣?”
“與養浩然正氣一樣嗎?”
阿九隨口就問,愛問的天性在公子麵前毫不壓製。
劉彥也不似山君那般煩她,內斂印堂三重輝光,回書房說:“大體上與養浩然正氣一樣。”
“養浩然之氣,當秉持道義。養仁德之氣,須秉持德性。”
“養二氣都要持之以恒,不可去做有悖於自身道義、德性的事情。”
“若仁者做不仁之事, 行違背道義的事,如同自毀其道。”
阿九含笑思量,走到書桌前說:“那怎樣才能‘行仁義’‘養仁德’?”
“公子相助官家治疫,救百姓於水火,這算不算‘仁義事’?”
“算。”
劉彥坐下道:“我昨夜也問過胥先生。先生說我所行之事,乃大仁大義,如果早些養仁德入根性,能得一二尺仁氣。”
“才一二尺?公子祭祀鄉鬼, 還得三尺浩然氣。”
阿九覺得那胥先生看了公子之功,她卻不知‘一二尺仁氣’何等難得。
劉彥轉眸笑道:“這兩者不相同。我祭鬼所得浩然氣,乃文道嘉獎與我,先生所言一二尺乃是自得。”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有一尺仁氣,就能以化劍禦鬼神。”
“仁氣化劍,不被法術所壞,就算敵人境界甚高,也不能化解仁氣。除非斬肉身,或滅去仁性,仁氣方消散。”
“這便是‘仁者無敵’。”
“仁氣妙用還不止於此。”
“還可以溫養身性,使肉身吸納天地精氣,雖比不了仙道煉體,但能明亮內在神明,得一個好身體。”
“古之仁士、君子,都能上陣殺敵,雙手開三石弓。”
“如大仁孔夫子能開七石弓, 雙手推開城門,皆仗一身仁氣。”
阿九歡喜道:“那公子以後,不就成了力士?再習練個武技防身,便是文武雙全了。”
劉彥端起茶碗:“我正有這打算。不過眼下還是以文為主,這一個月要學的東西很多,胥君‘成仁術’,相君‘化龍術’。”
“等我掌握二者,再去琢磨弓術武技。”
阿九點頭望外問:“那今夜公子是否還去西湖聽教?”
“去。”
劉彥喝一口茶,看窗外:“成仁之術,胥先生已經盡授與我。今夜他要傳我‘養風骨之法’。”
“養風骨?”阿九略有驚異:“胥君通曉此法?”
劉彥含笑說:“有氣節之人,豈能無風骨?”
“前朝真學士,入學皆從文骨養起,文骨養成再養文光、正氣。”
“胥先生言,仁德與風骨並生並成,把仁德養入根骨,以根骨載德,如心存道義一般。”
“如此,‘人’方能得‘仁’……,何時風骨發氣,便可得仁之氣。”
阿九讚道:“胥君教導公子,真可謂循循善誘, 用心良苦。其他人就怕沒這等造化。”
話落,見窗外福伯過來, 回稟說:“楊公子和沉壯士來了。”
“沉煉回來了?”
劉彥聞知,隨即起身去往前堂。
半個時辰前,沉家客船連同七艘徐州貨船,載萬斤良藥抵達臨安小碼頭。
此刻碼頭處,上百官民忙著卸貨,引來千眾百姓圍觀,場麵很是熱鬧。
楊萬山和沉煉偷閑跑來劉府,正是為告知這樁喜事。
三人在前堂相見,劉彥請二人落座,問:“這一趟水路可順暢?”
沉煉笑與萬山對視,喝口水說:“這趟水路沒有鬼怪妖邪阻攔,隻是為保穩妥行船緩慢。”
“小弟這裏有一封信,乃馬育才三人寫給劉兄的。”
劉彥聞千裏來信,心頭生暖意,接信看一眼交給阿九收下,等閑暇再讀。
隨口問起‘馬育才和錢掌櫃近況’。
沉煉把當夜所談笑說一遍,那對老少對劉彥甚是關切。
沉家客船一回徐州,當夜爺孫二人就請沉家伯侄到客棧敘話,四人圍繞‘劉世才’歡談到三更天。
沉煉也是從那夜,才知道劉彥與錢翁之間善緣。
載藥南下這一路,他思量諸多,心裏有‘立業’打算。
此番來到臨安,他想多留幾日,向劉世才請教請教。
“我未遇仁兄之前,不知‘道義’為何物。”
“隻覺得江湖俠肝義膽是為‘道義’,憑著少年血性闖蕩了幾年。”
“這幾年卻隻學會些拳法和江湖義氣,未見真正‘道義’,更別說立業了。”
“我從劉兄身上,看見了真正‘道義’所在,來時多思‘立業’,又不知從何處立起。”
“請兄指點小弟。”
說著沉煉離位,深施一禮。
劉彥微笑起身,托住禮數道:“沉兄有上進心,且你我一場結交,彼此真誠不虛。我自當幫你參詳一二。尋個出路給你。”
“眼下縣衙正是用人之際,你不妨先活用江湖俠義之心,到縣衙當個‘義工’。”
“俠義者,有小有大。小者行俠仗義,大者為國為民。即便是幫工打雜,也是一番為民的大義!”
“我家還有一間房空著,乃我以前居住。”
“你在臨安期間就暫居此處,瑣事不要多想,隻管盡心存義。”
“隻有‘盡心’去做為民之事,方得俠義於身,那時道義自通,行道義而成業。”
此話聽得沉煉有所通達,心中甚是感動!
又要答謝,劉彥拉他落座,笑道:“江湖俠士,仗義不拘小節。沉兄萬不可東施效顰,學我等繁縟多禮,失了爽利。”
“丈夫記恩於心,而不在於言表。”
沉煉心竅通氣,抱拳記下他的話。
楊萬山觀劉世才教導這位江湖人,插話道:“世才兄當真可以為師了。”
“你這幾句話無不點明‘俠義’‘俠士’之精要。”
“我料你三日閉門不出,必定在思索道義,並且有所通達!”
劉彥並沒告訴他‘胥君授學’之事。
這件事他隻告訴阿九,其他家人也都不知道,對外隻說‘明心悟學’。
昨夜胥君、相君又對他叮囑一番,說:“我等授學傳法於你,不可輕易對外人道,以防傳入六耳,有人暗生不軌。”
劉彥自知‘藏愚守拙’,答應二君恪守秘密。
此時麵對萬山問話,他隻能含湖作答,不說假話,隻說‘有些通達’。
三人在前堂敘話一盞茶,等外麵雨勢有收,便結伴去往碼頭看看。
現在碼頭圍觀百姓散了不少,卻仍有三五百眾。
劉世才一到,隨引起一眾見禮聲,百姓們發自內心禮一聲‘公子’。
劉彥無不還禮,爽身闊步登上沉家客船,與眾官家、船家敘話。
岸上人群裏,有一雙清亮眼眸盯著那君子。
其主人是個嬌容娘子,不施脂粉便帶著三分桃花色。
她身邊有個瞎老漢,五尺來高,長須稀疏,提著一杆胡琴,一隻耳朵向船頭,似在聽眾人說話。
這娘子看了片刻,與老漢對視一眼,轉問身邊一位大娘:“那公子何許人,這般受人敬仰?”
大娘滿麵堆笑,手指劉世才說:“娘子外鄉來的吧?他乃是槐花巷劉郎劉公子,多虧了公子,臨安才得救哩!”
娘子眼眸閃出一絲明白,不等劉郎顧首,便把目光扯回,淺笑暗道:“劉世才果然不俗,不知他是不是朝廷執天司眾?”
“如若不是,那就有趣了。”
“他憑一人之力就能轉動乾坤,這等人王妃都要拉攏。”
“且尋個時機,看他什麽根底。”
……
“與養浩然正氣一樣嗎?”
阿九隨口就問,愛問的天性在公子麵前毫不壓製。
劉彥也不似山君那般煩她,內斂印堂三重輝光,回書房說:“大體上與養浩然正氣一樣。”
“養浩然之氣,當秉持道義。養仁德之氣,須秉持德性。”
“養二氣都要持之以恒,不可去做有悖於自身道義、德性的事情。”
“若仁者做不仁之事, 行違背道義的事,如同自毀其道。”
阿九含笑思量,走到書桌前說:“那怎樣才能‘行仁義’‘養仁德’?”
“公子相助官家治疫,救百姓於水火,這算不算‘仁義事’?”
“算。”
劉彥坐下道:“我昨夜也問過胥先生。先生說我所行之事,乃大仁大義,如果早些養仁德入根性,能得一二尺仁氣。”
“才一二尺?公子祭祀鄉鬼, 還得三尺浩然氣。”
阿九覺得那胥先生看了公子之功,她卻不知‘一二尺仁氣’何等難得。
劉彥轉眸笑道:“這兩者不相同。我祭鬼所得浩然氣,乃文道嘉獎與我,先生所言一二尺乃是自得。”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有一尺仁氣,就能以化劍禦鬼神。”
“仁氣化劍,不被法術所壞,就算敵人境界甚高,也不能化解仁氣。除非斬肉身,或滅去仁性,仁氣方消散。”
“這便是‘仁者無敵’。”
“仁氣妙用還不止於此。”
“還可以溫養身性,使肉身吸納天地精氣,雖比不了仙道煉體,但能明亮內在神明,得一個好身體。”
“古之仁士、君子,都能上陣殺敵,雙手開三石弓。”
“如大仁孔夫子能開七石弓, 雙手推開城門,皆仗一身仁氣。”
阿九歡喜道:“那公子以後,不就成了力士?再習練個武技防身,便是文武雙全了。”
劉彥端起茶碗:“我正有這打算。不過眼下還是以文為主,這一個月要學的東西很多,胥君‘成仁術’,相君‘化龍術’。”
“等我掌握二者,再去琢磨弓術武技。”
阿九點頭望外問:“那今夜公子是否還去西湖聽教?”
“去。”
劉彥喝一口茶,看窗外:“成仁之術,胥先生已經盡授與我。今夜他要傳我‘養風骨之法’。”
“養風骨?”阿九略有驚異:“胥君通曉此法?”
劉彥含笑說:“有氣節之人,豈能無風骨?”
“前朝真學士,入學皆從文骨養起,文骨養成再養文光、正氣。”
“胥先生言,仁德與風骨並生並成,把仁德養入根骨,以根骨載德,如心存道義一般。”
“如此,‘人’方能得‘仁’……,何時風骨發氣,便可得仁之氣。”
阿九讚道:“胥君教導公子,真可謂循循善誘, 用心良苦。其他人就怕沒這等造化。”
話落,見窗外福伯過來, 回稟說:“楊公子和沉壯士來了。”
“沉煉回來了?”
劉彥聞知,隨即起身去往前堂。
半個時辰前,沉家客船連同七艘徐州貨船,載萬斤良藥抵達臨安小碼頭。
此刻碼頭處,上百官民忙著卸貨,引來千眾百姓圍觀,場麵很是熱鬧。
楊萬山和沉煉偷閑跑來劉府,正是為告知這樁喜事。
三人在前堂相見,劉彥請二人落座,問:“這一趟水路可順暢?”
沉煉笑與萬山對視,喝口水說:“這趟水路沒有鬼怪妖邪阻攔,隻是為保穩妥行船緩慢。”
“小弟這裏有一封信,乃馬育才三人寫給劉兄的。”
劉彥聞千裏來信,心頭生暖意,接信看一眼交給阿九收下,等閑暇再讀。
隨口問起‘馬育才和錢掌櫃近況’。
沉煉把當夜所談笑說一遍,那對老少對劉彥甚是關切。
沉家客船一回徐州,當夜爺孫二人就請沉家伯侄到客棧敘話,四人圍繞‘劉世才’歡談到三更天。
沉煉也是從那夜,才知道劉彥與錢翁之間善緣。
載藥南下這一路,他思量諸多,心裏有‘立業’打算。
此番來到臨安,他想多留幾日,向劉世才請教請教。
“我未遇仁兄之前,不知‘道義’為何物。”
“隻覺得江湖俠肝義膽是為‘道義’,憑著少年血性闖蕩了幾年。”
“這幾年卻隻學會些拳法和江湖義氣,未見真正‘道義’,更別說立業了。”
“我從劉兄身上,看見了真正‘道義’所在,來時多思‘立業’,又不知從何處立起。”
“請兄指點小弟。”
說著沉煉離位,深施一禮。
劉彥微笑起身,托住禮數道:“沉兄有上進心,且你我一場結交,彼此真誠不虛。我自當幫你參詳一二。尋個出路給你。”
“眼下縣衙正是用人之際,你不妨先活用江湖俠義之心,到縣衙當個‘義工’。”
“俠義者,有小有大。小者行俠仗義,大者為國為民。即便是幫工打雜,也是一番為民的大義!”
“我家還有一間房空著,乃我以前居住。”
“你在臨安期間就暫居此處,瑣事不要多想,隻管盡心存義。”
“隻有‘盡心’去做為民之事,方得俠義於身,那時道義自通,行道義而成業。”
此話聽得沉煉有所通達,心中甚是感動!
又要答謝,劉彥拉他落座,笑道:“江湖俠士,仗義不拘小節。沉兄萬不可東施效顰,學我等繁縟多禮,失了爽利。”
“丈夫記恩於心,而不在於言表。”
沉煉心竅通氣,抱拳記下他的話。
楊萬山觀劉世才教導這位江湖人,插話道:“世才兄當真可以為師了。”
“你這幾句話無不點明‘俠義’‘俠士’之精要。”
“我料你三日閉門不出,必定在思索道義,並且有所通達!”
劉彥並沒告訴他‘胥君授學’之事。
這件事他隻告訴阿九,其他家人也都不知道,對外隻說‘明心悟學’。
昨夜胥君、相君又對他叮囑一番,說:“我等授學傳法於你,不可輕易對外人道,以防傳入六耳,有人暗生不軌。”
劉彥自知‘藏愚守拙’,答應二君恪守秘密。
此時麵對萬山問話,他隻能含湖作答,不說假話,隻說‘有些通達’。
三人在前堂敘話一盞茶,等外麵雨勢有收,便結伴去往碼頭看看。
現在碼頭圍觀百姓散了不少,卻仍有三五百眾。
劉世才一到,隨引起一眾見禮聲,百姓們發自內心禮一聲‘公子’。
劉彥無不還禮,爽身闊步登上沉家客船,與眾官家、船家敘話。
岸上人群裏,有一雙清亮眼眸盯著那君子。
其主人是個嬌容娘子,不施脂粉便帶著三分桃花色。
她身邊有個瞎老漢,五尺來高,長須稀疏,提著一杆胡琴,一隻耳朵向船頭,似在聽眾人說話。
這娘子看了片刻,與老漢對視一眼,轉問身邊一位大娘:“那公子何許人,這般受人敬仰?”
大娘滿麵堆笑,手指劉世才說:“娘子外鄉來的吧?他乃是槐花巷劉郎劉公子,多虧了公子,臨安才得救哩!”
娘子眼眸閃出一絲明白,不等劉郎顧首,便把目光扯回,淺笑暗道:“劉世才果然不俗,不知他是不是朝廷執天司眾?”
“如若不是,那就有趣了。”
“他憑一人之力就能轉動乾坤,這等人王妃都要拉攏。”
“且尋個時機,看他什麽根底。”
……